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權貴爭斗,明哲保身不容易(1)

那小廝來到沈萬三面前,剛說了幾句話,衙門來傳訊的人就到了,沈萬三的大腦一片混亂,他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陸德源為何平白無故地誣陷自己?難道是潘元紹為了擺脫他的干系,把這盆臟水潑到了自己頭上?這似乎也不對,依照潘元紹的性格,他好像做不出這種事,還有,自己前不久和他見面,也沒有察覺出一點異樣。

>;>;>;衣錦還鄉

他真的回家了,那場面是如此宏大,家鄉的父母官居然親自跑到城外來接他,這讓他受寵若驚。他的家鄉在張士誠的勢力范圍內,雖然現在張士誠歸降了蒙元,但是,地方官員沒有一個被撤換。

沈萬三看到父母官來迎接自己,趕忙從馬車上跳下來,緊跑幾步迎上去,躬身拱手道:“周大人,怎么能勞煩您老親自來接我這個晚輩,再說了,我這一介白丁……這可怎么說得過去!”父母官姓周,叫周鏈,此人天生口吃,本是當地的一個豪強,六十幾歲了,靠巴結混了這么一個小官兒當。他當然知道沈萬三如今的地位,憑他的人脈和財力,想扳倒自己這個芝麻官簡直就不費吹灰之力,同樣的道理,想要自己升官發財,也是彈指一揮間的工夫,只要他在蘇州那些顯貴面前替自己說幾句好話就什么都有了。

“話……話……話好……好好說,沈……沈……老弟是誠王面前的大紅人……”一口氣說出幾個連貫的字,周鏈憋得一臉通紅,一肚子肉麻的話還沒有說出來,已經急得滿頭大汗。沈萬三一點都不介意,親熱無比地拉著周鏈的手,笑道:“我不管在誰面前是大紅人,您老都是我的父母官,我在您面前,怎么敢托大?來來來,讓我找個地方,好好跟您老說說話?!?

周鏈看沈萬三這么給自己面子,心中大樂,一口氣順過來,笑道:“晚上……鄙……鄙人在家中設宴,給……給……”“給你接風洗塵”這幾個字,卻怎么也說不出來,沈萬三趕緊替他說道:“請也是我請周老您哪,不過,既然周老都預備下了,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晚上,我一定來討一杯酒喝?!?

兩個人拱手分開,各自上了馬車,沈萬三先回家,晚上再去周鏈府上喝酒。

沈佑如今成了周莊乃至昆山最財大氣粗的人物,他早已不再理會家里有多少田產,佃戶有沒有少繳租子這等閑事,對他來說,這些產業都算不得什么,只要給遠在蘇州的兒子捎句話,多少銀子拿不來?甚至,不經過兒子,他這個沈家老太爺的身份,在沈萬三各處分號轉上一圈,吃喝玩拿,一年的開銷都有了。所以,他現在就是在自己那座大宅邸里享受。為了讓老爹安度晚年,沈萬三專門從蘇州請來一個戲班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伺候沈家人聽曲。那時候,曲藝還非常簡單,尤其南方,只是在江南流行的吳曲,一個戲班子里只有七八個人,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自從沈萬三把三個兒子和一妻一妾送回來之后,沈佑每天看著沈萬三和沈貴的幾個兒子念書,心里愈發滿足。不過,他對沈萬三請的那兩位老師,卻是一百個看不順眼,覺得他們對自己不客氣不說,管教孫子也太嚴格了,但很無奈,自己也無權干涉。

沈萬三的馬車來到大宅門口,一家老小早就等在那里。從車上下來,大兒子沈榮、二兒子沈旺、三兒子沈茂,依次行拜見禮。沈貴也等在門口,對自己的兩個兒子說:“快點給三伯行禮?!眱蓚€兒子趕緊跪下來行禮,沈貴也躬身行禮。沈萬三不去抱自己的兒子,卻把沈貴的小兒子抱起來,笑道:“漢杰又長高了,呵呵?!鄙蛸F的兩個兒子,老大叫德昌,老二叫漢杰。沈萬三又對眾人道:“都起來吧,咱們進去。”

現在他是當地望門,沈萬三不敢缺了禮數,放下兒子,就跑到老爹沈佑的屋里,給他請安。沈佑正坐在大廳里等兒子,看到沈萬三進來,他站起來,笑道:“萬三回來了呀?!鄙蛉f三趕緊給沈佑磕頭,說道:“父親大人安好,兒子回來了?!比缓笥秩グ菀娏四赣H,沈母身體一直不好,最近已經不能下床。等家里人都見過了,沈萬三才來到大廳。

“爹,我回來,是想翻修咱家的宅子,然后再修一座祠堂。”沈萬三道。沈姓在周莊不是大姓,沈佑帶著一家老小來到這里的時候,只有一兩戶姓沈的人家,經過幾年的遷徙繁衍,現在有三四十家。因為人口不多,所以至今沒有一座沈氏祠堂,這對當時極其重視宗祖觀念的人來說,是有一定心理期待的。

“好,要修就正正經經地修一個!”沈佑大聲道。沈貴也道:“這個主意好,有了祠堂,咱們老沈家才算是在周莊扎下了根!”

