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期 一戰成名

公元1380年—公元1392年

穿越報

【烽火快報】

·向北平出發!

【絕密檔案】

·誰想干掉誰

【叱咤風云】

·這個和尚不簡單

·第一次當統帥

【名人有約】

·特約嘉賓:朱元璋

【廣告鋪】

·封賞令

·給燕王的信

·交換馬匹令

·賀燕王

穿越必讀

朱棣二十一歲的時候來到北平就藩,開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在大明王朝的邊疆,朱棣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很多的贊譽聲。

烽火快報

向北平出發!

——來自應天府的加密快報

公元1380年春天,燕王帶領五千多名將士離開了應天府,躊躇滿志地向北方進發。

二十一歲的他,英姿颯爽,風華正茂。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他是奉旨正式就藩北平。所謂“就藩”,就是被分封的王爺正式去往封地就職,掌控一方大權。在這之前,他只是有著“燕王”這個空頭銜,并沒有實際權力。

他的封地北平,原稱大都,曾經是元朝的首都,盡管現在已經不是統治中心,卻因地處北端,背靠長城,仍然是軍事要塞。

而元朝的貴族雖然被太祖趕到了長城以北,但他們又重新建立了“北元”,隨時準備反戈一擊。太祖把“大都”改為“北平”,就是要將它“平定”。

所以,北平之行對于燕王來講,并不是去享清福,而是擔負了非常重要的使命。

呼吸到與應天不一樣的空氣,年輕的燕王臉上充滿了對未來的向往。這一次,他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證明給父親看——我才是最出色的!

絕密檔案

誰想干掉誰

十歲就被封為燕王,到封地就藩是早晚的事。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件事情加速了就藩的腳步。

這件事情,就是近期轟動全國的胡惟庸案。

案發之前,胡惟庸身居宰相之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手握大權。因為做事一向小心謹慎,所以太祖十分寵信他,這個宰相一做就是好幾年。

可是,慢慢地,他的膽子越來越大,凡是對自己逢迎拍馬的人,他就重用;凡是陷害自己的人,他就打擊。最后甚至有了異心,開始在外秘密招兵買馬。

有一天,胡惟庸對太祖說:“臣家院中有一口井,井水突然甘甜如酒,這可真是好兆頭啊,請陛下也來看看吧!”

太祖覺得好奇,就領著一幫人往胡惟庸家走去。走到半道,突然發現形勢不對,胡惟庸家的上空,怎么塵土飛揚?

太祖是個疑心很重的人,見此情景,立刻返回,登上宮墻一看,胡惟庸家中竟然有精兵埋伏!這下太祖可火大了——好你個胡惟庸,竟然敢密謀刺殺我!

于是,太祖馬上下令,處死胡惟庸,誅其九族!很多人因此受到牽連,掉了腦袋,其中受牽連的人還包括太子的老師宋濂。

奇怪的是,殺了胡惟庸之后,太祖卻沒有公布下一任宰相的人選,而是頒布圣旨,規定以后明朝不準設置宰相這一職位!

這可真是大奇聞啊,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到現在,有哪朝哪代沒有宰相呢?

于是,馬上又有傳言說,胡惟庸密謀造反的事情,其實是太祖一手策劃的,目的就是想廢除宰相這個職位,把所有的權力全部收到皇帝自己手里。

到底是皇帝想干掉宰相,還是宰相想干掉皇帝?誰也說不清楚。總之,沒有了宰相,太祖一人獨攬大權,再也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威脅高高在上的皇權了。

可是,宰相沒了,很多重臣也沒了,朝中卻還有那么多活兒要干,怎么辦呢?哈,現在該安排他老朱家的皇子皇孫上場了!

很快,燕王就接到了就藩的旨令,并踏上了前往北平的道路。

叱咤風云

這個和尚不簡單

一轉眼,燕王來到北平已經兩年了,在這期間,他結交了不少朋友和死黨。

公元1382年的中秋節這一天,燕王府喜氣洋洋,大家正準備吃月餅、賞圓月,好好過個節。可這時,突然從南京傳來一條爆炸性新聞——馬皇后病逝了!

