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努力的意義就藏在努力的過程中(3)
- 那些打不敗你的,終將讓你更強大
- 婉兮
- 4954字
- 2017-08-01 14:25:46
小悠從某所專科學校畢業,在一家私企做文員,工資不到兩千。做了快三年,還是不上不下不死不活地混著。為了滿足幾乎所有女人都有的那個買買買的欲望,她做過微商、炒過股、擺過地攤,可生活卻總也不見起色。
做微商時,小悠賣的是內衣,成天復制粘貼的都是陳詞濫調的舊文案,毫無看頭。
我勸她:“你試著自己寫一點有意思的,或者女性健康科普什么的,說不定可以提高銷量呢?”
“可我不會呀!”她兩手一攤,做個無奈表情。
我忍不住又翻白眼:“不會可以學。”
“哪里學?百度里有沒有現成的?”
“做微商也算是經商啊,里面學問可大了,建議你看看書——”
“別,我一看書頭就疼。”她立馬打斷,捧起手機又開始了自顧自地轉發。
可是姑娘,在你經濟狀況拮據急需提升自己的時候,我認為讀書學習才是最經濟的途徑。女孩子當然要懂得投資自己,但投資可不僅僅是華衣美飾和胭脂水粉。
2.越是一窮二白時,越該讀書
我的朋友中,最早靠一己之力買房買車的姑娘是阿楠,她是我見過的,最舍得買書的姑娘。
很久前,我們一起逛書店,我看中一套席慕蓉全集,標價100多。我猶豫幾秒還是把書放回了原位。
阿楠捧著一大堆書走過來,詫異地看了看我:“貴嗎?可我覺得買書就是買知識,多值得啊!如果連買書都舍不得,還談什么投資自己呢?”
她抱著的一堆書里,有經濟學書籍,有日語學習教材,甚至還有一本陸羽的《茶經》。
“你買這個干嗎?”
我指了指那本《茶經》,她順手拿起來翻了一下:“經常跟著我們老大去喝茶談生意,懂點茶道總歸不會錯。”
那時我們都是走出校門不久的學生,對小文秘阿楠來說,總價將近300的書其實也不是一筆小開支,但她眉頭不皺一下地買了單,在接下來的半個多月里埋頭書海,看得比上學時還認真。
半年后,阿楠得到老板賞識升為總經理助理;
一年后,阿楠在接待日本來賓中表現突出漲了薪水;
兩年后,自學會計的阿楠已經接了幾家小公司的活,開始了兼職做賬,收入翻番。
就這樣,靠著工資、翻譯和業余做賬,阿楠攢夠首付買了房。小是小了點,但那一磚一瓦,一碗一碟,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用她的話來說,那是“心里敞亮,斗志昂揚”。
就像付出不會被辜負一樣,你讀過的書、學到的東西都將化作無形資產,藏在你的氣質里,附著在你的閱歷上。然后在最恰當的時候發揮作用,助力你的人生和夢想。
所以,越是一窮二白的時候,我們越該讀書。
沒有錢已經很慘了,要是連知識也沒有,還不懂得上進,那人生就基本沒啥指望了。
3.物質匱乏時,要保證精神世界不荒蕪
我最窮的時候,應該是生病在家那兩年。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像寄生蟲一樣依靠著年過半百的父母生活。如果一定要說成績,大概就是寫了一部非著名言情小說。
寫作是一種思維輸出,輸出的前提是輸入,而思維輸入,靠的正是大量閱讀。
為了打發難熬的時間,我下載了幾百部經典網絡小說,將辛夷塢、顧漫和南派三叔等一些大咖的作品讀了個遍。
慢慢地,自己的故事也就有了輪廓,等我開始動筆的時候,病痛也因為心有寄托而被刻意看淡了好幾分,心情竟也莫名其妙地好起來。
所以你看,即使讀的是“閑書”,換個角度換個方式,我們照樣可以從中找到人生的支柱力量。
人在物質匱乏時,精神通常也會隨之萎靡下來。此時的讀書或許不能讓你找到快速的生財之道,但你可以通過閱讀豐富內心,保證精神世界不荒蕪。
三年過去了,貧病交加時寫下的那個故事,如今也被編輯看中,有了些微不足道的價值。雖然很小很小,但我十分感激當時那個拼命看書的自己。
書中的黃金屋與顏如玉,往往需要時間來醞釀,需要你耐住性子一頁一頁翻,一點一點去努力。
4.為什么要在貧窮時多讀書
讀書與變得富裕之間,有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其實真不見得,畢竟這個社會,多的是不學無術的土豪和清貧的飽學之士。
那我們為什么還要在貧窮時多讀書呢?
