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人類歷史的開端

時至今日,學者們仍在爭論人類是何時出現在地球上的。其中一個假說(即多地起源模式)認為,現代人類是過去100萬年中,在非洲——亞歐大陸的多個地區逐漸進化而來的。這一理論得到了一小部分體質人類學家的贊同,如米爾福德·沃爾波夫(Milford Wolpoff)和艾倫·索恩(Alan Thorne)。隨著時間推移,不同地區的原始人類(即早期人類祖先)逐漸分化,一方面為現代人類的地區差異(即人種)奠定了基因基礎,一方面維持了人類作為同一物種的基因聯系。多地起源模式意味著,人類歷史是在過去100萬年中的某個時間點逐步發展起來的。這種模式的證據主要來自對骨骼遺跡的對比研究。

? 碳-14年代測定法

以下選文著重強調了碳-14年代測定法對考古學的革命性影響。

20世紀40年代,美國化學家威拉德·F·利比(Willard F. Libby)在芝加哥大學發展出碳-14年代測定法,他因此榮獲了196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碳-14年代測定法為確定大多數考古遺跡中有機物的年代,提供了一套準確的測定方法,它在世界各地普遍適用。這種方法使科學家測定歷史年代的能力有了革命性提高。它使考古學家從只能依靠人造器物確定年代的單一方法中解脫出來,第一次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年代測定法。隨著碳-14年代測定法的出現,許多老舊的考古體系都被推翻。今天,有了準確可靠的紀年表,我們終于能夠為遠至更新世晚期的考古遺跡測定年代。

來源:哈德遜·M(n.d.),“理解碳-14年代測定法”。2007年5月16日檢索。

來自:http://www.flmnh.ufl.edu/natsci/vertpaleo/aucilla10_1/Carbon.htm

走出非洲,走向爭議

第二種假說(有時稱為“走出非洲”假說)主要依賴于對現代人類進行基因對比,但是它也宣稱自己的理論和現存的骨骼證據相吻合。該假說的理論基點,始于我們發現現代人類族群之間的基因非常相似,相似到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人類已經進化了超過25萬年。這種假說認為,現代人類均起源于生活在距今約25萬年前的少數共同祖先。今天,人類最豐富的基因多樣性出現在非洲。這就表明,非洲可能是人類的起源地,在遷移到世界各地之前,遠古人類在那里居住的時間最長。如果“走出非洲”假說無誤,那么現代人類都是從生活在非洲的“直立人”之后的某個形態進化而來的。這個新人種很可能是在某個孤立的群體中快速出現的。

“走出非洲”假說本身就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認為,盡管現代人類從距今約25萬年的非洲進化而來,但那些明顯屬于人類行為的最早證據(包括先進的狩獵技術和多種多樣的藝術活動)僅有5萬到6萬年的歷史。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包括考古學家理查德·克萊恩(Richard Klein)和其他一些專業人士。從這種觀點來看,直到某些細微的基因變化使得人類普遍擁有現代性的語言能力之前,人類還算不上真正的人類,人類歷史也還沒有真正開始。“走出非洲”假說的這一版本,主要依據新式工具和手工制品的傳播,這一點在大約5萬年前的亞歐大陸的考古研究中可以明顯看到。

近年,“走出非洲”假說的一些支持者提出,由于學者們進行的考古研究多在亞歐地區,而非假定的現代人類的誕生地非洲,因此上述變化的重要性可能被人為夸大了。在對現有的來自非洲的考古物證進行仔細分析后,人類學家莎莉·麥克布里雅蒂(Sally McBrearty)和艾莉森·布魯克斯(Alison Brooks)指出,非洲典型人類活動的考古物證可以追溯至20萬至30萬年前,這和我們發現的最早的人類骸骨是符合的。如果麥克布里雅蒂和布魯克斯是正確的,那人類最早應該出現在距今20萬至30萬年前的非洲,這個時期也是人類歷史真正的開端。我們在這本《極簡人類史》中采用的歷史分期正是基于這些發現。我們暫時采納這種說法,即最早的人類出現在距今約25萬年前,這也標志著人類歷史的開端。但是,我們必須牢記,這個年代可能會被修改。

什么使我們與眾不同?

