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報礦(3)
- 戴明賢集(第七卷):走進云里去
- 戴明賢
- 3076字
- 2017-05-04 13:54:12
“好,做小品罷。”艾導演問,“你放了學干些啥?”
“放牛。背煤。割草墊圈。打柴……”
“好玩的事呢?”
馮石想了想:“愛抓田雞。”
旁邊又響起笑聲,而且人很多,陸續溜進來的。肯定與小唐有關。
艾導演說:“好!就抓田雞。”
馮石點點頭,退到場子邊上。他向小唐借了一頂草帽戴在頭上,作為道具。
等他再走進場子中央時,臉上已帶著警覺的神情,眼光銳利,四下尋找、察看。突然,他眉毛一揚,眼睛一亮:發現田雞了。輕輕卸下肩上的小竹簍(假的),躡手躡腳走近。田雞跳開了。悄悄追上去,弓著腰靠近……猛撲上去。嗨,又蹦開了。他爬起來,嘟著嘴,屏住呼吸,移到一個有利位置。輕輕摘下草帽,左腳伸出去,身體貼近地面……
觀眾們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等待他的下一個動作:撲住田雞。
馮石忽然用右手指頭按在腮巴上,搓了一下,又搔了幾下。眼睛一直不離田雞。
“蚊子叮了。”宋叔叔說。大家也都看懂了,控制不住的笑聲像一陣風掠過樹林……
馮石彎著腰,幾乎貼在地板上,全神貫注,左手拿著草帽伸出去,伸出去,……突然輕輕一蓋。捉住了!他把草帽揭開一條縫,伸手指把肥大的田雞拎了出來。那小家伙拼命踢腿,濺了馮石一臉泥水……
馮石抬起頭看導演,表示小品做完。觀眾們轟地又是鼓掌又是笑。馮石害起羞來,忽然轉過身子對著墻,又引來哄堂大笑。
宋叔叔得意揚揚,好像小品是他演的,左顧右盼地說:“如何!如何!”
小唐興高采烈地喊:“聽著,小石幺!來一個你在動物園第一次看到國寶大熊貓!”
馮石深深吸了口氣。觀眾們認為他就要開始表演了,他卻嘆了口氣說:“老師,我沒有見過大熊貓。”
“對!想象要有依據。”導演伯伯說,“聽好:你挑著一擔很重的谷子去交公糧……”
就這樣,馮石被興致勃勃的導演和觀眾圍著,小品做了一個又一個。
宋叔叔一邊看,一邊聽見周圍的人在夸:
“這小孩神了!”
“素質好!”
“‘信念’強極了!”
“幾個小品還有高潮哩!”
“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
都是些內行話啊!宋叔叔心里樂滋滋的,好像人家是在夸他。
如果不是有人喊導演接電話,這場考試可能還不知什么時候能結束。
六、意外的電話
導演接了電話回來,皺著眉頭。他問宋叔叔:“你們是箐口公社的嗎?”
馮石忙說:“是。”
導演說:“咋回事呀?你們公社人武部一個副部長打來電話,說這孩子是偷跑出來的,他們不知道,說他家庭有問題,他們不同意他報考。”
馮石腿都嚇軟了,眼淚涌了出來。大家都奇怪地盯著他看。他恨不得有個地洞躲進去。
“同志們!我來告訴你們他的‘問題’!”宋叔叔大聲說,“他爺爺是個二十多年前就翹了辮子的富農。”
大廳里議論紛紛。小唐尖聲嚷著:“荒唐!荒唐!”
導演說:“那怎么回答那邊呢?那人還守著電話呢。”
宋叔叔問道:“導演同志,今天面試的成績如何?”
“肯定可以錄取。只是政審問題……”
“這我也可以肯定地說:沒問題!只要是審他自己、審爹媽都行,他爹是生產隊會計,只要不審爺爺。”
宋叔叔在大家的笑聲中把額頭上的頭發一甩:“電話我去接!”
導演帶著宋叔叔去接電話,小唐牽起馮石的手跟在后面。好幾個好奇的“觀眾”也跟了上來,要看一場新戲。
宋叔叔拿起話筒說:“喂……我是803地質隊的宋易。不錯,孩子是我帶來的。什么?他爹媽向生產隊匯報,生產隊又向你們匯報?好呀!我匯報你一個好消息:這小孩考得很不錯,給你們爭光了!招生委員會認定他是國家需要的人才。這個人才是你們培養出來的,你們對國家作出了貢獻呀!你這位副部長一定很高興吧?……什么,你要追究我的責任?可以可以,等他考完,我就去你那里自首……”
宋叔叔邊說邊向劇團的人擠眉弄眼,他們邊聽邊笑。馮石害怕得都快透不過氣來,小唐把他緊緊摟住,他就更透不過氣來了,但又不好意思掙開。
那邊打電話的人顯然生氣了,話筒里哇啦哇啦地傳出很大的聲音。宋叔叔把話筒拿得遠遠的,免得把耳朵震破了。等到一個空隙,宋叔叔對著話筒,換了一種拿腔拿調的聲音:
“你這個同志!你要社員服從你,那你還要不要服從中央了?哎?中央提出‘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哎,你知不知道?最近的紅頭文件學習了沒有?……天天在學?那就好那就好,你好好學吧!‘四人幫’倒臺一年多了,你還死抱著那套舊思想、舊作風,會犯錯誤嘞同志!”
