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互聯網金融自2013年在我國興起以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業務形態不斷創新,交易規模持續增長,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日益深刻,一方面有利于金融的服務效率與普惠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大家不愿意看到的問題與風險。可以說,在這個新興的金融服務領域,近年來一直處于一種“喜憂參半”的狀態。幸運的是,當前的政府監管機構、各參與主體、相關行業協會以及廣大的消費者均已意識到這些情況,并在鼓勵積極創新的同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該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監管細則、自律規范及相關整治方案。相信有這種“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氛圍、“多管齊下”的措施及“獎優罰劣”的機制,互聯網金融將結束過去“野蠻生長”的時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常態,業務形態更加成熟、模式創新更加理性、資源配置更加高效、風險管控更加完善,等等。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互聯網金融新常態下,市場更加需要“開放而審慎的創新者”,金融創新也需要新的視角并把握新的方向,如從供給側出發加快推進普惠金融及共享金融的發展,使之與國家“十三五”規劃的發展理念相適應。
筆者基于在金融行業多年的技術與業務工作經歷,并結合與多位互聯網金融領域高管人員的交流與探討,對當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從互聯網金融的平臺邏輯、大數據驅動模式創新、互聯網場景金融及相關風險的治理框架等多個方面予以闡述。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展望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機遇,本書還選擇了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兩個當前比較前沿的技術變革在互聯網金融服務領域的創新應用進行了分析。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筆者得到了很多領導、老師、同事、朋友以及家人的鼓勵、幫助與支持,很多內容是筆者在學習及工作過程中與老師、領導、同事碰撞出的火花、積累及沉淀。鐘向群先生無私地將他本人關于互聯網及互聯網金融的多篇演講文稿整理后收錄到本書的相關章節,梁潔、李永忠、郭慶等投入了巨大的時間與精力參與了本書相關章節內容的資料收集、文稿討論與撰寫工作,其中梁潔與李永忠主要負責社區場景金融部分的編著,郭慶主要負責大數據金融部分的編著。另外,本書的編著還得到了華瑞銀行孫中東副行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若恩教授、賈素玲教授、王強教授等老師的無私幫助,清華大學出版社張偉編輯,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當然,由于筆者的業務視野及專業能力有限,本書中的部分內容難免會出現一些分析不到位或不專業的地方,還請各位專家、學者以及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作 者
2016年6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