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書名: 霧都孤兒作者名: (英)查理斯·狄更斯本章字數: 3151字更新時間: 2017-08-10 17:36:56
奧利弗對他的新伙伴的性格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并以很高的代價取得了經驗。這一章雖短,但在本故事中非常重要
奧利弗好些天一直待在老猶太的屋子里,挑去手帕上的記號(帶回來的手帕實在太多了),有的時候也參與前面描述過的游戲。那是兩個男孩和老猶太每天早晨都要玩一玩的。最終,他因缺乏新鮮空氣開始感到不適,幾次懇切地要求老先生,讓他與他的兩個同伴一起出去干活。
由于看到老先生素來特別講究道德,奧利弗就更加急于得到一份差事了。每當逮不著或查理·貝茨晚上空著雙手回來時,老先生就會慷慨激昂地闡述懶惰與游手好閑的害處,并且讓他們餓著肚子上床睡覺,以使他們懂得積極工作的必要性。有一次,他甚至把他們打得從樓梯上滾了下去,不過,這是因為他過分執行了自己的道德戒律。
一天早晨,奧利弗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許可。沒有手帕帶回來有兩三天了,奧利弗已經無事可做,伙食也清淡了許多。也許這是老先生同意的原因。但不管是還是不是,反正他告訴奧利弗他可以出去了,并把他置于查理·貝茨和他的朋友逮不著的共同監護之下。
三個男孩出了門。逮不著像往常一樣翻起外套的袖口,歪戴著帽子;貝茨雙手插在褲兜里,三人閑逛著。奧利弗夾在他們兩人中間,既不知道要去哪里,也不知道先讓他學哪門手藝。
他們非常懶散地閑逛著,步態十分難看,以至于奧利弗不久就開始懷疑,他的伙伴是想欺騙那位老先生,根本什么活也不想干。逮不著還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喜歡將小男孩頭上的帽子取下來,然后拋在地上;而查理·貝茨則顯示出對財產權缺乏明確的概念,他從下水道旁的貨攤上偷了好幾個蘋果和洋蔥,塞進自己的口袋。他的口袋的容量大得驚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似乎都損害了整套服裝的外觀。這些事看起來是如此的不光彩,奧利弗正準備委婉地表示他想回去的念頭,他的思緒卻忽然被逮不著行為的奇怪變化引向了另一條渠道。
他們那時剛從克拉肯韋爾廣場(這個廣場又被人莫名其妙叫成“綠地”)附近的一個小院子里出來,逮不著突然停了下來,將一根手指放在嘴唇上,極其謹慎小心地拉著兩個同伴往后退。
“怎么回事?”奧利弗問。
“噓!”逮不著回答說,“你沒看見書架旁的那個老頭?”
“馬路對面的那位老先生?”奧利弗說,“是的,我看見了。”
“這老頭可以。”逮不著說。
“頂呱呱的一碟菜。”查理·貝茨評論道。
奧利弗十分驚訝地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但他還來不及發問,兩個少年就已偷偷摸摸地穿過馬路,鬼鬼祟祟地來到那個逮不著要他注意的老先生后面了。奧利弗跟在他們后面走了幾步,不知道是該前進還是后退,瞪著眼睛默默地愣在那里。
那位老先生頭上撲了發粉,戴著金邊眼鏡,模樣十分可敬。他上身穿一件黑絲絨領子的墨綠色外套,下身是一條白色的褲子,腋下夾著一根精致的竹手杖。他從書架上取了一本書,站在那兒十分投入地讀著,就像坐在他自己書房里的扶手椅上一樣。很可能他也的確以為就是在自家的書房里,因為從他那出神的樣子看,在他眼里顯然沒有書架、沒有大街、沒有孩子,簡而言之,除了他正在看的那本書,什么都沒有。他津津有味地認真看著書,有條不紊地從最上一行看到最下一行,然后翻頁,再從最上一行看到最下一行。
奧利弗站在幾步開外看著,眼睛睜得很大。當看見逮不著將一只手伸進老先生的口袋,從那里抽出一條手帕時,他是多么地恐懼與驚慌!他看著逮不著將手帕遞給查理·貝茨,然后兩人以最快的速度拐過街角跑了。
剎那間,手帕、手表、珠寶、老猶太的秘密全都涌進這個孩子的腦海。有一會兒,他站在那里,全身的血液沸騰,刺痛著他的血管,他感覺仿佛置身于烈火之中。然后,由于惶惑與害怕,他拔腿就跑,自己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只是盡可能快地飛跑。