他趁對方答不上話,啪地放下了話筒。
小唐哈哈大笑:“喲!看不出你還一套一套的哩!佩服!佩服!”這兩個佩服是樣板戲《沙家浜》里刁德一的臺詞。
“對付這些人,”宋叔叔說,“高帽子不解決問題就換大帽子。”
七、報礦的叔叔
艾導演也很激動,他握住宋叔叔的手說:“老弟,我佩服你!又識才,又仗義!”
宋叔叔苦笑:“你夸得我都不好意了。我是一塊‘停課鬧革命’鬧出來的‘貧礦’。那十年被人教唆,造老師的反,造家長的反,沒人敢管,混了小學混中學,玩得倒安逸,今天才曉得鍋兒是鐵鑄的。干哪行都要真本事!就這么個小地質隊員,我是夜以繼日、腳以繼手地讀書補課,都跟不上。那天看到這娃娃是塊好材料,我就想,莫要又糟蹋了。”
艾導演說:“孩子就交給我們吧,一切手續我們會辦。你放心!”
宋叔連聲謝謝,剛轉身要走,忽然又說:“對了,還有那個小旅店的眼鏡服務員,也不簡單哩,莫要忘記了他!”
小唐問:“也是考劇團的?”
宋叔哈哈大笑:“我找錯門了!他不考劇團,他要學物理。……那小伙用功得很!明年他一定會考取的!”
大家嘩地笑了。小唐說:“以后我們到你們地質隊寫戲去,歡不歡迎?”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宋叔叔用電影里北京小朋友歡迎外國總統的聲音說,“把那位不肯下樓的陳老師也請去吧,民間的‘富礦’可觀得很嘞!”
艾導演說:“小宋同志,感謝你來報礦!”
宋叔解釋:“是馮石他們來地質隊報礦。”
“你向我們報礦呀,”艾導演摟著馮石的肩膀說,“頂呱呱的富礦!”
(一九七八年七月—一九七九年二月)
※※
附記:這篇小說起意于觀看某劇團招考學員的一場復試。舍妹是這個團的行政人員,聽她說來了個天才兒童,就去旁觀,果然驚喜稱奇。當時正值改變中國命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召開之際,政治生活中許多痼疾被悄然撞破,文化領域中一些禁區被強行闖入,社會開始發生微妙而深刻的變化,但這些“新動向”尚未得到權威性的認可,相反的力量還很強勢,雙方較勁,形成很大的張力。在涉及面最廣的民眾生活領域,就業渠道和人才選拔方式是首當其沖的問題。這就是這篇小說構思的背景。文中汽車司機的驕橫、態度的生硬等,都是我曾反復經歷的普遍現象。那個戴眼鏡的客棧服務員,就是照我內弟的形象寫的。只不過我內弟的工作不在客棧而在糖果廠。
當時我的第一本小說集正在編輯手中,字數不夠,《報礦》寫出來就直接收進去,沒有在刊物上發表過。1980年5月舉辦的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距第一次二十余年,參評作品數量巨大,此作僥幸得了個三等獎,后來王扶和黃伊兩位先生還在《新時期兒童小說的鮮花》一文中,夸過它的故事曲折生動,人物躍然紙上云云,我也就一直以為它蠻不錯。這次校閱,發現有幾段我永遠寫不出來的文字,大感意外,這才回憶起那本小集子的責編讀稿后,認為這個小孩的表演才能應該有更合情理的背景,具體建議增加人物:一位從大劇團貶到農村的專業導演。我表示異議,一是這樣寫太類似張潔的《森里來的孩子》了,當時這篇小說剛發表,我力求不撞車;二是我觀看的那個小學員確實沒遇上過專業人員,就是從廣播、小人書、露天電影、宣傳隊淘的,對付面試那點簡單小品完全夠了,小孩考的是潛質,并非水平。但這位老熟人很固執,悍然自行增補了。我見到樣書后,哭笑不得,不忍細繹,從此再沒看過。今日重逢,真如荊棘在眼。增加一個不出場人物倒也罷了,不該這樣鋪陳政治術語、大段說明解釋。今日芟而除之,不亦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