要知道,太祖雖然有三宮六院一大堆,但是馬皇后卻是最特殊的一個。在太祖一無所有的時候,馬皇后就嫁給了他,不管再苦再難,都一直守在太祖身邊。所以,太祖一直很感激、也很尊重她。

而馬皇后生就一副菩薩心腸,不僅善待后宮妃子,對所有皇子皇孫也都視如己出。因此,孩子們也都把她視如親生母親。

得知這個消息,燕王立即帶領隨從,趕到南京奔喪。其他在外就藩的兄弟們,也都紛紛趕了過來。在南京,大家一起為馬皇后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葬禮結束后,按規矩,皇子們都要在陵前為馬皇后守喪。但是皇子們都是各地的藩王,公務繁忙,不能在南京停留太久,怎么辦呢?

最后,藩王們經過商議,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們請求父皇選拔一些高僧,跟隨他們前往各自的封地,為已故的母后誦經祈福。這樣既不會耽誤時間,又充分體現了皇子們的孝心。

太祖高興地同意了,很快為他們選了十位僧人。

在這些僧人中間,燕王一眼就看到一個和尚,這是因為,他長著一對三角眼,眼里放著光芒,看起來像一頭生病的老虎,與眾不同。

這個和尚法號叫道衍。大家都在竊竊私語的時候,只有他一人巋然不動。

道衍也看到了燕王,跟別的藩王比起來,燕王也顯得器宇不凡。

兩人一見如故,談得非常投機。

道衍對燕王說:“殿下,讓我跟著您去北平吧,如果我跟了您,一定送您一頂白帽子戴。”

燕王一聽,大吃一驚:給“王”戴“白”帽子,那就是一個“皇”字。道衍這意思是要幫燕王登基做皇帝啊!

這個時候,皇帝還是太祖老人家,皇帝的法定繼承人則是太子朱標,燕王的任務就是好好做他的藩王,為父親和大哥守護邊疆。讓燕王當皇帝,這叫違法,這叫造反,是要被殺頭的!

燕王趕緊示意道衍不要再說了。但是,當燕王選擇為馬皇后祈福誦經的高僧時,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道衍。

就這樣,道衍跟隨燕王來到了北平。

嘻哈園

第一次當統帥

公元1390年,燕王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齡。

三十歲的男人正值盛年,血氣方剛,在燕王的心中,有著建功立業、干一番大事的強烈渴望。而就在這個時候,機會來了。

前面說過,長城以北的北元勢力一直茍延殘喘,沒有完全被消滅,它對明朝來說是個不小的威脅。這一次,朱元璋痛下決心,一定要把這些北元騎兵清理干凈。

于是,太祖大手一揮,下了一道圣旨,命令燕王、晉王分別從北平、山西出發,率兵北征。

接到圣旨后,燕王心潮澎湃——北元是自己的老鄰居,在這之前,他也跟這個老鄰居打了好幾次架。但是率兵的將領都是像藍玉、傅友德這樣的著名將領,燕王只是個小跟班。

這一次就不同了,燕王成了真正的軍事統帥,大權在握,是絕對的主角。他騎在高頭大馬上,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出了長城關口,向廣袤的塞外大漠進發。

燕王很明白,這次北征是一次很特別的戰爭,特別在哪里呢?

首先,他必須找到他的對手在哪里。

不要覺得奇怪,那些元朝的殘余勢力都是游牧民族,他們東邊打一陣,西邊殺一陣,然后就找個地方躲起來。而長城以北,是一片一望無垠的大漠,想要找到他們,還真是得費點兒勁。

燕王要尋找的對手,是北元的太尉乃兒不花。

燕王很聰明,他明白不能打草驚蛇。所以,他北出長城后,大部隊先不動,而是派了幾支輕騎兵四處偵查。經過一番努力后,這些輕騎兵們找到了乃兒不花的準確位置。

燕王命令全軍做好保密工作,并帶著隊伍,悄悄地向敵人奔襲過去。

然而,就在進軍途中,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雪。雪夜行軍是非常艱苦的事情,有人建議停止行軍,等雪停后再進發。

然而,燕王卻很高興。他認為這是天賜良機,這種時候敵人一般會放松警惕。因此,他毅然做出決定,冒著大雪,繼續前進!燕王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北元太尉乃兒不花看見天降大雪,果真認為沒有人會冒雪進軍,就放松了警惕。他萬萬沒想到,他的對手朱棣如此厲害!

所以,當明朝的軍隊出現在北元兵面前時,他們驚呆了,這簡直是天降神兵啊!

然而,令他們更吃驚的是,對方竟然沒有馬上進攻,而是安營扎寨,架上大鍋做起飯來!