這一切都發生在一分鐘之內。就在奧利弗開始跑的時候,老先生將手伸進口袋,發現手帕不見了。他急忙轉過身來,看見一個男孩正在沒命地奔跑,他很自然地斷定那就是小偷。于是他一面高聲大喊“抓小偷”一面跟在后面追趕,剛才看的那本書還拿在手上。
但是,高叫抓小偷的并不止老先生一個人。逮不著與貝茨不愿滿街上亂跑引人注意,繞過街角后就躲到第一幢房子的門洞里去了。聽到叫喊聲,看見奧利弗在跑,他們立刻就猜出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他們迅速地閃出來,也高喊著“抓小偷”,像正派市民一樣加入到了捉賊的行列。
盡管奧利弗從小就受過多位哲學家的教誨,但他并沒有從理論上懂得一句絕妙的格言:即保護自己是大自然的第一法則。如果他了解了這一格言,或許他對此會有一定的思想準備。然而,由于沒有這種準備,他更慌亂了,他只能更快地奔跑。老先生和那兩個男孩大叫大喊地跟在后面。
“抓小偷!抓小偷!”這喊聲具有某種魔力。商人走出了柜臺,馬車夫跳下了馬車,賣肉的放下了托盤,面包師扔下了籃子,送奶工丟下了奶桶,僮仆扔下了要送的東西,學生丟下了彈子,鋪路工摔下了鶴嘴鋤,小孩子放下了羽球板。他們紛紛跑到街上,驚慌失措,亂沖亂撞。他們飛奔著、呼喊著、尖叫著,在拐彎的時候將路人撞倒,弄得雞飛狗跳。大街上、廣場中、庭院里,到處都回響著這一聲音。
“抓小偷!抓小偷!”這喊聲得到上百條喉嚨的響應,在每一個拐角處,都有新的人加入。他們狂奔著,踩得泥漿四濺,踏得人行道咚咚作響。一扇扇窗戶都打開了,一群群人跑出來了,烏合之眾們蜂擁向前,許多觀眾在滑稽木偶戲演到最精彩的時候,決然離開臺前,加入追趕的人群,給“抓小偷!抓小偷”的叫喊注入新的活力。
“抓小偷!抓小偷!”圍捕某種東西的熱情早已深深植根于人類心中。一個筋疲力盡的可憐孩子,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臉上寫著恐懼,眼中滿是痛苦,豆大的汗珠順著面頰滾下來,每一根神經都繃得緊緊的,為的是擺脫追捕他的人群。而大家緊緊地跟在他的后面,每時每刻都在縮短著與他的距離,見他體力漸漸不支,他們就喊得更加響亮,叫得更加歡快。“抓小偷!”唉,看在上帝的份上,抓住他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
終于抓住了!多么巧妙的一擊,他倒在了人行道上。大家急切地將他圍住,每一個新來者都互相推擠著,想要上前看他一眼。“站開一點!”“讓他透透氣!”“胡說!他配嗎?”“那位先生在哪里?”“那不是,正從街上過來呢。”“給那位先生讓條路!”“是這個男孩吧,先生!”“是的。”
奧利弗躺在地上,渾身沾滿了泥漿和塵土,嘴角流著血,慌亂地環顧著圍繞著他的無數面孔。這時,那位老先生由跑在最前面的追捕者們殷勤地前拉后推,弄到了人群前面。
“是的,”那位先生說,“恐怕就是這個男孩。”
“恐怕!”人群中響起一陣嘟噥聲,“這可真夠妙的!”
“可憐的孩子!”那位先生說,“他受傷了。”
“是我干的,先生。”一個粗笨的大個子走上前說,“我一拳打在他的嘴上,我自己的手也碰破了一塊。我抓住了他,先生。”
那漢子齜牙一笑,手碰帽檐敬了個禮,希望得到一點獎賞。老先生不以為然地看了他一眼,焦急地四周看了看,仿佛他自己也打算跑開似的。他也許真的想這樣做,從而引起一場新的追逐,幸虧一位警察這個時候擠進人群(在這種場合,警察總是最后一個到的),一把抓住奧利弗的衣領。
“喂,站起來。”警察粗暴地說。
“真的不是我干的,先生。真的不是,真的。是另外兩個男孩。”奧利弗雙手急切地握在一起,環顧著四周說,“他們就在附近。”
“是嗎?在哪里,看不到哇。”警察說。他這話的本意是諷刺,卻碰巧讓他說中了。因為逮不著和查理·貝茨碰到第一個適合逃跑的院子,就溜之大吉了。“喂,起來!”
“別難為他吧。”那位老先生同情地說。
“啊,不會,我不會難為他的。”警察回答說,同時將奧利弗的上衣幾乎從他背上扯了下來,以此證明他的承諾。“起來,我知道你們這種人。別跟我來這一套。你站不站起來?你這個小壞蛋。”
幾乎無法站立的奧利弗勉強地站了起來,立刻被揪住夾克的領子沿著大街迅速拖走了。老先生在警察旁邊跟著大家一起走,人群中有能耐的,擠到前面一點走,不時地回過頭來看看奧利弗,孩童們邊走邊發出勝利的歡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