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博物館

今天我們的節(jié)目叫“博物館”隨想。本來,“隨想曲”,在我的心目中,就是想到哪里說到哪里,沒有什么固定的內(nèi)容。由于我自己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準備得詳詳細細,寫個大綱或是寫個草稿,因此,“隨想曲”這個名字好像提供了一個取巧的方法,可以拉拉雜雜、即興談?wù)劸褪橇恕D敲矗┪镳^本來就是收藏了各種各樣的東西,現(xiàn)在又是“隨想”,那豈不是雜上加雜?

說實在的,我選用“博物館”隨想這題目時,倒不是想取巧,也沒想過會雜亂,而是由于我最近有機會看到兩個非常好的博物館,心里很高興,很想把這份喜悅分享給各位聽眾。

首先,我要說,我對看博物館是很有偏好的。每到一個地方,假如能夠擠出兩三個鐘頭來的話,我?guī)缀醵紩乙患也┪镳^去看一下。最近,我由于工作的關(guān)系,和幾位同事去了北美洲一趟,那是很辛苦的一件差事,因為我要在五天內(nèi)到六個不同的城市。幸好,在五個工作日前后各有一個周末。我首先到的是洛杉磯,星期六夜晚到達,星期天一早就去看了一個讓我非常喜悅的博物館,那就是去年(1997年)12月才正式開幕的Getty博物館。Getty博物館是美國一個有錢的石油商人J. Paul Getty興建的,他的石油公司叫做Getty Oil Company。他很喜歡藝術(shù),在1950年代,他捐出一筆錢成立了一個基金會。他本人對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代以及古羅馬很有興趣,另外他對裝飾用的藝術(shù)品也有興趣。所以他就蓋了一個仿古羅馬的羅馬莊園(Roman Villa)來收藏他的藝術(shù)品。后來這個基金會的錢越滾越多,到了1980年代,博物館買的東西已經(jīng)裝不下了。在七八十年代,全世界哪里有拍賣,Getty博物館就派人去買,而且多半是Getty博物館買到手,因為它財雄勢大、實力雄厚嘛!所以他們收藏了很多珍品。后來博物館必須擴大,就在洛杉磯西部、加州大學(xué)洛杉磯分校(UCLA)西邊一點的山上買了一塊地,把山平整了之后,重新蓋了一個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蓋了有十幾年,終于在去年12月落成了。我曾多次去過以前小的博物館,它的展品不那么豐富。現(xiàn)在這個新的大博物館,把建筑、藝術(shù)和整個的當?shù)丨h(huán)境融合在一起,非常之優(yōu)美。到底花了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是建筑材料和里面的設(shè)計、氣氛都是非常之好。博物館里邊的東西從希臘、羅馬的雕刻繪畫到最近的裝飾藝術(shù)都有,但是沒有什么現(xiàn)代的藝術(shù)。另外,它是以歐洲為主的,幾乎沒有亞洲的東西。

Getty先生大概是1976年去世的,他是個很喜歡藝術(shù)的人。他說過,依他來看,一個對藝術(shù)沒有愛好的人不可能是個有教養(yǎng)的人。但是他又認為,如果一個人沒有機會知道或者看到一些藝術(shù),就很難對藝術(shù)產(chǎn)生興趣。換句話說,是雞和蛋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他首先說,假如你對藝術(shù)沒有興趣,你就是沒教養(yǎng);可是又說,一般人如果你不讓他接觸藝術(shù),他就不可能對藝術(shù)發(fā)生興趣。怎樣解決這矛盾呢?他的辦法就是去辦博物館,讓一般人都有機會去接觸藝術(shù)。所以這位有名的石油大王的確把他的金錢用在他的理想和嗜好上,這就是我兩三個星期前看到的Getty博物館。

