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家庭(3)
- 開心一笑:笑話幽默一籮筐
- 汪增洲 汪勁松 汪瀚編著
- 4913字
- 2017-10-27 11:20:04
瞞年
有人娶了個老婆,總覺得她報的年紀有假,問她多少歲,她說“四十五六”。
“你婚書上寫的三十八歲。”丈夫說:“我認為不止四十五六,可老實告訴我。”
丈夫反復盤問,老婆一口咬定,只有四十五六歲。便旁敲側擊說:“你怎么不把鹽罐蓋好,當心老鼠去偷鹽吃。”
“真好笑。”老婆子說:“老娘活了六七十歲,還沒聽說過老鼠偷鹽吃的事。”
溝通
一對恩愛夫妻,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互相謙讓。妻子喜歡吃魚頭魚尾,以為丈夫跟自己一樣,就把魚頭魚尾留給夫君,自己卻搶著吃不愛吃的魚身。夫君卻相反,不愛吃魚頭魚尾,把喜愛的魚身讓給妻子,自己吃魚頭魚尾。
就這樣,體貼對方,白頭偕老。眼看日薄西山,不久于人世了。丈夫嘆口氣說:“我多想吃一次魚身肉啊。”妻子十分驚奇:“你不是喜歡吃魚頭尾嗎?”
經過溝通交流,才明白自討苦吃的原因。
責怪
老婆子總是指責對門姑娘不愛干凈。昨天她曬的被單上,許多斑點都沒洗掉,今天她的臉上也花花點點,真邋遢。
老漢拿來抹布,把玻璃窗抹得干干凈凈,喊:“老婆子,你再來看看。”
老婆子一看:那姑娘怎么一下子變了,不像原先說的那樣。
休假
男人對媳婦說:“今天‘三八’節,你好好休息。”
“這太好了。”媳婦覺得輕松些了,說:“那些衣服你就代勞洗洗。”
“沒來頭,小意思。你撂在那里,明天再洗。”
沒有她
“‘我的心中只有你,沒有她。’這是婚前你常在我面前討好唱的吧。”新婦質問郎君:“你為什么言不由衷?你的心中早已有個她,把她看得比我重,這叫我怎么受得了?”
“你說的那個她是誰?”夫君摸不著頭腦。
“她就是你媽。”新婦一語道破。
“老天爺呀!”郎君說:“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媽,沒有媽哪有我,你能沒有媽呀?”
口是心非
仲明結婚才半年,媳婦就給他生了個小子。同事們議論紛紛,有的說:“這孩子該取名‘早生’。”
仲明時有所聞,憤憤不平,洗涮說:“在我倆的婚禮上,你們祝我早生貴子。可今天真的早生貴子了,卻又說三道四,這不是口是心非嗎?”
想艄公了
妻子偶爾給丈夫提起打噴嚏的原因,是有人在背地里想他。
丈夫說:“我在學堂也時不時打噴嚏。”
妻子說:“那是我在想你的緣故。”
有一回,這位先生乘船時,艄公突然連打幾個噴嚏。先生氣急了,頓足說:“不好了,想不到,我一出門,老婆就在想艄公了。”
呆婿
呆子郎君跟媳婦去老丈人家作客。老丈人擺酒席款待他,盤中有才摘來的生柿子,呆郎拿來連皮一起吃。
媳婦見他呆頭呆腦的樣子,只叫聲“苦啊!”。
呆子說:“苦倒不苦,只是滿口澀得不得了。”
吃餃子
媳婦聲稱肚疼,老公關切地問,想不想吃點東西。
妻子說:“別的什么山珍海味都不想,有餃子的話,弄點我吃。”
丈夫煮了可供兩人吃的餃子端上來,準備一起吃。等他轉身去取筷子回來,盤里只剩一只餃子了。
“你該把這只一概吃了。”丈夫勸著。
妻子說:“你好不懂道理,我若吃得下去,就不會肚子疼了。”
該帶老伴來
張老漢的侄兒大學畢業,來重慶發跡了。便寫信叫他帶老伴去作客,家住24樓,有電梯。
老漢來到電梯前,不得其門而入。不一會兒,來了一個又矮又胖的老婦人,按開了門,走進一間小屋,門馬上又關了。老漢正在疑惑,待一會兒,門又開了。從里面走出一個年輕貌美的女郎。
老漢驚呆了,說:“早知有這樣的好事,該聽侄兒的話,把老伴帶來。”
姑爺·姑奶奶
有個長工第一次去財主家上工,走進朝門,一群惡狗圍攏來,張牙嚙齒,汪汪狂吠。長工招架不住。三姨太聞聲趕來,吆喝道:“瞎眼狗,連你大哥也認不得了,還裝作要咬人的樣子。”狗仍舊一個勁狂吠。
長工向狗求饒說:“姑爺,我是你妻侄兒,上工來了,你別咬我吧!”
