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如果懷孕,病情往往變化很大。如果治療不及時或發生其他感染,很容易出現酸中毒,發生危險。懷孕期間還會并發妊娠中毒癥,或引起流產、早產,有時會出現胎死宮內的現象。此外,生巨大兒和畸形兒的比例比較高。因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程度不同,可能出現的情況也不相同,在治療之后病情得以控制和好轉時,可向醫生請教是否適合懷孕。
(8)陰道炎
陰道炎患者如果懷孕就會使胎兒得一種叫鵝口瘡的疾病。其癥狀是在新生兒口腔黏膜和舌頭下面長出像白苔一樣的東西,影響吃奶。所以,患陰道炎后應抓緊治療,一般只需10余天就可以治愈。治愈之后再懷孕,胎兒就不會受感染了。
(9)精神病
曾患過精神失常的婦女,會在妊娠、產褥及哺乳期復發。所以有精神病史的患者,應堅持避孕以免疾病復發,甚至傳給后代。如果只是患過輕微的精神病,目前的各種狀況也都良好,應請醫生認真檢查后,決定是否可以懷孕。
患有以上疾病的婦女,均不宜輕易懷孕,應對疾病認真治療,在充分休息及密切觀察之后,根據病情及醫生的意見,方可確定能否懷孕。
(三)孕前心理準備
在孕育小生命之前,你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因為小孩子的降臨意味著你目前生活方式的轉變,夫妻倆自由自在的日子便要終止,隨之而來的是為孩子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調整好孕前的心緒
情緒對孕期母子的健康有著微妙的影響。從性質上說,情緒可以分為積極的、消極的及不確定的三種狀態。這三種狀態的形成,與一個人的期望值和實現值之間所表現的關系有著密切聯系。
比如,有一對夫妻,希望很快地順利懷孕,但由于某種原因未能如愿,就有可能導致消極的或不確定的情緒狀態產生;相反,如果這對夫妻持坦蕩、樂觀的態度,即使沒有及時懷孕,也仍然會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
心境是使人的一切體驗和活動都染上情緒色彩的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狀態。它有暫時和穩定兩種表現形式。夫妻之間,彼此的心境有強烈的感染性,它的形成,同社會、家庭、生活、工作和環境等因素有關。
因此,善于協調上述各種因素,特別是善于處理上述因素導致的夫妻間的矛盾,就成為保持良好的孕前心緒的前提。好的心緒為優生寶寶的到來準備了美好的情緒。
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有這樣幾個鮮明的特征。
(1)善于安排適宜的生活節律,以消除某種容易導致心理失調的因素。
(2)夫妻善于主動調節相互之間的心理平衡,當一方由于氣質上的或性格上的原因偏離正常的心理狀態時,另一方善于引導對方擺脫困境。
(3)彼此都善于在特定情況下,加大自身情緒的處理及與對方關系中的“容忍度”。平常要進行適當爭論的非原則性問題,可暫時先容忍下來,留待以后適當的時機解決,也可借其他方法使之自然消彌。
◎從心理上準備好懷孕
夫妻之間,如果能夠有意識地進行迎接懷孕的情感投資,無疑是一種優生智慧。
以迎接節日一樣的心境迎接懷孕,可以看做是建立優生心理的開始,它將對未來一代的身心健康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不要向周圍的親友掩飾符合計劃生育原則的懷孕愿望,經常有幸接受與懷孕有關的良好祝愿和關切,將有助于烘托這種“節日”般的氣氛,對改善懷孕心理也很有裨益。
夫妻雙方不妨安排一些帶有紀念意味的活動,譬如在準備懷孕的時候合影留念,或是分別執筆給未來的小寶寶寫一封歡迎的信函并各自珍藏,相約在適當時機展示等等。這樣做,不只是具有優化懷孕心理方面的作用,還將對孕婦順利度過懷孕期的生理適應過程有明顯的“支柱”作用。
有心理準備的孕婦與沒有心理準備的孕婦相比,前者的孕期生活要順利從容得多,懷孕反應也輕得多。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孕前孕后生活一定是輕松愉快的,家庭也充滿幸福、安寧和溫馨,胎兒一定會在優良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了解孕育的基本知識
夫婦雙方要學習和掌握一些關于懷孕、分娩和胎兒在宮內生長發育的孕育知識,了解如何才能懷孕及懷孕過程中出現的某些生理現象,如早期的懷孕反應,中期的胎動,晚期的妊娠水腫、腰腿痛等。倘若有這些生理現象出現,就能夠正確對待,坦然處置,避免不必要的焦慮。
懷孕期間,母體為了適應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全身各系統都會發生程度不同的生理改變,其中精神與神經系統的正常調節規律易失衡被破壞,由此而出現興奮與抑制間的不協調。
