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信息結構:控制力的各種行為模式(1)

在人類社會之外還存在著許多與我們截然不同的其他社會形式,螞蟻社會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個被人類看起來十分渺小的社會里,每一個成員都有著明確的分工,它們各自都盡心盡力地執行著特定職能。螞蟻們被分為很多階級,有的是專職士兵,有的是搬運食物的工人,還有一些高度特殊化的個體,它們是螞蟻社會的皇帝或皇后。當然,對這些角色而言,這也是社會分工的需要。

如果將螞蟻社會的模式應用于人類社會當中,那么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會成為徹徹底底的法西斯主義,我們所追求的自由平等也將不復存在。因為在這樣的社會里,一個生命體從誕生那一刻起,他的社會職能就已經被確定了。統治者、士兵、工人、農民,每一個人的職業不是自己的選擇,而是一代一代無休無止的永遠延續。

這就是本章的一個主題,法西斯主義者之所以渴望在人類社會中建立一種螞蟻式國家,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對于人和螞蟻的本性他們存在著嚴重誤解。螞蟻社會是一種被定型的社會,而在人類的歷史發展中,我們也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模式,所以這并不意味著人可以永久保持一種行為模式而生存,因為伴隨生命不斷延續的,還有我們的學習過程。

1.雙向通信的作用是什么

我們知道,無論是高級的機器還是若干比較高級的生命體,它們都能做到讓自己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做出決定。它們讓自己的行為模式得到改變,最終達到減熵的目的。這些有機體都是形式較為高級并且可以通信的組織或個體,對它們而言,過去的環境是形成其過往經驗的主要原因。同樣地,環境在某種程度上還可以幫助個體改變行為模式,以便于它們能夠更好地去適應未來環境,并對新環境的特殊要求做出回應。

具體來說就是我所說的有機體現象并不像萊布尼茨在單子世界一樣,它不會在出現之初就早早地預定了同世界的和諧,而是依據自己所遇到的實際情況,同宇宙以及它自身在未來有可能遇到的各種偶然情況去尋求自身和環境的新平衡。

如果對生命體和機器之間進行一個有效的類比,那么我們目前所研究的這個問題,在物理學領域內貢獻最大的人就是阿西貝博士了。同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反饋形式一樣,學習也是一種信息交換過程。而且它同簡單的反饋一樣,都是從未來看過去和從過去看未來存在諸多不同的過程。

無論是社會的,還是機械的,有機體都是一個整體概念,而且這一概念本身就是合目的的。在時間的長河里,它們的存在都有特定的方向,就像一支飛向特定目標的箭。但凡能夠學習的生物,他們都會預定自己的方向和目的,而不像古代神話當中的兩頭蛇,走到哪里都無所謂。對每一個生命體而言,學習的過程就是從過去走向未來的單向過程,無法互換。

反饋對于學習的作用我還可以通過另外一個例子——巴拿馬運河上的水閘來說明。巴拿馬運河上的各個水閘,它們的控制室都是雙向通信中心。也就是說控制室具有兩種作用:一方面通過發出信號來控制牽引機車的運轉以及閘口和水門的開關;另一方面在控制室內我們還能看到各種各樣的儀表,它們的存在表明控制室除了通過信號來控制各類開關之外,機車、水門和閘口收到信息之后還要通過儀表的反饋證實它們已經在切實執行命令。

所以通過儀表的信息反饋,工作人員能夠最快速地知道哪些機器在正常工作,哪些出了問題。總之,通過這種方式,對于水閘故障工作人員可以聯想到所有可能,然后找出問題關鍵并將它們一一解決。

不僅僅是巴拿馬運河的水閘可以應用到控制原理,個人、軍隊乃至于國家也可以運用這種原理。當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后,兩支英國軍隊,一支來自加拿大,另一支來自紐約。由于指揮上的失誤前一支部隊沒有在規定的時間抵達目的地,最終導致了戰役中的慘敗。

其實這樣的結果完全可以避免,只要有一個完備的雙向通信程序就可以做到。所以這也有力地說明,無論是何種社會組織,行政單位、企業抑或學校、家庭,這些組織的個體必須要參與到雙向通信過程當中來,而不應該只進行自上而下的單向通信。比如一個演講者,對他來說最困難的事情可能就是對一個面無表情的聽眾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鼓掌的原因——在一定意義上鼓掌的目的就是要在演講者心中引起一定的雙向通信。

2.學習能力,社會發展的關鍵所在

對于社會學領域或者人類學領域來講,社會反饋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紛繁多樣的通信模式。有一些社會看起來與眾不同,例如愛斯基摩人的社會,在那里我們看不到領袖制度的痕跡,社會成員之間也沒有非常明顯的從屬關系。那么對此我們可以確定,愛斯基摩人那樣的社會團體的基礎,只是一種基于生存本能的特殊條件下,大家對食物和保暖方面的共同愿望而已。

