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帶團隊為什么要學會說話

有人形象地說:“團隊就是一個有口才的人對著一群有耳朵的人說話,讓這些人聽從你的領導。”善于溝通是領導帶團隊的基礎,團隊的方向、效率、干勁都要靠領導的好口才。身為領導,要想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留住團隊中的優秀員工,消除自己和下屬之間的矛盾,就要學會說話。一個不善于溝通的領導很難帶好團隊。

一張巧嘴指明清晰方向

古人曾說:“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會不會說話足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運勢,更何況是一個團隊呢?從某方面來說,團隊是否優秀,和領導會不會說話存在著莫大的關系。會說話的領導未必能帶好自己的團隊,但不會說話的領導多數不能帶好自己的團隊。

優秀的領導不只是個人的優秀,還要帶動整個團隊,讓大家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在人數眾多的團隊中,如何才能讓大家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呢?靠默契嗎?顯然不行。這就需要領導者發揮自身效用,用自己的口才為團隊指引方向。

李單是一家香港公司的老板,近期組建了一個新項目組,準備寫一本介紹公司工作法的書籍,一是為了介紹自己公司的高效率工作法,讓更多人學習這種工作經驗,二是為來年的公司上市做準備。

新項目組人員是從各個不同的圖書公司跳槽而來的,大家曾經的寫作類型各不相同,對圖書的質量把控也存在很大差異。如果項目組里的成員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寫作,最后的成書肯定是各種風格摻雜在一起,貓不像貓,狗不像狗,只能算是一本不倫不類的垃圾書。

假如李單坐視不管,不僅公司介紹高效率工作法的目的無法達到,公司來年的上市工作也將胎死腹中。

看到這種情況,李單將項目組的成員召集在一起,心平氣和地說:“我知道大家都是各個公司的精英,在寫作上擁有豐富的經驗,都有獨自負責這個項目的能力。但是,如今我們都只是團隊中的一員,必須相互協作,統一方向。還請各位‘將軍’委屈下,踏實做個‘士兵’,徹底放空自己,完全忘記以前的寫作風格,通過經常開會協商的方式統一文風,互幫互助,共同完成這個項目。”

李單堅持每天工作前把大家組織在一起開個小會,為項目組成員指出清晰的方向。“磨刀不誤砍柴工”,看似把大量時間浪費在開會上,實則為大家統一了方向,避免了無效的工作,最后的效率反而更高。

兩個月后,項目組順利編寫出一本質量上乘的工作法方面書籍,深受讀者的喜愛。公司的上市工作也因為這本書籍而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項目組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優異的成績,李單可謂功不可沒,正是因為她的會說話,團隊才找到清晰的方向,項目才順利完成。

設想一下,假如李單沒有這么優秀的口才,不能為大家找到清晰的方向,如何能帶好自己的團隊呢?那樣的話,團隊必將一盤散沙,無力做出任何值得驕傲的事情。

咱們再來看一個相反的案例,看看不會說話會造成怎樣的危害。

劉璐是一家機械廠的總工程師,做抽油機的設計工作。一天,公司董事長下達一個命令,要求劉璐一個月內設計出一款新式抽油機,將繪制好的樣圖提交給生產部門。

劉璐是這家機械廠的骨干,擁有豐富的設計經驗,拿過多項設計大獎。她輕車熟路地設計出一款新式抽油機,各種圖樣、數據都清晰地呈現在圖紙上。

此時正值電腦技術剛興起不久,馬上就要退休的劉璐哪懂得電腦啊,因為她讀書時根本沒接觸過電腦,所以,多年來她的草圖都由兩名繪圖員繪制,以彌補她在電腦技術方面的不足。

但其中一名老繪圖員突然辭職,公司新招進的繪圖員小劉剛剛畢業于一家設計學院。小劉為人謙虛,事事虛心求教,唯恐因自己缺乏經驗而給公司造成損失。沒想到剛入職就接到這么重要的工作任務,他在欣喜的同時也憂心忡忡,擔心自己的能力無法勝任。

小劉來到劉璐辦公室,虛心地問:“劉總工,咱們要繪制的圖紙是二維的還是三維的?”

