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進入更高層次的創(chuàng)意空間

感性是神賜的天賦,而理性則是忠實的仆人。而我們創(chuàng)造的社會,讓仆人榮耀,卻將天賦忘懷。[1]

——巴克敏斯特·福樂(Buckminster Fuller)

想象一下,你正駕駛著西斯納172飛鷹飛機,在科羅拉多州崎嶇的高原上空穿梭。飛機的機翼突然結冰,引擎失去了75%的動力,而此時飛機正在6000英尺(約1828.8米)之上,你在云層之中迷失了方向。別無選擇,你只能將飛機降落到云層之下的峽谷里。降到云層之下時,你發(fā)現(xiàn)下面滿是巖石和樹木,根本沒有降落點。別無他法,你只能聽天由命。“轟”地一聲,飛機墜毀了。不過,你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身上只有些青腫和刮傷。你爬出失事飛機,爬到了一個8英尺(約2.44米)高的雪堆上。接下來該怎么辦?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斯科特·特納爾(Scott Thurner),當時他已57歲,第一次獨自駕駛飛機,且沒有接受過任何生存訓練。更糟糕的是,他還沒有向空管局提交飛行計劃,所以不會有人知道他在哪里。飛機墜毀之后,他的處境非常糟糕,冰天雪地,孤立無援,只有一點點食物,他隨時可能被凍死或者餓死,任何一個錯誤決定都是致命的。

在這種情況下,似乎唯一正常的選擇就是拿著那點食物,迅速下山,爬出峽谷,跑到20英里(約32.19千米)之外的蒙特羅斯(Montrose)小鎮(zhèn)上去。但特納爾并沒有這么做——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就地挖一個淺淺的雪洞,做了個救生屋(他后來把這個救生屋稱為“六號旅館”),然后鉆了進去。

他當時是怎么做這個救生屋的呢?答案是機門。由于飛機受損極為嚴重,機門都已經(jīng)脫落了,所以特納爾便將機門拖到了洞穴處,以便抵御寒風,保持體溫。后來,他又去找飛機的無線電發(fā)射器,發(fā)現(xiàn)它竟然完好無損。隨后,特納爾又做了第二個至關重要,也頗有遠見的決定:他沒有在當天晚上啟動發(fā)射器!因為一旦啟動發(fā)射器,就會很快耗光電池,而夜間有人收到他發(fā)射的信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一直等到第二天早上,他才將它打開。

第三,他將從飛機里找到的紅色膠帶纏在飛機的機翼上,做了一個大大的X。

一天過去了,沒有任何救援到來。第二天晚上,特納爾又在雪地里挖了一個更大的洞,將原本的“六號旅館”擴充為“假日酒店”。然后他關閉了發(fā)射器,以節(jié)省電量,一直等到第二天才打開。功夫不負有心人,飛機失事三十個小時后,特納爾被人發(fā)現(xiàn)了。不過由于峽谷過于崎嶇,根本無法派直升機前來救援,所以救援人員只得徒步前來營救。

你是否也曾面對過類似的難題——并不一定非像特納爾這般生死攸關——你發(fā)現(xiàn)自己被卡住了,受阻了,前途渺茫,你不知所措……

突然,就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候——也許是你最絕望,甚至想要放棄的時候——解決辦法突然出現(xiàn)了?沒錯,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你苦苦思索很長時間,始終摸不著頭緒,可就在你想要放棄的時候,答案突然出現(xiàn)!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腦科學家們曾經(jīng)一度深深地為之著迷。我們知道,人的大腦解決問題主要有兩種方式——分析式和直覺式。而其中的直覺式思考,大都表現(xiàn)為靈光一閃,“啊哈!”——這種靈感,似乎是在大腦結束長時間的分析之后,突然釋放了高度壓力之后出現(xiàn)的。

運用直覺進行創(chuàng)作的最好的例子便是音樂創(chuàng)作。音樂評論家巴里·約翰遜(Barry Johnson)在聽完爵士樂鋼琴家麥考伊·泰納(McCoy Tyner)的演出之后曾經(jīng)這樣寫道:“爵士樂讓我們變得更加靈敏、更有創(chuàng)造力,適應能力也更強。仔細聆聽泰納的音樂,你會發(fā)現(xiàn),他能為你的人生指出一條新的大道。”[2]

