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 笑話王中王:幽默搗蛋小故事
- 阿呆
- 14798字
- 2017-09-25 17:00:14
自討苦吃
從前,有個非常富有的財主,他有一個傻里傻氣的兒子,眼看都過了而立之年,還沒娶上媳婦,急得財主四處托人給他兒子相親。
一天,有個媒人前來提親,并約好了次日帶女方的叔叔來相女婿。
財主囑咐兒子說:“人家若看見咱家的騾馬長得好,稱贊起來,你就說:‘畜牲也,不必提它?!魡柶鹄细肝业脑?,你就說:‘飯后與后山老和尚下棋去了,終日不見回家,有時晚上就與老和尚同室而居了?!舴Q贊咱家庭堂內的名畫時,你就說:‘此乃唐朝之古畫也!’”
第二天,相親的人來了,一進門,看見財主的兒子站在院里,便問道:“令尊在家嗎?”
財主的兒子答道:“畜牲也,不必提它!”
相親的十分詫異,又問道:“令堂呢?”
財主的兒子又答道:“飯后與后山老和尚下棋去了,終日不見回家,有時晚上就與老和尚同居一室?!?
相親的瞠目結舌,進到庭內與媒人小聲說:“你看看,這盡是一些什么話?”
財主的兒子上前答道:“此乃唐朝古畫(話)也?!?
雇(故)了一人
有父子二人長久在外做買賣,一次,爺倆求一位先生代寫了一封家書,算托同村人捎回家中。
家中的婆媳接到書信后,便找一個先生念給她們聽。先生念道:“買賣興隆……”便念不下去了。婆婆忙催道:“先生,快往下念呀?!毕壬t疑了一下,又念道:“買賣興隆,因忙,故了一人?!逼牌藕拖眿D同聲問道:“是老的還是少的?”先生說:“信上沒說。”婆媳二人不知是死了誰,抱頭痛哭。第二天,又在院子里搭起了靈棚。
那位捎信的人,臨走又來到了這家,看看還有什么信或東西捎給父子倆??墒莿偟酱箝T口,看到了靈棚,以為他家中死了人,門也沒進就走了。見到了在外做生意的父子二人,便把他們家里搭靈棚的事說了,父子二人聽罷,以為家中出了事,不由得痛哭失聲。然后又把幾年的積蓄變賣掉,急忙回家。
父子倆日夜兼程趕到家中,看見院內的靈棚,沒問青紅皂白,嚎啕大哭。娘倆在屋里聽到外面靈棚有人哭,也哭著跑了出來。當一家四口人面面相覷時,方知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傻女婿摸彩話
一次,有個傻女婿準備獨自一人去給岳父祝壽,臨行前,他老婆教他彩話(贊美的話語)“敬祝岳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他在家學了好半天,一路之上又邊走邊念,生怕忘了。
一會兒,他來到了一座獨木橋,過橋時,心里一慌,把彩話給忘了,再也想不起來了。他想:彩話一定是過橋時掉在水里了?;厝ピ傧蚶掀艈柊桑吠具h不說,天也快黑了,來不及了。他想了一會,有了主意,立即脫下棉衣,跳到河里去摸。天冷水涼,凍得他牙齒打架,嘴唇發紫。眼看天就黑了,也沒摸到那句彩話,他只好失望地爬上岸,趕路了。
天黑時,岳父還不見這個女婿到來,以為他不會來了,就宣布開宴。筵席上大女婿首先站起來敬酒:“敬祝岳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就在大女婿講這句彩話的時候,那個傻女婿剛好進屋,聽到這句話,立刻氣不打一處來,開口罵道:“混蛋!原來是你把我的彩話撿來了,害得我在河里白摸了半天!”
一念就念個沒完
古時,有個擔擔賣瓦罐的人,一次他看見有人在打噴嚏,覺得奇怪就問那人,那人回答說:“你不曉得,這是我老婆在家里念我,每次出門都是這樣?!?
賣瓦罐的聽說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和老婆的感情也不錯呀,可是我每次出門,她怎么都不念我呢?越想心里就越有氣。
回到家里,他氣沖沖地責問老婆:“我出門在外,辛辛苦苦的,你為什么念也不念我一聲呢?”老婆說:“我每天都在念你呀!”他說:“騙人!你念我,我為什么沒打噴嚏呢?”他老婆一聽原來是這么回事,就笑著說:“好,下回出門我多念念你就是了?!?
等到下一次出門的時候,他老婆偷偷地在他的右邊袖子上涂了一些辣椒粉。這天,天氣很冷,他正要過橋時,鼻涕流了出來,他便用袖子揩揩鼻涕,不料一聞到辣味,連打了幾個噴嚏,把一挑子瓦罐都抖到了河里,差一點連人都掉下去。他氣得又大罵了起來:“媽的!不念就不念,一念起來就沒完,早也不念,晚也不念,偏偏在我過橋的時候念!”
以葉掩身
有一位書生窮怕了,一門心思想發財,但始終沒想到一個發財的路子,一日,他忽然想起古書上說“螳螂捕蟬,以葉隱身”這句話,心想:這不就是發財的路子嗎?
于是,窮書生天天躲在樹底下,等著看螳螂捕蟬。一天,他真的看到了,便急忙爬上樹去,摘下那片隱藏螳螂的樹葉。正當他樂津津地往下爬時,一不小心,那片樹葉掉到樹下,正好落在一堆樹葉上,混在一起了。書生無奈,只好把樹葉都拿回了家。
回到家中,窮書生拿起一片樹葉遮住自己的眼睛,問妻子說:“你能看見我嗎?”妻子說:“能看見。”他又抓起另一片葉子遮住自己的眼睛問道:“還能看得見嗎?”“還看得見。”他一連問了許多遍,把妻子問煩了,便沒好氣地說:“看不見了?!?
