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這本書,為了還兒童快樂成長的權利

鐘麗珊

樂施會中國項目部

社會性別與公益組織發展項目主管

《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專業指南》得以面世,得益于我們與本書作者龍迪博士的基本共識:兒童性侵犯是長期被忽略的社會問題。成人社會應該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終止兒童性侵犯,還兒童快樂成長的權利!本書從項目立項到面世的整個過程,見證了中國社會走在全球消除針對兒童暴力傷害之路的步伐和努力。

大約十年前,兒童性侵犯案件陸續曝光。受害孩子與家人往往求助無門,不少媒體報道案件的同時也會為受害女童和家庭籌募醫療費用。那時,無論是官方和民間對兒童性侵犯的干預和對受害兒童的支援都十分有限。

于是,我有意識地去探尋潛在的合作伙伴,希望探索防治兒童性侵犯的有效辦法。今天,從政府部門到民間社會都開始認識到兒童性侵犯是亟待解決的侵犯兒童權利、危及公共健康的嚴重社會問題。很多機構開始啟動兒童自我保護教育項目。不過,若要從根本上消除兒童性侵犯現象及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各部門專業人員還需要全面、深入、系統地理解國際視野和中國視野中的兒童性侵犯現象,并扎實地掌握有關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建立保護兒童利益最大化的專業態度。

國際視野中的兒童性侵犯現象

包括兒童性侵犯在內的虐待兒童現象久而遠之,早于100多年前就有相關的研究和文獻記載。然而,虐待兒童的現象卻長年并未受到高度關注,兒童性侵犯更是隱蔽,儼然成為不能說的秘密。兒童性侵犯持續發生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不斷傷害兒童,并給兒童、家庭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

研究兒童性侵犯的社會學家大衛·芬克爾霍(David Finkelhor)早在1994年發布的研究顯示,自1980年始,兒童期受到性侵犯的平均發生率女性為20%(即每5個女性中有1個),男性是5%~10%(即每10~20個男性中有1個)。受到性侵犯的女孩是男孩的1.5~3倍。Finkelhor, D. (1994). The international epidemiology of child sexual abuse. Child Abuse & Neglect, 18: 409—417.

世界衛生組織《2014年全球預防暴力狀況報告》WHO (2014). 2014 Global Status Report on Violence Prevention, P. 14—15.指出,全球范圍內每5個女童就有一個遭遇性暴力,在某些國家甚至每3個女童有一個受到性侵犯。數據與芬克爾霍20年前發布的數據一致,并有上升跡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14年發布的《隱藏在眾目睽睽之下——針對兒童暴力的數據分析》(Hidden in Plain Sight –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指出,在參與調查的所有國家中,15~19歲女童中有約12%表示,自己在之前一年受到過性暴力。就全球范圍來說,超過50%的性侵犯是針對16歲以下的女童UNFPA (2003). UNFPA and Young People: Imagine 2003. UNFPA, New York.。以2000年為例,估計有180萬兒童(大部分為女童,也有男童)牽涉制作商業性剝削和兒童虐待影像。每年大約100萬兒童被逼落入商業性剝削UNICEF, https://www.unicef.org/media/media_45451.html.。另有研究指出,高達80%的受害者在長大成年后才會披露兒童時期遭受過性侵犯,大部分兒童不會立即披露性侵犯的遭遇UNICEF ( 2014). Hidden in Plain Sigh – statistical analysis, P.65—68.