想想看,當你感覺自己已經(jīng)走上了絕境的時候,你會如何尋找新的出路呢?精神病專家,《創(chuàng)造性大腦》(The Creating Brain)作者南希·安德里亞森(Nancy Andreasen)表示,創(chuàng)造力“剛開始表現(xiàn)為一團亂麻,千頭萬緒,繼而生出許多新的聯(lián)系,其中有許多聯(lián)系可能看似十分奇怪或不合乎情理。”[3] 分析思維只會使用大腦的一小部分,而直覺思維則會讓各種想法在大腦中肆意橫行,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就會形成許多新的關聯(lián),從而激發(fā)許多創(chuàng)造性答案。

問題是,在遇到問題時,我們怎樣才能啟動直覺思維,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呢?若要大腦自由暢想,有與眾不同的想法,則需要為充滿創(chuàng)造力的新思維模式準備寬敞的空間。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感性是神賜的天賦,而理性則是忠實的仆人。而我們創(chuàng)造的社會,讓仆人榮耀,卻將天賦忘懷。”[4]

阿蘭·施奈德(Allan Snyder)是一名物理學家,也是悉尼大學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他曾與不少高智商人士一起學習和工作過,這些高智商人士擁有令人震驚的計算能力和藝術才能,其中一些在幼年就擁有高超的音樂或繪畫能力,而另一些則在學習和智力方面表現(xiàn)驚人。比如,其中一位高智商人士能在短短一周內(nèi)流利地講出極為難學的冰島古德語。施奈德認為,其實這些人擁有的能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秘訣就在于放開那些概念化的東西,換個角度來學習,因為這些固定觀念經(jīng)常會封鎖我們身上潛藏著的超凡能力。”施奈德還說,“我們看到的是星座,而不是一顆顆獨立的星星。要想有創(chuàng)造性,你就必須換一種方式將這些星星重新組合起來。但如果你總是把它們看成是某個星座中的一顆星星,又怎么能‘換一種方式’呢?”

要想啟動直覺思維,激發(fā)靈感,有兩個方法可以讓你進入更高層次的創(chuàng)意空間:讓心靈休息,或者改變空間位置。

當你被一個問題卡住時,寫下你要解決的問題,然后告訴自己放手,不要去做任何分析。轉而去做些讓你放松的事,比如散散步、去動物園,或者聽聽音樂……過上一段時間,當你感覺自己的內(nèi)心已經(jīng)平靜下來時,再次關注你的問題,看看能否找到新的視角。

注釋:

[1]David J. Darling, The Universal Book of Mathematics (New Jersey: John Wiley and Sons, 2004), p. 34.

[2]Barry Johnson, "Jazz Builds Better Brains-Really," The Oregonian, February 23, 2009, http://blog.oregonlive.com/portlandart/2009/02/jazz-builds-better-brain-real.html(2009年6月截取)

[3]Bryan Appleyard, "Does Our Brain Have a Switch That Makes Everyone an Einstein?" Dana Foundation's Brain in the News, December 2008, p. 5 (reprinted from London Times, November 16, 2008).

[4]Gary F. Moring,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Understanding Einstein (New York: Penguin, 2004), p. 2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札达县| 新巴尔虎右旗| 德昌县| 台湾省| 丹寨县| 盐亭县| 石家庄市| 临沂市| 凤冈县| 印江| 上林县| 张家口市| 仪征市| 肥城市| 宾阳县| 浠水县| 潜江市| 宝鸡市| 关岭| 千阳县| 大理市| 姜堰市| 阿克陶县| 河津市| 铁岭市| 宁阳县| 鄯善县| 奉贤区| 特克斯县| 金堂县| 庄河市| 顺昌县| 南召县| 白城市| 天峨县| 泰宁县| 伊宁市| 龙门县| 庆安县| 巧家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