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三大瑜伽冥想法
用瑜伽調節心緒
“冥想”在瑜伽中有“警覺”的意思,是一種思考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冥想與自我潛意識的溝通達到減壓和心靈美容的目的。瑜伽的“冥想”就如同我們面對一個湖,若湖面平靜則清澈見底;若湖面動蕩,那什么也看不到了。思維也是如此,只有當思維平靜時,我們才能看到和感受到內心的平和與寧靜。
瑜伽冥想是一種確保身體與精神兩個方面都受益良多的練習方式。瑜伽冥想能使練習者達到心境平和的狀態,助他們思考、面對自身的煩惱和恐懼,放棄那些對人體健康極具摧殘力的壞習慣。實驗研究表明,當人進入冥想狀態時,大腦的活動會呈現出規律的α腦波,此時人的想象力、創造力與靈感會源源不斷地涌出,人們對事物的判斷能力、理解能力會大幅提升,身心會呈現出安定、愉悅的狀態。
三大瑜伽冥想法
1.觀呼吸。練習者可以把專注力放在平穩、深長的呼吸上,并慢慢地縮小注意力范圍。可將注意力集中在某處,如鼻尖或是鼻尖外那一小塊地方,然后均勻地吸氣、吐氣。練習者只需仔細去感覺、體會每個吸吐之間的變化,其他則什么都不考慮。
2.觀外物。練習者可以半閉眼睛,適當放松,把余光集中在眼前約一尺之遙的定點上。矚目的焦點可以是一張圖,也可以是一盞燭光。盡量選擇一些有利于精神集中的物品,越單純越好,顏色盡量單一、簡潔、明快,以免分心。注視它一陣后,練習者可緩緩地閉上眼睛,但心中仍想著那個單純的影像,依舊保持平順的呼吸。
3.內觀。內觀可以看到比自己內心深處更深層的地方,除了之前觀呼吸中介紹的將注意力集中在鼻尖附近外,還可專注在自己的內心。若練習過程中心中有雜念產生,要回來觀原先的定點,不要讓注意力就此分散掉,要始終保持靜心安寧的狀態。
瑜伽冥想的要點
冥想的時間不宜太長,尤其是對于初學者,能專注地冥想5分鐘已非常有成效,不要急于求成,等到適應和熟悉冥想方法之后,再慢慢延長每次冥想的時間即可。不過要注意的是,我們雖觀想某處,但身體和心情是要絕對放松的,不要不自覺地皺眉或握拳,要盡量放松自己的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