劉璐瞪了他一眼,責怪道:“讀書時老師怎么教你的?這么點兒小事還要問,怎么教你的,你就怎么繪。”

小劉分辯說:“繪制二維圖紙需要使用Auto CAD繪圖軟件,繪制三維圖紙需要使用Solid Works軟件。我們讀書時只教了Auto CAD繪圖軟件,如果可以的話,我就繪制二維圖紙了。”

劉璐氣沖沖地說:“你自己決定吧!覺得怎么繪制正確,就怎么繪制,別總是讓人手把手教你。”

小劉被一通臭罵,情緒低落,只能憑自己在學校里的經驗繪制圖紙。

一個月后,小劉繪制出二維圖紙,另一名繪圖員則繪制出三維圖紙。兩個人原本各負責一半繪制工作,如今卻一種是二維圖,一種是三維圖,怎么可能拼裝成總裝圖呢?期限到了,新設計的抽油機卻因為這點兒小事被耽擱,公司從設計部到生產部和銷售部都蒙受了巨大損失。

我們從這個案例中看到,領導的說話方式直接決定著團隊的工作方向,劉璐不僅不善于聆聽下屬的意見,還以蠻橫無理的說話方式處理下屬的虛心求教,沒能帶好自己的團隊,最終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糟糕的說話方式就像一艘在大海上航行、羅盤卻失去效力的航船,不斷偏離既定方向,永遠也無法順利到達目的地;優秀的說話方式則像迷途中的燈塔,為團隊指引前進的方向。

一番話“吹”出高效率團隊

仔細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同事,同樣的時間內,一些人能做很多工作,另一些人卻什么工作都沒做,寶貴的工作時間就這樣被白白浪費掉。沒錯,任何人做事都有效率高低之分,團隊也是如此。優秀的團隊之所以優秀,就是因為團隊里每一位成員的工作效率都很高。

人是有惰性的,團隊里的成員也不例外,許多人都習慣拖延,生活方式也比較散漫。似乎效率低下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而提高效率是每一位領導都要面對的主要難題。會說話的領導可以讓自己的團隊持續高效地工作,而不會說話的領導只能受團隊低效率的困擾。

對團隊來說,短期的效率低下不會造成多大危害,但是,如果坐視這種現象不管,時間久了,團隊將會失去競爭力,在與競爭對手較量時則會變得不堪一擊,甚至威脅到公司的生存。

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主營業務是做機場專用打印機設備,向全國各地的機場銷售打印機并提供技術支持。

近期,這家公司的老板發現,公司員工的工作效率普遍低下,外派到各個機場的技術工程師本可以三五天就完成的工作,卻常常拖延到十幾天還沒有完成,每位技術工程師的差旅費都遠遠高過預算。機場航站樓的領導抱怨常常找不到技術工程師的人影,各個航空公司的值機人員抱怨機器壞了找不到人修,已經出現過多次因為打印機故障而耽誤旅客行程的現象。

公司為了打響品牌,搶占更多市場,前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不惜賠本和競爭對手打價格戰。本來就沒有利潤,還要承擔這么繁重的差旅費用,而且技術工程師還在不斷給公司抹黑。公司老板再也坐不住了,把各位技術工程師召集到一起,說:“各位長期出差,工作辛苦,日后公司有了起色肯定不會辜負大家的付出。如果從責任方面出發,告訴大家盡職盡責,說得有點大,我就從你們的個人利益說吧。每天能做多少事,大家心里都清楚,而且機場工作人員也有人經常給我反饋。那些盡心盡力的同事,我都在心里記下了,今后的升職、加薪都會以此為參考。所以希望大家多多努力,為自己的前程著想,多盡一份心,提高工作效率。站在公司角度上想問題的人,公司絕對不會虧待他。”

聽完這段話后,這個團隊的工作效率肯定會提高一個臺階。因為大家都已經明白,今后對待工作的態度直接影響自己的前程和工資,混日子只會作繭自縛,還有什么不努力工作的理由呢?

