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努力的意義就藏在努力的過程中(2)

4.越努力越幸運

從前聽別人說越努力越幸運,只覺得那是矯情的雞湯,所以一口也不愿喝下去。

后來我自己寫公眾號文章、做自媒體,為了保證日更絞盡腦汁。6點半起床邊做早餐邊找選題,到了辦公室抓緊時間干活,休息間隙里寫提綱打腹稿,下班回家坐到電腦前專心敲字,還要趕著時間把文章發布到各個平臺……

在那之前我三兩天出一篇稿,寫稿頻率全憑心情來決定。有時興致勃勃寫好了投給自己心儀的媒體,結果卻不是被退稿就是石沉大海。

狠狠逼了自己一把,陸陸續續寫上幾十篇后,竟然有大號編輯主動找來。想不到的是有篇文章一炮而紅,轉載的約稿的蜂擁而至,我趁熱打鐵加了好幾個編輯的微信,接下來的路,就真的好走了不少。

而我也在一夜之間成為了別人眼中的好運女,可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寫作上是種怎樣的體驗,那真的不比按部就班得過且過舒服。

原來所謂的一鳴驚人,都有十足的努力和付出來支撐。

不幸的人或許各有不同,好運的人,卻有千篇一律的上進心和執行力。

上大學對出身低微的你到底有何意義

我常常會想,如果沒有努力為讀書奮斗過,沒有考上大學,現在的生活會怎樣?

其實也不難想象,許多兒時小伙伴的成長與生活軌跡已經為我勾勒出了另一種人生的模樣。

無非是外出打工、結婚生子,大好年華付之流水線和田間灶頭。其實生活本無好壞之分,只能說懂得過日子的人,有可能將“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變成令人神往的詩意田園。可事實,顯然不是這樣。

我出生在云南東南部的一個小壩子里,這里并不是大家以為的貧苦山村。相反的,因為水源豐富與交通便利,很早的時候便成為區域性蔬菜生產基地。大貨車車輪滾滾,將大車大車的蔬菜運到全國各地,再把富足的日子帶回來。因此,作為90后,我們的童年雖然比不上城里孩子那樣蜜里調油,但也談不上多么艱苦樸素。

到了今天,許多人家建起了小別墅,各類現代化電器設施一應俱全。從生活水平上來講,也算夠得上小康的尾巴了。可即便如此,大部分人的生活似乎還是粗陋不堪的,像是被紅泥黃土囫圇地抹了一層,尤其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鄰居家的兒子大我十歲,在我考上大學那年匆匆擺了喜宴,迎娶他那個當時已身懷六甲的新娘。新娘是和我一起長大的,婚紗被肚子撐得高高的,一張濃妝艷抹的臉,看上去卻稚氣未脫。

很小的時候,我們一起玩耍,一起上學,背著小書包手拉手奔跑在一路泛著稻谷清香的鄉間小路上。然而這樣的日子只維持了六年,小學畢業后我考上重點中學,到了縣城讀書,和她的來往便漸漸少了。后來她外出打工、回家結婚,我們更像是兩條相交直線,交點一過,便漸行漸遠。

與她再次熟識起來卻是四年后,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得了重病,不得不放下一切回家休養。

也就是在那時,我才發現記憶中沸騰不止的村莊已經漸漸冷卻為一個空殼。年輕的男男女女迫不及待地奔赴遠方,方圓幾里的家鄉,能坐下來陪我聊聊天的,也只有她了。

四年,她由妙齡少女,長成一個真正的農婦。

黝黑粗壯的身軀被包裹在廉價鮮艷的衣裙里,她來找我說話時,總是在腋下挾了未完工的十字繡,兩個年幼的孩子嘰嘰喳喳環繞在周圍。

盛夏的傍晚,天邊的彩霞輝映,如同她手中飛舞交纏的各色絲線。只是,白布上的錦繡牡丹蓋不住她嘴里源源不斷的牢騷抱怨,話題不外乎家庭、老公、婆婆,一旁玩鬧的孩子總會不時激起她的怒火,她便隨手拉過來在他們的屁股上狠狠打一巴掌,再繼續吐沫橫飛,以最惡毒的話詛咒著婆婆偏心小姑子……

她的兩個孩子都是我家的常客,每次都是咋咋呼呼地沖進來,拿起茶幾上的各色水果糕點就啃。假期,他們的父母忙于農活時,通常就是5歲的姐姐帶著3歲的孩子走街串巷,玩泥巴或是打水仗,渾身弄得臟兮兮。在地里辛苦一天的她,每每回來看到這副“慘狀”,孩子免不了又是一頓揍。

