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被忘卻的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近七個精銳師一舉越過三八線,揚言要在六周之內解放整個南方地區。在中國內戰期間,這七個精銳師中的許多士兵都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效力。此前大約六個月,由于國務卿迪安·艾奇遜一時疏忽,美國沒有將韓國納入其在亞洲的防御范圍之內,從而鑄成大錯。當時駐扎在韓國的美軍不僅為數極少,而且僅僅隸屬于一個微不足道的軍事顧問團,因此對于朝鮮的這次進攻,他們幾乎毫無防備。在這次攻擊行動開始后的前幾周里,朝鮮人民軍勢如破竹、節節勝利。對美軍而言,從戰場上傳來的每一條消息都令人失望。此時的杜魯門總統及其高級顧問們正在華盛頓就敵人的意圖展開唇槍舌劍式的辯論。這次進攻是俄國人的授意而朝鮮只不過是莫斯科手中的一枚棋子嗎?或者,敵人意欲聲東擊西,而這次行動也許是共產主義妄圖稱霸全球的第一次挑釁?他們隨即就做出決定,派遣美國軍隊以及隨后組成的聯合國軍開赴韓國,以抵御朝鮮的進攻。

然而朝鮮戰爭不僅沒有在三周之內結束,反而持續三年之久。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面對敵方數量上的強大優勢,兵力相對有限的美軍與聯合國軍只能揚長避短,發揮自己在武器裝備與技術上的過人之處。但是,朝鮮半島不僅地勢極為險峻,氣候也十分惡劣,對于美軍來說,最大的威脅與其說是朝鮮或者中國的士兵,不如說是這里冬季凜冽刺骨的寒風。因此,軍事歷史學家S. L. A.馬歇爾稱之為“20世紀最令人難以忍受的局部戰爭”。Max Hastings,The Korean War,p.329.崔嵬險要的崇山峻嶺不僅足以抵消美軍及聯合國軍在武器裝備上(尤其是在裝甲車輛上)的所有優勢,還為敵方提供了眾多棲身之所和天然屏障。在戰爭結束幾年以后,艾奇遜國務卿說:“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從軍事角度來講,如果讓全世界最為高明的專家找出一處這場糟糕的戰爭最不應該發生的地方,他們一定會異口同聲地說,這個地方就是朝鮮。”Joseph Goulden,Korea,p.3.就連艾奇遜的朋友艾佛瑞·哈里曼也認為:“這是一場有苦難言的戰爭。”同上,xv頁。

美國方面所謂“沒有必要挑起戰爭”的言論完全是一派掩人耳目之辭。實際上,正是那位不愿將此行冠名為“戰爭”的總統親口號召美軍奔赴朝鮮戰場。然而杜魯門從一開始就相當謹慎,力圖淡化這一沖突的本質。對于那些凡是有可能激化美蘇對峙局面的因素,他都要加以限制,而其慣用伎倆之一就是玩弄文字游戲。6月29日,也就是朝鮮人民軍越過邊境線之后的第四天下午,杜魯門剛剛把美軍送上戰場,就立即在白宮接見記者。當有記者問美國是否實際上已經處于交戰狀態時,他斷然否定。于是,又有一名記者問道:“那么我們能否將其稱之為一次聯合國主持下的警察行動?”杜魯門答道:“是的,這是一種恰如其分的說法。”Glen Paige,The Korean Decision,p.243.這無疑等于說,駐韓美軍充其量只不過是維持秩序的警察而已,然而這一暗示卻讓那些奔赴朝鮮戰場的美軍士兵感到無比辛酸(無獨有偶,四個月之后,當中國領導人毛澤東下令數十萬中國軍隊挺進朝鮮時,出于某種與杜魯門相似的原因,決定采用同樣微妙的措辭——“志愿軍”)。