拖延和懶惰能將一個人毀滅,讓一個人錯失成功的機會。如果團隊習慣了拖延,每個人做事情都不緊不慢的,沒有任何緊迫感,那就是在自毀前程。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如果大家能偷懶則偷懶,有誰會把團隊的利益置于首位呢?

面對這種情況,領導者必須要有一個好口才,及時糾正團隊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努力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因為工作效率是公司的命脈,直接影響公司能否保持活力,繼續發展下去。

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反映領導的能力。語言能力欠佳的領導,無力改變團隊工作效率低下的現狀,但又不能放縱不管。所以,領導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多學習怎樣和自己的下屬說話。

我們來看一下,同樣一種情況,同樣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如果換另外一種說話方式,效果會有什么不同。

公司老板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怒氣沖沖地說:“要求你們三五天完成的工作,非要拖延到十幾天,機場領導遇到問題找不到人,航空公司值機人員面對故障打印機干著急,你們當時在哪里?看電影?逛街?還有一點兒責任心嗎?能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能不能把公司利益放在首位?能不能有點兒職業精神?”

如果公司老板采用這種訓話式表達方式,也許短期內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但是持續不會太久,團隊中的成員會繼續拖延、散漫,很快就會忘記公司老板之前的訓話。

所以我們說,對領導而言,同樣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會不會說話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效果。會說話的領導能革除團隊中的“毒瘤”,給團隊帶來活力;不會說話的領導只能通過不斷訓話的方式暫時解決問題,一旦遇到類似情況,又只會采取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解決問題。

不會說話的領導受團隊效率低的困惑,心思沒少費,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會說話的領導則能及時改變團隊效率低的弊端,把團隊拉回良性發展的軌道上來,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

團隊凝聚力來自領導的那張嘴

“……一根筷子耶,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喲,牢牢抱成團。一個巴掌耶,拍也拍不響;萬人鼓掌喲,聲啊聲震天,聲震天……”這是《眾人劃槳開大船》里的歌詞。由此可見,凝聚力對一個團隊有多么重要。

狼群的可怕之處并非在于它們擁有多么突出的個體優勢,而是在于它們以團隊精神為重,充分調用團隊的力量。面對比自己兇惡的動物,它們往往可以取勝,秘訣就是擁有很強的凝聚力。

優秀的團隊就像狼群一樣,不見得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擁有很強的實力,但是,他們肯定有很強的凝聚力,這才是他們制勝的法寶。我們不要低估凝聚力的巨大作用,世界上許多非凡的事業實際上正是凝聚力的產物。無論是我們綿延不斷的萬里長城,還是埃及的金字塔,哪個不是凝聚力創造的奇跡?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萬眾齊心,具有凝聚力的團隊,才能完成非凡的工作。我們為什么要組成團隊?就是因為意識到任務是艱巨的,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靠團隊精誠團結,互幫互助,從而完成一個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畢竟“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團隊中,優秀的領導者起到的作用不可估量。那么如何才算得上是優秀的領導者呢?他要有能力把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組織到一起,把一個個分化的力量凝聚在一起。

會說話的領導者能讓團隊里的每一個人都淡化自己的利益,以團隊的利益為重,最后合眾人之力,完成團隊遇到的每一個艱巨任務。即便是面臨危機,會說話的領導者也能臨危不懼,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調動大家的凝聚力,最終轉危為安。

一家化肥廠持續虧損,于是化肥廠領導號召所有經銷商召開一次大會,共同商討如何改變這種局面。

會議開始之后,眾位經銷商的謾罵聲不時傳來,紛紛指責化肥廠廠長的錯誤經營方針。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隨時可能發生激烈爭吵。

