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走出無差別教養的誤區

教育兒童通過周圍世界的美,人的關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誠實,并在此基礎上在自己身上確立美的品質。

——前蘇聯霍姆林斯基

不可忽視的中性化危機

很多家長在聊天的時候,會達成這樣的共識:現在女孩的穿著、行為越來越像男孩子,喜歡穿著男士型號的運動衣,還和班上的男生以“哥們”互稱;而小男孩,則開始喜歡上打扮了,流行穿粉色的T恤,每天早上一定要經過“精心打扮”才肯出門,保濕霜、啫喱膏都是男孩的法寶,個別男生的耳朵上還扎了耳洞。

男孩過于軟弱,女孩則表現得積極進取,在現在的學校中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問題出現在哪里?有些專家特地對此進行調查,并了解到了其中更嚴重的問題。

其一,對學習感興趣的男孩在減少

一所重點中學的女高中生提到:全年級17個班級的900多人中,成績位于全年級前50名的學生中,女生占到了3/4,而且成績排到末尾的男生人數也比女生多。這位女高中生感到:班里大多數女生都表現得努力、認真、刻苦并嚴格要求自己,而相比之下男生則表現得缺乏自制力。有的男孩上課時會走神,發現成績落后了也不思進取,甚至是自暴自棄,對成績無動于衷了。

其二,男孩不再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有的教育專家認為,現在的男孩在教育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男孩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遇到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女老師。女老師喜歡聽話的男孩,不太喜歡那種調皮搗蛋的男孩。而男孩的教育恰恰需要的就是寬松,不可以用很僵化的要求去管理。“男孩子要有抱負、有信念、更需要粗狂和豪邁。”

其三,男孩的抗挫折能力弱化,沒有承擔責任的意識

有一位老師深切地體會到,現在的男孩子和過去相比,男子氣概弱了很多,沒有表現出男子應該有的個性出來。“現在的男孩子很柔弱,缺乏責任和擔當,遇到了不順心的事情,情緒就會表現出來。”有些男孩說話的時候扭扭捏捏,生氣就跺腳,真的是和女孩子沒有什么區別了。

調查顯示,父母對女孩的教育方式越來越趨于男性化,比如鼓勵女孩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影響他人、領導他人。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男孩在不同程度上很明顯表現出了女孩的陰柔氣質。這種情況在校園里已經不算少數,教育中出現的性別趨同化,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足以引起社會的深思。

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中國,目前在全世界都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趨勢。美國有一個《男士健康》的雜志就曾經做過“美國男人心中最具性感的50位女人”的調查,結果顯示,如今在男人的眼中對女人的評價標準也已經發生了改變,那些以容貌驕人的明星們都排到了30名之后,美國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因其“有權力和自信心”而排名第一,相貌平平的政界精英奧爾布萊特居然排名第六。

女性群體的男性化以及男性群體的女性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獨特的青年文化現象。對此,足以引起家長的思考,難道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性別真的可以忽略不計嗎?

答案是否定的。作為父母,千萬不要忽視男生女生教育方式的差異。教育,需要更好地尊重性別差異。

1.面對兒子,父母要做出“陽剛”的示范

爸爸平時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陪孩子。告訴孩子男孩有著意想不到的力量,將來可以開汽車、開飛機,還可以坐火箭……周末的時候,帶著他去爬山、去運動場、去騎行,等等。久而久之,性格柔弱的男孩也會慢慢了解自己的力量,逐漸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

2.面對女孩,培養女孩的自信心

大多數女孩都是敏感的,一旦她感覺到別人忽略了她,就會認為是別人不喜歡自己了,從而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

女孩小的時候都是媽媽的“小跟屁蟲”,總是格外地依戀媽媽。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孩的眼界也在逐漸開闊,她們的注意力開始更加關注、探索未知的新鮮事物。

那么,作為父母,應該怎樣做呢?