孩子們的生長如同野草瘋長,只要具備了必要的空氣和水分就能肆意發展。至于養分,那太奢侈。

與此同時,我的一個朋友小露也在朋友圈秀著她的育兒生活。

小露的女兒和鄰居家的女兒同齡。照片里的小姑娘穿著公主裙,正蹲在廣場上伸著小手喂鴿子。夕陽的余暉籠罩下,那一幕美好得像是天使降臨人間。

小露是我的高中同學,同樣出身云南鄉村。大學畢業后,她做了中學教師,然后飛速結婚生女。對她的女兒,小露傾注了十二萬分的愛,從懷孕開始,每個月一封給女兒的信詳細記錄了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她的朋友圈也不時發出幾張女兒跳舞彈琴的照片,或是推薦幾本兒童讀物。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充裕下成長起來的小姑娘,和鄰居家的女兒看起來好像是兩個世界的人。盡管,她們的母親曾經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人生的確沒有什么公平可言,早在出生之時,距離便已注定。但這距離,也并非不可超越。

最近大熱的哈佛演講者何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相同的出身與截然不同的人生,靠什么逆襲與翻盤?當然,上大學不是根本原因,但大學生活所帶來的眼界與思維方式的轉變,卻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族轉變的開始。

高考后,我到了長沙,在一所非著名理工院校學習新聞。尷尬的專業,尷尬的處境,一切似乎都在驗證青春那種矯情而又實實在在的迷茫。2008年,正值金融危機,幾乎所有的新聞都在報道裁員、破產,“畢業即失業”這樣的話我聽了不下百遍。大學生眼高手低,起薪還比不上農民工的言論也不絕于耳,知識與文憑仿佛被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低度。

近幾年來,《寒門難再出貴子》《教育就是拼爹》一類的“毒雞湯”文席卷網絡,實話說,作為一個奮斗多年才跳出農門的姑娘,這些文章也曾讓我沮喪無比。何江那樣的人畢竟太少,大多數平凡如你我的寒門學子,大多在四年學習后融入熙熙攘攘的社會大熔爐,平靜得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但,即便如此,我也相信沒有什么可以抹殺掉努力的意義。

因此我努力學習采訪、寫稿、拍攝,努力參加學校的每一個活動。所有的一切努力,能讓我在同學中卓爾不群,卻沒能讓我在畢業后飛往大洋彼岸深造,也沒能讓我順利進入政府部門或是壟斷國企。然而,和我的祖輩父輩相比,我已經不可否認地前進了一大步。

你要明白,努力的意義,從來都不是一步登天。

我的另一個好友Vivi,是我們那一屆同學中唯一考上北大的女孩子。她在北京認識了留美歸來的丈夫,后來兩人一同進入某金融機構任職,順利完成了從小縣城到首都的轉變。

她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農民,父母在80年代畢業于省內的師范大學,是小縣城里的特級教師,和今天的我、今天的小露如出一轍。

現在再看到鄰居心急火燎地拎著棍子趕著罵著哭號的女兒去上學,我都會想到小露的女兒,Vivi未來的孩子。一代又一代的兒女長成,所謂的階級流動,緩慢但是有序。

“階級流動”這種詞帶著分化色彩,聽上去終究有些刺耳。但有一句話說得極有道理,“寒門的崛起,至少需要十代人的努力。”那我們,何不做奠基的第一代?

真正的學霸過得都不會太差

1.早早領悟了奮斗意義的老張

我們稱他為老張,因為在大多數人還懵懵懂懂,不知努力為何物時,他就早早領悟了奮斗的意義。而那一年,我們都不過十來歲的孩子。

那年的老張穿著一雙解放鞋,背著舊布包,一件不太合身的外套松垮垮地罩著他瘦弱的身軀。

他趴在座位上研究一本書,嶄新的小學奧數,是從圖書室借來的。身邊不時跑過嬉鬧的同學,卻絲毫影響不了他的思考。

農村的小學,即使到了現在,離奧數都還很遙遠,更不要說將近20年前了。但班級排名第一的老張,已經在課余時間獨自探索那個深奧而神秘的數學世界了。

你可能會覺得,是家庭氛圍熏陶了老張。可事實并非如此,老張的母親早逝,兄弟倆跟著小學都沒畢業的父親過活。

一分錢掰作兩半花的貧苦日子,教會老張的就是窮發奮、苦讀書,用知識來改變命運。因此,小小年紀,他就成了一枚大寫的學霸。

上個世紀末,出身農村的我們都篤信上大學是唯一出路,但能真正做到頭懸梁錐刺股的人并不多。因此在一輪又一輪的升學淘汰中,能夠時時處于前十的人,漸漸就只剩了那么一兩個。而老張,就是其中之一。

這樣的老張即使高考發揮失誤,也考上了許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北航,四年后,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碩博連讀。得知這個喜訊時,我想起了小時候他說過,他的理想是進入清華園。十幾年后,他做到了。

從鄉野孩童到準高端人才,老張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童年時的窘迫貧寒自然一去不復返,生活水平上了一個大臺階。更重要的是,老張的階層、社會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努力到了極致,怎么可能沒有豐厚的回報?