當你還是個窮人,要為了生存四處奔波時,讀書就是富養自己的最經濟方式。
多讀幾本書,你會知道世界有多大,視野更開闊。永遠心懷希望,才不至于被眼前的局勢困住;
多讀幾本書,你看問題的思維會轉變,腦筋也會更靈活,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會有所改進,擺脫貧窮的籌碼可能也會增加幾分;
多讀幾本書,在為衣食住行勞碌的每一個日子里,都為內心點上一盞燈,照著前進的道路和方向,不迷茫,也不迷路。
這,就是為什么人窮該多讀書的答案。
寧可犯錯,也別錯過
1.愛情里的對錯都在自己內心
我從電視上看過一個忘年戀的故事,關于錯了的愛情。
至今我仍清楚地記得那對老夫少妻,出現在江蘇衛視的《人生》。她哭得肝腸寸斷,他卻始終冷漠如冰。走到了末路的婚姻,早已褪去了最初的傳奇色彩,變得平淡,回憶全部成了刀子,一片片割著心。
故事開始于十幾年前,高考落榜的女孩在復讀中愛上了她的老師。忘年戀疊加師生戀,頗有幾分瓊瑤處女作《窗外》的感覺:風度翩翩的中年男人,飽覽群書而氣質儒雅,滿足了一個愛做夢女孩對男人的所有幻想。幸運的是老師也愛上了她,兩情相悅,自然就想求一個天長地久。
但在大部分人看來,這段驚世駭俗之戀顯然大錯特錯。家人不同意,朋友同學不理解,到處都是指指點點的人群。于是他們相攜私奔,去一個陌生的小鎮開始新的生活。
這個女孩比縱橫言情界多年的瓊瑤奶奶勇敢太多,為了不錯過真愛,毅然決然離鄉背井,和自己的愛人相依為命。
最初的幾年是幸福的,花前飲酒月下論詩,得一人生知己做伴,不會覺得日子長。因此柴米油鹽的生活也過得別有風味。只是后來,他漸漸老了,她漸漸成熟了。
被掩蓋了的年齡差距和矛盾日漸凸顯,垂垂老矣的男人看著風華正茂的妻子,忽然意識到這段感情是個徹頭徹尾的錯。于是他冷落她責罵她,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妻子厭惡自己,給她重新選擇的余地。
他說,現在放了她,還不會太晚。節目最后的畫面,是他孤獨地坐在小鎮的凄清路燈下,二胡樂聲哀傷地撕破黑夜。風燭殘年的老人,眼里有隱約的淚光。
但這并不是結局,一年后的某一天,我在電視上又看到他們。
據說后來,他甚至替她登過征婚廣告,用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決絕來推她出門,但妻子堅決不肯走,而固執的老頭終于再次被妻子的執著感動。
這一生相遇是對還是錯?其實誰也說不清,只是相對于錯過了遺憾終生,我更愿意轟轟烈烈愛一場,大不了,愛對了是一生,愛錯了是青春。何況愛情里的是否對錯,從來都只在自己的內心。
2.人生不能錯過的東西,除了愛情,還有夢想
人這一輩子,最不能錯過的東西,除了愛情,還有夢想。
我有一個同學,年少時的夢想是做演員。然而在閉塞落后的邊陲小鎮里,這樣璀璨華麗的夢看起來很不現實,許多人都認為那是癡人說夢。
事實上,他有資本。和大部分明星的少年時代比起來,并沒見得遜色多少。
首先,他長得特別帥氣,眼眸深邃,鼻子高挺,在校園里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萬人迷。其次,唱歌主持樣樣有天賦。最后,他極善于模仿,學校晚會上演出小品,總能博得滿堂喝彩。
當然,他也有文藝積極分子最常見的缺陷:學習成績太糟糕。老師和家長都認為他顛倒了主次,太不務正業。在許多人的眼里,讀書學習才是唯一的出路,唱歌演戲和歪門邪道并沒有什么兩樣,年輕人,朝著既定方向行走最為穩妥,不犯錯誤,安安穩穩走完一生,多好。
這樣的話聽多了,他也漸漸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我們都怕犯錯,大人們常常以“一步錯,步步錯”的古訓來教育后輩,人生必須精準計算出每一步,確保不行差踏錯。于是,他就有些動搖了。
初中畢業,他沒有考上高中,我們就此失去聯系。直到七八年后我們在家鄉縣城重逢,他守著一家小小的鋪面,成為了一個二手車買賣中間人。
我們敘舊時,正好有個電話進來,是他的客戶。他說得眉飛色舞、唾沫橫飛,侃侃而談的樣子依舊保留著幾分中學舞臺上的意氣風發,只是眉目間的英氣逼人卻似乎被歲月生活磨得差不多了。
掛了電話,我們聊天,提到鬧離婚的王寶強,他卻有些落寞,悔恨自己當年沒有王寶強那樣的堅忍不拔。當然了,幾萬名群演里最終也只出了一個王寶強,可一步步走得小心翼翼地人生,其實也并沒有好到哪里去,不如當初放手一搏。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遺憾的并不是現狀有多差,而是當初親手放棄可以選擇的另一種人生。
3.想做的事情就拼盡全力去做
還有另一個相反的例子,是我的丈夫高先生。