三姨太聽了,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天下竟有跟狗攀親的。
“姑奶奶,請你招呼一下,叫它莫咬我吧!”這長工回過頭來向女主人求助。
少東奶奶吃了啞巴虧,又不好發火。心想,姑奶奶也是老前輩。
我也有朋友
有個海員在海洋航行三年回家休假,見老婆懷抱著一個嬰兒,問道:“這是誰的雜種?”老婆不肯回答。就東猜西想,問道:
“是不是我的朋友老趙的?”
“不是。”
“是不是我的朋友老朱的?”
“不是。”
“是不是我的朋友老馬的?你要老實交代。”
老婆說:“別以為只有你才有朋友,我也有朋友。”
真笨
莫師傅下班回家路上,順便去菜市場買點菜,討價還價,買了幾斤藕,想拿回去討好老伴,免得她經常踏褻自己笨,連菜都買不來。
“老婆子,你看我買了兩斤藕,多便宜呀!”說著把藕遞過去。
“我說你笨,你不服氣。”老婆子嚷道:“難道你不知道這藕內部少說有一半是空洞?還自吹便宜。真笨!”
把首長當作老婆
丘八入伍當兵,學禮節,守規矩。見了上司,舉手禮,鞠躬禮,樣樣在行;上司吩咐他,口口聲聲只說:“是。”沒有半點差錯。常常得到上司的表揚,評為標兵。
有位戰友請他講一講經驗,以便向他學習。他說:“我總是把首長當作老婆。”
夫人
某君往訪教育局局長,問局長太太:“鄭女士,你夫人在家嗎?”
太太莫名其妙:“你說的夫人是誰?”
“你老公呀!”
“虧你是語文教師,連‘夫人’的概念都沒弄清楚。”
“焦局長是不是你丈夫?”
“是。”
“他是不是人?”
“也是。”
“好哇,既是丈夫,又是人,為什么不是夫人呢?”
誰肯來背我
小敏因一點小事,吵吵嚷嚷要跟丈夫離婚。兩口子去法院途中,要蹚水過一條小河。水冷得浸骨,小敏實在犯難。老公說:我背你過去。
妻子伏在老公背上過了河,走著走著突然停了下來。說:“算了,不離了。咱倆回去吧。”
“你不是堅決離婚嗎?”
“要是真的離了,回去時誰肯來背我過河。”
鴛鴦
兩口子早上出門,打池邊經過,見兩只鴛鴦戲水,情意綿綿。妻子對夫君說:“怪不得人們把夫妻比作鴛鴦哦,你看池塘兩口子恩恩愛愛,好快活呀!”
夫君好像沒聽見。
晚上兩口子回家,又經過這里,鴛鴦仍在優哉游哉。妻子說:“它倆形影不離,真好!”
“你莫老是旁敲側擊。”夫君答話了:“你再仔細瞧瞧:剛才那兩只中的母鴛鴦已不是早上那只了。”
溫夢
年近花甲的老兩口,見青年人成雙成對親親熱熱出游的情景,不禁勾出了昔日美夢。于是,相約傍晚七時去柳樹下重溫舊夢。
老頭兒如約來到樹下,哼著:“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搔首躊躇,等了又等,不見女方光臨。快兩個小時,才悻悻回家。見老伴躺在床上睡覺,不禁指責道:“你怎么言而無信呢?”