說到這里,我想停一下,介紹一點音樂,我今天想介紹的是一個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作曲家,過去我們在“隨想曲”里沒有播放過的,就是莫里斯·拉威爾(Maurice Ravel)。他的作品很有特色,比較新潮一點,但還不算是現(xiàn)代音樂。我今天想放幾小段,先請聽第一小段。

說到我對博物館的愛好,是有來由的。

我是在臺灣長大的,我生平第一次進博物館是在臺北市,大約是小學(xué)四五年級的時候老師帶我們?nèi)ァ芭_灣省立博物館”參觀。那是日本時代建立起來的,中國收復(fù)臺灣后,改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我現(xiàn)在對它的印象已經(jīng)不很清晰了,因為你可以想象到,一個小學(xué)生去博物館,除了走馬觀花地看看陳列品以外,還會跟同學(xué)嬉戲一下,或者心不在焉,也不夠知識去真正了解那些東西。我就記得當時看到一只恐龍的骨骼,這只恐龍和我后來看到的恐龍比起來,好像小很多。還看過一些化石,看過一些標本,鳥獸魚蟲之類。當然也看過一點其他的雕刻等等。總之,我小時候真正接觸到的博物館就是那一個。也就是說,我的童年和青年時代,對博物館的知識是非常貧乏的,對這方面的知識的輸入是比較少的。到我快要去美國念研究院的時候,我比較幸運,在入學(xué)之前,有機會先游了一趟歐洲,主要是蘇黎世、羅馬及巴黎,然后才去美國。

作為一個窮學(xué)生,能夠有機會先去巴黎逛一趟,才去美國念書,那是當時多數(shù)留學(xué)生做不到的。我有那樣的機會已經(jīng)是很幸運的了,但是錢仍然非常緊。那是1963年,我記得很清楚,我到了巴黎之后,兌換了一些法郎。當時我住在塞納河左岸的一個小小的旅舍里,也不是正式的旅舍,是租了一個二人同房的房間,三個法郎一天。跟我同住一房的是一個印度人,他比我大幾歲,也是一個學(xué)生。我是人生地不熟,在那幾天里,這個印度青年成了我的游伴。我對法國還是知道一點的,因為我學(xué)過兩年半法文。但是,這個印度人比我經(jīng)驗多些,他帶我坐地下鐵,東轉(zhuǎn)西轉(zhuǎn),去了不少地方,包括世界有名的盧浮宮博物館。一進去之后,我就感覺到真正開了眼界了。盧浮宮真是包羅萬象,美不勝收。當然啦,所有去盧浮宮的人,都擠著去看《蒙娜·麗莎》,我也不能免俗。我還記得,那時候還準照相。我拿了我那個古老笨重的照相機,擠呀擠,擠到蒙娜·麗莎面前,照了一張相。好了,就算到此一游了。那次,1963年,是我生平看過的第二個博物館,就是世界有名的盧浮宮博物館。雖然印象深刻,覺得它很高深、很雄偉,但真正理解程度還是很差的。有句話說“內(nèi)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當時就是看熱鬧。

由博物館講到我這個印度室友,我們相處了兩三天,好像變成好朋友了。但是最后一天他做了一件不怎么對得起我的事情。那天我們約好了一起去機場,這樣可以省點車費,我是要飛去紐約,他要去哪里,我忘記了。早上臨離開旅舍的時候,時間還允許,我想洗個澡,他跟我約好在樓下等我,一塊兒走,可是我到樓下去跟他會合的時候,就不見這個人了。我老實,以為他在街上買紀念品等,就在樓下等他,等著等著他也不來,我又上房間去看,他當然不在了。等呀等呀他還是不來,最后我看看表,呀,再不走的話就趕不上飛機了,于是一個人狠著心,拿著最后剩的錢,坐上出租車,去了飛機場。到了飛機場大廳,那么巧,居然讓我看見了他。他見了我之后,滿面羞愧,說:“哎呀,對不起,我要趕飛機。”我說:“你現(xiàn)在不是還沒上飛機嗎?”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這件事。當時心中的緊張、懊惱,看博物館得到的那一點修養(yǎng),全因他對我的背信棄義的行為化為烏有。當時,我?guī)缀踮s不上飛機了,他還在大廳里優(yōu)哉游哉,居然又被我碰到!所以人不能做壞事、做虧心事。

