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心理學:肢體語言解讀與心理分析
- 王邈
- 899字
- 2019-01-03 09:49:53
四 解讀老子的肢體語言
中國人對肢體語言的分析和理解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詳細記載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孔子問道于老子的歷史典故。這一典故一直存在著兩個版本:一個是史書上記載的歷史史實,我們將其稱之為文字語言版;另一個版本鮮為人知,但卻在西安樓觀臺當?shù)孛耖g流傳多年,只有來中國道教祖庭圣地樓觀臺參觀的游客,才有可能在民間親耳聆聽這一傳世典故,這個典故,我們將之稱為肢體語言版。劉立祥教授曾在著作《演講學十一講——演講:沒什么大不了的》一書中詳細地講述了這個故事。
據(jù)說孔子作《春秋》,遇到了種種難題,遂率弟子三五人,驅(qū)車西行,到樓觀向老子求教。
孔子一行來到樓觀的時候,老子正在閉目打坐??鬃于s忙畢恭畢敬地上前施禮,說明來意,然后帶領弟子退到一旁恭候垂教。老子卻依舊旁若無人般閉目養(yǎng)神。幸虧孔子有耐心,誠惶誠恐地和弟子垂手侍立于老子身邊,不敢有絲毫懈怠,從日上三竿一直到夕陽西下。這時老子閉著的雙眼稍稍睜開一點縫隙,張開空洞洞的嘴巴,用手指了指,伸出舌頭,又用手指了指,隨后又繼續(xù)閉上眼打坐。
弟子們有些按捺不住了,欲上前再向老子問些什么,孔子搶先一步攔住弟子,趕忙向老子施禮辭行,率弟子別樓觀東歸。
返回途中,弟子們對老子頗有微詞,孔子卻異常興奮,感嘆不虛此行。他對弟子們說:老子的博大精深是我等望塵莫及的,他諄諄教誨我們,牙齒是堅強的,但又是軟弱的,如若不信請看看這空洞洞的嘴里還有貌似堅強的牙齒的影子嗎?舌頭是軟弱的,但又是堅強的,請看這貌似軟弱的舌頭至今仍然完好無損。老子把剛?cè)?、強弱的辯證關系說得多么深刻透徹呀!弟子們這才恍然大悟。
孔子向著樓觀的方向深鞠一躬,仰天長嘆:“鳥,吾能知其飛;魚,吾能知其游;獸,吾能知其走。走者可以罔,游者可以綸,飛者可以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引自劉立祥:《演講學十一講——演講:沒什么大不了的》,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6月,第104頁)
從民間流傳的歷史傳說中,我們可以看出,早在遙遠的古代,先哲圣賢們就已經(jīng)學會運用肢體動作來表情達意、闡述哲思,同時,也早就懂得了如何準確理解他人肢體動作所傳遞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