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建筑水暖電工程現場細部施工做法
- 閔玉輝
- 2976字
- 2019-01-03 12:22:52
第四節 管道處理措施
一、管道的防腐及除銹
1.現場照片
管道噴砂除銹及涂刷防腐處理現場照片分別見圖1-25和圖1-26。

圖1-25 管道噴砂除銹圖

圖1-26 管道涂刷防腐圖
2.注意事項
①盡量避免交叉作業,必須上下施工時應做好隔離設施。
②腳手架搭設必須牢固可靠。施工前必須對腳手架進行檢查,發現不妥應立即進行處理。
③沾有油漆或油料的棉紗、破布等易燃廢物,應收集存放在有蓋子的金屬容器內,并及時清理。
3.施工做法詳解
工藝流程:供暖管道及設備防腐層結構→供暖管道及設備防腐施工→人工除銹→噴砂除銹。
(1)供暖管道及設備防腐層結構
管道、設備和容器明裝時,安裝前先刷一道防銹漆(如有保溫和防結露要求的刷兩道),交工前刷兩道面漆;暗裝時,刷兩道防銹底漆。
(2)供暖管道及設備防腐施工
①地面管道、設備涂漆。地面管道、設備涂漆有手工涂刷和機械噴涂兩種方法。
a.手工涂刷。手工涂刷應根據涂漆面的形狀和大小選擇大小合適的漆刷,油漆調制稀稠適當。涂刷時應分層縱橫往復進行,涂層厚薄應均勻一致,不得漏涂或流墜。
b.機械噴涂。機械噴涂即利用壓縮空氣為動力,使用噴槍將調制的油漆噴射在防腐面上。噴涂時,噴槍噴出的漆流應與防腐面垂直,噴嘴與防腐面的距離視其防腐面形狀而定,平面應為250~350mm,曲面應為400mm左右。噴槍應均勻移動,移動速度約為10~18m/min,壓縮空氣壓力為0.2~0.4MPa。
②埋地管道防腐的方法步驟及操作要點
a.清理管道表面。將管道表面鐵銹、污物清理干凈。
b.配制并涂刷冷底子油。將適量的30號甲建筑石油瀝青放入瀝青鍋中加熱并保持在180~200℃,直到不產生氣泡為止,以使瀝青脫水。將脫水瀝青冷卻至100~120℃,按設計比例將脫水瀝青緩慢倒入計量好的無鉛汽油中,并且不斷攪拌直到均勻混合,即制成冷底子油。
將配制好的冷底子油均勻地涂刷在管道表面,厚度約為0.1~0.15mm。
c.制取并涂抹瀝青瑪玷脂(涂瀝青涂層)。
瀝青瑪玷脂由3份瀝青和1份高嶺土制作而成。首先將高嶺土干燥并預熱到120~140℃,然后將其逐漸加入到180~200℃的脫水瀝青中,并攪拌均勻,其混合物即為瀝青瑪玷
脂。
涂抹瀝青瑪玷脂時,其溫度應保持在160~180℃(當環境溫度高于30℃時,可降至150℃),涂層應均勻。用人工或半機械化施工時,最內層涂層應分兩層,每層厚1.5~2mm。
d.纏包加強包扎層。加強包扎層通常采用礦棉紙油氈或玻璃絲布,螺旋形纏包在熱瀝青瑪玷脂涂層上。接頭接長度為30~50mm,并且用熱熔瀝青膠結材料黏合。當采用玻璃絲布做包扎層時,需涂一道冷底子油封閉層。
e.外保護層施工。一般采用牛皮紙、塑料布或玻璃絲布。
纏包外保護層時,要趁熱包扎于瀝青涂層上,并且每圈之間應有15~20mm搭邊,前后兩卷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接頭應用瀝青瑪玷脂或冷底子油黏合。
(3)人工除銹
可用鋼絲刷、鋼絲布、粗砂布擦拭,或者用簡易的除銹機進行擦磨。除銹的程度,以達到露出金屬本色為合格,最后再用棉紗或破布擦凈。
(4)噴砂除銹
①噴砂除銹是利用壓縮空氣把石英砂通過噴嘴,噴射在管道的表面,靠砂子有力地撞擊風管表面,除掉表面的鐵銹、氧化皮等雜物。
②噴砂除銹的優點,能徹底去掉管道表面的鐵銹、氧化皮、舊有的油層及其他雜物。經過噴砂的風管,表面變得粗糙又很均勻,增加了油漆涂層的附著力,提升了漆層的質量。
③噴砂除銹所用的壓縮空氣,不能含有水分和油脂,所以在空氣壓縮機的出口處,必須裝設油水分離器。壓縮空氣的壓力應保持在0.4~0.6MPa。
④噴砂所用的砂粒,應堅硬并有棱角,粒徑一般為1.5~2.5mm,而且需要過篩除去泥土和其他雜質,還應經過干燥。
⑤噴砂操作時,應順氣流方向;噴嘴與金屬表面的夾角一般為70°~80°;噴嘴與金屬表面的距離一般在100~150mm之間。用噴砂除銹時,金屬表面要依次進行且無遺漏處。經過噴砂的金屬表面,要達到一致的灰白色。
⑥經噴砂除銹處理后的管道表面,可用壓縮空氣進行清掃,然后再用汽油或甲苯等有機溶劑清洗。待管道干燥后,即可進行涂刷油漆工作。
4.施工總結
①金屬表面處理應潔凈、徹底,底漆、面漆的層數和顏色按設計要求,經測厚儀測量,其厚度符合設計要求。
②涂刷后,油漆表面應平整、光滑,色調一致。
③壓力噴砂除銹時,必須配備密封的防護面罩,戴長手套,穿專業工作服,噴嘴接頭牢固,使用中嚴禁噴嘴對人。噴嘴堵塞時,必須在停機泄壓后方可進行修理或更換。
二、管道的保溫及防護
1.示意圖和施工照片
管道保溫做法示意圖和現場施工照片分別見圖1-27和圖1-28。

