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六說
佛光山“館”的奇緣

今后,代表“法寶”的藏經樓完成,有了“佛光大道”讓這十余個樓、閣、館、臺,連結一體,通行無礙,讓整個佛光山真正“佛法僧”三寶俱全。

〇一六年就是佛光山開山五十周年了。起初的四十年是建佛光山,是為僧寶教團;后來花了近十年建佛陀紀念館,是為佛寶的教團;即將完成的藏經樓,是為法寶的圣地,由“佛光大道”貫穿了佛、法、僧三寶的佛光山本山教團。

在佛光山教團,一個出家人的序級分有:清凈士有六級,每級一年;之上是學士,有六級,每級二年;學士之上是修士,有四級,每級三年;修士之上是開士,五年一級。這期間,要四五十年才能完成升級,獲得長老的尊位。其他還要有學業、道業、事業等考核。他們居住的地方則有凈士樓、學士樓、修士樓、開士樓等不同。

在本山和祖庭之外,有別院、分院、講堂、禪凈中心、精舍、布教所等。對佛光山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些。但在本山,除了上述這許多寺、院、樓、堂之外,佛光山還有多少“館”,就是有人知道,也不容易了解詳細了,在此不妨向大家做個報告。

說起佛光山的“館”,館,有兩個寫法:一是“食”字旁的“館”,另外一個是“舍”字旁的“舘”。為了這個館(館),大家就有爭論,用“食”字旁呢,還是“舍”字旁呢?我說,屬于精神食糧,像圖書館、美術館,就用“食”字旁;凡是信徒、客人來住宿的,像會館,就“舍”字旁的“舘”吧!從此,在佛光山,這兩種“館”,都有多種的設立,都各有功用,就不下數十個之多了。

說起食字旁的“館”,佛光山現有的圖書館,先后有佛光山叢林學院圖書館,有大慈育幼院的兒童圖書館,有主管部門立案對外開放的新竹無量壽圖書館,有美國西來寺的英文圖書館,有揚州的鑒真圖書館。另外,南華大學、佛光大學、西來大學、南天大學,甚至普門中學,均頭、均一中小學等都設有圖書館;其他包括各別分院也都有圖書館、圖書室。總計佛光山設立的圖書館應該不止四五十個(有的小一點的稱為圖書室)。

a258

佛光山朝山會館

a259

位于佛光大學的佛光山百萬人興學紀念館

a260

揚州鑒真圖書館

廣設圖館 藏書數百萬冊

在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圖書館里,收有許多珍貴的藏書。記得六十多年前,貧僧在香港請購了一部《頻伽藏》,運到臺灣的時候,宜蘭所有信徒到火車站,頂戴手捧、香花迎請,把珍貴的佛經恭迎到雷音寺,以示我們對法寶的尊重。

除了《頻伽藏》,還有日本《大正藏》、韓國《高麗藏》、藏傳佛教的《藏文大藏經》、南傳的《巴利文大藏經》,中國歷史上出版的《嘉興藏》、《磧砂藏》、《開寶藏》、《龍藏》,以及日本贈送的《鐵眼大藏經》等等。算一算,恐怕世界上的藏經,我們都收藏了。等到藏經樓蓋好了,這許多藏經都會供到藏經樓上,同時附設數十個研究室,供給世界研究佛學的有心人士研究,深入經藏。

在這短短的幾十年之內,能有這么多的館,藏書數百萬冊,假如要了解這許多書籍購買,以及種種的因緣,那就不是那么簡單了。

貧僧記得購買這許多圖書的過程。比如在四十年前,跟隨旅行團到日本訪問,有一天自由活動,旅行社給我們每人五百元日幣,作為當日的午餐費,旅行社就不為我們準備午餐了。我拿著這五百元,準備去吃午餐,但經過一間書店,進去看到一本日文書籍《典座行事》,圖文并茂。我愛不釋手,那頓午餐索性不吃了,五百元就買了那一本書。

貧僧生性喜愛讀書,在初來臺灣的時候,別的嗜好都沒有,就是好買書。在五十年前左右,臺灣印經處的書,我無一不買;香港佛經流通處所印的書,我無一不全;甚至于臺灣的新興書局,出版一些古籍書冊,尤其是筆記小說、文史哲的書,我也盡量收全。衣可以不全,飯可以不吃,書不能不買。

藏經齊全 眾緣成就護持

在三四十年前,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四庫全書》,定價就要一百萬元,他們說只有一百套,要我也購買一套。那時,正當開山建寺不久,要花一百萬元去買一套《四庫全書》,也不知道有沒有人看。不過,寺院可以慢慢地建,但圖書不能不快一點購買。

