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糾結的人難成大事(2)

  • 別讓糾結害了你
  • 梁文浩
  • 2742字
  • 2017-11-01 15:57:12

在人生的競賽場上,沒有確立明確目標的人,是不容易成功的。

一個人只有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才能果斷做出選擇,否則就像沒有目標的神槍手,即使身懷絕技,也無法在比賽中取得勝利。如果你仍然無法確定自己的目標,那就像愛因斯坦一樣,先從自己喜歡并且擅長的事情做起,勇敢嘗試,終會找到自己的目標的。

3.激進主義:社會公平論

在社會這個大千世界里從來就沒有絕對公平的理想國,只有幻想公平的烏托邦。每個人從出生就在享受各種不公平:出生背景有富貴貧賤之分,先天體貌稟賦有強弱、美丑、高低之分……這些不公平是先天存在的,我們不想要都不行。可是卻有很多人總是糾結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他們常常把生活和工作上的不順心歸咎于出身和社會環境,認為是出身不好和社會的不公平導致了自己的不幸;對別人的成功與幸福,也總是憤憤不平。所以他們對家庭或社會產生了諸多不滿,身邊的環境在他們眼中全是那么不堪,他們想要擺脫這種現狀,卻沒能力改變一切。

我們許多人所犯的一個錯誤便是為自己、為他人所受到的不公平感到糾結,認為生活應該是公平的,或者認為終有一天會是公平的,于是抱怨、嘆息、等待……糾結的人總是在公不公平的問題上徘徊,而很少真正去了解自己內心的需求。

馬丁·路德·金出生在美國南部的一個黑人牧師家庭,爸爸是位牧師,在他們居住的黑人社區受人尊敬。但是他所生長的小鎮種族歧視非常嚴重,馬丁的父母一直在竭盡全力避免讓他們的孩子受到白人的侮辱和謾罵,但這并不能總是成功。有一次,他去小伙伴家玩耍,剛進門就被小伙伴的爸爸攆了出來。

他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錯,就去問父母。爸爸告訴他:“你什么錯也沒有,僅僅因為你是黑人。如果你不想讓自己的黑人身份再受人歧視,就必須努力學習,才能改變這一切!”他的媽媽則用自己的臉頰緊緊貼住馬丁的臉頰,說道:“不要讓這種東西影響你。不要讓它使你覺得你比白人差。記住,你不比任何人差。”

盡管他很努力地想要改變黑人的境況,但是他生活的地方仍然處處歧視黑人,種族隔離已經不僅僅是不公平,更是令人費解和恐怖的。所有的餐廳窗戶上常年貼著“黑人與狗不得入內”,乘公共汽車時,黑人只能坐在后面,而且如果白人沒有座位,黑人要無條件地給他們讓座。

雖然在生活中的種種方面被種族隔離壓制,但馬丁仍舊是一個言談大度、充滿才華的男孩子。15歲的時候,他就考進了莫爾豪斯文理學院。學校氛圍自由,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地談論種族隔離的罪惡。正是在那段時間的學習,促使馬丁開始改變了對未來的計劃,他開始認真而理性地探索消除社會罪惡的方法,并對甘地的非暴力抵抗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告訴爸爸:“我終于發現了上帝賦予我的責任。我要做一名傳教士。”

緊接著他在康涅狄格州的打工經歷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因為那里沒有支持種族隔離的法律。這讓他相信,任何一個地方的不公正是對所有地方公正的威脅。為了消除白人對黑人的成見,他決定改變自身。在生活中,他的衣服和房間都一塵不染、異常整潔;學習方面,他求知欲旺盛,思路敏捷。畢業時,馬丁被授予神學博士學位,他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傳教士,大家都稱呼他為“金博士”。

這時,發生了一名黑人婦女拒絕讓座被捕的事情,它改變了所有黑人的命運。黑人婦女的遭遇讓馬丁接受了眾人的委托,開始發起抵制運動。他在教堂發表演說,呼吁所有的黑人起來反抗,并建議黑人在可以和白人平等地乘坐公共汽車之前,一律不再乘坐公共汽車。就這樣,一場聲勢浩大的“罷乘公共汽車”的運動展開了。

