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孩子喜歡告狀要正確引導

教子小案例

女兒:“媽媽,婷婷又掐我的娃娃啦。”

媽媽:“你又告狀了,煩死人了。”

女兒:“媽媽,小健不讓我玩木馬。”

女兒:“喂,媽媽!”

媽媽:“不要老告別人的狀,愛告狀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

事后爸爸問起女兒,女兒滿是委屈。

女兒:“我沒有做什么壞事!掐我的娃娃的是婷婷,不讓我玩木馬的是小健。媽媽說我這是告狀,可是我沒有做什么壞事,為什么說我不對呢?”

女兒:“媽媽一點兒也不聽我說的話。”

女兒:“我哪兒不對?為什么說我是壞孩子?”

女兒:“我每次玩木馬的時候,都讓小健和我輪流玩,可是小健只顧自己一個人玩,不對的是小健啊!”

高手出招

如果孩子動不動就將一些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向父母告狀,有時的確讓父母不知所措:對孩子的告狀很關心,怕孩子養成動不動就告狀的習慣;不去理會吧,又怕孩子真的遇到了問題,受了欺負。這確實是個兩難的境地。

其實,父母并不用對孩子的告狀太過在意。孩子告狀往往是想表現自己,這是兒童期的一個特點,很正常。這一時期,孩子的獨立性沒有很好地發展起來,依賴心理還比較嚴重,解決困難的能力也不強。因此,當孩子面對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時候,很自然地就想到找父母來解決。而這在父母看來,就是告狀了。

我們先從孩子告狀的動機著手來了解孩子這一行為。

一是為宣泄緊張情緒而告狀。有的孩子與伙伴發生了矛盾,或受了委屈,而向成人告狀。這實際上是孩子宣泄緊張情緒,減少憂慮,以達到心理平衡的過程。

二是為檢舉他人,希望成年人對他的是非判斷作出肯定。告狀說明孩子有了一定辨別是非的能力。但孩子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無視自己的缺點,即使這些缺點與別人的一樣也不容易發現。

三是孩子告狀是為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遇到問題時常手足無措,他們便告狀,以求成人幫助解決問題。

四是追求自我表現,想從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評價。

五是做錯了事想逃避責任,免受批評和懲罰。

六是嫉妒他人,企圖利用告狀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

在了解了上述孩子喜歡告狀的原因之后,這里也對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孩子的告狀行為,以及對有這種習慣的孩子的引導教育提出一些建議。

當孩子興沖沖地跑到你面前又要告狀時,你是不是立刻就感到頭大呢?別著急,這時候你需要冷靜一下,一步步來解決孩子的問題。家長首先應認真傾聽,以尊重、理解孩子的態度認真傾聽,并從孩子的角度去尊重和理解他。一般情況下,當孩子告狀時,父母不能隨便敷衍,這樣對孩子是不禮貌、不尊重的,會使孩子更感委屈。

傾聽之后就可以弄清事實,幫助孩子尋求解決的辦法。父母可以適當地安慰孩子,但不應完全無原則地相信自己孩子的話,更不應找別的孩子的家長爭吵,而是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的過程。如果孩子一時說不清楚,父母可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回想一下發生的事情。

在弄清事實的基礎上,家長可以對癥處理,一般來說,家長應盡量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不要事事包辦代替,否則會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還會助長孩子只看別人的缺點、不看別人的優點、搬弄是非等壞習慣。孩子學會了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就不會動不動就告狀了,而且對他將來面對困難、解決問題也有幫助。

通過以上方法,可以教育孩子明辨是非,引導孩子盡可能自己處理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有助于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獨立生活的能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徐闻县| 华容县| 芒康县| 灵山县| 舒城县| 信阳市| 北安市| 南岸区| 定结县| 海淀区| 沽源县| 伽师县| 横峰县| 象州县| 砚山县| 通州区| 夹江县| 新乡市| 德州市| 周宁县| 屏南县| 桃江县| 襄城县| 高尔夫| 齐河县| 江安县| 门头沟区| 凤凰县| 和田县| 页游| 遂川县| 曲水县| 基隆市| 新宾| 故城县| 鄂托克旗| 改则县| 梁山县| 登封市|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