書生一聽樂壞了,連忙拿著這片樹葉跑到集市上。他拿起樹葉遮住雙眼,闖進一家商店偷東西,結果當場被人抓住了。別人問他為什么在光天化日之下偷東西,他回答說:
“我這片樹葉,本是隱身葉,我用它遮住眼睛,你們本來是看不見我的,現在怎么不靈了?”
烏龜上天
在一片樹林里,烏龜與喜鵲相遇,他們相見恨晚,當即決定結為兄弟,烏龜為兄,喜鵲為弟。
喜鵲弟弟對烏龜哥哥說:
“我想帶你到云霄殿去,看看月宮里的嫦娥。”
烏龜說:“真的呀!那我們快上路吧!”
喜鵲點頭答應,于是烏龜趴在喜鵲背上,喜鵲展翅飛上了天空。偏巧遇到了一個打彈弓的小孩,一彈飛出,正好射中烏龜殼,打得烏龜翻身掉了下來。喜鵲不見了烏龜,到處尋找,發現烏龜掉在煙囪上,四腳懸空,仰頭觀望,于是上前問道:
“哥哥,受驚了!你天沒上成,又折騰了半天,肚子一定餓了吧?”
烏龜說:
“不餓,不餓,我在這兒雖然沒吃什么,可還有幾口煙過癮呢?!?
就是不奉承
古時,有個青年,雖然家里一貧如洗,但他卻很有骨氣,從不奉承有錢人。
有個富商覺得很奇怪,就去問他:“我家有萬貫錢財,你為什么不肯奉承我呢?”
窮青年說:“你有錢財是你的,你又不送給我,我為什么要奉承你呢?”
富商聽完說:“要是我肯把我的家產分成十份,拿出兩份送給你,你肯奉承我嗎?”
窮青年說:“只給我兩份,這不算公平,我還不能奉承你?!?
富商又說:“那么我把家產的一半給你,你總該奉承我了吧!”
窮青年說:“要是那樣的話,咱倆的財產一樣多了,我為什么還要奉承你呢?”
富商生氣地說:“那么,我把家產全給你,你總該奉承我了吧?”
窮青年笑呵呵地說:“要是真的那樣,我就是財主了,更用不著奉承你了,我覺得倒是你應該來奉承我了?!?
過猶不及
有一對兄弟從小相依為命,長大后各自成家另過。
哥哥非常聰明,又十分勤勞;可是弟弟卻很愚笨,又很懶惰。哥哥在村邊路口修了一間茅房(廁所),既方便了來往行人,每年還積攢了不少糞肥。
弟弟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也模仿哥哥在路口修了一間茅房。他費盡心機,一心想超過哥哥,不但用石灰把墻抹得雪白,而且求人在上面畫了許多圖案,顯得又干凈又美觀。他以為一定會有很多人到這里解手,可是過路的人都以為是一座廟宇,沒有一個人敢進去。
第二天,弟弟坐在茅房邊,請過路人進去解手,過路人還是不進去,于是他招呼說:
“各位請進我這茅房解手!”
過路人都以為他是個精神有毛病的人,便一面走一面說:
“謝謝,我們沒有。”
他氣急了,沒好氣地說:
“若是沒有糞便,放兩個屁再走!”
路人都被嚇得跑遠了。
連命也不要了
某地住著一個吝嗇、虛偽而又貪吃的人。
一天,他請一位朋友來家吃飯。桌上擺了四樣菜:炒豆腐、炸豆腐、燉豆腐、燴豆腐,最后又上一個豆腐湯。客人有些奇怪地問:“怎么都是豆腐???”這人說:“我這一輩子最喜歡吃的就是豆腐,豆腐就是我的生命?!?
過段日子,朋友為了答謝他的好意,便回請他。考慮到他愛吃豆腐,朋友把所有的菜里都加上了一些豆腐:燉肉里有豆腐,清蒸雞里有豆腐,連糖醋魚里也放了不少豆腐。
這個人一看桌上的菜十分豐盛,心中高興,拿起筷子便大吃大喝起來。他的筷子夾的都是大塊的魚,大塊的肉,連碰也不碰一下豆腐??腿烁械狡婀郑銌査骸澳悴皇钦f最愛吃豆腐嗎?”
“是??!”
“那你怎么一塊豆腐也不吃呢?”
“豆腐雖然是我的命,可是我要見了魚和肉,就連命也不要了?!?
來世做爹
從前,有個心腸狠毒的高利貸主,他每到年關,都要逼他的債戶還債,鬧得很多債戶傾家蕩產。最后只剩下三個債戶,家中一無所有,實在榨不出油水來。
高利貸主把三個人叫到跟前,對他們說:
“看來你們這輩子是還不上我的帳了,你們要是起誓說下一輩子還給我,我就勾了你們的帳?!?
三人之中的一個人馬上起誓說:
“我愿來生變為一匹馬,供老爺您騎坐,償還這輩子的欠債?!?
另一個人也說:
“我愿來生變頭牛,給老爺您耕田,償還這輩子欠您的債?!?
第三個人說:
“我想來世變成您的爹……”
沒等第三個人把話說完,高利貸主就已氣得渾身發抖,大聲罵道:
“什么!你欠了我的錢,不但不還,還想討我的便宜,真是豈有此理!”
那人忙說:
“老爺息怒。我哪敢占您的便宜?我想,我欠您的債太多了,不是做牛做馬就能還得完的。所以我才想變成你的爹,好屎一把、尿一把地把你拉拽大,一輩子流血流汗,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積攢下來的家業都留給你享受,只有這樣才能還清你的債?!?