片刻之后,化肥廠廠長在謾罵聲中走上臺,忍辱負重地說:“大家該罵的罵了,該說的說了,現在我請求大家停下來,聽我說幾句,否則咱們只能這樣無休無止地爭論下去,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首先,我要向大家道歉,由于我個人錯誤的經營方針,才導致今天這種局面,給大家帶來很大損失。大家放心,我會承擔自己的責任,彌補眾位經銷商的損失,還大家一個公道。廠里接下來要施行一項新的經營方針,必將給各位帶來一定的收益,希望各位能多給廠子一點時間,大家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一起商討對策。我再次向大家致歉,并以廠子的聲譽擔保,一定會彌補每一位經銷商的損失。”

會場漸漸靜下來,謾罵聲沒有了。眾位經銷商被化肥廠廠長的話說服了,他們打起精神,齊心協力想出一個好的對策,使化肥廠轉危為安,業務也一天天大起來。

一番話就改變了化肥廠的命運,本來岌岌可危的化肥廠被廠長的這番話救活了。其實,廠長的話并沒有這么大的功效,根本不可能救活一個廠子。真正救活廠子的是化肥廠和經銷商協力組成的團隊,這個充滿凝聚力的團隊創造了一個奇跡。

但是,并非每個領導者都可以僅憑幾句話就調動起眾人的凝聚力。面對稍縱即逝的機會,只有那些會說話的領導者才能牢牢抓住,不讓寶貴的機遇從自己眼前流失。

商場如戰場,沒有哪個公司可以順風順水,避過所有危機。在經商的過程中,公司領導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時一個不小心就會導致公司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面對這種分崩離析的局面,如何才能重拾大家的信心,增強大家的凝聚力顯得至關重要。會說話的領導者可以憑借自己的真誠和好口才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力挽狂瀾,救活自己的公司。

創業不易,守業更難。如果辛辛苦苦創建的公司最后毀在領導不會說話上,豈不可惜?

在今天這個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領導者承受著繁重的工作壓力,很容易陷入焦慮中。越是在危急關頭,越考驗領導者的領導力。會說話的領導可以消除團隊中的恐懼,讓大家堅定信念,增強凝聚力,共同迎接未知的挑戰。

好口才可以化解與下屬的矛盾

由于生活環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人與人之間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領導者和下屬之間也不例外,矛盾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

在團隊中,遇到矛盾時,無論是領導者,還是被領導者,都不能忍氣吞聲,一味遷就對方,更不能伺機打擊報復,用野蠻的方式處理雙方之間的矛盾。雙方要積極主動、心平氣和地化解矛盾,用溝通的方式來解決。

領導者和被領導者隸屬于同一個團隊,是利益共同體,忍氣吞聲和伺機報復都不是明智之舉,也有違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團結的需要,最后只會損人不利己,共同吞食惡果。

團隊中的領導者,擔負著維護團隊團結的重任,更應該寬容大度,通過溝通的方式化解與下屬之間的矛盾,而不是讓矛盾越積越深,最終達到不可調節的地步。

然而,領導者如何才能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切實化解自己和下屬之間的矛盾呢?這就需要語言的藝術了。不會說話的領導者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彼此之間的矛盾越積越深;會說話的領導者卻可以運用語言的藝術,有效化解自己與下屬之間的矛盾,甚至讓彼此之間的關系更緊密。

小王是一家公司的新入職員工,同時入職的新員工多達百人,只有一人可以榮升為銷售部部門主管。3個月以來,小王和小李的銷售業績并列第一,都深受銷售部部門經理的青睞。

小李私下告訴部門經理,說小王在背后說經理壞話。部門經理本想在暗地里給小王穿小鞋,但轉念一想,還是以公司利益為重吧!誰讓自己是領導呢,不如大度一些,于是把他叫到辦公室,心平氣和地問:“小王啊,你們這批新員工就數你能力最突出,我很看好你。有個事想請你幫忙,我覺得自己可能有些缺點,不知道你對我個人有什么建議?”

