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經銷商:“微”時代經銷商的運營之道
- 趙國鋒
- 907字
- 2019-01-04 21:09:50
權力越來越小——逐漸淪為廠家的“搬運工”
“沒有權力就沒有救濟。”經銷商的權力越小,與廠家談判的籌碼就越小。有不少經銷商無奈地扮演著"保姆”的角色,替廠家看管“孩子”,而廠家卻時刻想著如何淘汰不中用的“保姆”?,F實就是這樣殘酷悲涼。
從中賺取微薄的費用,失去了市場的主動權,被動受制于廠家是傳統經銷商面臨的第二個現實性困境。
什么是廠家的“搬運工”?
有人誤以為“搬運工”就是做廠家的“物流”,賺取配送費。這樣的說法不全面。下面這個案例會讓你恍然大悟。
李軍、王宏各自在新桑園獸藥批發市場租了個門面。李軍主要經銷A公司產品,順帶經銷一些其他公司的暢銷品。A 公司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動保藥企業,在當地年銷售額高達8000萬元。李軍只是該公司的經銷商之一,每天的銷售額將近30000元。下屬的搬運工、開票員、業務員、倉儲管理人員有十多個人。李軍每天日理萬機,十分辛苦。
而王宏則專心經營一些國內二三線品牌的獸藥,但其經銷的產品都是當地的獨家代理。他代理的品牌所屬公司在當地年銷售額在500萬元左右。王宏只雇了 1個出納、3個業務員和1個倉儲管理員。王宏平時比較悠閑,但工作井井有條。
一年之后,李軍、王宏的績效對比見表1-2。
表1-2 李軍與王宏公司績效對比 單位:萬元、%

從表1-2中不難看出,未必銷量大就一定賺錢。李軍的銷售額是王宏的兩倍,但實際收益卻沒有王宏高,這也是“給廠家當搬運工了”。單純做廠家的“物流”只是“搬運工”的表現形式之一。
有不少經銷商迷信大品牌、大企業,經銷這類企業的產品不費力,穩賺錢。殊不知,到頭來還不如二三線品牌的產品利潤高。名牌產品往往量大利薄,未來的增長空間極其有限。且大品牌通常對經銷商有多重約束,放到經銷商手里的權力也越來越小。
那么,經銷商的權力為何會越來越小呢?
表1-3 經銷商權力越來越小的影響要素和導致的結果

經銷商的權力越來越小時,就得一切行動聽廠家指揮,喪失自主權,甚至沒有權力參加廠家的各種市場管理和經營會議。
很多傳統經銷商猶如“保姆” 一般,不得不替廠家管“孩子”——既然要靠廠家吃飯,只有帶好了 “孩子”才有飯吃;而廠家的發展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淘汰“保姆”的過程??梢?,傳統經銷商的宿命總是有些悲涼,同時亦會令自己的處境更加尷尬。
尷尬1:無牌能打
經銷商之所以會有“無牌能打”的困惑,是因為性價比高的好品牌大多數都被大經銷商瓜分了。沒有好品牌,就沒有好產品、好出路。沒有好品牌,尷尬的傳統經銷商只能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多品牌銷售平臺。在這種形勢下,可供傳統經銷商選擇的品牌就更少了。為了生存,傳統經銷商往往只能淪為“搬運工”。
尷尬2:超級經銷商的順風車能坐嗎
沒有多少可供選擇的品牌時,有些傳統經銷商開始打實力雄厚的“超級經銷商”的主意?;蛟S傳統經銷商因此暫時發展提速了,但很多人也忘了考慮:那些“超級經銷商”會讓你一直跟隨嗎?會不會中途把你踢下車呢?
實際上,不少所謂的“超級經銷商”都是“先拉后打、見好就收”的策略,很容易就架空那些盲目“搭車”的傳統經銷商?!翱雌饋砗苊馈钡膲艟惩鶗^早破碎。
如今,不少廠家已經開始意識到,給經銷商太多的權力無異于養虎為患。于是,“削藩”是大部分廠家的必然選擇。原因如下:
?廠家想直接控制消費終端,沒有廠家愿意看到自己的渠道多數被經銷商控制;
?廠家希望通過降低外部經銷商支出來削減成本;
?廠家為了跟上市場的步伐,會及時替換不能適應發展節奏的傳統經銷商;
?廠家在微利時代只有通過強化控制、主動洗牌才能更好地面對挑戰;
?廠家通過“經銷商制衡”手段,激化同業競爭,加快洗牌速度。
對此,傳統經銷商應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優勢以避免過早地“被洗牌”呢?
概括來說,傳統經銷商可以專做某一類產品,如市場中總會涌現出“XXX大王”。如果你做動保經銷商,你的動保品種可以囊括國內所有的高中低端動保、獸藥產品,客戶想進獸藥,你這里應有盡有;也可專做某一類渠道,如做餐飲或流通渠道,并將這類渠道做精、做透。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我們不妨通過表1-4概括說明。
表1-4 專做產品和專做渠道的優勢、弊端對比

通過對兩種模式利弊的分析,不難得出結論:經銷商在選擇未來的經營方向時,總是優勢弊端并存。歸根結底,商場如戰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廠家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在經銷商面前絕不會心軟。對傳統經銷商而言,經營不在于寬度,而在于精度,傳統經銷商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第一時間把握住轉型的方向,在競爭浪潮中實現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