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從普通員工向管理者的轉變(1)
- 哈佛商學院最貴的高管培訓課
- 楊淼
- 4893字
- 2017-12-05 17:05:05
學習這件事,不是缺乏時間,而是缺乏努力。
Studies don't lack time, but lack diligence.
毫無疑問,成為一名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是一件很令人興奮的事情,當然也是很有挑戰性的。雖然你可以管理指揮很多人,向他們發號施令,但與此同時,你也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時刻都面臨著企業使命的召喚和團隊目標的束縛。很多第一次做管理者的人發現,從普通員工到管理者的角色轉換很難,令人驚訝也令人灰心,甚至會面臨史無前例的壓力和挑戰。順利地完成從普通員工到管理者的角色轉換過程,就需要審視自己的職業發展期望,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探索管理的本質。
走出困境——角色轉換和責任承擔
杰克是企業的銷售能手,每次舉辦的銷售技能大比拼和銷售競賽他都能獲得第一名。杰克優秀的銷售業績和高超的銷售技巧引起了企業領導的注意。通過對杰克的進一步考察,企業領導決定提拔他為企業的銷售部門主管,主要負責企業拳頭產品的銷售任務。新上任的杰克發現自己不能很好地適應這個新角色。他發現自己不再需要親自去銷售產品,而又不知道到底該做些什么。他的下屬都是原先跟他一起工作的銷售人員,都很欽佩他、信任他,愿意接受他的領導。而杰克看起來不太愿意領導別人,而更愿意接受別人的領導。什么事情他都要親歷親為,而不能很好地授權指揮團隊成員開展工作。對此,作為杰克的上級領導,你會怎么做呢?杰克具有豐富的銷售經驗和技巧以及積極熱情的工作態度,他缺乏的只是必要的管理技能和領導技巧。企業領導可以給他配備一個有管理經驗的人來輔佐他一段時間,幫助杰克培養授權、指揮、決策、溝通協調等方面的管理技能,同時,也讓杰克把自己豐富的銷售經驗和技巧傳授給團隊成員,相信經歷這段過渡期后,杰克會成為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管理者的。
無論我們是因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得到了領導賞識晉升為管理者,還是由于職位進行了重新設計,自身職能范圍有所擴大,成為名義上的管理者,我們都應該為自己慶幸,因為我們從普通員工成為了管理者。既然成為了管理者,我們就要了解管理者真正需要做什么,來提高我們在新崗位上持續成功的幾率。在管理實踐中,很多人對管理有誤解,需要我們予以澄清,其中包括以下幾個非常普遍的錯誤觀點:
第一,管理者和普通員工需要相同的技能。
很多新上任的管理者認為他們可以使用作為普通員工時使用的工作技能,只要將這些技能應用于更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中去就可以了。而實際上,使普通員工獲得成功的工作技能與作為管理者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完全不同。例如,一名銷售人員晉升為區域銷售經理。當他是基層銷售人員時,他需要了解銷售產品的功能特點,知道如何運用銷售技巧將公司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滿足顧客的需求;而作為區域銷售經理,雖然仍然需要具備單個銷售人員的銷售才能,但更重要的是通過協調管理其他人完成整個區域的銷售任務,這其中,表現更多的是指導、評估、激勵等管理職能以及很強的人際交往技巧。
第二,管理者唯一需要的就是權力。
很多人認為管理者比普通員工擁有更大的權力,管理者是集權威、權力、專長為一身的人,他們在組織中擁有更高的地位,有更多的機會獲得重要的組織資源。實際上,管理者確實更有權力,但是擁有權力并不能保證管理者擁有影響力。影響力很重要,管理者應該學會運用權力來影響他人,改變他人的行為、態度或價值觀。這種影響力取決于你在組織的位置和你的個人特質。我們很難左右職位高低,我們需要的是管理者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個人素質的塑造。這就需要管理者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勤奮努力工作,通過無私的付出和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來獲得員工的信任。通過個人特質的塑造,能夠充分利用職位,與下屬和相關人員建立互惠合作的關系網絡。或許可以這么說,管理者擁有的不是權力,而是職權,為了完成工作責任的職權。管理者應該記住這樣一句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如果你不在那個崗位上了,就什么都沒有了。
第三,管理者有很大的自由度。
