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躍5000年
- (美)W.克里昂·斯考森
- 2297字
- 2019-01-04 15:26:53
12 共和政體的優勢
美利堅合眾國應建立共和政體
Twelfth Principle Advantage of a Republic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hall be a republic.
這條原則出現在忠誠的誓言中,它是這樣說的:
我宣誓忠于美國國旗
以及它(這面旗幟)
為之而存在的
這個共和國
建國者們為什么希望得到一個共和政體而不是一個民主政體,存在著許多原因。從理論上說,一個民主政體要求大多數人在立法或政府的決策過程中充分地參與。這從未奏效,因為人們如此忙于他們的日常事務,以致他們不會正確地研究這個問題,他們也不會花時間去參加選舉之前廣泛的聽證會。希臘人試圖利用民主的方式,讓民眾來參與他們城邦的政府,每次都以暴政的形式告終。
民主政體與共和政體的比較
隨著人口的增長,一個民主政體會變得越來越笨拙與低效。另一方面,一個共和政體卻可以通過民意代表來進行管理,并且可以無限擴大。詹姆斯·麥迪遜對這兩種制度進行了比較,當時他寫道:
“民主國家一直都動蕩不安,爭論不斷;人們覺得,它一直都和個人安全或財產權格格不入;就像它們總是處于死亡的暴力中一樣,一般說來,它們都是短命的。
“一個共和國,我指的是一個在其中采取代表制的政府,卻打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前景,并對我們尋求的那種治愈做出承諾。”(《聯邦黨人文集》,第10卷,P81)
麥迪遜后來接著指出,一個像美國一樣擴張的國家怎么也不能把自己限制在民主政體的局限性上,但必須依賴一種代議制或共和的政府形式來保護它的人民不斷增長的利益。他說:
“在一種民主政體中,民眾聚在一起,親自運作政府;在一種共和政體中,他們開會,并通過他們的代表與代理人來管理政府。因此,一種民主政體必定局限在一個狹小的范圍,而共和政體卻有可能會覆蓋到一個廣大的區域。”(同上,第14卷,P100)
共和政體的定義
為了使他的立場完全清楚,麥迪遜為共和政體下了一個簡潔的定義:
“我們可以把共和政體定義成……一個政府,這個政府的所有權力都直接或間接源自大多數人民,并由擁有公職的人來管理,在他們有限的任期中,人民感到滿意,或表現出良好的品行。對這樣一個政府來說,那是必要的,它應該由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產生,而不是由這個社會不可取的一部分人或它的某個優等階層產生;否則,少數通過他們被授予的權力來設法施加其壓迫的殘暴的貴族,就會渴望得到共和黨人的頭銜,并給他們的政府封上共和國的光榮稱號。”(同上,第39卷,P241)
對“民主政體”的定義
詹姆斯·麥迪遜本人對過去民主的歷史評價可以說是相當有說服力的。正如上面提到的,他是這么說的:
“民主國家一直都動蕩不安,爭論不斷;人們覺得,它一直都和個人安全或財產權格格不入;就像它們總是處于死亡的暴力中一樣,一般說來,它們都是短命的。”(《聯邦黨人文集》,第10卷,P81)
對共和政體的定義
政府手冊對一個共和政體的特征進行了概括,所有的建國者都對直接民主或任何其他的政府形式做了熱情的介紹。
1.權威是通過人民選舉最能代表他們的公務人員來產生的。
2.對財產的態度是尊重法律、個人權利,以及一種明智的經濟程序。
3.對法律的態度是司法符合固定的原則與確鑿的證據,對后果有一種嚴格的考慮。
4.更多的公民與領土的疆域會被置于它主要的思考范圍。
5.避免要么是暴政,要么是暴民統治的極端危險。
6.結果是政治才能、自由、理性、公正、滿足與進步。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的,詹姆斯·麥迪遜沿著同樣的思路對共和政體下了定義:
“我們可以把共和政體定義成……一個政府,這個政府的所有權力都直接或間接源自大多數人民,并由擁有公職的人來管理,在他們有限的任期中,人民感到滿意,或表現出良好的品行。”(同上,第39卷,P241)
把美國定義成一種“民主政體”
盡管為了弄清楚民主政體與共和政體之間的差別,人們做出了這些努力,但美國還是開始被人們不斷地在新聞媒體與教材中定義成一種“民主政體”。當威爾遜總統把第一次世界大戰定義成盟軍“讓世界安全的民主”而做出的努力時,他增添了人們的困惑。
只要對ISS早期成員的名單做一回顧,就會讓人明白,差不多到了20世紀30年代,通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該運動的更多出色的年輕領導人已經在政治、新聞、出版、廣播、學術界、師范院校、全國教會理事會上升到了某些最負盛名的位置,幾乎在每個輿論塑造中心都具有影響力。
然而,ISS成員的智力發展并沒有遵循同一條成熟的路線。一些人希望新“美國的民主政體”順應人民的意愿成為一個社會主義者的國家(民主的社會主義)。另一些人希望的是一種部分社會主義、部分自由企業的“混合體制”。一些人幻想破滅,開始搖擺,回到建國者們傳統的模式。
對憲法的攻擊
通過前面提到的歷史畫面,人們很快就會領會到,對(用來描述美國的)“民主”這個詞的介紹實際上被當成了一種對政府憲政結構與基本權利的攻擊,而它被設計出來是為了去保護這種結構與這些權利的。考慮到這一事實,歷史系的學生不應該感到驚訝,發現那些想讓“民主政體”與美國制度相一致的人同時也渴望美國人相信他們傳統的憲法落后了,也許完全過時了。
在我(本書作者)的大學時代,這種做法很受歡迎,在政治學與經濟學中指出憲法是大約200年前由一批占人口95%的農民寫的。現在,他們會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工業社會,人民的需要不可能再適應由美國憲法提供的那個陳舊的制度。不僅某些教師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美國的一些參議院議員也發表了同樣的看法。偶爾,甚至某位總統也會這么說!在我的一個文件夾里,就保留了一份有趣的此類觀點的匯編。
但這確實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毫無疑問,自建國者們的時代以來,我們的經濟與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難道會使憲法變得陳舊、過時嗎?在接下來的一章,我們會闡述這個問題。

讓我們不要再去談什么對人的信任,只需通過惡作劇的方式,用憲法的鏈條把他捆綁起來就行了。
——托馬斯·杰斐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