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公司的創辦與經營法律常識(9)
- 不可不知的創業法律常識
- 辛輝
- 4081字
- 2017-10-26 17:59:37
分析
資不抵債是指企業的全部債務超過其資產總值,以致不足以清償債權人的狀況。在我國,法律并未對資不抵債時能否申請破產作出明確規定,但對公司不能償還到期債務作了規定。我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我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和第七條對此進一步規定:“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規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據此可知,如果小韓的公司僅以資不抵債為由申請破產,是很難成功的,只有該公司出現了資不抵債并且同時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這一情形時,才能申請破產。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 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二條 企業法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并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的,依照本法規定清理債務。
企業法人有前款規定情形,或者有明顯喪失清償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規定進行重整。
第七條第一款 債務人有本法第二條規定的情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申請。
清算組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案例
文某、馬某和陳某是某個廣告公司的員工,因三人對本單位領導的作風感到不滿,遂紛紛辭職。辭職以后,三人都沒有找到比較滿意的工作,后來三人商議共同成立一家廣告公司。于是,三人就各自拿出了三十萬共同出資成立了時代廣告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以后,文某主要負責聯系本公司的業務,可是公司成立了兩個月僅接到了有限的幾單生意。后來,馬某通過自己的私人關系接到了幾單大生意,公司這才開始發展起來。但好景不長,三年以后,公司的經營狀況大不如從前,最后,公司經法院宣告破產并進行清算。那么,清算組的權利和義務有哪些呢?
分析
公司清算是指解散的公司清理債權債務、分配剩余財產、了結公司的法律關系,使公司歸于消滅的程序。公司清算是要由清算組來完成,清算組有法定的權利和義務。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條和一百八十九條的規定,在清算期間,清算組的職權為:清理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通知、公告債權人;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務;清繳所欠稅款以及清算過程中產生的稅款;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清算組應履行的義務為:忠于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財產;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清算組組成以后要按照法律規定履行職權和義務,一旦違反就會受到法律的追究。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四條 清算組在清算期間行使下列職權:
(一)清理公司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二)通知、公告債權人;
(三)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公司未了結的業務;
(四)清繳所欠稅款以及清算過程中產生的稅款;
(五)清理債權、債務;
(六)處理公司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
(七)代表公司參與民事訴訟活動。
第一百八十九條 清算組成員應當忠于職守,依法履行清算義務。
清算組成員不得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財產。
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公司破產后,債權人怎樣申報債權呢?
案例
2006年,王某等人創立了金色童年兒童玩具有限責任公司。公司創建以后,生產的玩具廣受孩子們的喜愛,本公司的產品占據了某地兒童玩具市場的半壁江山。從2010年開始,該公司生產的傳統玩具不再盛行,市場上開始出現一批批智能玩具。為了趕上時代的潮流,該公司也開始著手生產智能玩具,但由于技術原因,其生產的玩具幾乎無人問津。沒過多久,公司業務量開始驟減,并且負債累累。無奈之下,公司只好破產,之后,人民法院委托清算組進行清算。魏某持有該公司20%的股份,那么,魏某應該怎樣申報債權呢?
分析
人民法院受理的公司清算案件,應該及時指定有關人員組成清算組。而債權人則應該就自己的債權向清算組進行主張。我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據此可知,清算組會在十日內通知債權人魏某,魏某在接到通知書以后向清算組申報債權即可。在申報債權時,魏某應該提供相關的證據以證明其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如果魏某沒有接到通知書,可以在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債權。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 清算組應當自成立之日起十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六十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向清算組申報其債權。
債權人申報債權,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并提供證明材料。清算組應當對債權進行登記。
在申報債權期間,清算組不得對債權人進行清償。
公司解散時對于財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
案例
德陽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速凍水餃、速凍湯圓等食品,公司自成立以來,就開拓了本地的速凍食品市場,該地區每家每戶幾乎都知道德陽速凍食品。可是,從2012年開始,消費者就反應德陽公司生產的食品味道不如從前了,再加上有其他品牌食品進軍速凍食品市場,德陽公司的效益開始下降。甚至從2013年開始,公司開始拖欠員工的工資。2015年,公司終于支撐不下去,決定解散。后來,清算組來到公司進行清算,員工們很擔心自己的工資是否能要得回來,所以不斷向清算組詢問公司的財產清償順序是怎樣的。
分析
清算組在進行清償債務時會依照一定的順序,該順序也是由法律明文規定的,任何人不得自行決定。根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在公司清算期間的債務清償中,應該首先支付的是清算費用,比如評估、變賣、分配公司財產等所需的費用,公告費用,清算組成員的報酬以及訴訟費用等都屬于清算費用;其次是支付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用及法定補償金;再次是繳納所欠稅款;最后才是償還其他公司債務。如果還有剩余,剩余財產由股東分配。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上述順序也是根據債務的輕重緩急等多方因素考慮確定的,員工的工資關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甚至有的會影響到每個家庭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撥付完清算費用以后,就會清償員工的全部或部分工資。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六條 清算組在清理公司財產、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后,應當制定清算方案,并報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公司財產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的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后的剩余財產,有限責任公司按照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清算期間,公司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公司財產在未依照前款規定清償前,不得分配給股東。
公司董事之間發生沖突并因此給公司帶來損失怎么辦?
案例
美蝶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個以經營女性化妝用品為主的公司,王某和林某都是該公司的董事,分別持有本公司17%的股份。在公司上下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自從創辦以來收益就十分可觀。2014年,王某提出改變營銷策略,要大膽創新,林某則持反對意見,認為公司的經營模式沒有問題,無需改善。因看法不同,二人發生了沖突。從此以后,二人就矛盾重重,股東大會的許多決策都因二者的沖突而經常無法很好的落實。長此以往,二人的矛盾給公司的效益帶來了極大的損害,公司經營每況愈下。林某覺得公司不能再正常維持下去,但又不知道應該怎么辦。
分析
股東是指向公司出資、持有公司股份、享有股東權利和承擔股東義務的人。雖然股東出資組建公司的目的是為了盈利,但同時也要承擔賠錢的風險。股東之間如果因個人意見不合時,也應該以公司的整體利益為重,但是這也不排除會出現因股東之間長期的個人矛盾影響公司效益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第一條和《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的規定可知,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以公司董事長期沖突,且無法通過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解決,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為事由提起解散公司的訴訟。本案就屬于上訴情形,因林某個人持有公司17%的股份,所以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解散公司的訴訟請求。
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第一條第一款 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訴訟,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
(三)公司董事長期沖突,且無法通過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解決,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的;
(四)經營管理發生其他嚴重困難,公司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的情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一百八十二條 公司經營管理發生嚴重困難,繼續存續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
在申請解散公司的同時能對公司進行清算嗎?
案例
2013年,丁某、尹某、高某和侯某共同出資建立了高新餐具有限責任公司,高某對公司持有20%的股份。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給本地的多個餐廳和超市供應餐具,后來,因公司生產的餐具經常出現質量問題,之前的餐廳和客戶都不再使用該公司的餐具。到2015年,公司的財務出現嚴重虧損,所欠的債務也無法按時歸還。高某覺得公司不可能再繼續經營下去,遂提出了解散公司的申請。為了盡快了結此事,高某想同時向法院提出對公司進行清算。那么,高某可以這樣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