乃兒不花一頭霧水——燕王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呢?

燕王當然很清楚,蒙古兵就在眼前,而且毫無準備,這個時候消滅他們,就像切菜一樣容易。但是,他更清楚的是,最厲害的兵法叫不戰而屈人之兵。什么意思呢,就是說,不用作戰,不用動刀動槍,就讓敵人乖乖認輸。

所以,燕王沒有急著打打殺殺,而是派人到乃兒不花的大營中,讓他做什么呢?答案是勸降。乃兒不花明白,現在戰局已定,如果雙方交戰,自己肯定會輸得很慘。既然對方愿意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不用動刀動槍,那就降了吧!

見乃兒不花愿意投降,燕王也非常高興,不僅親自到營外迎接,還在帳中大擺酒宴,盛情款待。幾杯酒下肚,乃兒不花心服口服,對燕王的不殺之恩,心中更是充滿了感激。

藩王首次出征,不傷一兵一卒,便大獲全勝,這個消息震動了全國上下,人們對朱棣刮目相看。

朱棣一戰成名。

百姓茶館

太子的位置空了出來

賣雪梨的老王

重大新聞,重大新聞,你們聽說沒有,太子突然去世了!據說是前段時間奉命巡視長安,回來后就得了風寒,沒想到一命嗚呼了,四十都不到!唉,可憐當今萬歲,白發人送黑發人,慘啊!

鐵匠老孫

唉,好人不長命啊!太子宅心仁厚,雖然他的兄弟們個個都有異心,想奪了他的太子之位,但他從不在意,還老幫他們說好話,打圓場。他這一去世,估計就亂套了。

宋員外

是啊,皇上那么多兒子,會立哪一個當太子呢?這些藩王都不錯,尤其是燕王,不僅能干,做事也低調,我喜歡!據說朝鮮的使臣見了他,都說他與眾不同,有大志向。他都當藩王了,還能有什么大志向,我估計就是想當皇帝吧!連人家外國人都看出來了,咱們的老皇帝能看不出來嗎?

李秀才

老皇帝離他太遠,看不到也正常。而且,你們別忘了,太子死了,太子還有兒子呢,皇上那么喜歡太子,立太子的兒子當繼承人,那也是很有可能的啊!一切,都要看老皇帝的意思了,我們這些百姓說什么都沒用呢!

鴻雁傳書

讓誰當下一個皇帝

穿穿老師:

你好。想我朱元璋一生叱咤風云,如今卻落得個中年喪妻、老年喪子的結局。嗚呼哀哉!

但讓朕更傷心的是,沒有人在乎朕這個老人的心情,他們關注的只有:太子死了,誰是下一個皇位繼承人呢?

本來,按立嫡立長的制度,太子死了,應該輪到老二秦王朱樉做太子。可是樉兒各方面比起太子來又差遠了,說不定還會把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敗了。但如果越過老二,立別的皇子,又不合規矩。現在離太子去世已經三個多月了,皇儲的人選還沒定下來。你有什么好建議嗎?

大明天子 朱元璋

尊敬的陛下:

請您節哀順變。您別忘了,太子去世,有個人比您更傷心,那就是他的兒子,陛下的長孫朱允炆。雖然他今年只有十五歲,但從小熟讀儒家經典,溫文爾雅,和善忠厚,和太子有很多相似之處。

說到這,您一定明白我想說什么了。如果立他為皇太孫的話,相信陛下的兒子們也沒有話說,至少能保持一段時間的穩定。

不過,這也只是權宜之計。因為您的皇子們個個都挺厲害,朱允炆年紀又小,您得在有生之年,幫他將叔叔們的工作做通才可以,不然,后患無窮啊!

《穿越報》編輯 穿穿

【不久之后,朱允炆被朱元璋立為皇太孫,成為皇位的法定繼承人。】

名人有約

越越大嘴記者

朱元璋特約嘉賓

嘉賓簡介:他種過田,放過牛,當過和尚,做過乞丐;他曾在鄱陽湖上大敗陳友諒,也曾在蘇州城下戰勝張士誠。他趕走了大元,開創了輝煌的大明王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越越:皇上您好……

太祖:(聲音有些哽咽)唉,朕能好嗎?我可憐的標兒啊……

越越:皇上,您也別太難過了,皇太孫少年聰慧,咱們大明朝后繼有人呢!