吃餅
一個人從城里買了四張燒餅,準備帶回家作全家四口的晚餐。
路上,他把自己的一個吃了,還想再吃,就拿起給父親的那個燒餅自言自語地說:“爸比我年紀大,吃的燒餅也比我多?!闭f完就吃了起來。走不多遠又覺得肚子餓,他又拿起給兒子的那個燒餅想:兒子的年歲比我小得多,吃燒餅的日子在后頭呢。想到這里,三口兩口就把兒子的那個燒餅吃掉了。
又走了一會兒,他還想吃。于是他又把給老婆的那個燒餅拿了出來??墒撬肓税胩煲矝]有想出恰當的理由:論年齡老婆與自己同歲,再說她吃的燒餅也沒有自己多??墒嵌亲永锝械脜柡?,怎么辦呢?于是他想了個辦法,自言自語地念叼說:“我把這個燒餅立在一塊石頭上叫它轉起來,如果它倒了平放在那里,就該我吃?!笨墒寝D起來的燒餅快要倒下去的時候,突然從石頭上滾到了地上,緊靠著石頭邊立在那里不動了。他一看急了,拿起燒餅大聲說:“不管你倒不倒,反正我是吃定了!”
李四租田
從前,村子里住著個聰明的青年李四,他不但聰明,而且還愛抱打不平。
村子里還住著個叫“黃鼠狼”的地主,他立下一條規矩,佃戶要想種他的地,除了交租外,還必須先給他送一只雞。
一天,李四來租田。他想耍戲一下黃鼠狼,故意把雞藏在背后。黃鼠狼問李四:“你要干什么?”“租田?!秉S鼠狼見他沒有拿雞,便說:“此田不與李四種。”李四聽了急忙從背后把雞拿出來送給他。黃鼠狼一看眼前這只又肥又大的雞,立刻改口說:“不與李四卻與誰?”
李四故意問他:“老爺,您開頭說,‘此田不與李四種’,剛說完又改口,‘不與李四卻與誰’,這是為什么啊?”
黃鼠狼哈哈大笑說:“方才那句話是‘無稽之談’,此刻這句話是‘見機而行’呀!”
李四忍不住嘲諷道:“什么‘無稽’、‘見機’,其實是‘無雞’、‘見雞’,你鬧來鬧去無非是想要我的一只雞??!”
吹牛
古時,有一對愛吹牛皮的哥倆,他們一有功夫就坐下來互相吹噓。
一天,哥哥鄭重地對弟弟說:“昨天我吃了一回大餃子。這個餃子用了一百斤面,八十斤肉,二十斤菜,包好煮熟后用了八張方桌才放下它。我們共有二十幾個人四周圍著吃,吃了兩天,還沒吃到一半。吃著吃著,有兩個人不見了,到處尋找,忽聽餃子里面有說話聲,揭開一看,只見那兩個人正在里面掏餡兒吃呢!弟弟,你說這餃子大不大?”
弟弟不甘示弱:
“你這不算大。我昨天吃了大肉包子,那才大呢!幾十個人吃了三天三夜,還沒吃到餡兒。于是我們繼續吃,吃著吃著,吃出一個石碑來,上面寫著:‘離餡還有三十里?!阏f我吃的這包子怎么樣?大不大?”
哥哥聽了弟弟的話,故意吃驚地問道:
“?。∵@么大個包子是用什么鍋蒸的呢?”
弟弟得意地說:
“你還不知道呀,我就是用你煮餃子的那口鍋蒸的啊。”
其父其子
有個人非常迷信,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翻一下黃歷,查一下吉兇,所以人們送他個外號叫“皇歷迷”。
有一天,皇歷迷家的后墻快要塌了,妻子叫他修一修。皇歷迷翻開皇歷一看,那上面一連好幾天都寫著“不宜動土”,因此無論他妻子怎樣催他,他都說過幾天再說。
過了幾天,皇歷迷走過后墻時,正好墻塌下來,把他壓在了下面。他大喊“救命”。妻子聽到喊叫聲,忙把左鄰右舍找來,正準備把他救出來的時候,他的小兒子突然喊道:“請等一等!”原來皇歷迷的小兒子也和他一樣,是個“小皇歷迷”。小皇歷迷看了看埋在土里的父親,又看了看左鄰右舍們說道:“等我看一看皇歷再說?!被蕷v上恰恰又著:三天內不宜動土。他便對父親說:“爹呀!皇歷上寫著三天內不宜動土,等過了三天再來救你吧!”
皇歷迷一聽可急壞了,連氣都喘不過了,斷斷須須地罵道:“你——真是——呆得要死,再——壓半天,老了——我就——一命鳴呼了?!?
嚴傳身教
一天,村中的教書先生在教頑童:“你”、“我”、“他”的用法,無論先生怎么講這個孩子也弄不明白。先生只好耐著性子對他說:
“譬如,你就是我的學生,我就是你的先生。”
說到這里,先生又指了指坐在一邊的妻子說:
“他就是你的師娘。這回你該明白了吧!”
學生點著頭說:
“這回我記住了?!?
回到家中,父親問他學了什么功課。他說學會了“你”、“我”、“他”,然后指著父親和母親裝成教書先生的樣子說:
“譬如,你是我的學生,我是你的先生,她是你的師娘。”
父親聽了大怒,罵道:
“胡說!應該是這樣:你是我的兒子,我是你的父親,她是你的母親?!?