一位父親介紹了自己的經驗:

從女兒上小學開始,我就注意鼓勵和夸獎她,對她做事的態度進行肯定。

這位父親的教育方法就非常科學。這時如果父親總是夸獎女兒漂亮,那女兒會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外表上。父母對女兒品質的夸獎,可以為女兒指引正確的努力方向。

時時把控孩子的性取向

無論男孩女孩,在幼兒期都不會對自己的性別表示出多大的關注。因而,導致孩子表現出異常性別取向的原因多半來自周圍的環境,父母和家庭的影響最為直接,其次就是影視、報刊等傳播媒介對孩子的影響。作為父母,把控孩子的性取向至關重要。

很多父母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就會對孩子有了一種性別的企盼。有一些父母生了個男孩,卻偏偏想要個女孩,于是就違背客觀事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孩子,使孩子的性心理扭曲成長。

影響孩子的性別取向的因素主要有:

1.孩子對父母的感情

順應異性相吸的天然原則,男孩一般會多少有戀母的情結,女孩會更趨向于戀父的情懷,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如果孩子過于戀父母的話,則將來長大后會對同性更有好感,很容易出現同性戀的傾向。

2.父母的性別角色

如果父母雙方所扮演的不同的性別角色比較規范的話,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各自的優秀品質,會加深對父母的崇敬和愛慕。但是父母的性別特點不可過于懸殊。比如父親過分男性化,母親總是一副女性柔弱的樣子,孩子會覺得父親“高不可攀”,母親看上去羸弱可憐,這樣的孩子將來就很難對異性產生好感。

因此,作為父母,在孩子小時從小就該給孩子立一個明確的性別指示牌。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別,并朝著有利的方向發展。

事實上,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性教育都感到頭疼,覺得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說明,而且即便是有所關注,也是將目光投向生理方面。性教育該怎樣進行,它的缺失會造成哪些問題,都已經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如果孩子從小對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把它看作是正大光明,那么他就傾向于發展成為正常、健康、幸福的人。

性教育應該是要結合性別角色進行的。性別角色的教育,就是讓不同性別的孩子展現出與性別相應的特點,即符合“原型要求”,男孩子就要體現出陽剛之氣,女孩子就應該表現出陰柔之美。人類學家認為:人的生理性別是天生的,而心理性別則在于后天的教育,這尤其取決于兒童期接受的成人的影響和教育。

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家長還有其他的人常常會很自然地對孩子的性格給予指導,比如給女孩穿粉色的衣服,給男孩穿藍色的衣服;把男孩稱為“大胖小子”,把女孩成為“小毛丫頭”;當男孩摔倒了的時候,父母鼓勵他自己爬起來,當女孩摔倒了之后,則被父母抱起來。通過這些提示讓孩子明白了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通過對孩子進行教育,讓他能夠明確自己所要扮演的性別角色,以及在這樣的一個角色下他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應該承擔什么樣的社會責任,怎樣尊重異性以及和別人的交往合作。如果孩子在幼年的時候就遭遇性別的認同障礙,對性別的認同出現模糊,長大之后的性取向就很可能出現大問題。

大力和小蕾是一對雙胞胎兄妹,爸爸媽媽都注意到了對孩子的性別指導,同時還鼓勵孩子向對方的優點學習。有一次家里的暖氣管跑水了,大力表現得很勇敢,主動跑上前去堵住水龍頭,爸爸媽媽高興地表揚了他,還告訴小蕾要像大力學習。家里做衛生的時候,小蕾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爸爸媽媽就告訴大力應該多向妹妹學習。

兩個孩子在這樣的取長補短中快樂地成長著:大力吸取了女孩的優點,做事粗中有細;小蕾則吸取了哥哥的優點,表現得落落大方。

像大力、小蕾他們父母這樣的做法是可取的。性別沒有優劣,但是各具特色,不論是男孩或是女孩,都應該在發揮自己性別優勢的同時,注意學習異性的優點,克制自己性格上的弱點,完善全面的人格。這種“雙性化”的發展是在保留本性別固有的特征基礎之上,糅合異性優秀特征的發展。

無論男孩女孩,既能夠認可自己的性別,又善于吸收異性的優點,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性別平等教育。