貧僧這樣愛書、看書、買書、藏書,當然也有很多的助緣。例如:佛光大學開始籌辦的時候,王云五先生收藏的所有書籍,全部由他的公子王學哲先生送給佛光大學,又有美國陳正男夫婦捐贈興建了圖書館來收藏這些書籍,我就把它定名為“王云五圖書館”。

揚州鑒真圖書館也是很好的因緣。承蒙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樸初先生看重我是揚州人,給我在揚州捐建一個圖書館的因緣,同時他也捐贈了三萬冊佛教類典籍;此外,江蘇鳳凰出版集團捐出萬冊重點書刊,清史研究專家陳捷先教授也將所收藏兩千冊清史類的書籍捐出。再加上其他一些教授、信徒的發心捐贈,才有現在這座頗負盛名的揚州鑒真圖書館。

除為這許多書籍建設了這許多圖書館之外,貧僧也喜愛收藏字畫等美術藝術品,以及佛像法物等,希望為寺院增添一些文化的內容,因而又設立佛教美術館來珍藏。

當初,在大陸“文革”期間,有很多文物流落到海外,貧僧那時候雖不富裕,但也盡量把那許多流落到海外的中華文化瑰寶購買回來。現在分別在佛光山佛教文物陳

列館(寶藏館)、佛光緣美術館、佛光山宗史館等館展出,甚至于還把這些法寶,獻給佛陀紀念館的四十八個地宮珍藏。

推廣藝術 保存中華瑰寶

記得在初開山期間,好友廣元法師要幫助我籌措建寺的經費,他邀請了王云五、馬壽華等先生發起,為我跟當代名家要了三百幅書畫給我義賣。貧僧看到那許多的書畫,實在不忍心出售,寺院可以慢慢地建設,書畫不能不好好地保存。雖然后來為了籌辦佛光大學也辦過義賣,但是捐贈給佛光山建寺義賣的那許多名家,如張大千、溥心畬、黃君璧、齊白石等人的作品,現在都還珍藏在佛光山。

a261

佛光山寶藏館

a262

佛光緣美術館臺北館

a263

江蘇蘇州嘉應會館

a264

巴黎法華禪寺

a265

北島佛光山新西蘭一館

a266

澳大利亞墨爾本

我鼓勵全世界佛光山的每一個寺院都要設立一個小小的美術館,供人參觀。貧僧告訴那許多的住持、當家說:你有了寺廟,信徒絡繹不絕來訪,恐怕無法花太多的時間接待。假如有了美術館、圖書館,不要你陪他,讓詩書字畫陪他,可以節省多少時間去辦你的法務。所以,現在臺北道場位于松山火車站旁的黃金地帶,特地留出一個樓層來做美術館,每個月都有名家展出。二十多年來,已經不知道展出過多少稀世珍貴的藝術作品了。

在宜蘭蘭陽別院、高雄南屏別院、彰化福山寺、臺南南臺別院等,也都設立了美術館,甚至在國外的洛杉磯西來寺、休斯敦中美寺、澳大利亞南天寺、新西蘭佛光山、馬來西亞東禪寺、香港佛光道場、巴黎法華禪寺等,都有中華文化和佛教相關的詩書字畫在美術館展出。總計,佛光山也有二十個以上的美術館了。

對于佛教的弘法,貧僧覺得空談玄論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學習歷代的那許多古德,為佛教文化藝術奉獻的精神。文化歷史流傳至今,我們今天到了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的羅浮宮、美國芝加哥美術館等,看到中華文化、佛教的寶藏,被他們收藏這么多,當然于心不忍,自己國家的國寶,竟然讓別的國家來收存。但是也感謝他們,讓這許多中華寶物,不至于在戰火里毀滅,這也不能不說是不幸中之大幸。

文物展覽 文化弘法度眾

貧僧雖不太懂藝術,但是很喜歡文化藝術,大陸的敦煌、云岡、龍門、大足、寶頂等石窟,我都逐一參觀了。回想起一九四六年貧僧十九歲的那一年,正逢抗戰勝利不久,我還是焦山佛學院的一名學生,就向佛學院請求在端午節辦一次佛教文物展覽。承蒙當時的院長雪煩和尚首肯,我就和幾位同學,分別到金山寺借了蘇東坡的玉帶和文征明的書法,以及竹林寺、超岸寺這許多道場收藏的許多文物,在焦山的華嚴閣展出。