圖1-27 管道保溫做法示意

圖1-28 管道保溫現場施工照片
2.注意事項
①保溫施工前應對所有的保溫材料做質量檢驗,各種材料應有產品出廠合格證及檢驗報告,并附有質量保證書。各項性能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②保溫材料開裂、缺口部分一定要重新換上合格的材料,不能使用有缺陷的保溫材料。
3.施工做法詳解
施工工藝:涂抹式施工→預制瓦塊式或纏繞式。
(1)涂抹式施工
①調泥。將保溫材料用水調成膠泥狀,要稀稠適度。
②纏草繩。在保溫管上均勻地纏上草繩,草繩要緊密,一圈挨一圈,縫隙不能太大。
③抹泥。將調好的膠泥用抹子直接涂抹于草繩上。如果保溫層太厚,要分層涂抹,一次不能太厚。下遍膠泥應等上遍膠泥稍干燥后再抹。
④涂漆。有時為了識別或者裝飾,待保溫層干燥后可涂以設計要求的色漆。
(2)預制瓦塊式
①瓦塊安裝。用水將備用的散裝保溫材料調成漿,將此漿涂在瓦塊內,然后將瓦塊交錯扣在管子上,并用鍍鋅鋼絲將其扎牢。
鋼絲綁扎時,間距可為150~200mm,且距離瓦塊邊緣為50mm左右。鋼絲接頭應在上方,并扳倒朝向瓦塊。
②彎頭保溫。彎頭保溫需將保溫瓦塊按彎頭形狀鋸割成若干段,拼裝上去。
③填縫。安裝完保溫瓦塊之后,瓦間縫隙應用保溫料漿填充并抹光。
④抹保護殼。
(3)纏繞式
①裁料。將保溫氈按管外壁周長加搭接長度的尺寸剪裁好氈條。
②包扎保溫氈。將剪好的氈條順序包扎在管子上,搭接寬度40~50mm。立管應由下向上順序包扎,搭接縫留在上部。橫向搭接縫應用礦渣棉或玻璃棉填塞。一層達不到保溫層厚度要求時,可以加層。
保溫氈在包扎時應同時用鍍鋅鋼絲纏綁。當保溫管外徑為500mm及其以下時,鋼絲直徑為1~1.6mm,綁線間距為150~200mm;當管徑大于500mm時,應再包以鍍鋅鋼絲網,鋼絲直徑為0.8~1.0mm,網孔為(20mm×20mm)~(30mm×30mm)。
③保護層安裝
a.敷設瀝青油氈保護層。首先將油氈剪裁成條狀,長度為保溫層外周長加搭接長度(40~50mm),然后將油氈條順序包扎在保溫層外,并用鍍鋅鋼絲捆緊(鋼絲直徑為1~1.6mm)。油氈條的縱向接縫應留在管子的側面,縫口朝下。橫向搭接縫的縫口朝向管道坡向。油氈搭接縫應用熱瀝青粘牢密封。
b.纏繞材料保護層安裝。常用的纏繞材料有玻璃絲布、麻布、棉布等。施工時,先將布料裁成布條,然后從低處往高處按順序螺旋形纏繞在保溫層外部。布條搭接寬度不小于5mm,繞纏緊密,平整無皺,無開裂。每隔3m用鍍鋅鋼絲綁扎一次,防止松脫。
最后,為達到防潮目的,應在布面上刷油漆或瀝青。
c.石棉水泥保護層施工。首先將石棉和水泥按比例(質量比為3∶17)拌和均勻,用水調成膠泥狀,并用抹子將其抹在保溫層外面,厚度為10~15mm;30min后再用抹子將表面壓光,并適當澆水養護。
4.施工總結
①各部位保溫,均要確保保溫厚度,保溫面平整,并保證緊貼在保溫層上,無鼓包和空層現象。
②保溫材料應綁扎牢固,每塊保溫材料最少為兩道,綁扎材料不得傾斜,不得采用螺旋式纏繞捆扎,擰緊后的鋼絲頭要嵌入保溫材料縫隙內,鋼絲距保溫端頭大于100mm。
③保溫層厚度超過80mm時,應分層施工,主保溫層的拼縫應嚴密,并要錯縫壓縫敷設,有縫隙處用軟質材料堵塞密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