言歸正傳,我從小學(xué)一直到念研究院之前就只看過兩個博物館。到了美國加州的斯坦福大學(xué)后,大學(xué)里面也有一個小小的博物館,我到校后沒幾天就去看了。斯坦福大學(xué)是個有錢人興建的。利蘭·斯坦福(Leland Stanford)是個鐵路大王,也是開礦的,他兒子十六歲不幸去世,他為了紀念兒子沒有機會念大學(xué),于是捐出一塊地和一筆錢興建了一所大學(xué)。屬于斯坦福大學(xué)的那個博物館是很精致的,主要以介紹美國印第安人的生活文化為主,有很多他們的生活用品及飾物。我這個“博物館”隨想還要繼續(xù)往下講,不過我們先紓緩一下,聽一聽莫里斯·拉威爾音樂的另外一小段。

其實“博物館”這個名詞,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來的,沒做過考據(jù)。博物的“博”,當然是很多的意思,“物”就是東西,因此古今中外,考古學(xué)上的一些先民時期的器物,當然也有圖畫、雕刻等等,都可以擺在博物館里面。不是我崇洋,博物館這種東西一定是從歐洲開始的,中國文化比西歐絕對早很多,但西歐近幾百年來繼承了一個傳統(tǒng),也就是說,對文化的傳播做得比較好。我所知道的幾個大的博物館都是有兩百年左右的歷史。“博物館”,英文叫“museum”,法文叫“musée”,其他的歐洲國家的叫法都是差不多的。對文化的傳播,我想跟一個社會的財力是很有關(guān)系的。歐洲近兩百年來比較富裕,因此,博物館也就應(yīng)運而生。要是一般人都仍然處在愚昧無知的狀態(tài),連飯也吃不上的話,第一,不會有人為他們建立博物館;第二,就是建立了,仍然不會有人去看的。