第二天上學,先生要考考他,他說:
“昨天你教的不對了!我父親說,你應該是我的兒子,我應該是你的父親,她應該是你的母親”
懶婆娘
村子里住著個以懶而聞名的媳婦,她不是一般的懶,而是懶得出奇,以至于她的起居都要由她丈夫來照顧。
一天,懶婆娘的丈夫要去外地辦事,預計七、八天才能回來,懶婆娘吃飯可成了大問題。丈夫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好辦法。
丈夫烙了一張特大特大的面餅,完全可以吃十天不成問題;并且在餅的中間挖了一個大窟窿,套在懶婆娘的脖子上,她餓了,只要一低頭便可吃著餅。
丈夫安排妥當之后,才放心地上路了。
十天后丈夫回來了。在路上,他想:妻子一定把餅吃完了,回家后要先做些好的慰勞慰勞她。
丈夫一邊想,一邊興沖沖地往家趕,可是他一進門便大吃一驚,懶婆娘已經餓死了。他急急忙忙上前一看,那張大餅只被懶婆娘咬掉了脖子底下的一小塊,其余的部分一點兒也沒動。
吝嗇之家
一次,有個弟弟上哥哥家串門,由于串門不能空手,弟弟便用秫秸扎了只雞帶去,哥哥不在,只有嫂子一人在家,弟弟把禮物“雞”遞了過去。
嫂子收下了“雞”,心想:人家給我們送禮來了,怎么也得留人家吃頓飯哪!便說:“弟弟呀,你今天無論如何得在家里吃飯哪?!?
說著,就在桌上擺了兩雙筷子,兩個碟子,然后拿出他丈夫用的毛筆,蘸了蘸墨汁,在紙上畫了一張烙餅,說道:“弟弟趁熱吃吧?!?
這位弟弟用筷子假裝夾起“餅”來,又假裝放在嘴里吃了半天,裝出吃飽了的樣子,起身告辭回家了。
晚上,哥哥回來了。嫂子把弟弟來送禮的事對他說了一遍。哥哥看了看兄弟送來的“雞”,又看了看妻子畫的那張“餅”,忽然發起火來,沖著妻子罵道:“混蛋!你怎么給他畫那么大的一張餅呢!”
說好話
古時,有個人特別會說話,無論哪種情況,他都能把話說得優美、動聽,一次他去赴宴,宴前他問朋友甲:
“老兄,你家離此地很遠為何早就光臨了呢?”
甲說:
“我是騎馬來的。”
“噢,威風威風。”
他又問乙:
“老兄,貴府也不近呀,何以如此神速?”
乙回答說:
“我是坐轎來的?!?
“噢,闊氣闊氣?!?
他再問丙:
“老兄,您那里的道兒也不便,為何來得也不晚呢?”
丙回答說:
“我是走著來的?!?
“噢,清閑清閑。”
他又問丁:
“老兄你是……”
丁想了一下故意說:
“我既不坐橋,又不騎馬,也不走路,我是爬著來的?!?
“噢,這才叫穩步當車,難得呀難得。”
官話難懂
從前有個土財主,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卻總想弄個官當當,于是他千方百計用錢買了個縣令,可他一句官場話也不懂。
他上任以后,去拜見州官。二人落座,州官問道:“貴縣風土如何?”他連忙起身答道:“卑處并無大風,更少塵土。”
州官看了看他又問:“春花如何?”他連連鞠躬說:“今年春天,棉花每包二百八十個錢,還不算太貴?!?
州官十分詫異,又問:“紳糧怎樣?”他又站起來,笑瞇瞇地回答說:“卑職身量不算太高,五尺六寸?!敝莨俨桓吲d地問:“貴縣百姓怎樣?”他回答說:“我們那里不盛產白杏,只有兩棵,紅杏卻是不少,今年可獲豐收?!?
州官生氣地說:“我問的是黎庶?!彼鸬溃骸袄鏄涠嗟煤?,就是果子結得太小。”
州官氣得一拍案頭:“混帳!我不是問你什么梨杏,我是問你的小民!”他一聽,慌忙站起來說道:“回稟大人,卑職小名叫狗兒!”
騎驢
古時,有個人做事絲毫無主見,一次,他跟兒子牽著一頭毛驢進城趕集,走到半路上,一個小伙子看見他們爺倆牽著毛驢走,就笑著說:“這爺倆真奇怪,有毛驢不騎,卻牽著毛驢走,也不嫌累!”
這人聽了小伙子的話,覺得有道理,就讓孩子騎上了小毛驢,他跟在后邊跑。
走了一段路,一個老頭看到孩子騎著驢,父親跟在后面跑,不滿意地搖著頭說:“年輕的騎驢叫老的跟在后邊跑,真是太不像話了,一點也不尊敬老人!”
這人聽了老頭的話,也覺得很有道理,就讓兒子下來,自己騎上了毛驢。又走了一段路,一個老太太看見他們,批評這人說:“老的騎驢,讓小的跟著跑,一點也不知道心疼孩子!”
這人聽了老太太的話,也覺得很對,可是怎么辦呢?想了半天,才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他和孩子都騎上了小毛驢。那頭又瘦又小的毛驢本來勁就不足,馱著兩個人,累得渾身冒汗,直喘粗氣。前邊有一條小河,毛驢吃力地走上小橋,再也支持不住了,晃了幾晃,撲嗵一聲,連人帶驢都掉進了河里。
賊喊捉賊
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賊偷偷爬進一戶農家,這戶農家家窮四壁,只有床下放著的一壇子米。
賊想,把這壇子米拿回去做飯也挺好。于是他就脫下自己的衣服,鋪在地上,準備抱起米壇子倒米。
床上睡著夫妻二人。恰在這時,丈夫先醒了。他借著月光,把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正當賊轉身抱米壇子時,他在床上悄悄地伸出手,把賊的衣服抽去藏到了床底下。賊回身不見了衣服就在地上亂摸起來。
妻子這時也醒了,聽見聲音慌忙問丈夫:
“房中有什么聲音,恐怕有賊來偷東西了吧?”
丈夫說:
“我醒來多時了,并沒有發現賊呀!”
這賊一聽有人說話,慌忙高聲喊道:
“怎么沒有賊?一定有賊,否則我的衣服哪去了?
三子寫書
古時,有個財大氣粗的財主,他錢多得沒處放,但就是兒子不成器,無奈之下,他把三個兒子送到一個學識很高的人那兒讀書。哪知三個兒子讀了不幾天書,就都跑到財主的面前說:“爸爸,我們會作文章了?!?
