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女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動腦子(2)
- 別在該動腦子的時候動感情
- 云中軒
- 3724字
- 2017-09-19 10:55:51
◎與侵蝕我們自信的人劃清界限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于行。但這種規勸別人的真心話,和攻擊性的語言有明顯的區別。我們都不是笨蛋,也不缺乏分辨忠言的判斷力。那些存心打擊我們的人,無論對方用多么親熱的表情和絢麗的玩笑偽裝,我們都應該堅決地與其劃清界限。
如果別人的話或行為傷害了你的感情,而且不止一次地重復出現,這就說明對方對你沒有好感,更談不上什么真誠相待。那么你就不必瞻前顧后地為了給對方留面子而一忍再忍了,你的忍耐只會害了自己。
還記得風靡一時的漫畫電影《Candy》(《糖果》)的主題曲中這樣唱道:“無論有多么孤獨和悲傷,我都不會哭泣,忍耐、忍耐、再忍耐,何必哭泣呢……”當時在觀看電影時,還曾為了主角的不幸而黯然神傷,但仔細想想,忍耐正是導致她命運悲苦的原因。
電影里的Candy,無論受到怎樣的摧殘,都會像歌詞所表達的一樣被動地“忍耐”。雖然她的忍耐并沒有打敗惡勢力,但至少總會得到王子的安慰。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到哪里去找安慰我們的王子呢?
所以,還是多為自己想想吧。被別人貶低的次數越多,心中的自信就會越少。這不但不會提高你的忍受能力,反而會讓你逐漸迷失自我。
如果遇到貶低自己的人,你就應該像被打撈的魚一樣拼命掙扎、跳躍、擺脫束縛,據理力爭才算得上是自愛。無論何時,你都該拋棄心中一切泄氣的想法,始終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04 不要擔心那些沒發生的事情
女人總是杞人憂天地去擔心一些發生概率極低的事情。其實很多我們擔心的事情未必會發生。只要用心感悟,今天的歡樂和憂慮就足以將我們的心填得滿滿當當了。我們又何必要拿明天的煩惱或者那些根本就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來折磨自己呢?就像有句話所說的那樣:別為了明天憂慮,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努力珍惜并過今天的生活吧!人生苦短,畢竟今日無價!
◎不要為沒發生的事情擔心
在沒有畢業的時候,你是不是擔心找不到工作?找到工作以后,你又擔心自己會被解雇,或者為薪水太少而憂慮?終于等到加薪了,但這并沒有讓你覺得有多快樂,你又在想自己是不是應該朝這個方向繼續發展下去,好像比起別的行業來,沒什么前途?而且工資的漲幅太低,你開始渴望能有一些存款。好不容易有一點兒存款了,你又在為買房的事愁眉苦臉,或者擔心自己嫁不到一個好老公。于是你總覺得非常絕望,覺得你被重重的壓力困住,你沒有什么理由可以快樂。
這些都還是一些比較正常的想法,最起碼它與我們的現實處境是有一定聯系的。還有些人甚至會這樣想:今天上班的路上會不會遇到車禍呢?我感到有一點兒胸悶,我會不會得了心臟病?天啊!也許過個兩三年,等我老了,我的男朋友就會拋棄我的!昨天我最好的朋友都生氣不理我了,大概我一輩子都沒有朋友了!
為未來早做打算并沒有什么壞處,但是一旦錯失了分寸,做出杞人憂天的事豈不是很可笑?有些事想得太遠,就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會給我們帶來許多不必要的煩惱。過多的擔憂和焦慮只會讓我們沉浸在自己想象的消極畫面里,而這些消極的思維傾向將把我們擊垮。
富蘭克林·皮爾斯曾以失眠做比喻說:“失眠者睡不著,因為他們擔心會失眠,而他們之所以擔心,正因為他們不睡覺!”的確如此,有時候我們過于為一些毫無根據的尚未發生的事情而憂慮恐慌,這實在是太愚蠢的做法。
所以,如果你開始感覺到自己憂慮的情緒,就馬上問自己:我在為了什么事情擔憂呢?這事情是已經發生了的事情嗎?如果是,那就積極地去解決;如果不是,就別為了沒發生的事憂慮。
無論多么容易實現的夢想都需要我們一步一步腳踏實地的努力,我們不必在意過去的種種,也不必為將來可能要發生的事情苦惱。只要我們盡可能地做好對將來的準備,壞的事情就可以避免。
雖然還沒弄清楚前進的方向,但是你有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就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去嘗試和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和才能。雖然你現在還沒有足夠的錢買房買車,但是別著急,只要按計劃存錢,這些都是可以實現的;而且,說不定很快你就會遇到一個很好的賺錢機會。和朋友鬧了別扭,誠懇地跟他道歉,即使得不到原諒,你也已經為你們的友情盡力了。相信以誠相待,你會擁有更多的朋友。不必擔心你的男朋友會在未來離開你,要一如既往地對自己保持形象和修養上的要求,至少要讓自己覺得漂亮,他會更加愛你。
盡快忘掉你那些無謂的憂慮吧,盡情享受此刻的快樂!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好現在,穩扎穩打,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太多的擔心無濟于事
在一架飛機的機艙內,空姐微笑著給乘客們配發食品。一位中年人在細細品嘗,而鄰座的女孩卻愁眉苦臉地望著窗外。
中年人熱情地問:“姑娘,怎么不吃點兒?味道挺不錯的。”
女孩慢慢地扭過頭淡淡地說:“謝謝,您慢用,我沒胃口。”
“年紀輕輕的怎么會沒胃口?是不是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啦?”