提問者漫不經心,作答者也不痛不癢,然而這正是政策乃至戰爭的玄機所在。不知什么緣故,杜魯門當時的說法被人沿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于這一回答,如果說總統本人一直感到無怨無悔的話,那么許許多多在前線浴血奮戰的美軍將士卻并不這么認為。事實證明,朝鮮戰爭既像第二次世界大戰那樣,不是一場僅僅為了捍衛國家統一這樣動機單純的大規模戰爭,也沒有完全相反,成為人們揮之不去的夢魘,就像數十年后的越南戰爭那樣。反之,這是一場令人困惑的、陰云慘淡的、遠在千里之外的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看似永無希望,永無止境。而個中緣由,除了那些在前線奮力廝殺的美軍將士外,大多數美國人都寧愿不求甚解。不過,在這場戰爭結束將近三十年之后,約翰·普萊恩的一段歌詞倒跟人們現在的心境很貼切:“戴維曾在朝鮮戰爭中掛掉/然而原因我們卻不知道/現在一切都已經不重要。”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場戰爭仍然停留在美國的政治與文化視野之外。關于朝鮮戰爭,有一本杰出的著作名叫《被忘卻的朝鮮戰爭》,書名本身就是這段歷史的生動寫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朝鮮戰爭似乎已經成了美國歷史的棄兒。

許多駐韓美軍對這次勞師遠征都滿懷怨恨之情。他們有些人曾經在“二戰”期間服役,然后退入預備役,現在又被迫放棄自己的平民工作,極不情愿地應征入伍。當他們的大多數同僚能夠在國內安居樂業時,他們卻不得不在十年之內兩次遠涉重洋、南征北戰。還有一些人在“二戰”結束后決定留在軍中,對于朝鮮發動進攻時美軍的可悲狀況,他們備感觸目驚心。兵員不足、素質低下,裝備陳舊不堪,再加上那些高級將領愚蠢透頂,讓駐韓美軍陷入窘境。在這些老兵看來,“二戰”期間美軍之輝煌、素質之精良、將士之孔武與朝鮮戰爭初期美軍的困窘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他們愈是身經百戰,就愈是對當前遭遇的狀況感到心灰意冷與驚恐不安。

第2師第23團某營營長喬治·羅素中校曾經寫道,朝鮮戰爭最糟糕的地方,“正是朝鮮本身”。美軍一向過于依賴其發達的工業生產與先進的軍事裝備,尤其是離不開坦克,然而這里的地形卻讓他們難以施展身手。雖然西班牙與瑞士也都地勢陡峭、群山連綿,但是山區過后很快就是一馬平川,讓工業強國的坦克可以長驅直入。然而,朝鮮在美國人看來,正如羅素所言,卻是“過了一山又一山”。作者對喬治·羅素的采訪。如果可以用一種顏色來代表朝鮮的話,羅素說,“那一定是棕色”。如果說要為這里的美軍頒發一條軍功綬帶的話,那么所有參加過此次戰爭的將士一定都會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條綬帶理所應當是棕色的。

與越南戰爭不同的是,朝鮮戰爭發生時,美國尚未進入信息社會,而電視新聞也剛剛出現。在朝鮮戰爭時期,每晚15分鐘的電視新聞過于簡短,不僅內容索然寡味,影響也微乎其微。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要想把從朝鮮戰場上拍攝的膠片寄到紐約新聞中心,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且在國內也形成不了什么氣候。美國人多是通過白紙黑字的新聞報道來了解朝鮮戰爭,因此這種黑與白的印象也一直延續至今。2004年,在寫作本書期間,我有幸參觀佛羅里達州的基韋斯特圖書館:那里的書架上一共有八十八本有關越南戰爭的書籍,而有關朝鮮戰爭的著作卻只有四本。也許這一事實多多少少說明這場戰爭在美國人心中留下多少記憶。第2步兵師一位名叫阿登·羅利的年輕工程師曾經在戰爭中被俘,且被關達兩年半之久。他不無辛酸地寫道,不論是2001年還是2002年,都是朝鮮戰爭中數次重大戰役的五十周年紀念,然而在這兩年間美國只有三部以戰爭為主題的電影——《偷襲珍珠港》《風語者》和《我們曾經是戰士》,前兩部是關于“二戰”的,第三部是關于越南戰爭的。即使再加上1998年拍攝的《拯救大兵瑞恩》,一共也只有四部。在所有涉及朝鮮戰爭題材的電影中,最著名的人物應該是1962年拍攝的《滿洲候選人》中的英國演員勞倫斯·哈維,在影片中他扮演一個名叫雷蒙德·肖的美國戰俘。

