- 兩個故宮的離合:歷史翻弄下兩岸故宮的命運
- (日)野島剛
- 1020字
- 2019-01-03 15:49:59
臺灣大概算是世界上罕見的兩黨政治發揮功能的地區,臺灣2008年的執政黨輪替,帶來非常巨大的變化。2008年3月的“總統”大選,國民黨的馬英九獲得壓倒性的勝利,與民進黨候選人謝長廷的差距有兩百萬票之多。馬英九58%的得票率,超越1996年臺灣首次領導人直選時,李登輝創下的54%的記錄。臺灣民眾對于做了兩任、共計八年的民進黨陳水扁當局感到失望,將臺灣的未來托付于國民黨。
我當記者已有二十年的經歷,然而政黨輪替后的變化仍讓當時的我十分震驚。到昨天還是“敵人”、被當作“威脅對象”的中國大陸,突然之間變成血濃于水的兄弟,親密關系被大力宣揚,臺灣當局將改善與中國大陸的關系當成最優先的事項處理。
下臺的官員被關進牢房,這樣的例子在許多國家都曾發生。下臺不到半年的陳水扁,因為海外不法匯款、洗錢、受賄等嫌疑被逮捕。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因為采訪而熟識的多位重要官員,一一被連坐,接受偵查并被限制出境。陳水扁身邊的人被社會視為盜賊,飽受冷眼,本來我用手機可以聯系到的民進黨官員,突然之間都不接電話了。
發生如此激烈的政黨輪替的原因,在于國民黨和民進黨是不同的兩個政黨,所有構成政黨的要素,無論是成立背景、理念、支持者、性質等,都完全互異。
國民黨是個為了打倒清政府而在中國誕生的古老政黨,具有強烈的中華認同。以中華主義和孫中山提倡的三民主義為理念。主要的支持者為軍人、公務員、企業家、從大陸渡海來臺的外省人等。性質上較為保守,現實上精于計算,具有很高的前瞻能力。
另一方面,民進黨是個年輕的政黨,20世紀80年代在臺灣對抗國民黨的壓制下產生。理念是“臺灣獨立”或“加強臺灣主體性”。在臺灣長大的南部本省人為其支持者,性格較為開放,具有活力和理想家的性格,但是政治技巧青澀拙劣。
歐美的兩黨制度,基本上無論哪一黨都擁有引導國家出發的共同目標和方向,但是臺灣的兩黨制卻大不相同。在日本,不管是自民黨或民主黨取得政權,日本作為國家骨架的道理是不變的。但是在臺灣,雖然沒有流血,但卻呈現一種宛如革命的樣貌。這就是臺灣的政黨輪替。
在美國政權轉換時,發生政府人才悄悄換人的情形,被稱之為“旋轉門”現象。臺灣并不容易發生旋轉門現象,倒是令人覺得整個門都換掉了。
臺灣在2000年和2008年兩度政黨輪替。2000年時從國民黨變成民進黨執政,2008年時又從民進黨變成國民黨執政。故宮也在每次輪替時遭到“政治”的大浪沖擊。
本章將重點放在2000年民進黨執政后展開的故宮改革。有關2008年以后臺北故宮發生的變化,我將在最后一章展望故宮的未來時一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