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家庭(4)

不肯讓路

父子倆性情固執傲慢,遇事不肯讓人。一天,父親宴請親友,派兒子上街買肉。回家路上遇一人迎面而來,兩人都不肯讓路,就原地站著不動。

父親見兒子久不回家,只得前往尋找,見他立在那里,就告訴兒子:“你把肉提回家去,我來替你與他見個高低,看誰立得久。”

相差無幾

齊國有個家財萬貫的富翁,兒子卻特別愚笨。富翁反夸兒子多才多藝,見多識廣。艾子說:“我想試他一試,假使令郎知道米是從哪里來的,就算我有眼無珠。”

富翁叫兒子當面回答。兒子笑著說:“這還不知道嗎,還不是從布袋子里出來的。”

富翁皺眉說:“這孩子別的都懂,只這回糊涂了。為父告訴你,米是從田里來的。”

艾子心里好笑,說:“好聰明的人呀!田能自己長出米來嗎?這樣的父子,真是相差無幾。”

夸老子

父子去親戚家吃喜酒,一路上,老子教兒子:“人要學會沖殼子(吹牛),你在客人面前,要夸老子樣樣都比別人強,不但我有面子,別人也會夸你聰明。”

筵席上,有人夸獎朱大才說:“你家良田千頃,妻妾成群,是本地最有錢最有勢的富翁。”

兒子接過話茬說:“我家老爺子是比他更有錢有勢的富翁。”

又有人說:“趙不凡考中了舉人,是我們家鄉最有臉面的人。”

“我家老爺子比趙不凡更有臉面。”兒子跟著夸獎老子。

有人夾著一片豬肉說:“豬崽只吃不做,把自己吃得肥肥胖胖,到頭來,被人宰割,切成小片,作為美食,只有豬最蠢,人們才稱為蠢豬。”

“我家老爺子比蠢豬更蠢。”兒子話音剛落,頭上被老子敲了一下,以為是自己夸錯了,急忙更正說:“不是我家老爺子比豬更蠢,是我家老爺子不比豬蠢。”

賣餅

父親叫兒子上街賣餅,叮嚀說:“燒餅要三枚銅錢一個,少一枚都不要賣,寧可自己吃。”

中午時分,兒子就回家了。父親一看提籃,餅子還剩一半,雖沒賣完,倒也高興,心想這孩子第一次出門做生意,銷路不錯,有出息。

待叫兒子交錢時,兒子說:“一枚錢也沒有。”

問起緣由,兒子說:“出門前你吩咐過:燒餅三枚銅錢一個,少一枚都不要賣,寧可自己吃。來買的人都說太貴了,要少給一枚。我就照你說的,自己吃。來的人越多,我吃的越多。要不早點回來,我的肚子會脹破的。”

買甲魚

父親叫兒子去買兩只甲魚,要活的,不要死的。

兒子問:“死活怎樣看得出來呢?”

父親說:“你把它放在水里,如果能游,是活的;不游是死的。”

到了魚市,兒子選了兩只甲魚去河里試水。第一只放進水里,甲魚游走了;第二只也走了。回到家里兒子報告父親:照你的吩咐,我買的兩只甲魚在河里游呢。

換鱉

昆山有個姓孫的破落戶子弟,把祖傳的家業敗個精光,只剩下兩把椅子。一天,見有人提著一只鱉打門前經過,想買無錢,就拿一把椅子換了來。

那人將椅子拿去鄰居家變賣。鄰人看出這椅子精工細琢,便用兩斗米買下,說:“要是再有一把配成一對就好了。”

賣鱉人說:“這好辦。”第二天,又提一只鱉去換。

姓孫的子弟說:“你怎么不早點來呢?我家恰恰有兩把椅子。剩下的那把已被我搗碎煮鱉了。”

穿鞋

老子罵兒子笨,一代不如一代;兒子不服氣,反駁說:一代更比一代強。

一天,老子買了兩雙鞋子回家,一雙高,一雙低。老子要去親戚家,把兩雙鞋子各穿一只。走起路來,一高一低,跛一跛的。他覺得奇怪,問兒子:“我的腳怎么突然變得一只長,一只短了呢?”

“我說你老糊涂了吧!”兒子說:“不是你的腿變得一長一短,是路一高一低。”

有人指教:“是鞋子一高一低。”

老子一看鞋子,果真是人家說的對。生氣罵兒子,快去拿雙鞋來換一換。

兒子回家跑了一趟,兩手空空,回來說:“家里那雙也是一只高,一只低,我才沒拿來。”

撿到銀子以后

父子進城,兒子跟后,見有個老太太手鐲掉在地上,便撿起來追上去交給了她。

“蠢材!那只金鐲子要值多少錢呀!掉在地上,你撿起來就是你的了。你卻拿去交還失主,真是個大傻瓜。”老爹訓示說:“以后撿到東西,你不要聲張,就是別人來找你,你也只說沒有。要拿回家來交給我。”

