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阿里的下一個十年(3)

4.1億個就業機會,1000萬家企業,20億消費者

15年來,我最怕的事情就是把阿里巴巴這家公司發展得支離破碎。從傳統的觀點來講,最好把所有人聚集在一個屋檐底下。你認識我,我認識你;你想干什么我知道,我想干什么你也知道。但是,阿里集團越來越大,光在北京地區就有15個事業部門。他們有自己的業務,有原來傳統的阿里業務,如淘寶系、支付寶系、B2B系、阿里云,也有新的業務,如UC、高德、阿里影業、阿里健康。阿里很榮幸能有參股小的創新、創業公司的機會。

尋找技術革命時代的組織新模式

我們很快將在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擴張,我們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海外部門,但遺憾的是我們缺乏經驗。怎么去運營,怎么去管理,我確實是一頭霧水。所以,我想對在北京以及在杭州以外的全國乃至全世界所有辦事處的阿里巴巴的員工說,真的對不起。由于組織管理跟不上,大家覺得資源不夠充分,得到的重視不夠,覺得有一點孤軍奮戰的意味。我看到了很多同事寫的各種各樣的抱怨、委屈,我代表集團向大家說一聲對不起。

不是給自己找理由,一家公司15年的發展這么快,超過了我們自己的想象。

北京的同事已經有8000人了,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辦?我們如何建立一個強大的管理、運營系統,讓大家能夠得到足夠的支持,使大家有歸屬感,有真正加入阿里生態系統的感覺?這些問題其實困擾我很久了。中國企業在管理全國辦事處乃至全球辦事處方面的經驗都比較缺乏。我并不覺得應該像工廠一樣去管理,也并不覺得應該像國有企業一樣去管理,同時我認為,現在很多跨國企業的管理也不對。到底什么才是在這個時期我們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組織模式、文化模式呢?

阿里發展得確實太快,員工越來越多。我認為3萬多人已經足夠了。有人告訴我,有些公司已經達到8萬員工了。祝福他們,希望他們越做越好。

員工不是越多越好,自己的員工越多,為社會創造的就業機會就越少。之前,我說阿里在102年后關門的那一天,我們的員工數不能超過5萬人,但現在我們自己參股的、投資的公司所有員工加起來,已經有3萬多人,剩下的員工人數預算還有1.6萬人。菜鳥要拿去5000人,海外已經拿去5000人,剩下來只有四五千人的預算。請問,我們怎么堅持后面的87年?

怎么算都覺得不對。于是,我們調整了一個策略,阿里巴巴整個生態系統的銷售流水,在低于10萬億元人民幣的時候,我們的員工不超過5萬人。2014年的銷售流水是2.4萬億元,未來我們要完成再增加7.6萬億元的目標。我希望我們海內外所有的5萬名員工去實現這個理想。

將來至少有1000萬人從事物流行業,為什么只給菜鳥5000人的預算?因為只有這么做,才有可能在物流行業為世界創造1000萬個就業機會。自己的人員越多,給外面創造的機會就越少。我們應該給別人創造飯碗,這是我們企業要做的事情。2015年我們不會再增加一名新員工,雖然集團可能會有一些損失,收入可能會受到影響,業務和團隊業績也會受到影響,但我們要在這段時間把自己的團隊整理好。

有些部門人太多,需要轉移到新的部門;有些部門人太少,要從其他部門去協調。未來,阿里一定會有上萬名員工分布在全世界各地,我們應該考慮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組織,以此來提升我們的效率,用技術、數據去創造未來。我們從今天就開始嘗試。

北京的8000多名員工,業務比較分散,我們正在摸索、創造一種新的運營管理模式。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在未來的3~5年內,摸索出一套很好的管理模式,不僅讓我們自己愉快,也讓未來加入阿里的人愉快。我們要快樂地工作,認真地生活。北京的同事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一天能使我們在紐約或巴格達的同事也從中得到支持,這才是我們希望去研究、去思考的問題。

另外,我提出一點,鑒于北京已經有8000多名員工,我們應該考慮如何把北京打造成杭州以外的第二個主場。為此,在北京地區,我們要有自己獨立的業務、獨立的管理模式。我們希望,也鼓勵各個公司、部門和業務群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不管多么獨特的文化,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我們的使命都是一致的,我們的心都是一致的。只有這樣,我們這家公司才可能走得久,才不會渙散。

你要是問我,什么才是今天最佳的管理運營模式,能夠解決我們那么多部門在北京協同發展的問題?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相信大家能找到答案。我相信,經過三年的努力,我們能夠共同摸索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幫助1000萬家企業使用好七項服務

未來10年,阿里到底希望走到哪里?每一個員工應該做些什么?