那些輕視學霸,認為文憑和學歷無用的人,還是一邊歇著去吧。

2.一個高智商的學霸姑娘

我的高中同學里,Vivi是唯一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子。

畢業后Vivi留在北京,嫁給了海歸博士黃先生。黃先生也是學霸一枚,目前任教于北京某高校,兩人志趣相投,遂買房安家,人生目標實現了一大半。

婚禮上,一對新人講起戀愛經過,三句話不離口的竟然是學習。兩人因學習交流而相識,在日復一日的相處里互生情愫,又在攜手共進的路上窺見對方的更多美好……

在場的賓客都會心一笑,學霸嫁給了學霸,說起來真是一段佳話。

Vivi是一個典型的乖乖女學霸,從小考到高考,都是市級狀元。難得的是,即使進入了國內最高等學府,她也依舊謙遜好學,修了第二專業,兢兢業業地經營著自己的學業和人生。

黃先生動心那一刻,除了她的娟秀外表,必然還看見了一顆積極向上的可貴真心。

和老張不一樣的是,Vivi是富養大的女孩。她出身于一個高級教師家庭,奮斗對她來說,不帶半點功利驅使。

所以命運回贈她的,除了物質與學識,還有最甜蜜的愛情與婚姻。

努力的女孩過得都不會太差,更何況一個高智商的學霸姑娘?

3.黑板上寫下的一個大大的“拼”字

去年的秋天,珊珊從人大研究生畢業,進了一家赫赫有名的媒體做財經記者。這在我的意料之內,也在情理之中。

我對她最深的記憶,是大學第一次班會,她在黑板上寫下了一個大大的“拼”字。當時她在競選學習委員,站在講臺上侃侃而談,認為學習靠的就是拼搏。

我們在一所理工大學讀新聞,無論師資力量還是學術氛圍,都與一流大學相隔十萬八千里。所以進校第一天,我的室友珊珊便立下了考研的目標。

四年同居一室,我目睹了一位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珊珊是我們寢室里唯一作息規律的姑娘,10點睡6點起是她雷打不動的習慣。早餐后背單詞、看專業書,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提問,晚自習天天泡在圖書館,業余時間參加社團活動,也不耽誤交友戀愛。

珊珊的大學生活,簡單概括一下,就是高中生活的豐富和延續。

也許有人要笑她死腦筋,但四年來,穩居專業榜首的始終是她。一到考試月,她的筆記就被整個專業的同學復印下來傳閱。如此扎實的專業功底,為她的考研道路做好了鋪墊。本科畢業后,珊珊便如愿進入中國人大——國內新聞專業最高學府。

小鎮姑娘珊珊,現在是干練優雅的高知女性,朋友圈里偶爾曬出的生活無不精致美麗,終究活出了一個女孩子最精彩的模樣。

你若向她請教經驗,她多半還是那句話,拼呀!

4.學霸并非都是天生的智商超群者

什么樣的人才能夠被稱為學霸?

大部分人的回答也許是能考高分數,但我覺得分數只是一個表象,與“學霸”二字畫等號的應該是勤奮、堅持、自律等美好品格。

珊珊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早睡早起看書學習,這樣的女孩,即使身處低谷困境,也會竭盡所能地管理好自己,因為自律兩個字已經深深刻進了她的骨子里。

我也曾見過Vivi隨身帶著的復習小冊子,老張就更不用說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從未有一天懈怠過自己的學業。

事實上,我們身邊的許多學霸,都并非天生的智商超群者。他們中的許多人,靠的也是日復一日的不斷練習才得到高分回饋。

在學生時代,分數是個人價值的最重要載體,也是一個孩子獲取尊重與自豪感的最直接手段。

因此學霸們往往能得到更多的贊同與認可,在人生最初的十幾年時光里,就明白付出與收獲是成正比的。

成就精彩人生的并非是高分,而是獲取高分中養成的學習、生活習慣,那才是獲益終生的靈丹妙藥。

所以,考上頂級高校,在更優質的平臺上接觸更廣闊天地的學霸們,早就贏在了奔跑途中。

作為努力與奮斗的化身,他們怎么可能過不好這一生?

人窮就要多讀書

1.投資自己,不僅僅是華衣美飾和胭脂水粉

我正上著班,朋友小悠在微信上呼喚我:“好無聊呀!刷手機也刷夠了,不知道該干嗎。”

正埋頭于PS里摳圖的我沒空陪她瞎聊,便隨口建議:“那你看看書吧。”

她發過來一個滿地打滾的表情:“不想看,看不下去。”

我翻個白眼不想理她,時刻嚷嚷著自己窮到要吃土的小姑娘,整天做著發財的白日夢,卻沒有時間和精力坐下來認真讀一本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峨眉山市| 阳曲县| 永平县| 志丹县| 广水市| 嘉黎县| 石城县| 元阳县| 大丰市| 新干县| 基隆市| 山东省| 天水市| 郯城县| 宁夏| 宁海县| 兴安县| 子长县| 镇赉县| 惠来县| 绥中县| 靖西县| 客服| 宣化县| 抚远县| 晴隆县| 万安县| 临高县| 互助| 焦作市| 额济纳旗| 吴川市| 罗平县| 博湖县| 七台河市| 海淀区| 大竹县| 陇西县| 门头沟区| 霸州市| 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