男孩女孩的差異化教育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家長都希望他們會成長為一個正直、善良、勤勞的人。與此同時,還希望女孩更加溫柔富有同情心,希望男孩能更加堅定、果斷。家長們都抱有這樣的愿想,差異化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因為,如果在孩子小時候不能為這些品質打好基礎,當他們在成人之后很可能就負擔不了家庭和社會的角色。比如,男孩在小的時候如果沒有經受過鍛煉,成家之后就干不了最起碼的家務活,把家庭的責任推卸開。同理,女孩如果過于獨立自主,缺少溫和、耐心和寬容,將來便不可能照料好家庭。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是為他們的一生著想,為他們做長遠的規劃,這樣他們才能贏得一生的幸福。

著名思想家盧梭說:

既不能說一種性別完全不同于另一種性別,又不能說兩種性別完全一樣,也不能說某種品質隸屬于某種性別,男性和女性具有這些品質的程度應有所不同,因此培養男孩和女孩的目標、方法和途徑應有所不同。

男孩女孩的發育很早就表現出生理上的差異,體能也不一樣。男孩一天的能量總消耗略高于女孩,他們通常會跑得比較快,臂力也比較好。而女孩的平衡感比較好。男孩的游戲通常比女孩的游戲更緊張激烈,喜歡玩打仗的游戲,女孩則主要是玩和生活有關的比較平靜的游戲,比如過家家等。

如果問一個女孩將來想做什么,女孩會說想當醫生、老師、芭蕾舞演員,而男孩的回答則是宇航員、飛行員、科學家、警察等。孩子所傾向的職業與他們的性別有很大的關系。

在成人看來,女孩對成年人有很大的依賴性,而男孩則有很大的攻擊性和獨立性。雖然孩子將來的發展與先天因素有很大關系,但是教育卻起著決定的作用。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對待男孩女孩的教育都是一樣的,實際上不是的。

男孩與女孩這些天生的差異促使家長不得不去思考:怎樣促進不同孩子的心理發展。當男孩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父母習慣于和孩子進行交流,而女孩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父母則給予更多的安慰。在家庭中,女孩似乎總會比男孩得到更多的溫暖、關懷和鼓勵,受到表揚的時候也比較多,而男孩受到懲罰的時候相對更多。可見,在對待男孩與女孩的教育問題上,還是需要遵從他們的性別特點,找到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方式一:父母分別做男孩女孩不同的偶像

通常來講,女孩性格的形成受母親的影響是最大的,男孩性格的形成受父親的影響是最大的。

有的媽媽喜歡亂發脾氣,經常對家人大喊大叫,給家庭制造一種不祥和的氣氛。而有的媽媽對待家庭成員都很親熱,對丈夫很尊重,并且盡力教育孩子,讓家庭有凝聚力。兩個不同的媽媽肯定會培養出兩個不同的女兒,第一個媽媽培養出來的女兒肯定不能把家庭照顧得細致周到,而第二個媽媽培養出的女兒在將來一定是個好媽媽,她會把一種寬大友愛的氣氛帶到自己的家庭中。

同樣的道理,如果作為父親總是逃避對家庭的責任,對待家人粗暴且漫不經心,那男孩在將來長大之后也會具有這些特點,不能成為家庭的頂梁柱。如果父親在家中能夠很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主動承擔更多的責任,耳濡目染下的男孩在將來一定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當然,母親對兒子的影響,父親對女兒的影響也同樣重要。母親那種鮮明的女性氣質同樣有助于男性氣質的影響,父親的那種男性氣質則有助于女兒表現出女性氣質。因此,雙親對子女的影響都是十分重要的。

方式二:分配給男孩女孩不同的家務勞動

父母在給孩子安排家務時也要考慮到孩子的性別。對于男孩,可以讓他做一點力氣活,女孩則可以幫助媽媽擺擺餐具,洗洗毛巾。

媽媽可以帶上女兒讓她一起來做飯,還可以教她學一點紡織、刺繡方面的知識,教她發現自己身邊美好的事物,并盡可能地把美帶到家庭生活中來。在與女孩的勞動過程中,媽媽要鼓勵女孩愛護小動物和植物,教給女兒用溫和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而對于男孩,家長可以讓他到黑燈的房間去取眼鏡,讓他幫媽媽背書包,幫爸爸修理椅子等等這樣的活動。家長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不要忘記他是未來的男子漢,是家庭的支柱,所以對他不要嬌慣,要給他展示意志和勇氣的機會。