小王大吃一驚,意識到自己說的話被領導知道了,于是說:“不知道是不是小李和您說了些什么,我曾經跟他抱怨,說您這個人要是不那么固執會更出色的。”

經理聽了微微一笑,贊賞地說:“沒想到你這么坦誠,倒是實話實說。小李告訴我,你說我這個人冥頑不化,做什么都一意孤行,簡直是一個老頑固。不過,我不信你會這么說,所以才找你來證實一下自己的判斷。”

小王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說:“不好意思,經理,我這個人心直口快,心里藏不住事,還真說了。得罪您的地方,還請不要見怪。不過,我說的可沒他告訴您的那么嚴重。”

經理這才知道小王是個直爽的人,并沒有什么歹意,于是謙虛地說:“以后對我有什么建議可以直接來告訴我。當然,背后抱怨我也行。”說完哈哈一笑。

小王聽了,驚訝地說:“大家不是說您聽不進意見嗎?這么看來也不是這么回事啊!”

原來,小李見小王的業績突出,怕他威脅自己的主管職位,有意在經理面前說他壞話,故意夸大其詞。

經理的說話方式非常好,既坦誠,又心平氣和,結果換來了小王的坦誠以待。如果他不是心平氣和地說,而是上來就一通臭罵,或者用手中的權力在背后給小王使絆子,就會冤枉一個直爽的朋友,也讓自己錯過一次虛心改正缺點的機會。

領導和下屬隸屬于同一個團隊,大家目標一致,都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哪里有什么不可化解的矛盾呢?在團隊中,許多矛盾都是微不足道的,可能雙方并沒有本質矛盾,只因為彼此缺乏溝通才讓矛盾越積越深。會說話的領導者能用委婉的方式化解這種矛盾,消除兩個人之間的隔膜。

領導者和下屬發生矛盾后,通常很難克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往往會采取過激的手段處理和下屬之間的矛盾,也就不會得到一個讓自己滿意的結果。會說話的領導卻能讓對方在心平氣和中坦露心聲,用明智的方法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得到一個最有利于自己和團隊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領導態度很好,卻“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根本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的下屬坦言相告,也就無法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這就需要領導者不僅要有良好的態度,還要有善于和下屬溝通的經驗和技巧,而這是一個長期鍛煉的結果,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

會說話能讓領導更有威信

什么是團隊呢?有人形象地說:“團隊就是一個有口才的人對著一群有耳朵的人說話,讓這些人聽從你的領導。”讓別人聽你的領導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只有樹立自己的威信,才能讓下屬心甘情愿聽你的。

古人說:“有威則可畏,有信則樂從,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管理者身份特殊,是團隊中的“領頭羊”,關系到整個團隊的命運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沒有威信的領導無法服眾,不僅會讓自己失去領導職位,還會給團隊帶來一場災難。

有一家物流運輸公司,因業務需要,聘用了一位新主管。

新主管所帶的團隊成員都是工作多年的老員工,都覺得新主管缺乏經驗,難以服眾,所以一個個目無紀律,經常遲到。

新主管為了和大家打成一片,只得忍氣吞聲,唯恐這些老員工聯合起來都不聽從他的管理。面對越來越嚴重的遲到現象,他束手無策,不知道怎么樹立自己的威信,便寄希望于和這些老員工好好談談,以此改變他們對待工作的態度。

于是,新主管在早會上對大家說:“我新上任,沒有大家經驗豐富,但是希望大家遵守紀律,不要因為對我不滿而紀律渙散。”

然而,這話并沒有什么效果,遲到現象依然非常嚴重。

用溫情的語言對下屬說話沒錯,但是,遇到欺軟怕硬、不服從管理的下屬,一定要拿出自己的威信來,否則就是在縱容下屬為所欲為,不利于自己帶好團隊。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為什么大家都這么做呢?就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威信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直接關系到下屬是否服從管理,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威信的領導能帶好自己的團隊。