財主聽了不相信,就出了一個題目,讓他們各自回房中去做篇文章。
半天的時間過去了,始終沒見三個兒子來交卷。財主就走進了老大的房間,見老大正蒙著被子睡覺呢。財主問:“你不寫文章,睡什么覺呢?”老大說:“我們老師說:‘李白夢中成詩’,我的夢還沒做成哩!急什么?”財主氣得轉身就往老二房間走,一進屋看見滿地都是撕破的書,老二的手還在不停地撕著。財主忙問:“你這是干什么?”老二十分神秘地說:“老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才撕破了不到一百本哩!”財主一聽,氣得胡子都抖起來了,急忙跑到老三的房間,只見老三口中含著一塊墨正在那里閉目養神。財主感到十分奇怪,問道:“你這是在干什么?”老三把墨從嘴里拿出來,笑著對爸爸說:“老師說‘胸中有墨水,文章自會來’,待我把這塊墨吃完,文章就出來了?!必斨髀犃?,氣得無可奈何。
大報應、小報應
有一個富翁膝下有個傻兒子,雖然長得十分漂亮,可就是有些傻氣,富翁為了鍛煉他一下,就讓他出門學做生意。
于是傻兒子帶著一個家僮出了門,一日來到一家石器店,看見一對用石頭雕鑿的獅子,高興極了,上前問道:“這對獅子賣多少錢?”石匠知道他又憨又傻,哄騙他說:
“這大石獅子賣五千兩銀子,小的三千兩?!?
傻兒子忙說:
“不貴,不貴?!?
于是買下了兩個石獅子,叫人先把小的抬回家中。
富翁見到他的傻兒子抬回來一個石頭獅子,忙問花了多少銀子。傻兒子笑著說:
“爸爸,這可是便宜的東西呀,才三千兩銀子?!?
富翁聽后,氣得暴跳如雷,破口大罵道:
“你個敗家子,畜牲!難怪人說我要得報應,這就是報應啊!”
傻兒子以為他爸爸說的“報應”就是石獅子呢,于是高興得拍手大笑道:
“爸爸,這只是個小報應,還有個大報應在后頭呢!”
懶夫妻
從前,有一對夫妻十分恩愛,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懶,而且懶得出奇。
有一天,這兩口子一覺睡到中午,醒來后你推我,我推你,誰也不肯起來做飯。
最后,丈夫想出了個折衷辦法,就是誰先說話,誰就得起來做飯。妻子也同意這個辦法,于是二人開始沉默起來了。到了天黑,誰也沒先開口。
深夜,一個小偷闖進了他們家,偷了飯鍋就走。丈夫拿起一根棍子就追,結果被小偷一刀砍翻在地。妻子一見,不由得“啊呀!”叫了一聲,哭著撲到丈夫身上。此時,只見丈夫把脖頸上的刀拔出來,笑著說:“別哭,別哭!小偷只把我脖子上的臟痂削掉了一塊,還送給我一把好刀。剛才是你先開的口,這回你沒說的了吧,快去做飯吧,我真是餓壞了?!?
妻子沒辦法,只好來到廚房,她向灶上一看,不禁喜出望外地說:“這小偷真好!他把我們的舊鍋偷走了,送來了一口新鍋?!闭煞蛞豢?,才知道小偷拿走的不是鐵鍋,而是常年不洗鍋積成的一塊硬殼。
我哪去了
一次,一個縣官派一個呆里呆氣的差役押解一個犯了罪的和尚到州府,這個呆差役怕自己忘記什么,于是就編了兩句順口溜:
“包裹雨傘枷,文書和尚我?!?
路途上,差役邊走邊背誦這兩句話。傍晚,住在一家客店里。和尚知道差役是個呆子,吃晚飯時,就用酒把他灌醉,并剃了他的頭發,把枷給他套在脖子上,然后自己悄悄地逃跑了。
第二天,差役醒酒了,自言自語地說:
“糟了,昨晚喝多了,先讓我查看一下丟沒丟東西,包裹、雨傘,有?!比缓笥置嗣弊由系募险f:
“枷有,文書也有。”
差役想了一會兒忽然驚訝地喊道:
“哎呀!和尚不見了!”
過了一會兒,他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又轉悲為喜地說:“好啦!和尚還在!”
又想了一會兒,他又喊道:
“壞了!我哪去了?”
不該姓侯(猴)
古時,有個媳婦,笨得要命,而又好耍小聰明,引來了不少笑話。
一天,丈夫作客回來,看著她說:“看人家的媳婦,再看看你……”
媳婦很不服氣地說:“我怎么了?”
丈夫說:“我一進門人家就問貴姓?我說姓張,人家又問弓長張,還是立早章?我要走時還留我用膳?!?
他媳婦又不服氣地撇了撇嘴說:“那誰不會!”
一天,家中來了一位客人。恰巧丈夫沒在家媳婦像鸚鵡學舌似的問:“貴姓?”客人說:“姓侯”。
媳婦又問:“公猴還是母猴?”
客人哭笑不得,順嘴應了一句:“公猴?!闭f完起身要走。
媳婦熱情地拉住客人說:“你還沒騸(膳)吧?”馬上跑進廚房,命出把薄刀。
客人嚇得心驚膽戰地說:“我……已經膳了。”趕忙躥出屋門。
晚上,媳婦把情況向丈夫一說,氣得丈夫火冒三丈,把她大罵一頓,媳婦邊哭邊不服氣地說:“這不愿我,他本不該姓侯(猴)!”
瞎子上當
從前,有個算命瞎子經常騙人,但人們沒有抓住他的把柄,也就沒能制裁他,一次,一個小孩找到這個瞎子,騙他說:
“我姓都,名字叫來看?!?