面對中年人熱心的詢問,女孩有些無奈:“遇到點麻煩事兒,心情不太好!”
中年人似乎更熱心了:“如果不介意,說來聽聽,說出來或許會好一些。”
女孩被這份熱情打動了,于是聊起自己的憂慮:“昨晚接到男朋友電話,說有急事要和我談談。問他有什么事,他也不說,只說見了面再談。”
中年人聽后笑了:“這有什么可犯愁的呀?見了面不就全清楚了嗎?”
女孩說:“可他從來沒這么和我說過話。要么是出了什么大事,要么就是有什么變故,也許是想和我分手,電話里不便談吧!”
中年人笑出聲:“你小小年紀,想法可不少。也許事情并沒有那么嚴重,是你想得太多了。”
女孩嘆道:“我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昨天整個晚上都沒睡著。唉,您不是我,也沒遇到什么麻煩事,是不能體會我的感受的。”
“你怎么知道我沒遇到麻煩事?”中年人笑著說,“我這次是去打官司的,我的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大麻煩,還不知能否勝訴。”
女孩疑惑地問:“可您看起來一點兒都不著急。”
中年人回答:“說一點兒不急那是不可能的,可急又有什么用呢?誰也不知道事情會發展成什么樣,只能到了再說。”
女孩不禁有點佩服起眼前這個人來。很快,飛機降落了,中年人臨別給了女孩一張名片,告訴女孩以后有什么事情需要幫忙的話可以找他。
第二天,女孩按照名片上的號碼給中年人打了個電話:“謝謝您,如您所料,沒有任何麻煩。我男朋友給我準備了一個浪漫的迎接儀式,是想給我個驚喜,才出此下策。您的官司打得怎么樣?”
中年人笑聲爽朗:“和你一樣,沒什么大麻煩。對方已撤訴,我們和平解決。姑娘,我沒說錯吧?提前擔心無濟于事,很多事情都得面對了再說。”
在我們中間又有多少如這個女孩一樣的女人呢?她們因為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每天都要為了未來處心積慮,費盡心思;她們受到一些現在和過去的影響,以致對不可知的未來產生了極度的恐慌;她們整日憂心忡忡,患得患失,以致讓自己活在對未來事情的恐慌中不能自拔。這是多么可憐的一群人呀,何必為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煩惱、憂慮呢?這不是自找煩惱嗎?
蒙田,一位法國的散文哲學家,曾經寫道:我的人生充滿了可怕的不幸……而大部分都是從未發生的。
人生中有些事情會讓我們覺得不快樂,但有時讓我們不快樂的不是我們所要面對的問題,而是那些根本就沒有發生只是存在于我們想象里的事情。其實,這些事情90%都不會發生,你又何苦為了這僅占10%的概率而苦苦折磨自己呢?
◎別被必然的事情折磨
面對不幸,很多女人往往選擇逃避。但是問題并不會因此得到解決。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要樂于承認事情就是這樣的情況。能夠接受發生的事實,就是能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當不幸降臨,努力說服自己去接受的女人,才不會讓憂傷毀了自己的生活,才能微笑著繼續過下去。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有利有弊,不可能有利無弊,也不可能有弊無利。聰明的女人,知道分清哪個利大,哪個弊小,從而“擇其大舍其小”。當每個人做出選擇時,都要爭取趨利避弊。只要利大于弊,只要從長遠看是如此,就應當舍去暫時“優越”的“小利”,而去追求潛在的有發展前途的“大利”。
如果在選擇之前心里有個“準繩”——有利有弊才是真正的現實,利弊相當是幸事——那么就不會因為失去而失落,不會因為得到而狂妄。這樣面對生活,心里肯定是坦蕩的。
人,一碰到坎坷,免不了撫今追昔。但是,在這種情景下就容易產生消極情緒。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從政多年,他是20世紀美國歷史上因“水門事件”第一位被迫辭職的總統。年過八旬時,他的賢內助永遠離開了他,這讓他悲痛欲絕。面對事業和個人生活中的不幸,尼克松感慨地說:“長壽的秘訣是,不可回首往事,只能向前看。你要找些讓你為它生存下去的事,否則便是生命的終結。”正因為如此,他在卸任后埋頭筆耕,共寫了9部書,其中7部暢銷全球。在他看來,過多地回憶,只會給自己帶來悲傷,使情緒太過緊張。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回憶是一種心理壓力的來源。當然,回憶的滋味,因人而異、因景而異,不過當回憶襲上心頭時,總是別有一番滋味。不論是輝煌的過去,還是灰暗的昔日,回憶都不會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是甜的已隨歲月的流逝而變淡,是苦的更會由于翻老賬而變澀。所以,不要回憶往事,你的心里就會輕松許多。
在心理重創中,憂愁無疑是一個罪魁禍首。要想驅趕這個“殺手”,可以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
當憂愁襲來時,你可以設想比你更糟糕的境遇,也許你的憂愁就驅散了。這種心理的自衛舉措,實際上采用了“以毒攻毒”的方法,當你意識到世上有比你更艱難的情況時,你的心就會豁然開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