我知道的博物館,有自然博物館,就是Natural History Museum,有歷史博物館——History Museum,或者是美術(shù)館——Art Museum。香港就有一個歷史博物館,在九龍公園里面,不知有多少聽眾去看過,我是去看過的,覺得挺不錯。當然你可以對它的主題、對它的一些解釋方法有不同的意見,但是它的陳設(shè)還是用過一番心思的。一般博物館的陳設(shè)最多就是繪畫、雕刻這些東西,當然還有我剛才講到的恐龍、古時候的化石、古人用的陶瓷器等等。還有一些專題博物館,譬如在美國南部的南卡羅來納州,有個小城叫Charlestown。Charlestown里面有個小小博物館,是專門講美國販賣黑奴、講美國黑奴歷史的,這是個專題的博物館,就設(shè)在當初黑奴拍賣的場所。當然還有一種綜合性的博物館,世界上很有名氣的,也是最大的,可能是我們香港人比較熟悉的位于倫敦的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和紐約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你要去大英博物館,恐怕連續(xù)三天也看不完它那些東西;展廳之多,內(nèi)容之豐富,那就不用說了。這個毫無疑問跟英國曾經(jīng)是一個日不落國、是一個大帝國,有眾多的殖民地,絕對有關(guān)系。它的戰(zhàn)爭無往而不利,到了哪里就能弄一批東西回來。譬如,埃及也好,印度也好,中東也好,好東西都讓它整批整批地搬了回去。中國部分,不知是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那個時候被搬去的,還是后來搬的,還是拍賣買來的,那就搞不清楚了。所以,人類文化的共同寶藏,真要分產(chǎn)權(quán)的話,就很難分得清了。真正追究起來的話,今天在歐美國家博物館的古時候的東西,一大部分是從亞洲、非洲各個地方弄去的。這些東西,明顯的,大都不是經(jīng)過公平買賣的方法得來的。我認為或是戰(zhàn)利品,或者是偷來的,或者是騙來的。比較明顯的例子是柬埔寨。柬埔寨有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的吳哥窟文化,九百年來在叢林里面荒煙蔓草中間被人遺忘了,一直到20世紀初期才被法國殖民者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之后,許多法國人就偷偷跑去運走了一大批一大批的寶物,把那些佛像、人頭統(tǒng)統(tǒng)運到法國去了。吳哥窟現(xiàn)在當然還剩下一個宮殿群的外殼,但是最好、最精致的藝術(shù)品都讓人運走了。也這么巧,另外一個是中國的敦煌,在甘肅省,一個氣候很干燥、接近沙漠的地方,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唐朝的時代,有許多藝術(shù)作品。但后來不知怎么被封閉起來了,差不多有幾百年的時間沒有人知道。一直到19世紀末期,有個道士無意之間發(fā)現(xiàn)了它的存在。20世紀初期被外界知道了,知道之后,很多的寶物又被弄到歐美各國去了。到底是怎么去的?是那些管理人監(jiān)守自盜弄去的,還是那些所謂探險家弄去的?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探險家”是指到南極北極去探險、去太空探險的人。而當初的所謂探險家,就是尋寶的人。尋寶是什么意思?人家的東西,他悄悄地弄走了,就叫探險。今天,敦煌很多很多東西都四散了。不管怎么說,目前全世界有幾個內(nèi)容非常豐富的,可以說都能夠把各地人類的文化精華保存下來的博物館,譬如剛才說到的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紐約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對促進整個人類的文化知識來說,仍然有巨大的作用。俄羅斯在圣彼得堡有一個Hermitage Museum,展品也非常多而好。

元代趙孟頫、趙雍、趙麟《吳興趙氏三世人馬圖》(局部),紐約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藏品

等一會兒再講我去這些地方的個人觀感,現(xiàn)在請再聽一段莫里斯·拉威爾的音樂。

剛剛說到Hermitage Museum,我是1985年去的。當時圣彼得堡還沒恢復(fù)原名,叫列寧格勒。列寧格勒有很多蠻值得去的地方。我當初在臺灣的時候,去過一個西餐廳,叫做明星西餐廳,“Astoria”。臺北的明星西餐廳是哈爾濱的一家餐廳搬到臺北去的,而哈爾濱這家餐廳又是根據(jù)當初帝俄時代的首都圣彼得堡一家有名的飯店而命名的。所以我到了列寧格勒之后,一定要去兩個地方,一個是明星餐廳,Astoria Restaurant,一個是Hermitage Museum。結(jié)果我一到Astoria,大失所望。菜不怎么高明,氣氛也不怎么好,房子又很陳舊,因為在蘇聯(lián)時代,他們不太修。(到了1985年,列寧格勒的街上還有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損壞了的建筑物,還沒有修復(fù)。)明星餐廳的油漆也剝落了,有點老態(tài)龍鐘、美人遲暮的樣子,所以不讓我覺得值得去這一趟。

第二天我去了Hermitage Museum,印象迥然不同。我感覺到,帝俄時代也好,蘇聯(lián)時代也好,還是有它一番氣派,有它的文化氣息,它所收藏的藝術(shù)品全是第一流的。許多聽眾可能知道,圣彼得大帝要向西歐看齊,他把首都從莫斯科搬到波羅的海邊上的新地方,找了一大批意大利的、法國的建筑師興建了圣彼得堡。這是18世紀初的事。后來對俄國起很大作用的是他們?nèi)⒌揭粋€德國的卡德琳公主當皇后。卡德琳去的時候,當然娘家家底厚,帶了不少藝術(shù)品去,至少帶了一個喜歡藝術(shù)的思想去,所以從那時候起就收集藝術(shù)品。到現(xiàn)在,Hermitage Museum已經(jīng)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我相信,這二百多年來,它對西歐的藝術(shù)品的收藏,非常賣力,包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的法國印象派、法國現(xiàn)代派畫家的一些作品,收藏得非常之好,那里邊好像有二百七十萬件藝術(shù)品,房間也有幾百間。這就是我對Hermitage Museum的一些觀感。