可見,全球兒童性侵犯發生率和普遍程度甚至高于針對婦女的性暴力,而其曝光率卻極低。換言之,實際發生的兒童性侵犯的案件比掌握到的數據還要多,受害兒童的實際數目比已報告的還要高。

兒童性侵犯是對兒童權利的全面侵犯,威脅兒童的人身安全,阻礙兒童生理、心理和社會性各方面的發展,導致多種心理和精神上的傷害。本書第三章將引用大量研究顯示,遭受性侵犯給兒童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創傷,并影響著兒童人生發展的軌跡,甚至損害其成年后的身心健康。

除了對兒童本身帶來傷害外,家庭也會承受很大壓力。尤其是在社會支持系統薄弱的社會,兒童的醫療費用、心理創傷復原、生活恢復等,更使兒童及其家庭面臨巨大的挑戰。

兒童性侵犯違反了兒童權利,沖擊著社會責任、社會規范、法律政策和制度。有研究指出,從全球范圍來說,兒童性侵犯在經濟成本上,需要耗掉全球GDP的2%~8%,主要體現在健康成本、社會服務、司法開支Paola Pereznieto, Andres Montes, Solveig Routier and Lara Langston (2014). The Costs and Economic Impact of Violence Against Children. Report, Sept 2014,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無論在哪個國家和文化,兒童性侵犯的實質是對兒童權利的侵犯,損害了兒童的福祉。多年以來,透過《兒童權利公約》《消除對婦女的暴力行為宣言》《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北京行動綱領》以及最近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逐漸讓不同國家加深了對兒童性侵犯的理解并達成共識。同時,消除基于性別暴力或消除針對婦女及女童暴力,以及消除不同形式針對兒童的暴力越來越得到更多的關注,形成國際社會的共識趨勢。

中國視野中的兒童性侵犯現象

自古以來,兒童性侵犯像是一個禁忌,不揭露、不談論、有限度的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兒童性侵犯也沒有整體全面的數據,現存的調查和研究都是比較片面和零散的。

不過,近期幾個調查均指出,每天在媒體曝光的兒童性侵犯案件平均超過一宗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6-06/01/c_1118972861.htm;民生觀察http://www.msguancha.com/a/lanmu2/2015/0422/12261.html.。不過,相信實際發生的兒童性侵犯遠較媒體曝光更多。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社會公益研究中心發布的《女童保護研究報告》指出,兒童性侵犯的發生率在6.7%~21.8%之間,地區、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發生率差異。兒童性侵犯的受害人女童較多,侵犯者主要為男性。然而,近年男童遭受性侵犯的案例趨多,侵犯者也出現了女性安徽致誠公益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2015年兒童性侵犯案件報告.

媒體近年揭露所見,惡性兒童性侵犯案件也時有發生,比如說小學老師連環性侵犯學生;小學校長帶學生開房、組織女童賣淫、“嫖宿幼女”;農村留守女童或流動女童被鄰居強奸等。

2013年兒童節前夕20天內,媒體連續報道了8起兒童性侵犯事件。此后,兒童性侵犯事件曝光更多。受害兒童和家庭求助無門、侵犯者逍遙法外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兒童性侵犯的普遍性和嚴重性讓政府部門和公眾均意識到,兒童性侵犯并不是個別事例,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同年9月,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四部門聯合頒布了《關于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見》,提出:1)科學做好預防性侵犯教育;2)定期開展隱患摸底排查;3)全面落實中小學日常管理制度;4)管理女生宿舍;5)加強教職員管理;6)保持家校聯系;7)妥善處置中小學生性侵犯事件;8)努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9)構建長效機制,預防兒童性侵犯以及對受性侵犯的兒童及家人提供支援。其中明確了政府部門、學校和家長的責任。

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制止、支援和預防并行

既然消除兒童性侵犯是社會的共識,那么,該怎樣做呢?雖說“預防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但國內目前對兒童性侵犯的干預工作主要停留在對兒童開展性教育與自我保護教育。而兒童性侵犯長久存在且持續發生著。只是預防教育根本無法回應受害兒童的處境和需求。此外,兒童有被保護的權利,解決兒童性侵犯的責任在成人。只提高兒童防范意識,不但容易誤把防治兒童性侵犯的責任落在兒童肩上,而且對于問題的解決非常有限。因此,解決這個長期的社會問題,需要制止、支援和預防并行。同時,必須強調,成人,尤其是有權力、有資源、有義務保護兒童權利的成人及其所在機構,要承擔保護兒童免受性侵犯傷害的責任。

