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對“事”的管理VS對“人”的領導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著名的墨菲定律,在這一節的開篇,我想先讓大家熟悉一下墨菲定律,以便引出下面的論述。墨菲定律是1949年提出來的,提出者是英國的一位機械工程師——墨菲。墨菲相信:“若一件事有可能造成差錯,那么差錯必然會產生?!?/p>

1949年,墨菲受命參與了美國空軍的一項實驗,實驗中有這樣一個項目:在受試者上方懸空放置16個火箭加速度計,要求受試者將這些加速度計固定在支架上,同時他們被告知有錯誤和正確兩種安裝方法。

盡管一個人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全部裝錯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不過在實驗結束時,這一低概率的偶然性風險事件還是發生了——有人將16個加速度計全部裝在了錯誤的位置上。由此墨菲認為:如果一件事存在著發生某種風險的可能性,那么無論這個概率有多低,它都會發生。

你可能會認為這個故事和管理課程沒有多大關系,但事實上墨菲定律被廣泛應用于管理領域,用來揭示管理風險現象的存在。在任何一個管理環節中,在客觀事實上如果存在做錯的風險性,那么不管這種風險發生的概率多么微乎其微,如果這一環節在重復執行,總有一天潛在的風險隱患會造成現實的事故。

對此,海恩法則更深入地研究了偶然事故發生的概率問題。海恩法則是由德國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他還是德國飛機渦輪機的發明者。海恩提出: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所以說,在每一起事故發生之前,肯定有一定的征兆或苗頭,海恩還進一步總結了1∶29∶300∶1000的規律。

海恩法則告訴我們,每一次事故的發生都是量的積累的結果,而且之前總是有一定的征兆,所以控制事件發生的苗頭能夠有效消除風險。

然而,在現實的管理活動中,人們在運用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則時,往往著眼于管理活動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和差錯性因素,卻忽略了隱患和差錯的發生都離不開“人”這一關鍵因素。從歷來事故發生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企業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還是實際發生的火災、礦難等事故,大多數都與“人”有關,甚至可以歸結為“人禍”。在由中國民航總局編發的《人為因素》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數據:在所發生的事故征候案例和安全事故中,人為因素所占的比例超過80%。

那么,在管理過程中,到底是“管事”更重要,還是“管人”更應該成為管理者關注的重心呢?通過上面關于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則的論述,并結合長期在教練式管理課程中總結的經驗,我認為“對事的管理”和“對人的領導”應該以事件發生為節點來確定管理工作的側重點。

具體來說,在面對具體的管理事故時,管理者應該側重于“管事”,先不要去忙著追究責任,要盡可能將事件的損失降到最低,補救已經造成的“人禍”。但是,在事故發生之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者更應該側重于“管人”,而且不是刻板地、流于表面地管理,而應該是教練式地管理“人”。

管理者應該像員工的“教練”一樣,教導員工如何獨立自主地面對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如何成長為公司更有用的人才,如何努力發揮自身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潛能,這樣才能讓員工更好地投入工作,進而降低不利因素在管理活動中發揮作用的可能性。

就像墨菲定律和海恩法則告訴我們的那樣,在管理環節中不利事件是難以避免的,而其中造成不利事件的因素有80%以上都是人為因素,因此,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應該做到教練式“管人”,以便降低那80%的人為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而一旦遇到特殊事件或者意外事件,管理者的重心應該轉向“管事”,從而以最髙的效率找到事件的源頭,并且將損失降到最低。

從概率上分析,根據海恩法則,發生重大事件、輕微事故、未遂先兆、事故隱患的比例大概為1∶29∶300∶1000,可見風平浪靜的概率就更高了。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管理者需要“管人”的時間和概率肯定比“管事”要多得多。而且一旦管好了人,需要“管事”的概率便會降低很多。

一位優秀的教練式管理者若是從根本上管好了人,讓員工都自主、自覺地投入工作,盡可能地消除管理環節中存在的80%“人禍”因素,那么風險事件可能就不會發生,至少會降低發生的概率,這樣一來“管事”的機會自然少了。因此,除了專門應對危機事件的管理者,對于大部分管理者而言,“管人”往往比“管事”更重要一點,需要投入的時間、精力也更多一點。

特別是對于一個教練式管理者而言,管理就是以人為中心的管理。對于任何一個企業、公司或者團隊而言,員工都是決定成敗的核心要素。管理者若能像一個真誠的教練、導師一般培養員工、任用員工,不但能夠有效地提髙員工的忠誠度、幸福感,更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提升工作效率,讓公司整體的人力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

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總有些管理者將企業看成問題的載體,認為管理工作就是要不停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促進團隊或者整個公司的發展,因此管理的過程就變成了解決問題的過程。

可是事實上,除了那些專門處理危機事件的管理者,對于大多數的管理者而言,真正處理重大事件、“管事”的機會并不多,反而是“管人”的重要性更大一點。所以,我想強調一點,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教練式管理者,與其將企業看成問題的載體,不如將其看成“人”的載體。管好了人,像一個教練一樣將員工都培養成在工作中能獨當一面、發揮自身主動性的優秀人才,又何懼所謂的問題呢?

就像我想在這個案例中強調的一樣,在“管人”時,管理者應該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教練、一個導師,而不是一個拿著鞭子不停鞭策著員工的“兇神惡煞”。在這個強調人性化管理的時代,不懂教練式管理的管理者終究要落伍,早晚要被員工厭棄、被時代拋棄。要想實現對人的領導,管理者一定要讓自己擁有引導員工、培養員工的意識;只有這樣,員工才會心甘情愿跟隨你的腳步,才能在團隊中發揮更好、更積極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湘西| 马关县| 察隅县| 宁南县| 中宁县| 九台市| 集贤县| 延安市| 新泰市| 通辽市| 灌阳县| 崇州市| 金塔县| 佛坪县| 海宁市| 宁陕县| 黑水县| 宜丰县| 永和县| 阳东县| 卓资县| 灵武市| 蚌埠市| 贞丰县| 张家港市| 徐水县| 镇沅| 资兴市| 太仆寺旗| 南华县| 枞阳县| 桑日县| 保靖县| 库尔勒市| 石楼县| 顺昌县| 喀喇| 阜南县| 临朐县| 方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