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痛點:挖掘小數據滿足用戶需求
- (美)馬丁·林斯特龍
- 4249字
- 2017-05-10 08:59:39
面臨破產風險,讓樂高轉危為安的是一雙舊運動鞋。
2003年年初,樂高公司陷入困境,銷售額同比下降了30%。2004年,銷售額又下降了10%。樂高CEO(首席執行官)約恩·維格·克努德斯托普說:“我們一直虧本,都火燒眉毛了。公司還將面臨債務違約的危險,很可能破產?!盵1]
這家丹麥玩具商怎么突然落到這步田地?樂高的問題大概要追溯到1981年。當時,世界上第一款掌上游戲《大金剛》上市。于是,在樂高內刊《笨漢漢斯》上掀起了一場辯論。文中討論的是,對組裝玩具的未來而言,所謂的“橫向卷軸平臺游戲”(sidescrolling platform games)意味著什么。人們最后達成的共識是:雅達利和任天堂這樣的游戲平臺會風行一時——在電腦游戲掀起第二陣狂熱前,事實確實如此。
2004年,樂高公司向我咨詢,我開始負責公司的整體品牌戰略。我不想樂高放棄一直以來的強項。可是,不可否認的是,數字化產品也是無處不在的。從20世紀90年代中葉起,樂高開始放下核心產品——積木,轉而拿出精力,發展主題公園、兒童服飾、視頻游戲、圖書雜志、電視節目和零售商場。同時,考慮到年輕人的焦急、沖動和不安,樂高管理層決定開始制造大塊積木。
樂高的每一次大數據分析,都得出同樣的結論:未來的幾代人會對樂高失去興趣。樂高要開始研究游戲棒、棍子球、捉迷藏了。所謂的數字原住民,就是1980年后出生,成長于信息時代的群體——他們沒時間,也沒耐心玩樂高。他們很快就會才思枯竭,失去講故事的能力。如果他們不認真對待,就會失去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為電腦游戲大部分都幫他們做了。樂高的每一次研究都表明,時代的強烈需求是即時滿足。這是任何積木都無法應付的。
面對這樣的預測,樂高似乎無法扭轉時局了——不過,它其實做到了。它出售了主題公園。接下來,它簽下了《哈利·波特》《星球大戰》和《巴布工程師》的品牌特許權。它削減了產品數量,進入服務水平低下的全球新市場。
不過,2004年年初,我們到了一個德國中型城市,見了一位11歲男孩。這時,樂高的理念才迎來最大的轉機。我們去干什么?去找樂高的亮點。那一天,樂高的管理層發現,他們自以為了解的一切都是錯的——無論是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孩子,還是孩子們在新時代的數字化習慣——包括對壓縮時間和瞬時結果的需求。
這位11歲的德國男孩不僅是樂高迷,還是狂熱的滑板愛好者。當被問到最鐘愛的東西時,他指了指一雙破舊的阿迪達斯運動鞋,鞋子一側還有皺紋和凹陷。他說,這雙鞋是他的戰利品,是他的金牌,是他的杰作。不僅這樣,這雙鞋還是一種證明。他把鞋舉起來,讓屋里的人都能看清。他解釋說,鞋子的一面穿破了,右鞋幫磨壞了,鞋跟也明顯磨平了。這雙鞋的整體外觀和給外界的印象都很完美。這雙鞋向男孩、男孩的朋友和整個世界表明,他是這個城市里最棒的滑板運動員。
那時,樂高團隊一下子明白了。那些時間壓縮和即時滿足的理論,似乎毫無根據。11歲德國男孩的阿迪達斯舊鞋,給團隊帶來了靈感。他們意識到,孩子們要想在同齡人中獲得社會存在感,就要具備一種高超的技能。無論這種技能是什么,只要值得花心思、花精力去做,就別管花多長時間。對孩子來說,就是付出努力,最后有所呈現——在德國男孩的例子里,就是一雙大多數成年人不愿看第二眼的舊鞋。
在這之前,樂高的決策還完全依賴于大數據。然而,最終是不經意的一瞥——一位滑板愛好者和樂高迷的運動鞋——加速了這家公司的轉變。從那時起,樂高重新回歸核心產品,甚至投入了更多。公司不僅把積木重新設定為標準尺寸,甚至開始增加更多小塊積木。積木更注重細節,安裝手冊更精確,游戲挑戰更有難度。對用戶來說,樂高似乎在召喚人們克服困難,刺激人們掌握技巧。尤其重要的是,它是一種來之不易的體驗——結論是,只有掌握復雜的預測分析方法,才能達到平均分,只是方法不好掌握。