什么使我們和其他物種截然不同?什么使人類歷史和其他動物的歷史截然不同?對于這些根本性問題,從古至今有很多回答。現代人的回答包括:我們有兩足直立行走的能力;我們會使用工具;我們能有計劃、有步驟地狩獵;我們有不同尋常的超級大腦。遺憾的是,隨著對與人類親緣相近物種的研究越來越深入,我們發現這些特質在人類近親(如黑猩猩)身上也有某種程度的呈現。例如,第一位在自然狀態下研究黑猩猩的現代動物學家簡·古道爾(Jane Goodall)就很快發現,黑猩猩也能制作和使用工具,而且也會狩獵。

小貼士

萬物有靈論

創世神話

語言的發展

現在看來,人類主要區別于其他近親物種最有力的標志就是語言符號了。盡管許多動物都可以通過各種原始方式與同類交流并分享信息,但只有人類是唯一可以使用語言符號進行交流的生物。語言符號是一個將人造符號用語法聯系起來的系統,能夠創造出無限的準確話語。語言符號極大地提高了人類交流的準確性,拓展了人類交流的思想和領域。語言符號第一次賦予了人類神奇的能力,讓我們可以談論那些我們沒有親眼見到的事物(比如經歷、發生在過去和未來的事情),以及那些我們不確定是否存在的事物(比如靈魂、魔鬼和夢)。

? 思想實驗

大多數人并不知道人類交流系統如何影響生活的方方面面。想想你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對沿途的事物你了解多少,又作何感想?現在問問自己:“我頭腦中的這些思想、觀念,有哪些不是別人通過書面或口頭的方式裝進我腦袋里的?我每天使用的這些物件中,有哪些是我不需要別人的幫助就可以獨立發明出來的?”這或許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到,他人的經驗和思想對你我的重要性。

在原始社會,石器是重要的生產工具,由于制造石器的技術比較復雜,原始人類需要借助語言符號,交流并傳播這一技術。在石器制造水平較高的阿舍利文化中,原始語言(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符號)是重要的推動力之一。石器制造促使人類產生語言,語言的產生加快了知識積累,進而推動生產技術的革新。

人類交流系統在效率、范圍和準確性方面突然提高,這使得人們可以將自己所學更多地與他人分享。這樣,知識的積累速度開始遠遠超過其流失速度。知識和經驗不會隨著一個人或者一代人的死亡消失,而是為下一代保留了下來。

就這樣,每一代人都繼承了前人積累的知識。隨著知識積累的不斷增長,后人得以采取不同方式,利用這些知識適應多樣的環境。除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只有在整個物種的基因構成發生改變時,其行為才會發生重大變化。而人類卻不用等基因發生改變,就可以對自己的行為做出重大調整。這種“群體學習”的積累過程,解釋了為何人類會擁有超凡能力,并得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它同時也闡明了人類歷史為何擁有獨特的活力。在人類歷史中,文化超越了自然選擇,成為變革的首要驅動力。

上述結論提示我們,要追問人類歷史的開端,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早期人類遺骸的解剖學分析,還要注意那些標志著語言符號和技術積累的考古證據。麥克布里雅蒂和布魯克斯的發現,正是將符號活動能力的早期證物(如研磨顏料以用于身體彩繪的遺跡)和石器技術重大變革的早期證物(如多種直立人族群所掌握的石器技術的消失)與新物種“赫爾梅人”(Homo helmei)的出現聯系起來。這個物種的骨骸和現代人高度相似,以至于最終我們可能只能將其并入自己這個物種——現代智人。大約在30萬年至20萬年前,能證明這些變化的解剖學證據、技術工藝證據以及文化證據就在非洲出現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江县| 马龙县| 海南省| 万州区| 巩义市| 肇源县| 南丹县| 库伦旗| 临沂市| 屯留县| 茌平县| 柳江县| 巴彦淖尔市| 垫江县| 无极县| 锡林浩特市| 华宁县| 泗水县| 壶关县| 晋中市| 金川县| 合江县| 贵溪市| 漳平市| 区。| 黄梅县| 同仁县| 务川| 绥棱县| 巫溪县| 那曲县| 通化县| 湘乡市| 台安县| 莱芜市| 梓潼县| 财经| 丰都县| 蓬溪县| 遂宁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