除此之外還存在一些社會,它們分成了很多階級,例如在印度我們就能感受到多階級社會的特點。這樣的社會無論是個人還是被預先決定的種族,他們的通信手段都會受到門第和社會地位的嚴格限制。而在君主專制的社會,整個社會都會受到專制君主的統治,人與人之間也存在鮮明的從屬關系。封建社會之前的奴隸制社會,人與人之間也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在這類社會中通信技術都是非常特殊的。

對大多數美國人而言,生活在輕松的社會團體之中已經成為他們長久以來的習慣。在這樣的社會里,個體和階級之間并無太過明顯的界限,因此通信也沒有太大的障礙。但雖然如此,美國目前依舊沒有在通信方面達到理想的程度,這還是一個白人至上的社會,種族的天生優越感在美國大部分地區始終存在,而在這樣的環境下通信理想是無法達到的。

同時對于這種被限制的民主制度來說,有很多將效率作為最高理想的人依然認為這樣太過于無政府主義。在效率至上者眼中,一個人就應該從孩提時代開始就被指定到合理的社會軌道上,這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就更能明白自己所應擔負和執行的社會責任。

這是一部分美國人的社會愿景,而在我看來這樣一幅愿景當中存在著太多的傾向,也存在著太多對未知未來所蘊含的無數機會的全盤否定,因此這種未來本身就是可恥的。不僅是我,還有很多人也都秉持同我一樣的觀點。也正是這樣的緣故,雖然很多人都期許和依賴社會秩序井然的國家,也默許從小就被賦予的各項社會職能,但是他們卻不會公開地承認這一點,哪怕被迫使。

這些人擔憂自己陷入狼狽不堪的境地,所以更多通過自己的行動來表現自己的觀念和偏愛。而外界通過對這些人的種種行動的解讀,已經足夠能讀懂他們內心的所想和期望。一個商人,他會為自己尋找一批唯命是從的親信,這些人圍繞在他身邊,讓他同自己的雇員隔離;同樣一個研究機構的領導者可能會給每一個研究員指定一項單獨命題讓他們研究,但是卻又不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權利。這樣研究員們就不會讓自己的工作范圍超出既定課題,更避免了那些心懷叵測者窺見整個研究要領的可能。

這一切都在證明著,人們所期望的民主并非大眾所理解的那樣,更不是人們愿意在其中生活的社會秩序。每一個人都一樣,他們所向往的所謂井然有序的樂園,實際上是在生命的最初就被指定了所應該擔負的社會職能的國家。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萊布尼茨的自動機,在通往偶然性的未來的過程中,它會提供種種可逆的活動,而人們生活的真正條件恰恰就是這種活動。

觀察螞蟻就會發現,在它們的社會之中,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特定職能,而且每一個成員都會盡心盡力地去執行這種職能。螞蟻社會還存在專職防衛看守的士兵階級,同時也存在另一些特殊執事者,如蟻后。

如果將這種社會作為人類的社會模式,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將生活在法西斯國家中。其中,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他的生命軌跡就已經被確定。從誕生開始他就有了特定的身份和職業,而且是命中注定:工人永遠是工人,農民始終是農民,士兵則無法改變士兵的命運,而統治者永遠是居于高位。

而法西斯主義者所期盼的至高理想實際就是螞蟻社會的模式,他們期望以這樣的模型建立國家,然而這種期望在本質上將是對螞蟻和人的本性的最大誤解。在哈佛對生物學的研究讓我確定,像螞蟻一樣的昆蟲,它們自身生理發展結構決定了它們在本質上是一種不會學習的愚蠢個體,所以它們也不會隨著種族的進化而發生太大改變。同時,昆蟲的生理發展結構也決定了它們是一種價值低廉并且數量龐大的群體,它們的個體價值微乎其微,不比一次性紙杯多多少。

通過這種論證也能表明,人類同這些昆蟲最本質的不同就是我們的智力,人作為一個生命體是具有學習能力的,我們可以進行大量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一個人一生當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是在不斷地學習和研究,而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些是因為我們的生體本身就存在著這樣的能力。人的感官具有多樣性和可能性特征,這種特征是我們所固有和特有的。也正是在這兩種特性的幫助下,人類才得以依靠自己的智慧建立起了文明家園。

退一步講,即使我們拋開同螞蟻相比而來的優越性,也拋開個人的思想與價值,然后完全搬照螞蟻社會創建一個法西斯國家,那么這樣的做法同樣也是對人性本質的蔑視和貶值。從經濟學上說,人的本質蘊含著無限潛力,而法西斯社會就是對這種潛力資源的巨大浪費。