很多兒童性侵犯是長時間多次發生的。由于侵犯者持續控制著被侵犯的兒童,再加上性侵犯通常都是很隱蔽的,他人不容易察覺及發現。因此,必須有外力干預,才能制止兒童性侵犯行為。

受性侵犯的兒童身心受到傷害,需要緊急支援服務,以便確保安全,例如庇護和監護等;還需要醫療支援服務、心理支援服務、法律支援服務等。這些對受害兒童及其家庭的支援服務應該納入到公共服務,方可支持受侵犯的兒童和家人解決即時的困難。長遠來說,受侵犯的兒童不同程度地需要以充權/賦能為目標的創傷治療,以消除傷痛,恢復生活,重獲成長、改變和發展的力量。

在有效制止、支援的前提下,預防才有可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預防”的意思就是從根本上消除兒童性侵犯出現的條件,包括保護兒童安全的硬件設施對兒童友善、防范兒童性侵犯的意識與教育、防治兒童性侵犯的政策法規、尊重兒童和保護兒童的社會共識及文化觀念。

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需要制止、支援和預防并行的工作策略和行動,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政策法規

作為兒童權利公約及多個消除暴力國際公約的締約國(詳見本書附錄一),政府要根據公約和國際共識文件的內容和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或修訂國家層面的相應法律條文。法律政策必須以兒童權利和福祉作為最優先的考慮,以保護兒童安全為前提,具有社會性別平等視角,摒除性別陳規定型和偏見,并明確國家、政府各部門、與兒童成長相關的機構、照護者的責任。

由于兒童性侵犯的形式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而有所改變,相關法律政策也與時俱進,例如,廢除嫖宿幼女罪、強奸對象從女性拓寬至不同性別經過多方多年的努力倡導,2015年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九)》廢除了嫖宿幼女罪,相關行為以強奸罪論。同時,猥褻犯罪對象也由“婦女”改為“他人”。、防范互聯網、應用軟件等作為性侵犯兒童的渠道等。制定措施落實防治兒童性侵犯的政策法規,并就法律政策的落實進行監測與評估。

二、兒童性侵犯專業介入與支援系統

研究和實務工作經驗顯示,社會支持系統薄弱的社會,兒童性侵犯更為嚴重,發生率也更高。兒童性侵犯專業介入與支援系統應以兒童為本,一方面可從兒童生活、成長和權利考慮,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兒童性侵犯的發生與專業介入過程來考慮。專業介入與支援系統涉及家庭、鄰里社區、學校(老師)、社工、醫院、教育部門、社會福利機構、公安部門、律師、法院、檢察院等多個部門。

支援系統強調以兒童為本的支援服務,服務提供者的意識、觀念和工作流程很重要。因此,需要對服務提供者提供專業服務的培訓,以及社會性別平等、兒童優先、兒童利益最大化等觀念意識的培訓,避免給兒童造成再度傷害。

三、宣傳教育

宣傳教育包括宣傳防治兒童性侵犯的法律政策,讓全社會都知道兒童性侵犯是社會不容許的罪行,同時,改變責怪受害者的觀念和輿論。還應該廣泛宣傳對受侵犯兒童及其家人提供專業支援服務的信息,避免他們求助無門。

目前中國有關兒童性侵犯的教育,主要是針對兒童的性教育,重點放在兒童如何保護自己。然而,在國際社會層面逐漸形成的共識是:性教育并非只是性器官和生殖健康的認識,而是必須包括具有性別平等意識的全面性教育,包括兒童和婦女權利,以及成人和有權力人士和機構的責任。因此,防治兒童性侵犯的教育不能只面向兒童,而是應該面向全社會不同群體。不但教育人們如何防止自己或他人成為被性侵犯的對象,還需要強調和教育人們不要成為兒童性侵犯者。