另外,在相當多的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往往會使孕婦心情焦慮不安,不知自己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為此容易產生情緒波動。還有部分孕婦由于缺乏醫療保健知識,對懷孕及分娩感到不安或恐懼,怕疼、怕手術、怕難產等等,這些生理與心理上的變化,最終會使得不少懷孕婦女患上焦慮癥,出現煩躁、易激動、失眠、食欲差等癥狀,很不利于母體和胎兒的身心健康。
因此,女性要加強自我保健,注意在孕前調整好身心狀態,做好充足的懷孕心理準備,積極防止焦慮癥的發生。
小貼士 生男生女,不僅是孕婦要有正確的認識,而且應成為家庭中所有成員的共識,特別是老一輩人要從“重男輕女”的思想桎梏中解脫出來,給予子女更多的鼓勵和關心,解除孕婦的后顧之憂。
如今在農村,孕婦依然面對強大的社會輿論壓力,哪怕沒有來自家庭直接的壓力,孕婦也會自覺不自覺地為孩子的性別擔心。
有了這樣的顧慮,那么懷孕前的心理負擔就不會小,這對優生肯定不利。如果能有生男生女都一樣的思想準備,則可放松,不再有思想包袱,對優生則大有好處。
◎保持樂觀的情緒
懷孕是每個婦女幾乎都要經歷的人生過程,是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作為女性能體會到十月懷胎的艱辛滋味也是一種成就。不要把生產想得那么可怕,不必為此背上思想包袱。
在懷孕的過程中,孕婦要盡量放松自己的心態,及時調整和轉移產生的不良情緒,例如夫妻經常談心、給胎兒唱唱歌、共同欣賞音樂,必要時還可找心理醫生咨詢,進行心理治療。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是受心理支配的,有了足夠的思想準備,才能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使之適應優生胎教的需要。懷孕要注意適當休息,除保證晚上有充足的睡眠外,白天也要有一定時間的短暫睡眠,午休是很重要的。懷孕期飲食要清淡而又富有營養,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如鈣、磷、鐵、鋅)等營養物質攝入量要比孕前有所增加。要根據自己的胃口和喜愛,適當搭配,品種花樣更多些,以增加攝入量,保證膳食營養更合理。
確信運動對調節心理狀態的作用。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放松身心。無論是孕前、孕后,女性都要有適當的體育活動。到了懷孕中晚期,孕婦的體形變得臃腫、沉重,這時候許多孕婦懶于活動,整天呆在室內,這是不科學的。
孕媽媽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運動,盡可能多做些戶外活動,這樣有利于血液循環和神經內分泌的調節,還可緩解緊張與焦慮的心情。積極的體育活動能振奮精神,最終有利于胎兒的正常生長發育。
◎正確應對懷孕反應
雖然大多數的女性為要一個寶寶,而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她們沒有想到的是孕后的種種不適會如此令人難受,如頭暈、乏力、嗜睡、惡心、嘔吐,有的甚至不能工作,不能進食,可這只是孕育寶寶經歷的第一步。
要減輕這些癥狀,可以在早晨起床時先吃一些餅干或點心,吃完后休息半小時再起床,無論嘔吐輕重,都不要不吃東西。要選擇清淡可口的蔬菜、水果,少吃油膩、太甜的食物,以少量多餐為好。嘔吐發作的時候,可以做深呼吸來緩解癥狀,但嘴里有吐的東西時,不要吸氣。如果嘔吐嚴重,就要找醫生診治。
重視產前檢查,接受醫生指導。有些孕媽媽擔心寶寶在肚子里能否健康生長,發育會不會畸形;尤其是懷孕期間遇到傷病,擔心會不會影響到寶寶;將來出生的寶寶是否漂亮,是否聰明,是否健康等。那么定期的產前檢查就是保證母子平安的重要措施,它已形成了一整套程序。產前檢查有利于對懷孕情況的循序掌握,發現新的問題可及時得到解決,成為優生的關鍵。問題是有些婦女不懂得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心想只要懷孕期間沒病沒災,查它干什么?已經懷孕了,到時只要能生下小孩就行。她們不懂得產前檢查對優生的重要意義。
受孕之后,在身體上和心理上將產生較大的變化,為了能夠很好地適應這個變化,應該在懷孕前就做好應對懷孕反應的的心理準備。
◎消除不必要的憂慮
一些年輕婦女對懷孕抱有一種擔憂心理,一是怕懷孕會影響自己優美的體型;二是怕分娩時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三是怕自己沒有經驗帶不好孩子。其實,這些顧慮都是沒有必要的。