其實這一年來,阿里有很多反思。2014年,阿里上市后,我們思考得更多。我們這家公司到底為什么而存在?我們憑什么還可以堅持走87年?這些問題必須思考清楚,我們才能走下去。上市后,全世界對我們的關注多了,股民們對我們的關注多了,分析師會不斷研究我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項業績、每一個成績。股價經常會因為我們的一言一行而波動。我們沒有辦法滿足每一個分析師對我們的期望,但我們必須創造未來。如果我們像傳統企業一樣關注股價,投資者想要什么,我們就做什么,那這家公司永遠會疲憊不堪。

2009年,阿里成立十周年的時候,我提出希望未來我們為全世界創造1億個就業機會,為1000萬家企業提供生存、成長和發展的平臺,為全世界10億消費者提供消費能力。今天,我們把10億消費者改為20億消費者。

很多人講阿里今天投資這投資那,參股這參股那,似乎我們無處不在。事實上,的確是這樣。記得在2005年、2006年的時候,我們曾經講過“我們把淘寶從無做到了有,今后我們希望把阿里集團從有做到無”。這個“無”是“無處不在”的“無”。只有我們無處不在,我們的客戶才能受益,我們的中小企業客戶才能得到發展。為此,我們必須做到無處不在!

大家說看不透未來10年,看得透就奇怪了,10年以前,也沒有人看懂過我們。我們要有自信,要有對自己的戰略和使命的無限尊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下去。

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能夠幫助1000萬家企業使用好我們以下的七項服務:

第一,阿里系的電子商務服務;

第二,螞蟻金融服務[7];

第三,菜鳥物流服務[8];

第四,大數據云計算[9]服務;

第五,廣告服務;

第六,跨境貿易服務;

第七,其他互聯網服務。

北京是我們前六個以外的互聯網服務的主力部隊所在地。記得UC剛跟我們合作的時候,他們問我,為什么阿里巴巴的戰略里怎么找都沒找到UC,也沒找到高德,阿里影業不在里面,阿里健康也不在里面?我跟UC的人講,是我故意不把你們放進去的。我們必須為10年以后,世界、中國需要各種各樣基于數據的服務做好準備。這幾年是我們唱戲,5年、10年以后,是靠UC、高德、健康、影業你們唱戲,所以我們是梯隊作戰體系。

第一,阿里堅持做平臺,我們的電子商務服務是一個平臺,我們自己不買,也不賣,我們自己更不送。但是,我們希望所有的客戶因為我們的努力,買東西的價格更便宜,賣東西的效率更高,送東西的速度更快。這才是我們希望做的電子商務平臺。

第二,我們知道,在整個互聯網金融中,最重要的是數據,是信用體系。我們希望10年以后的中小企業,再也不會因為貸不到款而陷于困頓。我們這幾年的努力,就是為了建立一個基于信用和大數據的互聯網金融體系,為未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中小企業服務。

第三,我們寄希望于菜鳥。有人講北京的物流很快,我說北京快不算快,內蒙古、新疆、西藏、云南快才叫快。現在我們每天運送的是近3000萬個包裹,但我們要解決的問題不是3000萬個包裹,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10年以后,每天3億個包裹,我們應該怎么送。我們如何做到在全中國任何地區上網購物,24小時內送達?如何做到在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72小時內貨運必達?這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第四,大數據和云計算。所有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為什么缺乏創新?創新是要有基礎設施的,未來的創新離不開數據。有了數據以后,創新、創意和創造才會層出不窮。

以使命感還世界一個承諾

我們這代人,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幸運的一代人。你可以講霧霾,講食品安全,這個不滿意,那個不滿意,這個沮喪,那個沮喪,但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最了不起的時代。

這次的技術革命,是IT、數據、互聯網的革命,徹底解放了人的大腦。在這種技術革命的支撐下,50年以后,什么樣的商業組織是最佳的?大家思考過這個問題沒有?我相信,那不是一家簡簡單單的工廠,不是一家簡簡單單的公司,而是一種新的平臺式的企業。這個平臺式的企業承擔了社會的責任,讓這個世界的商業更加透明,更加開放,更加有擔當,更加懂得分享的精神。人類經過了這20年的互聯網發展,未來的30年便是我們真正的開始,我們將真正進入技術時代。互聯網企業要想活得好、活得久、活得健康,就必須把互聯網技術變成一種普惠的技術。我們要把我們的云計算、大數據、電商,把我們擁有的一切技術變為一種普惠的技術,讓人類社會發生變化,讓中國社會發生變化。只有這樣干,我們這家公司才會有未來。這個世界上可以做這樣的事情的企業并沒有幾家,在中國,如果不是我們阿里做,還有誰能做?

可以說我們很幸運,但也很不幸。不幸的是,我們需要加班;不幸的是,我們的總部在杭州,不在北京。不幸的事情很多,但足夠幸運的是,這個時代讓我們可以把握住這次機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山县| 昆明市| 罗山县| 西城区| 余姚市| 云霄县| 广东省| 太和县| 洛阳市| 临沂市| 东源县| 阳春市| 友谊县| 侯马市| 皋兰县| 祁阳县| 大新县| 水城县| 石阡县| 岐山县| 东辽县| 大同县| 女性| 新沂市| 隆化县| 常熟市| 治县。| 阿荣旗| 平凉市| 浙江省| 晋中市| 莒南县| 百色市| 辛集市| 永吉县| 葫芦岛市| 育儿| 岑溪市| 凉城县| 荆州市| 永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