高先生師范出身,家里有好幾個叔叔阿姨堂哥表姐從教。他的父母為他設想過得精彩人生便是畢業后進入某所公立學校,三尺講臺書香縈繞,有穩定的薪水、有充裕的假期,然后娶妻生子安然一世,簡直不能更完美。
然而大學那幾年,他無意中接觸到視頻制作,眼前忽然打開了一片新大陸。于是,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另一條路。進電視臺是沒有編制的,而且活多錢少,在無權無勢的條件下,不知道要苦熬多少年才能出頭。
當時,家里所有人都十分不理解。媒體、影視這些詞對他們來說遙遠而陌生,充滿了未知的不確定,不確定便意味著風險,意味著一個普通家庭最難以承受的“一步錯,步步錯”。
然而勸說無效,高先生走出校園便一頭扎進了電視臺,從一個小小的助理,開始了一步步的打拼。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有個外號叫“高手”,因為這時的他在視頻剪輯上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我們那個小城市里也算排得上名次了。
他在電視臺待了兩年,從攝影助理做到了能獨立策劃制作電視欄目的編導。媒體的活兒有多累我是知道的,非科班出身的他吃了多少苦才熟練掌握這些技能,可想而知。然而在電視臺做得風生水起時,他卻忽然辭職投身廣告行業,自己開了一家小公司,一切從頭開始。這一次,反對的聲音明顯小了許多。家人或許已經明白,他們眼里走錯了的崎嶇小路,只要足夠努力,也是可以走成陽關大道的。
現在他的公司已經步入正軌,而立之年,也算是實現了自己的目標與追求。后來我問起,他只是說:
“想做的事情我總是馬上去做,拼盡全力去做。反正我還年輕,即使錯了,也有機會從頭來過。”
4.你是否有勇氣“犯錯”
我們從小都被教育不能犯錯,小到作業本上的一個字,大到成年后的職業與配偶選擇。
有些錯當然不能犯,比如違法亂紀、殺人放火,但若是走到選擇的岔路口,內心的聲音與世俗標準相違背,往左是大家都認為的對,往右則是羊腸小道。
對的路,上面已經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腳印,你只要踏上去就能安然走到頭,而羊腸小道,則需要你自己去披荊斬棘殺出一條路來。會很辛苦,但也會有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歸途。
你是否有勇氣“犯錯”一次?
花錢見潛力
1.看他怎樣花錢
一個妹子問我,怎樣判斷追她的男孩是否有潛力,我答,你就看他怎樣花錢。
在智商、情商與能力之外,還有一個叫作財商的東西,決定著我們的未來貧富。
一個會花錢的人,運氣真的不會太差。
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收入不多,怎樣支配手中的有限資源,正反映著他的為人處世之道,也關系著他的前途命運。
畢業實習那年,同辦公室的小李哥曾讓我見識過會花錢的男生長啥樣。
那時他畢業三年,單身,月薪5000不到,住著單位提供的宿舍。
見我每天在宿舍外的小店吃一碗米線對付晚餐,小李哥便熱情地邀我共進晚餐。他帶我去菜市場,買了新鮮牛肉和青菜,回家做了一菜一湯,香氣撲鼻,吃得我心滿意足。
小李哥隨口說著:“我喜歡自己做飯,衛生也營養,人嘛,最不能虧待的就是身體。”他擦完桌子洗好碗,抱歉地對我一笑:“我要上課,可能暫時陪不了你了。”
“上課?”我瞪大了雙眼,“你不是已經畢業了嗎?”他回答:“我在學老撾語,公司有那邊的業務,也許派得上用場。”
我們是一家建筑集團,市場已拓展到東南亞。我若有所思,再打量一下這間小小的居室,才發現沙發上、小幾上都擺滿了厚厚的專業書。
難怪他總是衣著簡樸,原來錢都花到這些地方了。
我大著膽子提出自己的疑問,他哈哈大笑:“錢當然要存一點,不過趁著年輕花錢學東西很值得,這才是把錢花在刀刃上,效益最大化!”
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就叫自我投資。
2.要明白錢的價值,也要好好利用
小時候,一年中最開心的日子當數過年,因為那幾張花花綠綠的壓歲錢,會讓我們一夜之間成為“有錢人”。
我們家不沒收壓歲錢,正好平日相見不多的兄弟姐妹都聚在一起,便由著我們去鬧,買零食炮仗甚至打牌賭錢都可以,圖個開心熱鬧。
小孩子,對糖果和玩具總是缺乏抵抗力,我們都拿錢換了開心快樂,只有一位姐姐除外。她緊緊捂著自己的口袋,偶爾會蹭點吃喝,但絕不輕易花錢。問及原因,她總是一臉害羞:“想把錢攢下來。”
其實錢不多,三兩百已算巨款,再怎么攢也不可能暴富,但她的儉省克己在親戚中傳為美談。媽媽偶爾要求我向她學習,爸爸卻不太贊同:“錢就是用來花的!不會花錢的人怎么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