老伴這才掀開被子,哭喪著臉說:“真對不起,只怪媽不讓我去。”
酸酒
蘇秦在外游學多年,卻沒得到一官半職。父母不喜歡他,也不喜歡他的妻子。
有一天,父親的壽辰,兒媳們都來祝壽。蘇秦的哥哥捧杯敬酒,二老連聲稱贊:好酒,好酒!
蘇秦敬酒時,二老卻罵道:“這樣的酸酒,虧你有臉拿來祝壽。”
蘇秦的妻子忙去伯母家借了一杯好酒前去祝壽。二老還是搖頭說:“好酸!好酸!你家的酒都是酸的。”
蘇秦的妻子說:“這酒是特意從伯母家借來的,絕不會酸。”
蘇秦父親罵道:“你這不行時的人,就是不酸的酒,一經過你的手,也會變酸的。”
再也不打幺兒子
三個兒子給老爺子拜壽。席上,老爺說:“光喝酒,沒趣。你們各人說個‘四言八句’湊湊熱鬧吧。”
大家商定,這四言八句的內容,每句末尾依次要有“圓又圓”“心喜歡”“亮閃閃”“缺半邊”。
長子說:“月到十五圓又圓,家家戶戶心喜歡,滿天星星亮閃閃,月尾月亮缺半邊。”
次子說:“桌上餅子圓又圓,拿在手里心喜歡,上面芝麻亮閃閃,咬了一口缺半邊。”
三兒子說:“四人坐席圓又圓,吃肉喝酒心喜歡,粉條白菜亮閃閃,爹爹死了缺半邊。”
老爺子怒氣沖天,要打幺兒子,追趕到廚房,三個兒媳問老爺子為什么要打老幺,老爺子說明非打不可的原因。
三個兒媳都求情莫打,讓我們三妯娌重新各說一段,挽回影響。
老爺子同意了。要求在四言八句里各人都要說出自身能耐,句尾要有個“子”字。
大兒媳婦說:我是裁縫家中一女子,出嫁時陪嫁一把好剪子。爹爹你去扯點好料子,我給你做件好褂子。
二兒媳說:我是木匠家中一女子,出嫁時陪嫁一把好斧子。爹爹你去找根好樹子,我給你做把好椅子。
幺兒媳說:我是屠戶家中一女子,出嫁時陪嫁一把好刀子。爹爹若要打你幺兒子,小心要你的命根子。
公公老兒見幺兒媳婦比幺兒更厲害,只好說:“再也不打幺兒子。”
不關你的事
老爺爺見兒子在打孫子,教育兒子說:“兒子有錯要耐心說服教育,不能隨便動手動腳。”
兒子反駁說:“我打我的兒,不關你的事。”
老爺子氣昏了,順手扇了兒子一巴掌,說:“我打我的兒,不關你的事。”
賀兒得子
有個商人在外經商發了財,卻不管父母在家吃苦受窮。一天,老人接兒子來信,說他已成家立業,喜得貴子。
老人百感交集,把多年來的苦辣酸甜寫了封回信:
欣喜我兒得一兒,你兒切莫學我兒。
我兒餓我我難熬,你兒切莫餓我兒。
望孫出氣
潘老漢養了個逆子,常常虐待老父,有時還動手打老子。
可老漢卻百般呵護他的寶貝孫兒。鄰人提醒老漢:“你兒子對你那么忤逆,你還這樣疼愛他的兒子,何苦呢!”
老漢說:“屋檐水滴現窩窩,等孫子長大,他會替我出氣的。”
傳家寶
兒子正在專心雕刻一只木碗,老子見了問道:“你雕木碗干嘛?”