小孩領著瞎子去各地算命。一天,二人來到一個河塘邊,小孩提議下去洗個澡涼快涼快,瞎子很高興,于是脫了衣服跳下去洗了起來。
誰知這是小孩想的鬼點子。他見瞎子洗得正起勁,便偷偷地上岸穿上了衣服,并把瞎子的衣服也拿跑了。
等到瞎子洗完了澡,叫小孩把衣服拿給他,喊了幾聲“都來看”,也沒人理,于是他著急了,站在岸上大聲喊道:
“都來看!都來看!……”
恰巧不遠的地方有一些人在乘涼,聽見有人喊“都來看”,不知出了什么事,便一窩蜂地跑來看熱鬧。到了近前發現原來是一個赤身裸體的瞎子站在河塘邊上大喊大叫。女人們都害羞地跑掉了。這樣一來人們找到了借口,一齊上前把瞎子大打了一頓。
這時,瞎子方才醒悟,是上了小孩的當。
李二先生治瘩背
我們這兒有個李二先生,治瘩背很有名氣,百里內外人都知曉。他做的膏藥很靈光,只需三張篤定能治好病。
找李二先生治病的每天都有上百號人,但他并沒有發財。因為他樂施于民,窮人買一張膏藥只要三五個銅板,若遇著特貧窮的就一個錢不要;但遇著富人看病就兩親了,同是一張膏藥,卻要二三兩銀子,少一毫也不看。這叫做“窮人看病,富人還錢”。
有一次,周大莊的肉頭地主周三胖子,在了瘩背,脊梁腫得老高,疼得他沒日夜地直哼。找李二先生看吧,舍不得花錢;不看吧,又疼得難受。怎么辦呢?
周三胖子一想,有了!我何不裝扮成要飯的去找他治?。?
于是周三胖了穿了件破衣,臉上抹了把鍋底灰,手上拖著根打狗棍,來到李二先生門口,好爺爺好奶奶地叫了起來。
李二先生出門一看,見是個要飯的,就說:“你是不是餓了?拿幾個饅頭去吃吧。”
周三胖子裝得很痛苦的樣子,指指自己的脊背說:“啊唁,痛??!”
李二先生說:“噢,你是害了瘩背?!彪S即叫周三胖子進屋脫下上衣一看,后背上足有碗口大的紅根子,形如蜂窩,病勢不輕。
他二話沒說,拿過一張膏藥,給周三胖子貼上,另外又給了兩張膏藥,讓他帶回家去貼。
周三胖子兩張膏藥貼完,瘩背真的好了,心里好不歡喜,他逢人就說:“嘿嘿,李二先生‘窮人看病,富人還錢’的招兒不靈了。我周三胖子一文錢未花,瘩背也治好了?!?
不久,此話傳到李二先生的耳里,氣得他暗暗罵道:這老東西是個大滑頭!得想個法子要他好看,于是放出風聲說:“周三胖子害的瘩背,別看現在好了,但還沒根除。除非吃一只大肥鵝才能到老不發?!?
隔不幾天,這話便傳到周三胖子耳朵里。周三胖子信以為真,立刻叫長工上街買了只頂大的肥鵝殺掉吃了。
哪曉得肥鵝是大發物,害瘩背的最忌吃它,不到半月,周三胖子的瘩背復發,比上一次更嚴重,又流膿,又淌血。沒辦法只好厚著臉皮去請李二先生醫治。
這回李二先生可沒饒他,拖拖拉拉看了兩個多月還沒封口,銀子倒花去幾十兩,整得周三胖子叫苦連天。
皇婦嫁白癡
清朝光緒年間,江南有個地主,有財有勢,人稱錢百萬??僧惿藗€白癡兒子,二十歲的人,還像個頑皮兒童。錢百萬替兒子從小配了“搖籃親”——本縣老爺的千金小姐。這縣官有心賴婚,再三拖延完婚的日期。
錢百萬聽人傳說:“光緒皇帝私訪到此,住在孔秀才家里。”派人去打聽,果然有主仆二人,一口的北京官話,老仆口稱“萬歲”,所用被褥都是繡金織龍,杯盂也是鐵龍玉器,孔秀才還見到玉蜚。這事一傳出,天天有人爭相獻禮,那老仆都一律照單全收。
錢百萬也備辦了古玩珍寶,帶著兒子去朝“皇帝”,要一道“完婚”圣諭,回家發請帖,辦喜事,不怕縣官家賴婚。
那縣官接旨不服,小姐啼哭,太太吵鬧,縣官心想:與其把女兒嫁給白癡,倒不如送給皇帝當妃子,說不定還有好處哩。
錢百萬迎親不成,氣得七竅生煙,那白癡兒子聽說老婆被皇帝“搶”去,不管青紅皂白,拿起一把菜刀就奔孔秀才家,大罵皇帝不要臉!誰知跳罵一番,精疲力盡,昏倒在地,錢百萬趕來,見大批清兵前來捉人,心里發慌,兒子小命難保,還要滿門抄斬。
說來稀奇,這伙兵丁,不捉白癡,竟將“皇帝”主仆兩人抓走。原來這主人是唱戲的,熟悉宮廷禮儀,相貌又似光緒。這仆人是個真太監,因盜竊事發潛逃出宮,隨身偷出玉望和御物,伙同這唱戲的玩弄“假皇帝”勾當,到處哄騙財寶。
當時光緒皇帝幽禁于流臺,如何能外出私訪?因此引起官府懷疑,一道道公文到北京,特命江南巡撫,前來捉拿兩個案犯,解京辦罪。
這縣官老爺自作聰明,賠了千金罷了官,心中好不氣惱。那錢百萬依仗財勢,不想弄巧成拙,丟了媳婦破了財,也是十分悔恨。
那假皇妃受騙失身以后,自嘆自解:遲早總要嫁人,如果高不成低不就,倒情愿嫁給白癡做老婆,還能顧全臉面咧!兩家也只好這么辦了。從此白癡有了嬌妻,也福至心婁,就逐漸成人,長了見識!