說話該硬氣時就要硬氣,不然會讓那些習慣了欺軟怕硬的人覺得你是一個“軟柿子”。好言相勸未必就能和員工打成一片,說話硬氣也未必就不能和員工維持好關系。會說話的領導者懂得怎么說才能挽回自己的威信,及時制止員工破壞自己威信的行為。

幾日后,新主管意識到自己的忍讓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大家還是沒把他放在眼里,就想通過殺雞儆猴的方式為自己樹立威信。

新主管在早會上說:“明天來得最晚的那個人,無論他是誰,以后就不用再來了。我說到做到,不信你們盡管遲到。”

第二天,老王還是遲到了。但是,他仗著自己是十幾年的老員工,絲毫沒把遲到當回事,依然嬉皮笑臉地來上班。

但新主管非常果斷地走到他面前,把信封丟給他,說:“這是你這月的工資,以后不用再來了。”

大家都傻了眼。

新主管對大家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你們這些老員工更應該遵守規矩,給新員工做個表率。我之前多次提醒大家不要遲到,但是沒人把我的話當回事。如果我繼續姑息,公司業績下滑,是怪你們不服從管理,還是怪我沒提醒大家呢?”

遲到之風就這樣被剎住了。此后,大家對新主管的話言聽計從,再也不敢當成耳旁風。

溫情的語言有助于和大家搞好關系,卻不一定對所有人都有效。面對那些不把領導的話當回事,不服從管理的員工,說話就要采取強硬的態度,而不是繼續用溫情的語言,那不是和善,而是縱容。

那么,什么是威信呢?它是領導在下屬心目中的威望,也是領導在下屬心目中的信譽。沒有威望,信譽就不足,沒有信譽,威望就不夠。二者相輔相成,不能缺失任何一個,而不是分化兩極,一味地溫情或強硬。

然而,樹立威信并不等同于妄自尊大,也不是用蠻橫的態度強壓下屬,而是讓下屬敬佩你,心甘情愿聽從你的領導。妄自尊大不僅不會提高自己的威信,還會導致下屬與你離心離德,最后讓你威信掃地。蠻橫的態度不能讓下屬真正敬服,擺架子只會損害自己的威信,甚至讓下屬失去對你的信任。

領導者在樹立威信時,常常陷入各種誤區之中。比如,一些領導覺得威信就是緊緊抓住權力不放,或者認為威信就是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聽自己的話。其實,這樣只會破壞團隊的團結,讓團隊喪失民主,怎么可能樹立起威信呢?

留住人才少不得一張好嘴

團隊是由人才組成的,只有留住人才,團隊才能持續強大。然而,昔日為團隊立下汗馬功勞的實力派員工,今日也許就遞交辭呈,打團隊領導一個措手不及。如何為團隊留住優秀員工,不讓人才流失呢?恐怕不會說話的領導者很難做到這一點。

并非所有辭職員工都抱定了必走的決心,事實上,許多員工只是為了假借辭職“要挾”領導者,希望公司提高自己的福利待遇,或提升自己的職位。這些員工未必缺乏忠誠,對公司還是有很大價值的。如果因為領導不會說話而讓這些人堅定了辭職的決心,就會給團隊造成很大損失,豈不是非常可惜?

留住人才是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只有留住人才,才能讓團隊發揮最大效力。

快遞員小許踏實能干,一直是公司的骨干,卻突然遞上辭職申請。

公司領導把他請到辦公室,不解地問:“你在咱們公司這么多年了,業務熟練,一直都是公司的骨干,為什么突然選擇離職呢?”

小許回答說:“干快遞挺累的,整日風吹日曬的,每天加班這么多,工資卻不見得有多高。雖然男人吃點苦是應該的,但是工資不能養家也不行啊。”

公司領導說:“既然覺得男人吃點苦是應該的,為什么還怕苦怕累呢?風吹日曬的工作多了,建筑工人比你累得多吧!公司加班也很正常啊,一個男人,怕什么加班啊!我看你還不如一個女人呢,咱們公司很多女員工都能干,你怎么就干不了?豈不成了窩囊廢了?”