如果說朝鮮戰爭最后終于在流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話,那么羅伯特·奧爾特曼的一部反戰題材電影(同時也是情景喜劇)《陸軍戰地醫院》功不可沒。這部影片拍攝于1970年,時值美國國內反對越戰運動浪潮高漲。表面上看,這是一部有關朝鮮戰爭的影片,但就當時的好萊塢而言,導演對于制作一部反戰題材的電影仍然感到惶恐不安。因此,這部影片雖然打著朝鮮戰爭的幌子,實際上演的卻是越南戰爭的事情。無論是導演奧爾特曼還是編劇林·拉德納都對越戰表現得極為關注,但是礙于這一題材過于敏感,難以隨心所欲地處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人物以及軍官的發型不是朝鮮戰爭年代的平頭,而是越南戰爭時期的寸頭。

因此,盡管這場戰爭如此慘烈,但是卻從未觸及美國文化意識的深處。據估計,朝鮮戰爭中美軍有3.3萬人陣亡,10.5萬人受傷;韓國有41.5萬人喪生,42.9萬人受傷。但是,中國與朝鮮卻一直對自己的傷亡人數秘而不宣。據美國官方粗略估計,這一數字約為150萬人Max Hastings,The Korean War,p.329.    以上數字是作者研究得出的結果,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我們國家公布的數字不一致。(本書頁下注釋均為譯者所加)。朝鮮戰爭讓兩大陣營從“冷戰”暫時轉入“熱戰”,不僅加劇了美國與共產主義世界之間業已存在并且不斷升級的緊張局勢,也加深了美軍與共產黨勢力在亞洲爭奪勢力范圍的鴻溝。美國一招不慎,讓中國也卷入戰爭,在兩極對峙的格局下,雙方之間這種劍拔弩張、互不相讓的態勢愈演愈烈。當簽署停戰協定時,雙方都宣稱自己取得戰爭的勝利,但實際上朝鮮半島的局勢與戰前毫無二致。然而美國的情況卻非如此:它的亞洲戰略視野變了,國內的政治平衡也被打破了。


那些遠赴朝鮮戰場的美國士兵常常感到與自己的同胞在認知上存在巨大的隔膜——沒有人對他們所做的犧牲表示感激,也沒有人認為這場戰爭至關重要。近日有人指出,在“二戰”期間,美國人民萬眾一心、同心同德,戰場上的將士被國人奉為美國民主精神與優秀價值觀的傳承者而備受崇敬。然而,朝鮮戰爭卻是一場難熬的局部戰爭,人們很快就認為這場戰爭對美國毫無益處。于是,當駐韓美軍服役期滿回歸故土時,對于他們在朝鮮的所作所為、所見所聞,街坊鄰里不僅顯得無動于衷,而且很快就拋諸腦后,那些在后方發生的重大事件、工作職位的提升、新房產或新轎車的購置才是他們更為迫切關注的話題。這一方面是因為來自朝鮮戰場上的新聞總是令人沮喪,即使戰局有所好轉,媒體也似乎從未感到樂觀。1950年10月底,當中國參戰后,美軍打破困境的可能性好像越發遙不可及,就更不用說勝利了。當時在軍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戲謔之語諷刺這種僵局,那就是“為平局而死”(Die for a Tie)。

無論他們的表現多么驍勇,無論他們的目的多么崇高,這種前方將士與后方人民之間的巨大隔閡讓駐韓美軍始終覺得,較之于先前參加過其他戰斗的士兵,他們總是次人一等,從而感到一種無可名狀的、難以磨滅的痛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磐石市| 郴州市| 鞍山市| 绵竹市| 永和县| 卓资县| 长子县| 普陀区| 分宜县| 兴和县| 读书| 华亭县| 化州市| 礼泉县| 长宁区| 山阴县| 延庆县| 巴林右旗| 开鲁县| 醴陵市| 安新县| 黔西县| 灯塔市| 延边| 西充县| 武平县| 贡觉县| 大丰市| 合水县| 曲水县| 博野县| 文登市| 南华县| 新源县| 磴口县| 饶河县| 郓城县| 沙洋县| 清镇市| 三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