貧僧怕沒有人前來參觀,就在鎮江貼了一些標語,如:“秦磚漢瓦出現了!”“請你到焦山來欣賞龍袍、玉帶吧!”“龍蛋出現在焦山了!”哪知道,這樣的標語,震動了當時鎮江左近縣市的民眾,在展覽的一個星期之內,每天有數十艘船只,在鎮江和焦山間載送客人往來觀賞,人潮都涌上了焦山。我嚇得不敢出來,怕被常住責怪我給大眾帶來麻煩,還害得常住每天在這鬧哄哄、人聲嘈雜的環境中,破壞了焦山的寧靜。

所幸,時因抗戰勝利不久,大家都覺得這也是喜慶之事,應該高興,也不必嫌棄。甚至,為此焦山在報紙上一展成名,所以后來太虛大師從重慶到焦山籌辦“中國佛教會會務人員訓練班”,我有幸也參與其中,還曾親炙太虛大師的教誨,這也更讓我對新佛教的前途樹立了信心。

佛光普照 千年暗室即明

當然光有精神食糧是不夠的,因此,除了展覽藝術作品的美術館,貧僧也為信徒、有因緣的人士設立可以提供吃飯、住宿功能“舍”字旁的“會舘”。

比方,在宜蘭,設立了“礁溪會舘”;在佛光大學,海內外弟子一起為我的母親捐建了一座“老奶奶紀念舘”(光云舘);之后,佛光山也為百萬人興學委員們建立了“百萬人興學紀念館”。

佇立館前,面對太平洋、龜山島和蘭陽平原,我做了一副對聯,“晨間太平洋上觀日出,夜晚蘭陽平原數珍珠”,這是真實的寫照。因為百萬人興學紀念館位于宜蘭林美山上,居高臨下,晨間看到從太平洋升起的太陽,夜晚看到蘭陽平原的萬家燈火,真是美不勝收。

其實,佛光之美,也不在這外在形象上。我的愿望是,讓普世所有人等,都能像佛光大學的景色美麗莊嚴,人人的內心,也都能像千年暗室點亮心光,讓文化教育發揚。而貧僧在佛光大學大門口題寫的“佛光照耀圣賢路,大學廣開狀元門”,這副聯語,正是對這許多老師、學子們的期勉了!

財用大眾 具足佛法三寶

話說回來,佛光山開山以后,信徒蜂擁而來,尤其臺北的信徒,每周六、周日,不下十多部的游覽車南下,都要住在佛光山。形勢所逼,貧僧便陸續為他們興建了朝山會館、麻竹園、云居樓等。而由我學習題字的“朝山會館”這四個字的小小的招牌,至今還掛在朝山會館的門口,應該有四十年以上的時間了。

a267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也因為佛光山建了朝山會館,甚至可以參觀的“凈土洞窟”、陳列佛像法物的“陳列館”等各館一一完成,世界各地的信徒,就更喜歡到佛光山來參觀問道了。如今,光是佛光山和佛陀紀念館,就有觀賞的各館十余個以上。

貧僧曾說過,有土地就有人,有人就有財富,有財富就用之于大眾。因為五十年來佛光山不斷聚集人潮,我們陸續為這許多人建立了代表“僧寶”的佛光山教團,代表“佛寶”的佛陀紀念館。在此之前,貧僧曾寫了一篇《佛陀紀念館的風云錄》,現在,佛陀紀念館也沒有風云,也沒有是非,只有每天成千上萬人士來參訪禮拜,為他們的身心加油打氣。

回顧一路走來,貧僧對于“館”這一個字,背負了多少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貧僧設想,今后,代表“法寶”的藏經樓完成后,有“佛光大道”讓這十余個樓、閣、館、臺,連結一體,通行無礙,讓整個佛光山真正“佛法僧”三寶俱全,那么,所有過去的一些辛勞,也就不值得計較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阳市| 叙永县| 义乌市| 招远市| 光泽县| 宜黄县| 太仓市| 工布江达县| 贺兰县| 兴文县| 沭阳县| 花莲县| 广州市| 法库县| 连山| 巩义市| 保定市| 遂宁市| 城步| 万山特区| 高要市| 公主岭市| 南投市| 丹江口市| 达日县| 荃湾区| 洞头县| 内黄县| 紫阳县| 珲春市| 阳江市| 雅江县| 科尔| 化德县| 阳江市| 洛隆县| 策勒县| 盐津县| 雷波县| 绥江县|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