小許聽了這話,氣急敗壞地說:“沒錯,我就是不如女人,就是窩囊廢,所以就不拖累公司了,您就批了吧!”

公司領導說:“愿意走就走吧!我不信有哪家公司愿意收留一個怕苦怕累的人。”

最后,兩個人不歡而散。

其實,小許并不是真的想辭職,只是覺得目前的工資有些低,不能養家糊口,想假借辭職之名和領導談一下工資待遇的問題。可是,公司領導曲解了小許的意思,以為他是怕苦怕累,不想加班。不會說話的領導不僅留不住人才,反而是在把人才往外趕。

與下屬交流是兩個人的事,需要切實弄明白對方主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不能受自己的情緒影響,否則就會被情緒牽著鼻子走,讓自己的判斷出現嚴重錯誤;更不能不顧客觀事實,憑借自己的主觀臆斷來妄下結論,讓對方受到委屈。

如果公司領導和小許之間換一種交流方式,我們不妨看一下會有什么結果。

公司領導問:“為什么選擇辭職呢?對公司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嗎?”

小許答:“沒有,都挺好的。就是覺得工作有點累,風吹日曬的,還經常加班。”

公司領導說:“男人嘛!就應該累點。不過咱們這個行業確實挺辛苦的,每次我看到公司的女同事風吹日曬,經常加班時,我都特別心疼。”

小許說:“是啊,即便經常加班,也不能保證養家糊口呢。”

公司領導說:“公司能體諒員工的不容易,也在試圖為員工提高待遇,估計近期就會給優秀員工提高工資待遇。我個人覺得你在工作方面挺出色的,可以幫你申請優秀員工。一分付出,一分回報。你這么辛苦,這么出色,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普通員工的崗位上,后期肯定會調整崗位的,也許能提升到管理層中來。”

假如兩個人這樣溝通,也就不會出現什么不愉快了。領導與下屬溝通,要明白下屬究竟是怎么想的,只有洞悉對方的心思,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為公司留住人才。退一萬步講,就算下屬因為怕苦怕累堅決辭職,也沒必要撕破臉皮,畢竟大家同事一場,好聚好散,何必最后搞得像仇人一樣呢?

無論是什么行業,要想把團隊帶好,都不能缺少人才。面對人才可能流失的情況,管理層要學會運用語言的技巧,盡力挽留住對團隊來說不可或缺的人才。

會說話的領導懂得察言觀色,注重觀察員工的細節,不會因為觀察不到位而發生誤解員工意思的現象。挽留人才就要充分考慮員工為什么要辭職,然后站在員工的角度做出冷靜的分析,曉以利弊,駕馭好自己的語言,真正把話說到對方心坎里,如此才能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挽留住優秀人才。

能說會道可以激起員工的干勁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員工的干勁足不足其實由領導者決定。得到領導器重的員工大多干勁很足,地位無足輕重的員工做工作卻往往提不起熱情。某些領導者之所以覺得自己的員工干勁不足,是因為還在讓他們的潛力“睡大覺”,沒能把他們的潛力激發出來。

每一個員工都有無限潛力,其力量之大,甚至超過我們的預期。只不過員工的潛力都隱藏了起來,需要領導把它激發出來。會說話的領導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激發員工的潛力,讓他們干勁十足,打造一支激情四射的團隊。

作為領導者,一定要明白,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員工是否干勁足,而在于領導如何激發出員工的干勁,因為每一個員工都有潛力做一個干勁十足的優秀人才,為何同樣的人在你的團隊中干勁不足,在會說話的領導那里卻干勁十足呢?就是因為他擁有干勁十足的潛力,只是還沒有被你激發出來并加以利用罷了。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來舉一個例子。