照圣人話辦案
從前有個縣官,辦任何案子,總要對照圣人寫的一本《論語》。他常常以此自夸說:“人家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何況本老爺有一部啊!”
這天,縣太爺端坐公堂,升堂審理三個偷兒。
第一個賊只偷了一只小雞。縣官一翻《論語》,判道:“黃昏時分盜雞,至晚立即處死廣旁邊的幕僚暗暗對他說:“老爺,判得太重了?!?
縣官瞪大眼睛嚷道:“不重,不重。《論語》上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不是說,早上捉到盜賊,黃昏便處死么!”
第二個賊偷了一口銅鐘。老爺翻看過《論語》云;‘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廣圣人規定偷鐘者是要寬恕的……”
第三個賊是殺人放火犯他眼見偷雞的也要判斬,自問必死無疑。哪知縣官一看案卷,查知賊人的父親也是個大賊,三年前就被斬首了。老爺此時竟馬上離座,對賊人納頭便拜,連聲說:“圣人說:‘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廠爾父死三年,竟還繼承父業為盜,無改父志,是謂當今大孝,可敬可敬廣’
犯人感恩不盡,公堂上的差役目瞪口呆,縣太爺喜形于色說道:“本老爺依圣人所言辦案,豈有謬乎?”
張三中狀元
今年正好開科考試,張三一心想中狀元,便興沖沖地去應試。
考場上,考生們正唰唰地答卷,唯有張三看著白卷左右為難——他什么也不會,急得滿頭冒汗,兩眼不住地往地上看??囱剑囱剑匆姷厣吓肋^來一只屎殼郎。張三計上心頭,就把那蟲兒捉了來,放在墨盒子里,讓蟲子的腳沾上墨在卷子上一行行地爬,一會兒就把整張卷子爬滿了墨跡。
閱卷非常嚴,要過幾道關,第一道關是監考嚴大人審卷,這監考大人本是個太監;不識字,一看張三試卷上的字跡好比天書就抓了瞎,有心想把它丟掉,但又怕別人說他不識字,露了餡,就說道:“不錯,不錯。”
他旁邊的第二位監考大人聽到嚴太監說:“不錯,不錯?!备纱嗵峁P批道:“很好,很好。”
傳到第三位監考壓大人那里,一看上面的批字,以為前兩位大人認出這像天書的字,心想難到我反到成了不識字的不成,也就提筆批道;“可以,可以!”
三關已過,最后皇帝還要親自審批。一看張三離奇的字,大吃一驚,轉眼又想三位監考大人都是飽學之士,把著嚴、卡、壓三道大關,還能有錯?最后,便也執筆把張三點為“頭名狀元”。
張三中了頭名狀元,皇帝以為他文才蓋世,就將女兒許給他,招為東床駙馬。
洞房花燭夜時,公主好奇地問張三:“聽說你答的卷誰都不認識,你怎會寫天書的呢?”張三就老實告訴了她。這下可把公主氣得七竅生煙,非要去父王那里告他欺君之罪不可,張三滿不在乎地說:“我們不成夫妻倒還罷了,現在我有個三長兩短,你可就要守寡一輩子啦!”
一句話提醒了公主,她急著說:“明天三位大人還要面試,你怎么辦?”
張三直搖頭,公主就幫他出主意說:“人家已擬好了
題,問開天辟地是誰?你就說是盤古。”妻子怕他在父親面前露底,就給他做了一個小面盤子裝在口袋里,意思是摸摸口袋就可以想起來。
第二天,皇帝擺下盛大御宴,三位監考大人都來了。席間,嚴太監問張三:“新科狀元,開天辟地是誰人?”
張三想起公主給他的那個盤子,用手往口袋一摸,摸著一個扁的東西,就隨口答道:“扁古!”
卡大人道:“只聽說盤古開天地,就沒聽說扁古呀廣
張三一聽,心想:糟了!可是眼珠子一轉,有了主意,便說:“你們想,先有盤古?先有他娘?扁古是盤古的娘嘛!”
壓大人一聽覺得有理,就連連夸獎道:“駙馬果然有見識!說得有道理!”
皇帝在一旁也咧嘴笑了,實在佩服這位有才學的好女婿。
不語的禪師
有個和尚法號“不語禪師”。對佛法一竅不通。若有人前來學法,全靠兩個待從代答。
有一天,來了一個游方和尚,誠懇地向不語禪師求教。待從僧人恰好不在身邊,不語禪師頓時手足無措。
游方和尚問他:“什么是佛?”禪師茫然,左右擺頭;又問:“什么是法?”禪師急得抬頭看看屋梁,又低頭看看腳下;又問:“什么是僧?”禪師急得無法,索性閉目不睬;又問:“什么是修法之道?”禪師厭煩地把手一揮,請人家快走。
游方僧卻是心滿意足地走出禪房,碰到侍從僧,便說:“寶寺禪師法名不語,名副其實,真是不語的高僧廣。
侍從僧說:“此話怎么講?”
游方僧說:“剛才我進去向禪師求救,他一語未發,卻回答得極好?!?
侍從僧問:“你問了些什么?禪師是怎樣回答的?”
游方僧說:“我問什么是‘佛’,禪師左顧右盼,這不是告訴我‘人有東西,佛無南北’么!我問什么是‘法’,禪師上看下看,這不是告訴我‘法本平等,無分上下’么!我問什么是‘僧’,撣師閉目不語,這不是告訴我,‘白云深處臥,便是一高僧’么!我最后問‘修法之道’,他伸出手來,這不是表明‘接引眾生’的意思么!我佩服極了,不語禪師真是精通佛法,明心見性啊。”
侍從僧回到禪房,不語禪師面帶慍色道:“剛才那個游方和尚未,你們跑到哪里去了?險些叫我露餡!他問什么是‘佛’,我東看不見你們,西看又不見你們;他問什么是‘法’,急得我上天無路人地無門;他又問什么是‘僧’,我沒奈何,只好裝睡;他不識相,又問‘修法之道’,把我問煩了,我伸手一揮叫他滾蛋!”
