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馬王堆帛書——西漢古隸作品

書法賞析

帛書,指書寫在帛上的文字。帛的本意為白色絲織物,但到春秋戰(zhàn)國時,帛已經(jīng)泛指所有的絲織物。當(dāng)時,帛的用途相當(dāng)廣泛,包括作為書寫文字的材料。到漢代時,古籍中已有“帛書”一詞,如《漢書·蘇武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不過,由于帛的價格遠(yuǎn)比竹簡昂貴,所以能夠用帛書書寫文字的只限于當(dāng)時的達官貴人。

▲馬王堆帛書

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帛書共有28種,計十二萬余字,均破損嚴(yán)重。依照《漢書·藝文志》分類,六藝類的有《周易》《喪服圖》《春秋事語》和《戰(zhàn)國縱橫家書》;諸子類的有《老子》甲本、《九主圖》《皇帝書》和《老子》乙本;兵書類有《刑德》甲、乙、丙3種;數(shù)術(shù)類有《篆書陰陽五行》《隸書陰陽五行》《五星占》《天文氣象雜占》《彗星圖》《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等,方術(shù)類有《五十二病方》《胎產(chǎn)圖》《養(yǎng)生圖》《雜療方》等。

《馬王堆帛書》為西漢人墨跡字,書體有篆、隸之分,篆書約抄寫于漢高祖十一年,也即公元前196年,隸書則約抄寫于漢文帝初年?!恶R王堆帛書》非一人所書,風(fēng)格也各有不同,有的秀美婉約,字體和成熟的漢隸相近,大約屬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體篆意濃厚,行距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現(xiàn)一種灑脫自如的意趣。

由于留存至今的漢人書法多為刻石,因此《馬王堆帛書》等漢人書法墨跡是非常珍貴的。同時,因為沒有經(jīng)過人為的修飾刻鑿和傳拓的因素,我們可以清楚地認(rèn)識“古隸”的本來面目?!肮烹`”廣義上包括秦隸和漢隸,狹義上則專指剛從秦小篆蛻變而來的秦末漢初的隸書,其筆畫雖然簡約方折,但在形態(tài)上還保留著篆書意味,較少波折夸張之勢。除了《馬王堆帛書》,東漢以前的竹、簡文字全都稱作“古隸”。

《馬王堆帛書》在書法風(fēng)格上極具特色,這主要得益于其在書體演變過程中的相關(guān)屬性。如《戰(zhàn)國縱橫家書》在體勢上還保存著篆書母體的明顯特征,隸書橫向發(fā)展的筆勢并不顯著,而呈縱橫交錯的斜式格局,一如金文、大篆,氣勢雄毅豪放。而《老子》甲本用筆上以中鋒為主,少見偏鋒,線條粗細(xì)適宜,所以顯得沉著而內(nèi)斂,應(yīng)出于成熟的書家之手。

同時,在章法上,《馬王堆帛書》也有特殊之處,很像后世行書縱有行、橫無格的布局,與竹簡、刻石文字受諸多條件的限制很不一樣,更多地表現(xiàn)出了灑脫自由的意趣。

總之,《馬王堆帛書》是研究西漢書法的珍貴資料,反映了文字由篆至隸的隸變特征,使西漢有無隸書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趣味鏈接馬王堆漢墓

馬王堆漢墓位于中國中部湖南省的長沙市,是西漢初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葬。墓葬內(nèi)的隨葬品十分豐富,共出土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陶器、竹簡、印章、封泥、竹木器、農(nóng)畜產(chǎn)品、中草藥等遺物3000余件。而且,墓葬中還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以及中國迄今所能見到的最早的方劑書籍帛書——《五十二病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山区| 土默特左旗| 邳州市| 宜都市| 东阿县| 竹北市| 讷河市| 岳阳市| 手游| 登封市| 仙桃市| 上高县| 柘荣县| 洞头县| 德兴市| 离岛区| 靖宇县| 大荔县| 扶余县| 乐业县| 化德县| 务川| 托克托县| 安丘市| 明水县| 名山县| 京山县| 和平区| 嵩明县| 木兰县| 文昌市| 西乌珠穆沁旗| 巫溪县| 孟连| 广丰县| 会同县| 阳信县| 那曲县| 青冈县| 武宣县|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