在人來人往的火車站前,一個雙腿殘疾的人在人群中乞討。

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乞討者,因為他面前擺放著一些小商品,施舍者可以任選一樣帶走,以此作為對施舍者的回報。

一位路人從這位乞討者面前經過,匆匆丟下一張鈔票,隨即若無其事地離開了。沒走多遠,他又回到這個乞討者面前,拿走一件小禮物,真誠地說:“非常抱歉,你是一位商人,我卻把你當成乞丐了。”

數年后,那位乞丐成了一位著名的商人,四處尋找當年那個把他當成商人的人。

有人說,真正的殘疾不是身體的殘疾,而是心理的殘疾。身體殘疾的人一樣可以擁有無窮潛力,一樣可以做出非凡的成績。一些領導者經常抱怨自己的團隊干勁不足,卻沒想過從自身找原因。與其抱怨下屬干勁不足,不如想辦法激發他們的潛力,讓他們成為干勁十足的人。

家長教育孩子時,為了鼓勵孩子做個聽話的好孩子,經常說:“寶貝長大了,變得懂事了,爸爸媽媽很欣慰。”這么說過之后,小孩子就會更聽話,哪怕是原先有些淘氣的孩子,聽了這些話也會收斂幾分。領導者為什么不如法炮制,把這種經驗應用到自己的團隊中呢?相信自己的下屬,激發他們的潛力,他們就會朝著你期許的目標一步步邁進,最終變成你希望成為的樣子。

小張和公司領導劉總一起出差,原本計劃兩個人一起為顧客維修機器。但是,劉總臨時決定和顧客洽談業務,所以繁重的維修工作只能由小張一人承擔。時間緊,任務重,小張維修時卻不緊不慢,頗有抱怨之詞。

劉總和顧客吃完午飯回來,發現小張才修了幾臺,知道他肯定在鬧情緒。于是,劉總對小張說:“剛才吃飯時,咱們的顧客夸你呢!說你們的工程師太有能力了,一個人維修這么多機器,建議我給你發獎金。”

小張不好意思地說:“今天上午狀態不好,還沒修幾臺呢,下午我加把勁,不能讓顧客失望。”

劉總制止他,關心地問:“吃飯了沒有?沒吃飯的話,先去吃點兒東西。我這會兒有空,先幫你修著。你別著急,吃過飯休息休息。”

小張咬咬牙說:“您盡管忙,我一個人沒問題。先修完,再吃飯,不然對不起顧客的評價啊!”

會說話的領導懂得如何駕馭員工的情緒,及時調整員工的工作狀態,讓員工充滿干勁。身為領導者,不要抱怨員工干勁不足,要學會從自身找原因,觀察一下員工為什么干勁不足,是不是領導自己哪里沒注意到,或者員工受了什么委屈。

會說話的領導首先是一個智者,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找出問題的癥結。找出問題出在哪里之后,只需要三言兩語,就能激起員工的干勁。不會說話的領導也許只會發脾氣,隨隨便便指責干勁不足的下屬。

對于會說話的領導者而言,不存在干勁不足的員工,無論是誰,只要引導到位,都能成為一個工作熱情度很高的優秀員工。領導者需要做的不是抱怨自己的員工干勁不足,而是努力發現導致員工干勁不足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讓自己的團隊變得更優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武县| 贺州市| 普宁市| 米泉市| 安乡县| 耒阳市| 望江县| 兴城市| 黄陵县| 保山市| 白城市| 合水县| 兴安县| 柏乡县| 兴义市| 德江县| 云霄县| 措美县| 姜堰市| 化州市| 邵阳市| 禄丰县| 柳林县| 寿光市| 沾益县| 安康市| 丽水市| 日喀则市| 涞源县| 常熟市| 陵川县| 禹州市| 瓮安县| 林周县| 邹平县| 惠东县| 清新县| 阳春市| 镇坪县| 青岛市| 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