寶貝
“侉子”老劉的東家胡大戶,是個貪財如命、待人吝嗇刻薄的守財奴,雖然家有萬貫,騾馬成群,可還總是巴不得長工人一個人做兩個人的活,兩個人只吃一個人的飯心里才好過,見到哪個多吃了一口,比咬了他的指甲頭都心痛。
“侍子”老劉身高力大,另外幾個長工也是年輕力壯。正是吃得多也做得多的時候。這個胡大戶呢,長年四季總是一日煮兩頓稀粥給大家灌。在外頭他還要面子,請長工們放開肚子吃,稀粥喝得再多,一泡清尿一撒,立時就餓了,長工們在背后無不罵他的娘。
有一天,“垮子”老劉對大家說:“弟兄們,今天我要叫胡大戶破費幾個,你們看怎么樣?”就和大家小聲說了一會兒悄悄話,大家“哄”地一下笑了。
“侉子”老劉說完話,就向胡大戶住的上房走去。到了胡大戶的房門口,就叫道:“東家東家,你出來一下,我有點事要對你說。”
胡大戶一看老劉這副神秘的樣子,出來就問:“侉子!有什么事?”
“垮子”老劉故意吞吞吐吐地說:“那個呢,今天在灘上犁地,我撿回來個寶、寶貝東西?!?
胡大戶一聽“寶貝”二字,喜瞇了眼,轉頭又一想,說道:“你這個奴才,又想和老子逗‘樂’,你撿到好東西還會跟我說?滾到一邊去喲!”
“垮子”老劉樣子蠻認真,又帶點委屈地說:“你不信算了,這東西是你們富人用的,我留著一文錢都不值。你要用嘛,起碼要管幾代人。”
聽他說得這樣真切,不由胡大戶不信,他笑瞇瞇地對“侉子”老劉說:“侉子,你既然用不著,那就拿來作個價給我算了,去、去呀,去拿來!”
老劉把臉一沉說,“東家,說這個話你就見外了,多年的老交情了,要個什么價錢,你只割幾斤肉,買點酒,大家飽飽地吃一頓于飯不就行了嗎。再說撿這個東西的時候,大家都看到了的,見財有份,我能獨吞嗎?”
胡大戶一想:劃得來,就這樣辦吧。當天晚上,酒足飯飽之后,胡大戶就催著“侉子”老劉,要他快點把那個寶貝拿出來。
老劉打了個飽嗝,不緊不慢地用腳在床底下一勾,勾出一個破魚簍子來,往胡大戶腳下一踢說:“拿去吧,我還有點舍不得呢!”
胡大戶一看,連腸子都氣斷了,他“惡狠狠”地吼起來:“你這個奴才!專門哄人,這是什么寶貝?這哪能用幾代人,連一早上都用不到,你倒說出個道理來!”
“侉子”老劉慢悠悠地說開了:“東家,虧你還精打細算幾十年,連這都不曉得。是的,你要是把它當魚簍子用,連一個時辰都管不到??赡氵^細想一想,把它拆開,用刀剁成一根根寸把長的竿子,十根一扎,百根一捆,留著慢慢地當牙簽用,不就能用幾代人么?我為什么要給你呢,因為我們每天喝稀粥用不著剔牙縫,給你不正好么!”
其余的幾個長工也幫腔說:“是的,是的,這玩藝生來就是東家用的,我們喝粥用它不著!”
胡大戶只好干瞪著眼,氣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三只肉包子
從前,有個地主叫凡瘸子,既貪財,又刻薄,長工做起活來當牛馬,吃起飯來當豬子,一年到頭苦不見油。
一天幾瘸子叫長工朱三到街上去買三只肉包子,朱三想:三只肉包子準是地主和他老婆兒子吃的,今天我倒要捉弄他們一下。
朱三買回肉包子跨進屋子就不走了。
地主把桌子一拍,說:“你癱了,走不動啦?”
朱三說:“老爺,我突然想起一件事。”
地主問:“什么事?”
朱三有聲有色地講起來了:“昨天夜里,我在村后面打更,忽然看到河邊的墳地上有一團白光,我拿把大鍬去挖,挖了一會,嘎嚏一聲?!薄皢?,是什么?”地主忙問。
朱三頓了一頓說:“我彎下身子一看,哈哈,是滿滿一壇白花花的銀元?!?
“啊,啊……”地主一下子從太師椅上跳了起來,高興得額上冒出豆大的汗珠,張大著嘴像把一壇銀元吞到肚子里去似的,忙說:“我的老朱呀,你真好,快吃一只肉包子吧?!?
朱三吃了一只肉包子繼續說;“我把壇子搬到家里放著,從里面拿出四十塊銀元,拔腳就往老爺家跑?!钡刂髡f:“哎呀,銀元拿好!”朱三說:“我想給二十元你老爺買點大煙抽抽?!钡刂飨残︻侀_,忙又拿一只肉包子,送到朱三嘴邊,直說:“好伙計,吃?。 敝烊酝炅擞终f:“還有二十元呢,就送給太太買件衣服穿穿?!钡刂髀犃烁吲d,連忙把最后一只肉包子硬塞到朱三嘴里說:“這肉包子有什么稀奇的,吃完再買。”朱三吃完最后一只肉包子,兩道濃眉動了一下,說:“我剛跑到老爺家門口,喀,倒霉,撲通一聲,摔了一跤!”地主忙說:“銀元拿好,別把它摔掉了?。 敝烊α艘宦曊f:“這一跤啊,可把我摔醒啦!一看,我還在自己家床上睡著呢!”弄得這個貪財著迷的地主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