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設計中的溝通
  • 許曉偉
  • 1348字
  • 2019-01-03 06:38:00

設計師的社會比較

社會比較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4年提出來的構思,是每個個體在缺乏客觀的情況下,利用他人作為比較的尺度,來進行自我評價。設計師的自我感覺——我就是我。“我就是我”反映了一個設計師的主觀意識,成為設計師發展的主導思維,在設計師從業年齡初期,對自己的認識大多數來自于社會比較的過程中,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大,設計師開始形成自己的設計思維來看待設計。心理學認為如果有評價自己意義和能力的物理的、客觀的手段,就首先使用這種手段。如果找不到這種手段,就會通過與他人進行比較來判明自己的意義和能力。設計師的設計工作缺乏物理和客觀的手段來評價,因此社會比較成為主要的自我判斷的手段。設計師的社會比較主要體現在設計師的成長期,它是設計師同其他設計師以設計作品為比較內容的自我認同,設計概念思路的產生常常是設計師在自我創意和他人的比較中來確定自己的設計標準,設計師的成長過程就是在不斷地和社會的比較中充實和發展自我設計的概念。社會比較可以提高設計師的自信心,并且成為合理設計自我完善的基礎,它也是設計師自我溝通的重要方式。設計師的社會比較是激勵設計師個體不斷進步和可能引起設計師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這是設計發展中設計師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設計師的社會比較對于正確的自我認識、豐富自我設計概念,有著重要的意義。

設計師的社會比較是設計師學習設計的方法,設計的學習還不同于一般知識的積累,它并非單純地依靠自我的學習就能達成。設計的學習還需要通過比較來提升視覺的經驗,這種比較可以體現在設計作品之間,設計師能夠通過比較區分設計質量差異,這種差異是很難用純粹的理論認識的。設計師的社會比較一個很重要的途徑是通過設計比賽來達成社會比較,這種比較是一種最直觀和最有效的社會比較方法,它的目的本身并不在于去贏得獎勵,而是在特定設計任務的限制下,充分挖掘所有人設計智慧的表現,將所有設計智慧直觀地展現出來,通過劃分出的不同設計層次,使所有設計師反觀自己作品,從而領悟設計規律。很多設計師在學生時代就經常去參加一些設計比賽,這對于設計師的成長有很大的助力作用。有些在學生時代設計作品就獲得過全國或國際獎項的設計師,在成為職業設計師后也一定能夠表現出技高一籌的能力,這種能力來自于將設計置于更大的社會比較后帶來的結果,廣泛的社會比較的意義在于能夠深諳設計的內在規律,這種社會比較遠遠超過空洞的設計演習。社會比較的積極意義在于能夠提升設計師對設計的直覺判斷能力,建立一個基礎的是非判斷價值觀。比賽的成功和獲獎的經歷,使得設計師的自我感覺良好。也就是說,設計師在成長中的肯定,會提升設計師的自我感覺。從成功中獲得自信,在不斷的自我感覺過程中,設計師的設計能力就會提高。隨著設計師閱歷的不斷豐富,自我感覺在設計師職業生涯發展中占有主導地位,這是一個設計師成熟的標志。閱歷會改變設計師主導設計意識。當一個設計師的自我感覺上升到主導意識的時候,設計能力就會增強,考慮設計問題就會更有主見,能自主獨立地去思考設計。設計師的社會比較來自于設計師的行為和觀看之后的自我溝通,這種社會比較的導向在于設計師對自我的豐富認識,在自我溝通中去建立對設計的基礎自信,從而讓創作的過程在自我認知上有著更客觀的依據和更明確的方向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安县| 左云县| 革吉县| 田阳县| 星子县| 桓台县| 辽宁省| 辽源市| 彩票| 安顺市| 余庆县| 英德市| 牟定县| 时尚| 咸丰县| 砀山县| 平安县| 五大连池市| 大邑县| 公安县| 阿尔山市| 通化县| 陆良县| 景东| 华宁县| 云浮市| 滁州市| 宜城市| 吴川市| 玉屏| 昭平县| 秀山| 淮北市| 高安市| 潼关县| 万全县| 南澳县| 即墨市| 道真| 水城县|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