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1 供應鏈的價值與感知

供應鏈的核心價值就是掌控商品從誕生給交付給顧客的供需最大效益。

4.1.1 什么是供應鏈

供應鏈并非電子商務所特有的概念,在傳統零售商業領域中,供應鏈管理水平實際上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甚至在信息化與智能自動化方面都要優先于電商供應鏈的發展,電商供應鏈的發展歷程可以認為是互聯網+供應鏈的結合體。在繼承傳統供應鏈的基礎上,基于互聯網電商的銷售形態又有了相應的變革。那么,如何理解所謂的供應鏈供應鏈管理?

現代供應鏈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商品到達消費者手中之前各環節服務商的協同過程,簡單地說就是在商品從生產到最終交付的全過程中,企業需要與上下游商戶(包括生產商、供應商、渠道商、零售商等)協同好供應活動。傳統行業的供應鏈核心是圍繞企業從產品的生產、制造、供應、分銷、零售等網絡進行有效的管控,通過銷售網絡將產品最終送到消費者手中,將各個環節構建成一個價值鏈。這其中也包括了對電商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整體控制,成功的供應鏈管理能夠協調并融合供應鏈中的所有活動,最終形成無縫的連接,為供應端與消費端提供一體化的服務過程。供應鏈結構如圖4-1所示。

圖4-1 供應鏈結構

完整的供應鏈應該是包括生產商、供應商、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和銷售渠道等的完整網絡,而對于電子商務平臺,尤其是B2C電商平臺來說,整個供應鏈的構建會更加依賴于內外部合作商的協作構成,這其中,供應商管理與物流倉儲配送管理成了電子商務最為核心的服務環節。電商供應鏈的設計,關鍵就是利用互聯網的技術,構建電子化的供應鏈管理平臺,對傳統的上下游商業運作進行最大程度的高效協同,并充分地進行信息共享。

4.1.2 電商供應鏈價值

供應鏈強調的是商品供應能力與渠道銷售、用戶需求之間的協同效力,如何在滿足銷售最大化的提前下,更大程度地提高商品流通過程的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在商品可得性、交付及時性及準確性之間尋找到一個最佳平衡是電商供應鏈不斷追求的終極目標。不同品類的電商對供應鏈管理的需求會有所差異,比如生鮮電商,對商品存儲的保鮮與保質有著更高的要求;快消品電商則強調小包裝商品的零售效率;對大型家具類電商來說,則要重點考慮大宗商品的組裝與包裝運輸管理。若要有效地規劃電商供應鏈,首先應該清晰地了解電子商務的核心價值鏈(具體如表4-1所示),這是開展電商業務的本質。

表4-1 電商價值鏈的本質

無論是實物類電商還是虛擬類電商,其產品供應與市場需求配給過程都符合這樣的商業本質,通過對商品供應鏈上游的生產與供應環節的影響與控制,來提升電商綜合競爭實力。

傳統供應鏈的價值鏈與電商供應鏈的一樣,它們之間的差異在于由于傳統地理位置和信息傳播的限制,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之間更加冗長,無論是效率還是效益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價值鏈各個環節之間的信息孤島現象更為嚴重,在大部分情況下,每一個價值鏈環節都只會基于其環節自身對市場需求的預測,來設計商品的采購計劃與存儲計劃,這就會導致供應鏈“牛鞭效應”的負面影響被無限放大,極大地增加了供應鏈上下游之間協同管理的難度,而完全依靠人力資源進行供應鏈的管理顯然是無法滿足這樣龐大的體系進行高效率運作的。我們稱這樣的供應鏈模式為供應鏈1.0時代,我認為在計算機信息技術大量應用之前的商業時代都是基于這樣的模式。

直到將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引入供應鏈,供應鏈管理才進入了2.0時代。在這個時代里,供應鏈過程中大量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技術,包括信息化硬件設備的使用,使得供應鏈的管理提高了信息的準確性與傳播效率,單環節或幾個環節之間的信息協同有了初步的發展,但整個價值鏈還沒有完全網絡化,信息孤島現象仍然大量存在。2.0時代的標志是倉儲管理的全面信息化,這其中帶動了運輸物流的部分信息化與網絡化。