10年后,在2014年上半年,隨著《樂高大電影》和相關商品的全球大賣,樂高銷售額上升了11%,超過20億美元。樂高第一次超越美泰,成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商。[2]
說真的,我做全球品牌咨詢時,遇到的都是這樣的情況。我會為保時捷車主開發新車鑰匙,為億萬富翁設計信用卡,為減肥企業創立創新模式,幫陷入困境的美國連鎖超市扭轉局勢,或者努力為中國汽車行業找到定位,參與全球競爭。有句名言說,想了解動物的生存方式,不是去動物園,而是去叢林,我就是這么做的。幾乎在每個實例中,我都會先進行“潛臺詞研究”(有時我會簡稱“潛意研究”)。這是一系列流程,包括縮減開支、消費者家訪、小數據挖掘、線上線下小數據收集等。我通過觀察和分析,獲取了全球線索。我發現,總有消費者的欲望未被滿足,或未被發現。而這種欲望,正是新品牌開發、產品創新和企業發展的基礎。
我在過去的15年中家訪過77個國家的男人、女人和孩子。我一年有300天在飛機上或賓館里度過。這樣的生活方式有明顯的弊端。對我來說,哪里都不算家,人際關系很難維持,孩子和寵物都不能養。這樣的生活卻使我有機會觀察別人,通過人們的觀點洞悉文化,并試圖回答:社會群體是怎樣形成的?他們的核心信仰是什么?他們渴求的是什么?為什么?他們怎么建立社交聯系?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的差別在哪里?這些地方信仰、習慣或禮儀有沒有普世意義?
尤其是,我在世界各地遇到過各種奇怪行為,或者普遍真理。比如說,我們害怕別人更了解自己。我們大多數人都怕被揭掉面具。我們害怕失去控制,讓別人看到真實面目。相比陌生人,我們面對親密的人——丈夫、妻子、伙伴、孩子——時,往往注意不到他們年齡的增長?;蛘?,所有人都會經歷“甜蜜時刻”——這是我們工作、讀書、思考或注視時,一種發自內心的獎勵體系。反過來,我們也因此工作更賣力,注意力更集中。很自然,完成一項“大工程”后,我們就會“獎勵”自己。這就像在假日里,我們會對別人格外慷慨一樣。最后,我們也會買份禮物,獎勵自己。此外,在一個人口眾多的透明世界里,我們更多地把內心世界暴露在網上,所以“隱私”和“專屬”的意識就變成了最奢侈的東西。
我們打電話時,為什么大多數人都喜歡繞圈走,好像要建起一道隱私墻?我們餓了或渴了時,為什么打開冰箱門后,會上下瞄一眼,然后關上冰箱門,過一會兒又重復同樣的動作?我們約會遲到,為什么不怪自己,卻借口說鬧鐘不準?我們在機場、火車站或搖滾樂會時,為什么會覺得周圍都是普通人——卻沒意識到,我們跟他們做著一樣的事?為什么許多人在沖澡或看見水時,才能想到好主意?
我的研究采訪對象可能是巴西貧民窟的少女、捷克共和國的商業銀行家、南卡羅來納州的家庭主婦、匈牙利的性工作者,還有來自印度的繼母,又或是生活在日內瓦、北京、京都、利物浦、巴塞羅那的鐘愛體育的父親。有時,我甚至征求主人的允許,住進別人家里或出租屋里,就像在自己家一樣。我和他們親如一家,一起聽音樂,一起看電視,一起吃飯。在這些拜訪中,經過主人允許,我會查看冰箱,打開抽屜和櫥柜,尋覓書、雜志、音樂、電影和下載文件,查看皮夾錢包、網絡搜索歷史、臉書頁面、推特記錄、表情使用、Instagram(一款圖片分享應用)賬戶和Snapchat(“閱后即焚”照片分享應用)賬戶。我在搜索小數據時,幾乎沒有禁區。我甚至通過短信采訪消費者——研究表明,人們在短信里說謊的次數更少[3]——不過,我更有可能出其不意地檢查他們的微波爐、玻璃杯和塑料回收罐。