有一天,兩父子上街買豬。老爹取煙袋時,帶出鈔票,掉在地上。兒子悄悄撿來揣在懷里。到了豬行,老爹討價還價,好不容易搞定價格,等他取錢付款時,摳穿衣袋,也找不著,慪氣空手回家。

到了家里,兒子歡天喜地告訴老爹:“今天我撿到一包票子,拿回來交給你。”

老爹接過一看,說:“不就是我掉的嗎?你為什么不早說,讓我心急火燎,白跑一趟,差點慪出病來。”

兒子說:“我完全是照你吩咐的辦事,悄悄撿起來揣著,不聲張,拿回家來交給你。”

少管閑事

老爸教育兒子說:“多管閑事受人磨,少管閑事多快樂。與自己無關的事,別管。”

有一回,老爸腰間別著的煙鍋余火燒著了衣衫,卻不知道。

兒子見了,本想告訴他,又覺得與自己無關,不敢開口。眼看越燒越寬,才忍不住問道:“老爸,有件事不知該不該說。”

老爸問:“這事與你有關嗎?”

兒子說:“無關。”

“既然與你無關,還問什么呀!”老爸生了氣,兒子再也不敢說了。

等火燒痛了老爸的屁股,他才轉過身來罵:“小雜種,怎么不告訴我?”

“這事與我無關,是你不要我說的嘛!”

出丑

有個殺牛匠從殺豬匠家門前路過,問殺豬匠的兒子:“你爹爹在家嗎?”

殺豬匠的兒子忌諱“殺豬”兩字,回答說:“我家老爹‘出亥’(殺豬)去了。”

殺牛匠回家對兒子談起這事,夸獎他家兒子聰明得很。兒子也心領神會。

第二天,殺豬匠到殺牛匠家問:“你家老爹在家嗎?”

殺牛匠的兒子說:“我家老爹他出丑(殺牛)去了。”

問:“他幾時回來?”

答:“出盡了丑就回來。”

父業難改

有個在衙門當差的衙役,發了財,覺得跟人家跑腿,沒出息。教兒子讀書,不要走老子的路。怎奈兒子耳聞目染,積習難改。一天,教師見他大伯搖扇走來,出聯叫他學習應對:

大伯手中搖羽扇

家君頭上戴鵝毛

兒子剛才對上,父親認為沒擺脫自己的陰影。教師又出六字對:

讀書作文臨帖

傳呈放告排衙(生對)

教師又出五字對:

讀書宜朗誦

喝道要高聲(生對)

又出四字對:

七篇古文

四十大板(生對)

教師見仍未擺脫衙門一套,不免生氣,罵:

打胡說

往下站(學生)

放屁(教師)

退堂(學生)

哼(教師)

喝(學生)

父子隱情

老爹對兒子說:“你得到公司老板的賞識,做了辦公室主任。聽說還差個辦事人員掃地抹屋,打雜跑腿,讓我來當這個差,既可為家庭增加收入,又可互相關照。”

兒子說:“可以,只是不要公開父子關系,免得人家說我拉關系。”

老爹如愿以償,去上班了。辦事勤懇認真,也得到老板賞識。

日子久了,老板看出了些蛛絲馬跡,問老爹:“你跟主任有沒有什么特殊關系?”

“沒什么特殊關系。”老爹說:“只不過我跟主任他媽有點交情。”

老板又問主任:“你跟老爹有什么特殊關系嗎?”

“沒什么特殊關系。”主任說:“只不過跟他兒媳相處得好罷了。”

心想事成

“闊別多年,今朝得見,你老弟果然心想事成。可喜可賀。”干哥哥滿面笑容地說。

“老兄,你我都七老八十的人了,還談什么心想事成。開什么玩笑啊。”干弟一本正經。

“難道你忘記了?”干哥接著說:“小時候,干爹一打你,就抓住你的頭發。你對我說,要是沒有頭發該多好啊。現而今,你多年的愿望不是實現了嗎?”

干兄弟一摸腦殼,光溜溜的,一絲頭發也沒有。這才恍然大悟,說:“你老兄記性真好,我果然心想事成了。”

撿樣

兒子見老子抽煙,吞云吐霧,十分好奇,因問:“爸爸,什么時候學會抽煙的呀?”

老子有些尷尬,支吾說:“好兒子,我哪有時間考慮這個問題喲!”

有一天,老子見兒子把手指伸進嘴里學著抽煙的樣子,就制止說:“不要把手指伸進嘴里當煙抽。”

兒子說:“好爸爸,我哪有時間考慮這個問題喲。”

笑話一擔

有個年近七旬的老頭晚年得子很是高興,就給兒子取名年紀。次年,又生一子,認為兒子該有學識,就取名學問。后來又生一子,覺得七老八十了,還接二連三生小孩,讓人笑話,就取名笑話。

幾個兒子漸漸長大,老翁叫他們上山打柴。回來后,老漢問老婆:“他們各人打了多少柴?”