盧浮宮,我前面已經(jīng)說過了。盧浮宮博物館最近這幾年又經(jīng)過改造。法國前任總統(tǒng)密特朗對法國的文化非常醉心,對法國文化非常自豪。他認為整個盧浮宮應(yīng)該完全變成一個博物館。大家知道,盧浮宮過去是法國的皇宮,路易十四之前,皇宮就在那里。路易十四搬到巴黎郊外的凡爾賽宮去住,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政府機構(gòu)在盧浮宮辦公。一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后二百年第五共和國密特朗做總統(tǒng)的時候,財政部還在那里,不肯走,是密特朗總統(tǒng)下了決心,說你給我搬出去,我要把這里完全變成一個博物館。然后他請了一個建筑師,把交通要道打開,把地下室打開,在交通要道的地方,為了要讓交通能夠流轉(zhuǎn),地下有一個通道,地面上就造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的金字塔形的小型建筑在盧浮宮的前面。這一個建筑師就是會說廣東話的中國人貝聿銘。他也就是今天香港的中國銀行大廈的設(shè)計者。所以盧浮宮現(xiàn)在的景貌跟1963年大不相同了!1963年之后,我去盧浮宮至少有十次,每一次都有新的心得。可是我有個長輩親戚,她也去過盧浮宮,她是隨一個旅行團去的,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游客。去歐洲旅行的人,多半是希望能夠以最少的金錢換到最多的收獲,因此這個旅行團可能是說九天十國,十個城市或者十二個城市,所以她那個團好像在十天里面去了西班牙、意大利、英國、比利時、法國等等。我那個親戚告訴我,他們到巴黎的時候,全車的人都已經(jīng)累得不得了,所以導(dǎo)游說,這里是盧浮宮,你們想進去的,可以進去二十分鐘,不想進去的,在車上休息。我這位前輩很坦白地告訴我:“我那時候累得不像話了,兩條腿不聽使喚了。”所以她雖然到了盧浮宮,就只在門前休息了二十分鐘,等那些年輕人進去,轉(zhuǎn)個圈,買張票,拿來當作紀念品,回到車上來,他們就開往下一個旅游點了。我的前輩就這樣算是去過盧浮宮博物館。