3.0時代可以稱為電商供應鏈時代。在這樣的時代環境下,供應鏈的價值鏈連接從2.0的“生產-供應”提升到了生產-供應-銷售-配送模式,一些大型的電商平臺和國家支持的物流基礎服務建設為電商供應鏈的全網絡連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3.0時代,供應鏈的信息化是全面化的,覆蓋到了所有環節的信息化體系,并且各價值鏈環節之間將通過互聯網絡進行信息流的連通,實現信息的實時交付與相互共享。在3.0時代,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將會是一個完全閉環的一體化體驗模式。從線上的預訂、支付,再到訂購之后的配送、收貨、評價、分享,甚至于訂購商品之后就可以掌握到商品在線下的具體情況,從供應端的倉儲中輸出,到通過物流運輸在路上,直至配送員將貨物配送至消費者手中的全過程都能進行信息化的實時跟蹤。在3.0時代,生產和供應端對于市場消費需求的預測已經比較準確,但仍然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供需關系仍有可能出現巨大的差異,這使得生產和供應商品的成本管理的風險仍然極高。

4.0時代可以稱為物聯網供應鏈時代。這樣的模式在全球的各類商業形態中正在發生著,當供應鏈信息化與網絡化全面覆蓋的模式基本實現時,提升供應鏈的智能化與調整上游生產的模式將成為發展的核心。在4.0時代,所有供應鏈環節都必須是全信息化、全網絡化連通狀態的,智能化的軟硬件將無處不在,從PC到手持終端設備,再到大型終端設備,機器代替人力的效用將最大化。從生產方式上來說,即從供應端來說,預測性的市場需求引導的生產行為仍然存在著很大的風險性,但電子商務使得對市場需求的預測性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商品預售模式。在預售模式下,銷售端僅需要向消費者展示和推銷一個概念中的商品,就可以獲得消費者的訂單,并且這些訂單都已經預付了一筆真實的資金,供應端完全可以利用預售模式下明確的生產需求來實現按需生產,僅需適當地增加一些物流和倉儲過程中的損耗預測,就能提供極為精確的商品生產數量,原有的以生產為主的商業模式將轉變為更準確的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生產模式。

這里最關鍵的就是供應鏈電商化為企業帶來的巨大價值:一方面,供應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完善企業的信息管理與ERP系統;另一方面,通過電商化供應鏈平臺,能實現企業對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物流的全方面管理和監控,并且能將上下游的商戶與企業的銷售業務的處理進行有效的分工與協同,從而實現高效的銷售服務,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還有一方面,電商的供應鏈與傳統的供應鏈信息化系統的單一性不同,電商的供應鏈管理是融合了C端市場的消費信息與反饋,企業與商戶完全可以應用互聯網思維來經營管理供應鏈的生產與制造,從而有效地控制經營投入,這樣就促使了企業從傳統的產品生產導向型向互聯網的消費導向型的轉變。

2015年7月,一則消息牽動了電商業界的神經,亞馬遜(NASDAQ:AMZN)2015年第二季度扭虧為盈,超預期業績刺激股價單日暴漲,創出歷史新高,市值沖破2600億美元,一舉超過了傳統零售巨頭“沃爾瑪”,這成為一個標志性事件,市場認為,這不僅是亞馬遜對于沃爾瑪的勝利,更是互聯網新興業態挑戰傳統業態取得的勝利。當然,你也可以認為亞馬遜并非是純粹的零售企業,它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家高科技的互聯網公司,擁有一些非零售領域的銷售業務,比如著名的“AWS”(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提供以儲存、計算、數據庫和網絡化等為主的基礎設施服務),占了亞馬遜營收的很大一部分份額。但這些并非關鍵,我們應當看到的是,亞馬遜從網上書城起家發展至今可以提供消費者生活中的大多數商品,其供應鏈體系構建的競爭力(如圖4-2所示)不可忽視。

圖4-2 亞馬遜的供應鏈競爭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东丽区| 简阳市| 剑河县| 井研县| 黑山县| 潼关县| 濮阳市| 东城区| 遂溪县| 北碚区| 乌鲁木齐县| 林周县| 怀柔区| 改则县| 常宁市| 金坛市| 锡林郭勒盟| 阜新市| 阿拉善左旗| 共和县| 凤阳县| 新竹市| 天柱县| 双江| 稻城县| 娄底市| 兴业县| 新干县| 临海市| 西安市| 邛崃市| 湖南省| 额尔古纳市| 临漳县| 芒康县| 临城县| 罗源县| 越西县| 通城县| 施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