老婆子回答:“年紀有了一把,學問一點也沒有,笑話倒有一擔。”

遺傳

媳婦對夫君說:“公公跟婆婆都七八十歲了,還那么恩愛,真叫我羨慕。你看,爸爸對媽媽服侍得多周到,端茶送水,好吃的,好穿的,都照顧女人。我信遺傳學,你爸的基因一定會遺傳給你的。”

夫君高興極了,說:“我媽媽的基因都已遺傳給我了。”

浪費生命

賈先生教育兒子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時間就是生命,千萬別學朱三、劉四他們整天打麻將簡直是浪費生命。”

兒子問:“你憑什么說人家浪費生命?”

老子說:“昨天晚上他們通宵打麻將到天明,我給他們抱膀子,這還有假呀?”

子過父

王長生拿“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句話來教育兒子。

兒子問爸爸:“是不是做父母的一定比兒子高明?”

“當然,這還用問。”

兒子又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愛迪生。”

“那么,愛迪生的爸爸為什么沒發明電燈呢?”

順序顛倒

兒子問爸爸:“人們都說,現今老一輩跟下一輩人有‘代溝’,究竟有哪些不一樣?”

老爸說:“也沒有什么不同,都是逐漸懂事,結婚,生子。只不過現今把順序顛倒過來了。”

自家姑娘好

柳媽與楊媽為鄰,常在一起拉家常。

柳媽說:“你福氣好啊,媳婦乖巧,能干又勤快。”

楊媽說:“好是好,只是媳婦太關顧她娘家了。有好吃的,好穿的,總忘不了拿去孝敬她爹媽……”還沒說完,她女兒從婆家回來,取出一件新衣抖了抖,說:“媽,這才是我給你買的,你試試合不合身,花色樣式中意不?”

柳媽說:“還是姑娘好。”

楊媽說:“當然是自家姑娘好。”

媳婦與娘

吳老太接了兒媳,榮升婆婆,本當高興才是。可當他看見兒子給媳婦買時裝或首飾的時候,心里總有些不平。對老伴說:“兒子心里只有媳婦,沒有老的,真是娶了媳婦忘了娘。”

“你這話早就聽膩了。”老伴封踏了她。

“我何曾對你說過這話,你就聽膩了?”她覺得委屈。

“從前,我媽也愛像你這么說。”

買鞋

小康回家過年,給奶奶買了一雙冬天穿的毛皮鞋,讓奶奶試穿,看合腳不?

奶奶穿上了,說:“合腳,小康真有孝心。”

“小康,你該給你媽也買一雙呀!”他爸爸在旁提醒他。

小康說:“你已經給媽買了兩雙,可奶奶一雙也沒有呢。”

買書

小兩口挽手逛街。書店推銷員在大聲口頭廣告:“這《笑林廣記》里邊的許多笑話,真的笑死人。”

媳婦催促郎君說:“快去給你媽買一本。”

差別

丈夫問妻子:“你對你媽和對我媽怎么差別那么大?”

“有什么差別?”

“你媽來了,吃什么,有什么;我媽來了,有什么,吃什么。是不是?”

妻子:“根本沒差別呀!就你說這兩句話來看,也只不過是語句順序變了一下,有什么了不起。”

母豬肉

尤屠夫賣母豬肉,囑咐兒子不要說這是母豬肉。

不久,有人來買肉,兒子就告訴他說:“這不是母豬肉。”那人知道他在說謊,就走了。

父親知道了,罵道:“我已叫你不要事先跟人家提這事,你為什么偏不聽?”

過一會兒,又有一個買肉的人前來說道:“這肉皮子這么厚,莫不是母豬肉啊!”

兒子說:“怎么樣,難道這話也是我先提起的嗎?”

殺半價

父親叫小明去買瓶酒,告訴他:“不管老板要多少錢,一律只出半價。”

小明來到酒鋪,問老板:

“這酒多少錢一瓶?”

老板:80。

小明:40。

老板:60,行不行?

小明:不行,30。

老板:那就40吧!

小明:不行,20。

老板:30總可以了吧!

小明:不行,15!

“干脆送給你算了。”老板用氣話諷刺他。

小明:“要送得送兩瓶,一瓶不行。”

兄弟買靴

兄弟兩合買一雙雨靴,哥哥經常出門,穿的時間多,弟弟心里不平。等夜間哥哥睡了,便穿著雨靴在屋里走來走去,才好受一些。

雨靴穿破了,哥哥跟弟弟商量再買一雙新的。

弟弟抱怨說:“我再也不上你的當了,害得我夜里也不能睡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和县| 洛扎县| 扶沟县| 乐平市| 平安县| 浪卡子县| 泰安市| 乌鲁木齐县| 通江县| 故城县| 扶余县| 齐齐哈尔市| 吉林省| 吉安市| 合肥市| 高阳县| 微博| 宁城县| 太原市| 棋牌| 双鸭山市| 大石桥市| 鹿泉市| 灵石县| 甘谷县| 涿州市| 安西县| 红安县| 鄂托克前旗| 宕昌县| 仙游县| 吉隆县| 长海县| 广宁县| 永登县| 措勤县| 哈尔滨市| 合阳县| 永安市| 天柱县| 额尔古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