在這場民權運動中,馬丁雖然被捕了,但他仍然鼓勵黑人們把運動堅持下去。這讓白人開始發現黑人群體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心。最后,政府也妥協了,釋放了被捕的馬丁,并頒布了新的法令:無論黑人白人都可以坐在公共汽車的前排位置。

馬丁開始通過更多的抵制和游行手段領導運動,為黑人爭取更多的權利和更好的生存條件。盡管他因為一些無中生有的理由被警方逮捕了無數次,他的家也屢遭爆炸與襲擊,但他仍舊堅守自己的非暴力原則。

終于,馬丁的努力有了回報,美國頒布了禁止在公共場所歧視黑人的法令。因為這個法令,1964年,馬丁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憤憤不平是很多人企圖用所謂不公正、不公平的現象來為自己的失敗辯護的方法,以使自己感到好過一些。可實際上,作為對失敗者的安慰,怨恨對事情的發展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怨恨是精神上的烈性毒藥,它產生不了快樂,并且讓成功的力量逐漸消耗殆盡,最后形成惡性循環。自己并沒有多大本領而又非常怨恨別人的人,幾乎不可能和他人相處得好。

其實,生活本來就不是絕對公平的,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是,一味地糾結生活的公平與不公平,只會虛度時光,讓生活陷入困境。只有正視這種現實,努力生活,努力工作,才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公平,把不公平甩在身后。

比爾·蓋茨說:“社會是不公平的,我們要試著接受它。”世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世界是競爭的矛盾體,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才是真理。因此,我們要學會承受,承受不公平的折磨,這樣我們才能夠感到平衡。

如果生活和人生真的絕對公平了,反而是另一種不公平。世上所有的事從來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所施才有所獲。其實社會沒有公平不公平,關鍵是你想要什么、付出了什么。

有的人會說,我也很想努力,可是我的身邊沒有資源,而跟我同齡的人卻不一樣,有的人有一個什么局長老爸,有的是什么老總的女兒。我們也不想抱怨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不公平,可是別人有的東西我都沒有:別人穿名牌衣服,我就穿不起;別人用的是蘋果電腦,我就沒有;別人經常出國旅游,我卻還沒有出過省。

不要糾結這些外在的物質條件,沒有必要,因為這個社會不會因為你的糾結就改變它的生存法則。如果你不努力,永遠不會有人對你公平。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資源,有了話語權以后,你才可能為自己爭取公平的機會。如果你擁有了讓生活變得公平的資本,你的生活就會改變。要獲得“資本”就要付出汗水,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一旦做到了這一點,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動權,生活就會為你呈現公平的一面。

每個人都不會一直是幸運的,面對不佳的際遇,一時的坎坷,不要抱怨命運的不公、上帝的捉弄,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冷靜地剖析自我,問一問是否已經將自己磨煉成一塊金子,一塊不怕烈火,經得住考驗的金子。

如果你還在抱怨社會不公平,那就證明你還不夠努力。生存和競爭永遠是生活的真正主題,生活從來不可能去適應你,更不可能為了適應你而發生改變。既然無法讓生活適應自己,那么你就必須學會去適應生活。

人生中總有許多不公平的經歷,是我們無法逃避的,也無法選擇的。我們只能接受已經存在的事實并進行自我調整,抗拒不但可能毀了我們的生活,甚至可能會使我們精神崩潰。因此,人在無法改變不公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只要能把不公平的現狀甩在身后,就會創造不一樣的生活,從而獲得成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青海省| 阳原县| 贵德县| 乾安县| 崇阳县| 曲水县| 科技| 卢湾区| 永修县| 县级市| 滨州市| 固始县| 肥东县| 夏邑县| 宜春市| 黔江区| 邵阳市| 丰城市| 阿坝县| 屯昌县| 云阳县| 泰顺县| 东丽区| 大英县| 从化市| 宁都县| 房产| 铜鼓县| 岚皋县| 长丰县| 儋州市| 大兴区| 邻水| 潢川县| 桃园市| 孝昌县| 罗江县| 迁西县| 大庆市|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