兒童具有受保護的權利,兒童性侵犯的發生責任在成人,而絕不是兒童。

四、改變默許針對婦女與兒童暴力的文化與制度

社會制度形成包括觀念意識、態度行為、風俗習慣、政策法規互為建構與鞏固。其他國家防治兒童性侵犯的良好經驗都包括了改變社會的性別不平等、賦權兒童等逆轉不平等權力關系的策略,同時建立平等、互相尊重、關愛弱勢、包容多元、非暴力的社會共識和價值觀,這些才是預防和消除兒童性侵犯的長遠解決方案。

本書導讀

本書的出版是為了回應制止、預防兒童性侵犯和為受害兒童及其家庭支援服務的迫切需求,旨在為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在國家政策、專業行動和社會行動方面提供專業指引。本書強調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兒童權利和福祉為本

成人,是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的責任人,尤其是掌握資源和權力的機構中的成人。防治兒童性侵犯的目的是保護兒童應有的權利,還兒童免于暴力的成長環境。因此,在綜合防治過程中,原則上要保證兒童權利優先和兒童利益最大化,杜絕再度傷害。

第二,社會性別視角

性別陳規定型與偏見造成并默許兒童性侵犯的蔓延,妨礙性侵犯事件曝光并阻止受害者尋求幫助,比如貞操觀、重男輕女、女孩要服從、男主外女主內、責怪性侵犯受害者等。因此,本指南著重貫徹社會性別公正的理念和原則,使之落實到預防、制止和為受害兒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援服務的每一個環節,從而轉化服務提供者的性別偏見,建立性別平等意識和敏感度。

第三,理論與實用并重

本書的目標讀者是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的成人實踐者,包括各部門的干部、專業助人者(社工、心理治療師)、學校老師、兒童保護工作人員、律師、警察、法官、檢察官等。全書從預防、制止和支援服務三個方面,系統地探討如何設計和落實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的專業行動和社會行動,重點討論“怎么想(理論)”和“怎么做(實踐)”。

全書共分為四個部分。其中,第一篇“認識兒童性侵犯”和第四篇“認識性侵犯者”,幫助讀者分別從受害和加害兩個角度認識和理解兒童性侵犯現象;第二篇“預防兒童性侵犯”和第三篇“專業支援服務”則從實際工作的需要出發,試圖分別從事先預防和事后專業介入的角度,提供貫徹理念原則又實用可行的專業指引。

除了這本專業指南之外,本系列還將陸續出版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的《家長指南》和《兒童指南》,與本書配合使用。

本書作者龍迪博士是中國第一部兒童性侵犯個案研究著作龍迪.2007.性之恥,還是傷之痛——中國家外兒童性侵犯家庭經驗探索性研究.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的作者。認識她的時候,她剛完成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的博士論文。我們在防治兒童性侵犯的理念、價值觀和策略方法都很一致,并一直合作至今,這本專業指南就是我們最新的合作成果之一。

非洲有句諺語:“養育一個兒童需要全村的力量。”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幫助建立并完善多部門跨專業的介入從各個環節發揮作用,以恰當、有效的專業方法,預防和制止兒童性侵犯現象,并支援受影響的兒童及其家人療愈創傷。

希望本書成為我們與讀者的共識:促進綜合防治兒童性侵犯,就是還兒童快樂成長的權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防城港市| 安阳市| 博罗县| 科技| 常州市| 永和县| 托克托县| 宁德市| 昌都县| 合作市| 武汉市| 远安县| 黑龙江省| 吉木萨尔县| 邢台县| 崇州市| 阜城县| 武乡县| 丹巴县| 方城县| 玛纳斯县| 遂溪县| 石景山区| 开远市| 大同县| 彝良县| 青海省| 友谊县| 万宁市| 类乌齐县| 明水县| 武宁县| 安吉县| 遂宁市| 双江| 青浦区| 仙桃市| 凤庆县| 德昌县| 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