毫無疑問,懷孕后,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變化,體型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但只要注意按有關要求進行鍛煉,產后體型很快就能得到恢復。事實證明,凡是在產前做孕婦體操,產后認真進行健美操鍛煉的年輕婦女,身體的素質及體型都會很快恢復原狀。許多著名的女運動員、女演員都曾生育過孩子,有一些人還曾多次生育,但她們體型的變化靠肉眼是很難看出來的,身段仍然非常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堅持科學的鍛煉。另外,分娩時所產生的疼痛也只是很短暫的一陣,只要能夠很好地按照要求去做,同醫生密切配合,就能減少痛苦,平安分娩。
◎建立做母親的責任感和信念
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是夫妻生命的共同延續。為了夫妻間誠摯的愛,為了人類的不斷繁衍,做妻子的應當有信心去承擔孕育、生育的重擔。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堅定的信念,就一定能夠克服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難,迎來小寶寶的誕生,從而體驗到人類最偉大無私的情感——母愛。
女性懷孕之后,由于生理發生變化,在心理上也會產生許多變化,如煩躁不安、嘮叨、愛發脾氣、對感情要求強烈或冷淡等。對于這些變化,丈夫應當理解和體諒,并采取各種方法使妻子的心情愉快,順利地度過孕期和產期。尤其要主動從事家務勞動,對妻子倍加體貼,這既可減少妻子的疲勞,又可增加妻子的歡愉。妻子懷孕后,對食物的要求難免會千奇百怪,為此,當丈夫的要有心理準備,做好頻繁采購、挑選、更換的思想準備。
婦女懷孕之后,為了胎兒的健康,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許多活動和娛樂都將受到限制,對此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只要能夠生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適當做些犧牲也是值得的。
小貼士 如果正在從事某個專業的學習或參與某項課題研究的女性,懷孕和分娩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對此想做媽媽的女性朋友要有充分的認識,預先做好統籌計劃。
(四)營養飲食健康
無論是對男性還是女性,飲食健康與生育能力都密切相關。夫妻雙方都需要堅持飲食健康,以提高懷孕的概率,提高孕育健康小寶寶的概率。
◎孕前就要補充營養
生孩子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唯有這樣,才可能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
不少人認為在妻子懷孕后再加強營養就行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因為在懷孕早期,是腦細胞形成數目能否達到正常的關鍵期,胚胎所需的營養是直接從子宮內膜儲存的養料中取得,而子宮內膜所含營養的狀況是在孕前就形成,它的營養也全面自然影響著胚胎發育的質量。因此,在準備懷孕前的幾個月即開始加強營養調配,特別是應多吃一些青菜、水果、肉類和豆制品類,以通過蛋白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的攝取,充分為子宮內膜輸送胚胎發育所必需的各類氨基酸及其他營養物質。
只有孕媽媽的營養跟上去了,才能為胎寶寶創造更健康的生存環境。孕媽媽的合理膳食是指通過合理的膳食調配、膳食制度和烹調方法,提供孕媽媽所必需的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平衡膳食。一方面要達到孕媽媽營養的供給與需要之間的平衡,在數量和質量上滿足懷孕不同時期對營養的特殊需要。另一方面,則要達到各種營養素之間的平衡,以避免由于膳食構成比例失調而造成的不良影響。此外,還要考慮孕媽媽膳食中的食物應易于消化吸收,并能促進食欲,防止食物中營養素的損失和有害物質的形成,以保證孕媽媽的健康和胎寶寶的正常發育。
在懷孕早期,胎兒生長慢,孕媽媽所需能量和營養素變化不大,身體狀況良好、營養均衡的孕婦并不需要額外地補充太多的能量及營養素。通常三餐的能量分配為早餐占25%~35%,中餐占40%,晚餐占30%~35%。孕媽媽也可將每日總能量的20%~30%用于加餐,加餐可以安排牛奶、點心等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