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清華等你來(第一輯)
- 于世潔
- 650字
- 2019-01-05 01:41:13
我相信自己的能力

專業:電子信息類
段續光,畢業于河南省魯山縣第一高級中學,曾入選清華大學“新百年自強計劃”,獲50分加分優惠。2014年,他以688分(裸分)順利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學習。
“我一直都相信我自己。”段續光重復著說了好多遍這句話。
這個從河南魯山耐莊村走出的小伙兒自信、陽光。盡管是高中全校唯一一個入選清華大學“新百年自強計劃”的學生,段續光仍然認為,“可以憑自己的實力考上清華”。事實上,他真的做到了。2014年,段續光憑借裸分688分考上了清華大學電子信息系。
從上學開始,段續光就一直給自己定目標。尤其是上了高中,段續光給自己的定位更加明確,從高一決心期末考試將名次由進校的60多名提升到年級前三,到后來決定考清華,再到決心憑借自己的實力考上清華。“要定目標,這樣才有努力的方向。”段續光的聲音堅決,洪亮。
對公式的懷疑,給理化學習打好了基礎
高一那年,段續光考上了魯山縣城里的高中,入學成績60多名。高一到高二上學期,段續光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中規中矩地預習、復習。真正開竅,是在高二下學期段續光準備物理競賽的時候。
由于競賽題目的難度高,段續光發現,很多問題單純憑借高中的物理知識根本無法解答。他逐漸琢磨出自己獨特的方法,“我認為,保持懷疑態度很重要。即使是書上的公式,我也持懷疑態度。”每看到一個公式,段續光都會自己嘗試推導一遍。“比如物理當中的角速度問題,課本上只是告訴你這個定理和公式,并沒有演示這個公式是如何推導出來的。”段續光常會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嘗試自己將書中的定理和公式推導一遍。這種推導過程中的思考和對公式的深入理解給段續光的理科學習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有時候,段續光發現了新的解法或者推導的方式,他會很高興地告訴老師,老師便會讓他到課上講解給同學們聽。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思考、發現、分享的良好模式。
即使是如今在清華的學習,這樣的懷疑態度和思維方式也給段續光很大的幫助。“大學的學習更多的是自學,老師課上可能只是點撥一下,更多的需要我們自己去看。”清華的電子系有很多人都有競賽的基礎,基礎起點的不同讓段續光難免產生落差,“但不久我就釋懷了。因為‘大神’很多,有問題就問他們,有好的解法也會互相交流,氣氛很好”。
父親淘回的電腦打開了新世界
選擇電子工程系,是段續光一直以來的目標。直到現在,段續光仍然記得自己最初接觸電腦這個新技術革命的產物時的欣喜。
段續光剛上初中的時候,家里還沒有電腦。由于課程上需要搜集一些資料,段續光只能跑到鎮上的網吧。父親知道之后,勃然大怒。因為在父親眼里,網吧,意味著打聯機、網上聊天這些“不務正業的事情”,父親認為段續光這么做是在放任自己。直到后來,他向父親解釋自己是去網吧查找課程資料,父親才釋懷。
讓他沒想到的是,那次的事情一直被父親記掛在心里。這個沒上過幾年書,一輩子在外打工,辛苦地負擔著沉重家計的父親,意識到電腦的重要性。后來,父親回家,帶回了一臺辛苦淘回的二手電腦。這臺電腦,給了段續光一個全新的世界。
他不再滿足于簡單的上網查資料,而想弄明白電腦里面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段續光開始拆電腦的顯示器,拆了裝,裝了再拆。將家里這唯一的一臺老式臺式機里里外外翻了個遍。他覺得,這里的世界“太有意思了”。從那個時候起,段續光就暗暗下了決心,“我認為自己將來會從事電子工程方面的工作”。
“自強計劃”的時候,段續光在征集志愿時毫不猶豫地選了電子信息系。“因為從小就喜歡折騰這些玩意兒。”他笑著說。高考報志愿時,段續光也果斷選擇了清華電子工程系。
半年的電子系生活讓段續光再度堅信自己當初的選擇。雖然每天都有必修課,但段續光還額外選修了“網頁制作”和“制造工程體驗”兩門課。“制造工程體驗課會讓我們去參觀體驗各種各樣的車床,非常有意思。”緊張而豐富的學習生活讓段續光在這個新的世界中越走越遠。
我一直很相信自己的能力
段續光自小就是個讓人省心的孩子。由于學習成績優異,家里人一直也沒有給他壓力。母親去世,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有兩個還在鎮上上學的妹妹,年邁的奶奶和患病的爺爺。高中到縣里上學,段續光基本上一個月才回一趟家,即便是回家,也是周六回去,周日就回學校了。從耐莊村到魯山縣的路程,輾轉近兩個小時。
段續光家里沒有耕地,所有的收入都來源于在外打工的父親。高中三年,段續光憑借自己的努力拿到學校的獎學金,給家里減輕了負擔。對于家里的光景,3年前母親去世的經歷,段續光絲毫不回避,也不自卑。高考一結束,段續光就和幾個同學一起辦起了暑期培訓班,他相信自己可以憑借努力自力更生。
選擇清華,除了強大的工科實力,還有清華“自強不息”的校訓,“這是我一直追求的”,段續光說。
如今,學習生活很緊張:26個學分的必修課之外段續光還另外選修了兩門課,一共31個學分。每天7點鐘起床,他便匆匆收拾書包趕去上課,課后就在第六教學樓自習一天。為了防止分心,段續光堅持白天出門不帶手機。上學期,段續光加入了清華的心理協會,在團體部帶團體,組織大家一起進行一些活動,相互交流,增進情感。正如段續光所說,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自己能夠應付繁重的課業壓力,并適應清華園的新生活,用自己的努力,給大山里那個家帶來更多的希望。
- 青少年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成長同行系列:成長是萬物可期的美好
- 實話實說:與大學生談求職技巧
- 有準備的一年級:做好幼小銜接,不急不躁上小學
-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國名人成才故事)
- 小學教育學
- 最感震撼的歷史故事(青少年最感震撼的故事)
- 寫給小學生的思維游戲書:數學思維篇
- 改變世界的科學家:醫學家的挑戰
- 做超人氣男生很簡單(男生枕邊書)
- 正能量伴我成長(成長勵志系列)
- “我的青春我的夢”全國中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讓我陪在你身邊
- 生涯規劃:新高考選科與志愿規劃指引
- 青春美文精品集萃叢書·難忘童年系列:童年是池塘邊的小腳印
- 大受鼓勵的勵志故事(青少年大受鼓勵的故事)
- “我的青春我的夢”全國中學生校園美文精品集萃叢書:誰的紙條在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