我始終相信,人類社會同螞蟻社會相比要存在著更多價值和用處。如果非要把人限制在一個禁錮里,讓他從小到大重復著單一的社會職能,那么我認為他連一只好螞蟻能做的都無法做到,更遑論做一個好人了。如果真的存在那種想方設法讓我們按照固定不變的模式發揮個體職能,或者將個體局限在一個恒定范圍的人,那么這個人也就從另一方面向社會表明,人類前進的動力只是自身能力的一半而已。

在這些人的世界里,所有人的可能性幾乎全部被廢除、拋棄,這樣做已經不僅僅是限制人們適應種種未來的可能,更是將我們長久在這個星球上生活的機會毀滅了。

3.動物社會的蛻變過程

以螞蟻的個體結構而論,讓螞蟻社會成為自然界一種特殊社會結構本身就帶有強烈局限性。而這種局限性無論是在螞蟻個體解剖學上,還是在生物學中都能看到它出現的深刻根源。在地球上,人類和昆蟲都是以呼吸為生命系統動力的生命形式,而且二者都經歷了從水生生物到陸地生物這一時間漫長、要求嚴格的歷史過渡。同樣,無論是在何種環境下發生,無論哪種動物,只要經歷過水生到陸界的過渡就必然要經歷呼吸循環系統、有機體和感覺器官等多方面的根本性改造。

在這一過程中,陸生脊椎動物的軀體在機械方面的不斷加強,其實是跟隨著幾個并不相互關聯的路徑進行的。而大多數軟體動物則是同一些其他生物群一樣,它們會從自身外皮的某一個部分分泌出來一種組織體,這類組織體含有豐富的鈣,但沒有生命,最終將成為它們的甲殼。

甲殼的形成是一個不斷生長強化的過程,從動物的早期階段一直到它們生命終止,這類組織體會一直分泌、添加,這一點通過那些螺旋形式生長的生物群身上就能看到。對這類動物來講甲殼可以對它們自身起到一定保護作用,而如果它們在動物生命的中期階段就長得非常大的話,那么這將會成為一種非常大的負擔。所以在進化過程當中蝸牛走得如此緩慢、生活得如此安靜就有了恰當解釋。

除了蝸牛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殼類動物,它們的殼越輕負擔就越小,相應的它們的防衛能力也就越差。對于它們來講殼的出現是一種沉重的負荷,而對于人類研究或者其他陸生動物來說,這種東西的出現并無特別重大的意義。

同動物不同,人作為最高智慧群體所代表的是另外一個發展方向,這一點在所有脊椎動物的進化演進當中就能看到。在無脊椎動物群體當中,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動物就是章魚,它是無脊椎動物族群高度發展的標志性方向和形式。而在所有生物形式中,軟骨讓締結在組織內部的一些部分得以凝聚在一起,變成有彈性、堅硬且密集的膠狀物。

軟骨的出現是為了吸附肌肉,肌肉是保持動物生命活躍所必需的組織。在高等脊椎動物當中,原始的軟骨只能起到臨時支撐作用,隨著生命的演進它們很顯然已經無法適應這類動物的生存需求,于是一種更加堅硬的材質——骨出現了。骨能夠更加有力地去吸附肌肉、支撐軀體,不過高等脊椎動物身體中的骨骼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其構成都不是活組織,恰當地說應該是胞間組織。但神奇的是這些沒有生命的胞間組織之內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細胞、細胞膜以及營養血管等眾多的活結構。

為了適應自身需求,脊椎動物不僅在進化中出現了內骨骼,而且它們還發展出了其他的特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它們的呼吸系統。這些動物為自己“裝備”了健壯的腮或肺,以保證自身能夠在適宜的環境下同外部媒介物相適應,并且讓自己的血液進行有氧交換。而且因為脊椎動物的血液當中含有一種呼吸色素,主要集中于血球當中,職能就是輸送氧氣,所以這一過程的效率要比無脊椎動物高很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远县| 昌图县| 湟源县| 五华县| 邛崃市| 托里县| 江源县| 武汉市| 布拖县| 林芝县| 昌平区| 蚌埠市| 鄢陵县| 陆川县| 绍兴县| 固镇县| 锡林浩特市| 南雄市| 延川县| 灵寿县| 铜梁县| 阳原县| 如皋市| 石林| 白水县| 丰县| 无极县| 商城县| 新晃| 阜新市| 大安市| 迁西县| 林口县| 泰宁县| 阳信县| 镇宁| 永吉县| 虞城县| 伊通| 云林县| 南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