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四書精講
  • 南懷瑾
  • 1114字
  • 2019-01-04 21:56:08

中不中用的中 是《中庸》的中

那么《中庸》一書內涵的定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簡單明白地說,是以孔穎達所引用漢儒鄭玄的解釋為最恰當平實。所謂:“名曰中庸,以其記中和之用也。庸,用也。”《中庸》一書的中心要點,便是子思提出學問修養的主旨,必須先要做到“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際心性相關的道體和作用。

換言之,子思作《中庸》,他是繼承祖父孔子的心傳,闡述其師曾子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內明”和“外用”之學。由他提出“中和”才是“明德”、“止于至善”的境界。“君子而時中”、“不可須臾離也”,才能到達“知止而后有定”,乃至“慮而后能得”的七個學養工夫的次第。“慎獨”與“誠意”,便是“內明”、“外用”之間,兼帶身心修養的妙用。然后用之于入世的行為,必須具備智、仁、勇的三達德,才能真正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業。

明白了這個原則以后,就可知道《中庸》所謂的“中”,必須以中州音和魯南一帶的發音來讀,等于打靶或射箭的中了的中(音仲)發音一樣。庸呢?就是用。換言之,學問之道,不是知識,更不是空言。它要在自己個人的心性身心的修養上,“擇善固執”,隨時隨地,處在中和“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養之有恒,自然而然就會由靜慮而得闡發智、仁、勇的正知正行了。

至于子思作《中庸》,他和曾子著《大學》的迥然不同之處,便是他首先提出“天命之謂性”的“天”和“性”,然后才講到“道”和“教”,看來很是特別。事實上,我在講《大學》的時候,已經提出曾子的《大學》,是從《易經·乾卦·文言》的發揮。子思作《中庸》,是繼曾子之后,從《坤卦·文言》及《周易·系傳》所發揮的繼起之作。例如《中庸》首先提出的“天命之謂性”而到“中和”,便從《坤卦·文言》而來,如曰:

《文言》:“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發于事業,美之至也。”以及《系傳》所說:“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乃至《說卦》的:“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尤其是“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于四肢,發于事業,美之至也”,以及“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和“和順于道德而理于義,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等學說,便是《中庸》開宗明義,最先提出學養證悟到“中和”的境界,才是根本的宗旨所在。

你只要明白了《易經·文言》等這些史料,你就可以知道《中庸》所說的性命和天道之理,都是言有所本,學有淵源的。至于讀古書有關“天”和“道”兩個字的內涵,我已經在《大學》的開始,便已有了說明,現在不再重復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天镇县| 六盘水市| 达州市| 九江市| 娱乐| 子长县| 富裕县| 英超| 略阳县| 石城县| 静宁县| 巴南区| 广宗县| 磐安县| 汪清县| 苍南县| 庐江县| 垦利县| 攀枝花市| 高碑店市| 新丰县| 锡林浩特市| 遂昌县| 湖北省| 黑龙江省| 墨竹工卡县| 溧阳市| 凉山| 泰宁县| 梅河口市| 嵊州市| 清丰县| 普兰县| 涪陵区| 永靖县| 唐河县| 和硕县| 三门县| 双流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