很多新上任的管理者認為,他們將比作為普通員工時擁有更多決策和行動的自由。有些人也可能設想自己將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因為他們可以讓下屬處理大部分工作,而自己只需要指揮就可以了。而實際情況是管理者單獨行動的自由空間和自由時間比他們所想象的要少得多。這是因為管理者通常需要與其他人的合作才能完成各項工作,管理者絕大多數的時間和精力都是用來與各種人進行溝通協調,構建一個復雜的人際關系網,來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實現工作目標的。與此同時,管理者要承擔著比普通員工更重的責任和義務,可以說管理者的自由度還沒有普通員工大呢。
第四,管理者總感覺自己很聰明,認為一切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并且對自己的工作很滿意。
一些管理者認為自己已經勝任了新的角色,表面上,他們令下屬或同級同事很信服,甚至是害怕。其實,管理者也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他們也會有困擾和猶豫不決的時候。在工作中面對困擾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當自己的想法不能實現時,管理者會有拘束感;當自己的工作業績不好時,會對自己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當下屬不聽從自己的領導和指揮時,會有沮喪感和挫敗感;等等。這些都是經常發生的,管理者應該記住的就是快樂、幸福時應該學會分享和感謝,而在困難時期則要保持冷靜,坐下來冷靜的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渡過難關。
第五,只有通過技能知識的培訓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管理者。
在職的培訓是很有用處的,它可以讓管理者更加熟悉崗位技能,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和能力。可是培訓不能包治百病,而且管理者又不同于普通員工,他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用于協調、溝通和分配資源等方面的工作,而這些東西往往在培訓中是學不到的。培訓的東西十分有限,更多的時候需要新上任的管理者在新的工作崗位上自己去嘗試和摸索,經歷更多的職場歷練,逐漸樹立起管理者的自信心,尋求一種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其中肯定會經歷很多失敗和挫折,不要灰心,要善于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在工作的初始階段,你可能感覺毫無頭緒,此時你就需要找到一個與你工作相關的關鍵問題,從此入手,開始你的工作。
第六,管理者一定要成為組織中大家學習的先進模范形象。
一個成功的管理者的管理經驗和領導能力確實需要企業中的員工學習。但是如果企業中各個部門和團隊中人才輩出,不斷涌現各個方面、各個領域的典型人物與先進模范,企業的管理者和領導者則只需要鼓勵全體員工包括自己向這些典型人物和先進模范學習就可以了。管理者的目的是為了推動企業更好地前進和發展,而不是為了論功行賞而做出一些成績出來。優秀的管理者可以默默無聞,只要他干好他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如果說為了做出一些成績來去做好事,就偏離了方向,變得功利和自私了。如果一個管理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和方法使組織中的人才不斷涌現,先進事跡得到不斷傳揚,人與人之間形成了互相學習、互相激勵的工作氛圍,那么這個管理者就是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雖然他可能自己沒做什么事情,但他確實讓企業和員工都取得了進步。
新上任的管理者一定要破除上邊講到的六點誤解,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為自己設定明確的期望和目標,明確自己要做到什么樣子。管理者不是實干家,因為你已經從那個角色中轉換到了一個新的位置,更多的是需要你協調下屬共同完成工作,關注團隊的工作表現,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可以說,權力大了,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也變大了。你需要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而且要用全新的方式來看待問題、解決問題,衡量利弊得失。
有些人害怕成為管理者,受不了失敗的打擊,不愿意改變舊有的行為模式。其實,管理者要相信新的崗位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大的成就感,學習到更多的技能,關鍵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大的成績,這時自豪感就會油然產生。通過指導團隊成員工作可以增強你的影響力和信任度,當取得一定成績后,你就會產生強烈的對組織的歸屬感。通過不斷的實踐鍛煉,你會積累更加豐富的工作經驗,自信心也會得到增強,發現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各項能力和素質都得到了提高。