我見過許多男男女女,和他們聊過天,觀察他們的言行。一年中,我去過不同的地方,見識過不同的氣候、文化和膚色。然而,更有意思的不是區別,而是我們的共同點。(我堅信,世界上只有500~1000種不同類型的人。這其中有我,也有你。)我也意識到,在創建品牌或挽救品牌的過程中,我穿梭于多個國家,把一次觀察與另一次觀察聯系起來,也是一種神奇的技能。到頭來,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公寓,與美國南方的封閉社區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由于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都是極端氣候,中東人和西伯利亞人的行為舉止在許多方面都是相同的。我從沒學過社會科學,也沒有接受過心理學和偵探學方面的培訓。但有人說,我的想法和行為好像這三樣都懂。我告訴他們,我自認為是小數據或情感基因的偵察員——甚至算得上搜尋欲望的獵人——小時候,在丹麥一個擁有20505人口的斯基沃農場小鎮,我偶然形成了這樣的愛好。
我12歲時,醫生診斷我患有一種罕見的過敏性紫癜。患上過敏性紫癜后,病人皮膚、關節和內臟會出現毛細血管出血,也會導致腎臟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害。我被安置進了單獨的病房,幾個月都不能動彈。我和幾個病人之間是藍灰色的簾子,還有幾英尺的橄欖綠色地氈。除此之外,就只剩我一個人了。
我每天早上7點醒來。護士送來早餐后,我就開始了一天的觀察。我會研究我的看護、病友、病友的朋友和別人的家人。很快,這些都看累了,我就開始觀察自己。我每天這樣,來度過苦悶無聊的康復期。幾個月后,等到出院時,我擁有了和其他12歲男孩一樣的傲慢。我堅信,我比其他任何人都會觀察別人。
三號床病人現在在做什么?四號床病人15分鐘后會干什么?五號床病人的媽媽來時,他就變得聲音嘶啞,病容滿面。三號床病人喝蘋果汁時,總會把杯子打翻。我記得,護士總是小心翼翼地滑動桌板,卡住凹槽,不想發出一點聲音。有的護士端著重重的桌板,似乎一臉傲慢。有些護士兩手空空,似乎低聲下氣。這樣的日子,我觀察過幾百遍,甚至幾千遍。我敢肯定,被困在醫院的人都會這樣做。許多人可能很快就不放在心上,或不以為然,或拋之腦后,可我卻在心里做著記錄、歸檔和分析。
媽媽送來一盒樂高積木。接下來的日子,我就這樣消磨時光?;叵肫饋?,我在住院時被迫發現了兩個消遣項目——樂高積木和觀察他人。
等到出院的時候,我已經把積木玩得很好了——我甚至想,在父母的后院建一個迷你版的樂高樂園。這種想法引起了樂高總部還有兩個專利律師的興趣。一個12歲的孩子那么喜歡樂高,甚至想私自復制一個主題公園。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呢?我高興地告訴你們,樂高雇我當了模型設計師和創新顧問!不過,這接下來的故事我們后面再講。
我在住院期間學到的,不僅僅是怎么搭好錯綜復雜的樂高積木。還鍛煉了眼睛和耳朵,學會觀察、演繹和詮釋,最終理解了成年人的世界。五號床病人條件反射式的變音,反映了他對母愛的需求。三號床病人不擇手段地想離開病房,打翻杯子就是一種手段。護士夜里查房時,大多數時間似乎對病人冷冰冰的,但是,她端餐盤時笨手笨腳,弄得叮叮咣咣,也許是在表達同事對她的漠視……無論一件事多么不起眼,里面都有一個故事。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龍族Ⅰ:火之晨曦(修訂版)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人類歷史中,總是隱藏著驚人的秘密。在多數人所不知道的地方,人類與龍族的戰爭已經進行了幾千年。路明非的十八歲,在他最衰的那一刻,一扇通往未知國度的門轟然洞開。直升機如巨鳥般掠過南方小城的天空,在少年路明非的頭頂懸停。隱藏在歷史中的那場戰爭,就要重開大幕。歡迎來到……龍的國度!
麻衣神算子
爺爺教了我一身算命的本事,卻在我幫人算了三次命后,離開了我。從此之后,我不光給活人看命,還要給死人看,更要給……
龍族Ⅴ:悼亡者的歸來
《龍族第2季》7月18日起每周五10點,騰訊視頻熱播中!熱血龍族,少年歸來!這是地獄中的魔王們相互撕咬。鐵劍和利爪撕裂空氣,留下霜凍和火焰的痕跡,血液剛剛飛濺出來,就被高溫化作血紅色的蒸汽,沖擊波在長長的走廊上來來去去,早已沒有任何完整的玻璃,連這座建筑物都搖搖欲墜。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