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簡人類史
- (美)大衛·克里斯蒂安
- 1861字
- 2019-01-05 03:41:45
序言
我們迫切地需要理解整個人類的歷史,這正是眼前這本《極簡人類史》(This Fleeting World)的寫作初衷。今天的世界聯系空前緊密,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生活在地球村,我們不但要了解彼此的分歧,更應該清楚彼此共同的關切。如果我們想避免因戰爭或生態崩潰(或兩者共同作用)導致的全球性危機,“人性共通”和“全球公民”的意識就必須在未來幾十年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為了理解我們作為人類的共同關切,我們必須清楚人類有一部屬于自己的“大歷史”,這是一部超越特定地區、國家、民族甚至不同世界的“大歷史”。正如“一戰”剛剛結束時,H·G韋爾斯(H. G. Wells)在《世界史綱》(The Outline of History)一書中寫到的一樣:“沒有共同的歷史觀,就沒有和平與繁榮。倘若在合作中缺乏共同的價值理念,僅憑狹隘、自私且彼此矛盾的所謂‘國家傳統’行事,不同種族、民族的人們就注定滑向沖突和毀滅。”
就在韋爾斯寫下上述文字前后,據稱亨利·福特(Henry Ford)也曾說過,歷史仿佛是由“一個接一個了無生趣的事實”組成的。(我們無從得知福特是否讀過《世界史綱》一書,如果讀過,他又該作何感想。)類似的歷史并無太大意義。學生常常不知為何而學,而教師也常常不知為何而教。如果歷史能夠向讀者講述我們身處的社會和周遭世界的趣事、要事,剖析前因后果,引人入勝而又催人奮進,那么歷史是值得學、值得教的。要使細節產生意義,我們必須將其置于一個更大的歷史演變中,觀察一個特定民族、國家、群體或世界的歷史演變。
但究竟是何種演變和哪些群體呢?歷史學家在不同的維度進行歷史敘事。有人書寫特定的社群或歷史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或阿茲特克帝國的興起。有人在更高的歷史維度敘述,涵蓋整個歷史時期或區域,如古羅馬史或美國史。這些都是我們熟知的歷史敘事,而且書寫美國史甚至整個西方文明史其實都相對簡單。此外還有第三維度,即我們今天熟知的世界史。世界史學者們試圖探尋世界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歷史細節如何連接著更宏大的歷史演變。當然,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世界歷史敘事自然比特定國家或民族的歷史敘事包含“更多的史實”,這也是為何講述世界歷史更加困難的原因。《極簡人類史》一書正是為了幫助讀者了解世界歷史而寫。
當我們進一步涉足被稱為“大歷史”的更為宏大的歷史敘事時,任務就變得更加艱巨。大歷史演變過程將人類歷史和地球歷史融入宇宙演化史。典型的大歷史敘事通常從多個維度審視歷史。它往往從宇宙學家稱之為“大爆炸”的宇宙開端落筆,在開頭幾頁就進行描述;接下來,隨著原始宇宙(僅由氫原子、氦原子和大量能量組成)產生日益復雜的事物,大歷史開始描述逐漸出現的更加復雜的實體。許多學生認為,大歷史課程可以滿足他們對生命、地球和宇宙等宏觀問題的好奇心,而這些話題恰恰又是他們十分希望了解卻被大部分學校課程忽略的東西。正是出于這個原因,他們希望討論這個宏大故事的最新走向,他們希望討論未來。這自然而然將歷史引入了環境研究領域,后者也是一個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的領域。什么是“人類世”(Anthropocene epoch)?廉價能源是否會耗盡?新技術能夠支撐人類的持續性發展嗎?對于這些問題,我們無法提供確切的答案,但我們對于世界歷史的了解,以及對人類世界以外更宏觀領域的“大歷史”的領悟,必將有助于我們把握上述議題的實質。
一些人懷疑,即使我們將歷史回溯至地球起源,我們恐怕也無法得到一部連貫的人類史。但事實上,這部人類史一直存在,而且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凸顯。這本《極簡人類史》旨在通過講述一部人類簡史,幫助讀者了解世界歷史的概要。我希望本書能幫助讀者厘清世界歷史中紛繁蕪雜的歷史事實,成為他們在這個陌生領域的導航地圖和指南針。從這個意義上講,《極簡人類史》就是一套導航工具,它的作用就像學習地理時所用的地圖:它如同一個宏觀的提綱,讓你在學習具體史實的時候,腦海中始終存有更大的歷史背景。你還可以把它想象成乘飛機俯瞰曾經徒步穿越過的鄉村。乘飛機或許看不到太多的細節,但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地形;單獨的個體或許會模糊不清,但你能更容易地理解他們之間的關系。
這部人類簡史僅僅大致勾勒出人類這個神奇物種發展過程中的部分重要線索。當然,其他歷史學家很可能會以不同方式梳理這些線索。盡管如此,隨著半個世紀以來,世界史(大歷史)領域的不斷發展,人們已就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一些關鍵節點達成了共識。《極簡人類史》最重要的三章即是希望從這些共識中提煉精華。當然,簡短有其弊端,但也有優勢。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坐下來一兩次就可以讀完,時間緊湊得你讀到結尾還能記得開頭的內容!
如何使用《極簡人類史》
《極簡人類史》發端于為《寶庫山世界歷史百科全書》(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第1版撰寫的一系列回顧性文章。后來,教授世界歷史的老師發現這些文章在課程設置、課堂準備和學生復習等方面頗有價值,于是決定將其合并成冊進行出版。跟隨本書主體內容,讀者將從宇宙誕生一路前行至現代社會。此外,本書還包括三篇附錄,希望有助于讀者閱讀理解。
鮑勃·貝恩(Bob Bain)和勞倫·麥克阿瑟·哈里斯(Lauren McArthur Harris)(兩位原來是世界歷史教師,現在研究教師培訓方法)為本書撰寫了學習指南,即本書的附錄A。附錄B討論歷史分期的復雜議題:我們如何將歷史劃分成便于操作的版塊。附錄C則包含一些可供參考的補充書目和網站,如“大歷史項目”(the Big History Project)的網站。
盡管有種種不足,我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本書,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或許粗糙但卻有益的世界歷史輪廓,就像16世紀航海家們使用過的地圖一樣。盡管它們最終被更精確、更復雜的現代地圖取代,但是在當年,這些地圖顯得出奇得有用。希望本書亦能如此。
我們真誠地希望你能喜歡這本《極簡人類史》,但愿它能向你展現出人類世界宏大、復雜,時而憂郁悲傷,時而催人奮進的歷史畫卷。這是我們人類自己書寫的歷史,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