兒子說:“木碗是我們的傳家寶。你現在拿木碗給爺爺吃飯;等你老了,我也拿木碗給你吃飯。”
伍業的娘早死,全靠爹又當老子又當娘,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可后來爹老不中用了,常跟媳婦一起虐待他,連孫子都為爺爺鳴不平。
有一次,伍業見老爺子飯沒煮好,從火爐堂里抽出一根柴火來打老子,然后放進爐里。小孫子馬上把這根木柴取了出來。
“你把柴取出來做什么?”伍業喝問兒子。
“我要把這根火柴頭保存起來,作為傳家寶。”孫子認真回答。
“這算什么傳家寶?”
“你用它來孝敬爺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來孝敬你老人家,這難道不是傳家寶嗎?”
誰來養活我
范公子游手好閑,過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不料老父一病歸天,公子哭得死去活來,痛不欲生。
人們勸他節哀。
公子說:“我不為別的悲傷,只是傷心今后誰來養活我呀!”
能不愁嗎
兩結拜兄弟聊天。哥子說:“常言‘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走千里兒不愁’,這話不對。”
弟問:“為什么不對?”
哥說:“我媽走親戚,才幾里遠。這天,我連晚飯都沒得吃,肚子餓得咕咕叫,能不愁嗎?”
父子差別
美國最著名的億萬富翁洛克菲勒每當住旅館的時候,總是囑咐店家給他挑選一個價格最低的房間住。店主問道:
“洛克菲勒先生,你兒子每次來這里都是挑選最昂貴的房間,可是,你卻相反,這是為什么?”
洛克菲勒笑著說:“他有一個億萬富翁的父親,而我卻沒有。”
變爺還債
張仁欠下劉祿一百兩銀子債務,臨死無法償還。債主無奈,只有說:“張仁,你下輩子變牛變馬,也要把我的債還清。”
張仁說:“劉老板,這筆債我下輩子一定加倍償還。不過,不能變牛變馬,而是要變爺爺跟你還債。”
劉老板怒火中燒,罵道:“你無錢還債,反倒出口傷人,真該死!”
“我這不是挖苦你,傷害你。”張仁說:“我就是變牛變馬,下輩子也還不清你那么多債呀。只有變你爺爺,才能還清呢!你看你爺爺一輩子勤爬苦掙,給你積攢了這么大一份家業,多好呀!”
死愛兒
某年秋天,石柱縣有個姓邱的老漢突然失蹤,家里人悲痛欲絕,尋找好幾天沒找著。
終于有一次在山坳里發現他的遺體還懸掛在一棵樹上,兒子把他放下來,從身上搜出他的遺書,寫道:
為父無能,辛苦一輩子也沒能發財。聽某地仙說,這里是一所好陰地。我特地躲著你們來這里吊死。你們把我埋在這樹下一丈遠的地方,棺材南北向,定能讓你們子子孫孫當官發財。這樣,我死了,在陰間也高興。
愛死兒
羅老漢晚年得子,愛的要死。八歲了,還用籮筐挑著,不讓他走路,怕他跌倒。特取名金鎖,望能鎖住長命富貴。
上了小學,老師說金鎖太懶。老漢護短說,他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已成習慣,請老師原諒他。
誰知金鎖十三歲時死了父親,老母更管不住他,有時還打他老娘。十八歲時,老母撒手西去。不到兩年,家業被這寶貝兒子敗得一干二凈,只有餓死家中。
鄰人惋惜說:是父母真的愛死了兒子。
父子扛驢
父子倆趕驢去市場賣,一路上不斷有人議論。
開頭有人說:“爺倆牽著驢不騎,真笨。”
老子叫兒子騎驢。走了一會兒,又有人說:
“這孩子真不懂事,讓老父走路,自己騎驢。”
兒子下驢,請老子騎上。走了沒多久,又有人說:“這老頭兒心狠,自己騎驢,讓孩兒走路。”
父子倆一前一后,同騎驢上。快到市場,遇到動物保護主義者指責說:“你們只圖自己舒服,讓驢子受罪,太不仁道了。”
父子倆沒辦法,只有拿繩子捆住驢腿,拿杠子扛驢上市,卻又惹來更多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