作為一名管理者,你需要處理與組織成員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你需要在所在部門和其他部門之間獲取和傳遞必要的信息,你需要利用所獲取的信息作出決策,讓團隊按照既定的路線行事,讓組織的資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向管理角色轉變需要做好一定的準備,需要有耐心,還需要有洞察力,但請記住:它可能是一次激動人心的旅程。在你成為一名企業的管理者時,你通常是帶著對新工作的期望進入角色的。通常,這些期望與你工作的實際要求并不相同。此外,與你一起工作的每個人(包括下屬、上級和同事)對你的角色都有他們各自的期望,而他們的某些期望可能與你自己的期望相互沖突。這就需要通過明確各自的期望,努力采納更現實的期望,來協調相互沖突的期望。在實際工作中,協調與下屬、上級、同事之間的關系,調整他們對你的期望,投入時間和精力,與他們建立建設性的合作伙伴關系。將管理責任放在第一位,學會運用權力工具去影響他人,強調人員管理而不是任務管理。
在新的工作崗位上,你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你需要以身作則引領你的下屬努力實現工作目標,你的行為和處事方式代表了你對工作的態度和想法,你的下屬會看在眼里。如果你關心員工,為員工著想,注意培養員工,你必將贏得員工的信賴。不要認為成為管理者就可以高高在上,遠離員工,其實你也是組織中的一名成員,你需要帶領你的員工,為組織作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松下幸之助的管理思想 松下公司的老板松下幸之助在日本享有“經營之神”的美稱,他的管理思想被很多書籍所記載傳頌,在企業管理業界中享有很高的美譽。松下幸之助曾說過:“凡是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就有經營的存在。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都需要人們來用心經營。一個人如果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也需要經營。”經營人生的思想是松下幸之助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也是他的思想與眾不同之處。他用他幾十年企業管理的經驗告訴人們要坦率做人,有一顆敞亮的心,不要隨意詆毀別人,也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要做到“襟懷坦白,胸無宿物”。他告誡年輕人要利用好時間,懷揣著敬業精神去工作。他把對人的寬容體量當作一種人格的力量而不斷實踐著,主張用真心換真心,用真心誠意去關懷他人,發現別人身上的長處,不斷學習,使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
除了上述思想之外,松下幸之助還特別強調首創精神。他認為人如果沒有首創精神,就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他曾幽默地說,“這個地球沒有領導者,萬事萬物都應擁有它自由存在和發展的權力,每個人都應當積極主動地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個人都應當努力成為自己而不是別人,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不能做‘學問之奴’,也要避免‘模仿的厄運’。”
應該說,松下幸之助很有哲學家的氣質。他善于從日常生活中一些司空見慣的自然景觀和事物中省察出人生道理,從而使他的許多文章都具有以小見大、引人深思的效果。他豐富的管理思想確實值得我們每個人用心學習,用心體會,因為這些思想都是他幾十年人生閱歷中提煉出的精華。“企業家也可以成為藝術家”。松下幸之助認為管理也是一門藝術,他提倡人與人之間應做到無障礙的溝通交流,管理者的職責就是營運“人”,在生產制造每一件產品之前,要先塑造公司的每一名員工,使得他們具有良好的人生素養和職業品德。他要求自己的下屬要深明進退之道,不要得意忘形,要有取得成功后的警惕之心。可以說,正是由于松下幸之助這種獨樹一幟的經營管理理念,使松下電器公司孕育出了獨特的企業文化,在員工中形成了高度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企業能夠不斷創新,長久不衰,基業長青。
優秀企業家先進的管理思想可以帶領企業打破常規戒律,不斷創新,把握住企業發展的每一次機遇。企業的管理者責任重大,肩負著帶領企業不斷開拓進取的神圣使命。管理者應不斷學習新的思想觀念,將新的理論創造性地用于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實踐中去,在這個過程中展現領導者的藝術和才能。毫無疑問,松下幸之助是一位非常成功、非常偉大的企業管理者和領導者,他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哲學,并用這些思想和理念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企業,帶領企業取得了輝煌的業績。我們相信,在理論的指揮和領導者的感召下,企業將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