正面管教:找到合適的教養方式

嬰兒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被性別化了。父母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將孩子安放在符合他性別的世界中。家長給小女孩穿上色彩柔美的衣服,戴上漂亮的飾品,而男孩的服裝,無論從樣式還是色彩都非常簡單,并且毫無裝飾。

毫無疑問,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一個孩子是男是女,他們自己起初并不了解,而這種性別的認同意識是在后天的養育過程中由大人灌輸的。生理性別是天生的,但心理性別是與社會交互影響的產物,它會隨著時間和文化的不同而改變。

時代的不同,社會對性別的態度也會產生變遷,以至于家長需要以不同的教養方式來養育子女,以期被社會所接納。社會早就為男孩和女孩規定好了,他們所要在社會扮演的角色從一出生的時候就注定了。當小男孩在玩布娃娃的時候,就會被認為是將來沒出息的晦氣兆頭。

對于孩子來說,只有父母能夠影響他的一生。而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系的質量高低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成功和失敗。要想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們的好的教育方式,需要家長做些什么呢?

1.家長要讀懂自己的孩子

有的人把孩子形容為一本書,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孩子的內心世界實際上非常豐富,可惜很多家長并不留心去了解,也不給孩子表現自己的機會,這樣的教育就是缺乏互動。家長首先做到了尊重孩子,才會得到孩子發自內心的尊敬和認可。因此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應該養成平等協商或談判的風氣,凡事坐下來心平氣和地溝通一下,再難以逾越的鴻溝都可以順利地抹平。

2.要尊重孩子,并且允許孩子犯錯

心理教育學專家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人只有在自尊自愿的狀態下,才能夠釋放出自身的潛能。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才能逐漸培養起珍惜自己權利的意識。

相信每個孩子最初的心扉都是向父母敞開的,但是往往是因為不耐心的父母口無遮攔地抱怨甚至責罵,使孩子向父母關緊了訴說心意的門,他們情愿與自己的小伙伴去訴說,也再不愿意向父母透露一個字。可憐的父母雖然是多么地愛自己的孩子,卻始終不能走入孩子的內心。

孩子在犯了錯誤之后,往往都會有些后悔甚至自責,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以寬容撫平孩子內心的不安,并適時進行教育,相信孩子一定能夠將父母的教誨牢記在心。父母不要奢望自己的孩子不犯錯,因為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恰好就是我們要教他的時候,這是實行教育的黃金時刻,聰明的父母一定會抓住這最好的教育時機。可惜的是有些父母并不懂得這個道理,看到孩子犯錯誤了,頓時火冒三丈,失去了冷靜,只顧得生氣忘記了教育。父母這樣的態度,也可能使孩子因為恐慌而做出撒謊、抗拒,甚至出走的舉動,導致問題復雜化,甚至會演化為一場悲劇。

3.對孩子的任何行為都要表現出寬容和鼓勵

寬容對孩子的感動勝過懲罰的教育,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會促進他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能力,繼而對自己更有信心。

無條件地愛孩子,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會成為好孩子。每個孩子都蘊藏著有待挖掘的巨大的潛能,做父母的一定要讓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成長喜悅。

教育的方法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制定不同的教育原則。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会理县| 威宁| 息烽县| 镶黄旗| 黄浦区| 叶城县| 嘉义市| 随州市| 自治县| 南漳县| 黄冈市| 福鼎市| 扎鲁特旗| 甘孜| 嘉鱼县| 伊通| 黄石市| 邮箱| 郸城县| 邢台市| 舒兰市| 宜良县| 泗阳县| 商南县| 新绛县| 昌宁县| 永定县| 宝兴县| 麻阳| 广灵县| 芜湖市| 新密市| 澄江县| 攀枝花市| 林西县| 夏河县| 宁海县| 阳原县| 弥渡县|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