好,我們暫且表過不提,聽一小段音樂再說。

當然啦,去博物館的也不全是游客——固然旅游事業(yè)發(fā)達的大都會,或者是出名的旅游點,博物館里面多半是游客,但是也有很多別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學(xué)生。我剛才說過,我自己第一次去博物館是在小學(xué)時候,由老師帶著去的。事實上,我想一個地方,那里的人的素質(zhì)如何,文化氛圍如何,個人修養(yǎng)如何,跟學(xué)生時代的接觸面有很大的關(guān)系。老師如果肯常帶學(xué)生去博物館的話,學(xué)生們一定受益不淺,即使當時打打鬧鬧,或者是不怎么聽話,都會受益的。反過來說,因為去的人多,我想博物館的收藏可能就會更好一點。除了學(xué)生以外,在博物館里常常還可以看到一種人,就是年長一點、大概是退了休的人。這些人可能是因為他們空閑時間多,所以去博物館消磨,這是省錢而又富心靈享受的一種消遣辦法。當然,博物館里除了游客、學(xué)生或者退休的老人,也有一些對文化有真正的愛好或者是做些研究的人,他們流連于博物館,好像有些人隔一陣就要吃一頓大餐一樣,增加精神營養(yǎng),才能滿足他的精神饑渴。我記得,二十多年前在美國一張報紙上看過一篇文章,雖然我看報紙的文章常常是隨看隨忘,但這篇文章我倒還記得,為什么呢?因為我自己,剛剛交代了嘛,常愛看博物館。那篇文章半幽默半嚴肅地說,你們這些沒有伴侶的人,或者想要找個男朋友、女朋友的人,不一定要去什么酒吧、什么party,最好的方法是去博物館,可以保證那里的人品質(zhì)還不錯。總之,我希望我們香港愿意去看博物館的人更多一些。我不是說現(xiàn)在沒有人去看。香港有六百多萬人口,有這么多博物館,也算不錯了,但是比起倫敦、巴黎、紐約、柏林,那就差得太多了。數(shù)目也差,質(zhì)量也差,去看的人也少一些。我還看過一些我很喜歡的香港的博物館,比如:港島上的香港公園,里面有個茶藝博物館;尖沙咀的文化中心后面有藝術(shù)館,旁邊又有太空館;尖東有科學(xué)館,還有歷史博物館。我希望我們香港市民的生活可以越來越充實,以我們的教育程度、經(jīng)濟發(fā)展的程度、社會的財富來講,是可以辦更多更好的博物館的。

我上個禮拜去美國,我說了是去了整整一個禮拜,五天去工作,一頭一尾周末,是去了博物館。先去了洛杉磯的Getty Museum,后來去了紐約的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后者現(xiàn)在這幾個月正舉辦一個特殊的展覽——五千年的中國文化精華。他們?yōu)榱烁愫眠@個展覽,向中國內(nèi)地、向香港借了很多東西,編輯起來,分門別類,有石器,有銅器,有陶瓷,有繪畫與書法,還有一些近代的藝術(shù),分兩個地方展出——一個在中央公園的邊上古根海姆博物館主館,一個在曼哈頓的南尖端它的分館。我兩個地方都去了,非常有收獲。當然,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我們自己的博物館里面都沒辦法全部收集到。北京的故宮也好,臺北的故宮博物院也好,都做不到。但是,看了這個展出之后,也不由得感到,中國的文化的確是博大精深、豐富無比。就拿最近一百五十年的繪畫來講,它陳列在曼哈頓南端的那一個館,我看了超過兩個半鐘頭,腳都酸了,對于中國近一百五十年來的繪畫藝術(shù)的發(fā)展,得到一個輪廓性的了解。所以,跑到紐約公干,最后剩下半天的時間,看到一些有關(guān)我們中國藝術(shù)最近一百五十年來如何跟西方結(jié)合、從歐洲學(xué)到東西,又在最近一二十年令我們中國的藝術(shù)重新現(xiàn)出自己的光芒。我自己學(xué)到很多,我也要向各位聽眾奉勸一句:假如你有時間的話,不要等到退休才去欣賞博物館,有機會的話,現(xiàn)在就去看一下博物館。能夠到外國的大城市去看當然好,沒機會的話,我們香港也有幾個很值得你去參觀的博物館。

各位聽眾,今天的“博物館”隨想到這里為止。最后,假如還剩點時間的話,請各位和我一同欣賞莫里斯·拉威爾最有名的一段音樂,一氣呵成的,以西班牙舞曲為名的,叫做“Bolero”。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海南省| 祁连县| 平潭县| 库车县| 常州市| 柳江县| 大荔县| 五原县| 建始县| 那曲县| 宝坻区| 英德市| 台江县| 玉门市| 榆中县| 泌阳县| 金寨县| 宿州市| 绥芬河市| 卢湾区| 林口县| 阿图什市| 墨江| 屯门区| 衡阳县| 巨鹿县| 宾川县| 安化县| 余姚市| 高雄县| 调兵山市| 平乡县| 鹤峰县| 东丽区| 衡阳县| 普安县| 浮山县| 台山市| 明星| 江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