太祖:(擦了擦眼淚)唉,允炆這孩子雖然聰明,但畢竟年齡小啊,我現在一天比一天老了,要是哪天我突然去了,這孩子少年登基,面對那么多朝政大事,壓力可真是不小啊!

越越:您也不用太擔心嘛!皇太孫雖然年紀輕,可他的叔叔們一個比一個能干呢,有他們輔佐,一定沒有問題的!特別是燕王,聽說他北征大漠,立下奇功呢,真是國家的棟梁啊!

太祖:(皺了皺眉)哼,朕擔心的就是這小子!

越越:為什么啊?

太祖:小記者啊,你真是不懂其中利害啊!這小子現在雄踞北平,翅膀是越來越硬了。如果他老老實實輔佐朕的孫兒,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可是,如果他圖謀不軌的話,后果不堪設想啊!

越越:啊?那怎么辦呢?您應該為皇太孫想一個萬全之策啊!

太祖:(緊鎖眉頭)唉,朕現在也有點兒后悔當初的封藩之舉啊!可事已至此,我也想不出什么太好的辦法啊!不過,好在我老朱子孫繁茂,天下又不止一個藩王。各個藩王之間互有猜忌,權力可以相互制衡,想到這一點,朕心里才稍稍寬慰一些……

越越:呃,這么看來,陛下當初真不該濫殺功臣啊!要是給皇太孫留下幾名有勇有謀的大將,那他就不用懼怕那些實力強勁的叔叔們了……

太祖:(大怒)大膽,那些開國功臣自以為很了不起,居功自傲,朕當然要打壓他們的氣焰!你記住,朕是皇上,朕想殺誰就殺誰!

越越:(臉色慘白)草民一時魯莽,說錯了話,請皇上息怒,皇上恕罪!

太祖:(怒氣稍減)哼,算了,念你年幼無知,朕不跟你計較了!要是那些大臣們說錯話頂撞朕,朕直接就命太監把他們拖出去打板子了!

越越:呃,草民明白,那個打板子就是咱大明朝新立的廷杖制度……

太祖:哼,你知道就好!

越越:皇上,恕草民直言,歷代賢明的君王都是禮賢下士,像您這樣動不動就把大臣拖出去打屁股的事,恐怕還真是少有吧?

太祖:(再次大怒)小記者,你越來越無禮了!你可知君臣父子的道理!對你們這些當臣民的,朕當然要擺出皇帝的威嚴來,難道還讓你們蹬鼻子上臉不成!

越越:(臉色慘白,冷汗直流)皇上,草民知錯了……草民心神已亂,這次采訪就到此結束吧……

廣告鋪

封賞令

四皇子朱棣此次出征表現出色,大大挫傷了北元的氣勢,朕十分欣慰。為了表彰他此次的功績,特賜他一百萬錠的寶鈔(編者注:寶鈔為明朝紙幣)一張;隨他一起出征的軍隊均賜錠七十余萬;另備白銀十萬兩,文綺五千匹運往北平,給燕王做賞賜之用。希望他再接再厲,好好地輔佐太子哥哥,為國效力。

大明天子朱元璋

給燕王的信

像乃兒不花、阿魯帖木兒這樣的人,你一定要對他們多加防范。他們這些人之所以能夠投降,不是因為感激我們的仁德,而是害怕我們強大的軍事力量。你要是想任用他們,就要打亂他們原來的軍隊編制,重新進行整編。只有這樣,才能控制住他們。

大明天子朱元璋

交換馬匹令

為了保證我大明軍隊北征大漠時,有充足的戰馬可以用,現特命趕制一批文綺衣衾,去漠北和少數民族交換馬匹。

大明天子朱元璋

賀燕王

燕王北征勝利而歸,這全都是因為當今圣上英武神明啊!我們真是三生有幸,竟然遇到了這樣偉大的君主,我們感到驕傲,我們感到十分自豪!

文武百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桓台县| 古蔺县| 通道| 丹寨县| 南靖县| 洱源县| 逊克县| 美姑县| 巴林右旗| 五河县| 海南省| 陇南市| 马公市| 霞浦县| 株洲市| 且末县| 台南市| 湾仔区| 太白县| 志丹县| 来宾市| 上栗县| 霍林郭勒市| 静安区| 衢州市| 龙泉市| 鲜城| 千阳县| 吴旗县| 松溪县| 博客| 洪江市| 长汀县| 侯马市| 呼伦贝尔市| 许昌市| 承德市| 习水县| 陵川县|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