當晚,沈萬三進了縣城,在周鏈的洗塵宴上,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周鏈大為贊同,在座的鄉紳賢達一個個稱頌沈萬三,一時之間,什么“功在桑梓”“千古留名”的話,盈耳不絕。

不一會兒,一個鄉紳借著敬酒的機會對沈萬三說:“沈三爺,小老兒今天就賣了我這張老臉,向你提個事兒。我們那兒除了水道,還有一座古橋,是南宋時候建的,因為年久失修早已不能使用,還有人從橋上掉下去淹死過,族里年年籌資說要修,但是,因為兵禍不斷,族人年景欠收,總是不能如愿……”沈萬三沒等他把說話完,就大手一揮,說:“自古道,修橋補路是積陰德,老哥給我這個積陰德的機會,我巴不得呢。銀子要多少,我都出了!”

這個口子一開,借著酒勁兒,有三四個也提出“借銀子”為族里辦事的要求,都是公事,也算是善事。沈萬三來者不拒,一一答應。一個月之后,沈萬三為昆山修建了二十多條大小橋梁,修路和擴寬水道各一條。一時之間,沈萬三本來就大的“財名”更大了,整個昆山人人都知道沈萬三是“財神爺”,家里有花不完的銀子,有關他那神秘的聚寶盆的傳說,也開始不脛而走,成了盡人皆知的事情。這樣一來,沈萬三身上就籠罩上了某種神秘色彩,甚至有傳說,他就是財神轉世下凡。

對于種種傳說,沈萬三從不解釋,就算有人當面問起,他也是避而不答,就讓他們傳去,傳得越邪乎越好。

沈氏祠堂的修建開始了,祠堂的規模在周莊乃至昆山來說,都是十分宏大的。前后三進,有六間大廳和若干廈屋,前面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大堂,后面是族人聚會議事的地方,最后面的一座大堂,沈萬三準備用來做本地的私塾學堂。

按照舊慣,私塾學堂一般是族里幾家或幾十家人共同出資,延請名師來執教,地點當然就在族里的公產——祠堂里了。當然,學生也都是這些出資人的子孫。一般都是族長或同族同姓中比較有威望的人帶頭做這些事,現在沈萬三在當地的威望,無人能及。

祠堂修建了幾個月,沈萬三每天都要來工地監工,似乎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這上面。其實,他一直在關注著各地的局勢,每隔幾天蘇州方面就會來人,告訴他生意上的事情和蘇州的政局,全國各處分號一旦有處理不了的事情,也會派人或寫信來請示他,他就在小小的周莊遙控著自己的商業帝國。在他制定的用人制度中,各處的掌柜并不是最大,身邊總要配上一個管事,兩個人互相牽制,每個人都直接對他本人負責,隨時可以寫信和他聯絡,而且各處的掌柜只要把生意做好,盈余多了,他拿到的銀子也相應地按照比例提高,這無疑大大增加了掌柜們的積極性,所以,在他的治下,各處生意不僅沒出什么亂子,反而每年的盈利都在增加。

祠堂修建完成,沈萬三正準備好好地辦一個儀式,把沈家列祖列宗的牌位迎進祠堂,周鏈帶著幾位鄉紳,敲鑼打鼓地給沈萬三送了一塊功績碑,上面大書特書他最近做的種種善事。沈萬三有些不情愿,不過還是熱情地感謝了周鏈一番。

送走了周鏈,沈萬三就把那塊功績碑放到了祠堂后面最不顯眼的地方,而且說:“這東西看著多臟,這都是我用銀子買來的?!?

沈萬三把沈氏所謂的列祖列宗名號從家譜上一一找出來,然后請人制作了牌位,按照世系順序迎進了祠堂。在這天,周莊乃至昆山,許多沈氏族人都趕來,參加這一莊嚴的儀式。列祖列宗的牌位下面,是整豬整牛等三牲供品,沈氏族人磕頭行禮。待禮儀完了之后,沈萬三走上前來,先對著牌位躬身行禮,然后轉身對族人們道:“從此之后,我沈氏族人在這里,就算是落地生根了!”說著,他不禁有些感傷,鼻子一酸。

幾名老者忽然跑出來,一起跪在沈萬三面前,磕起頭來,沈萬三趕緊拉起來。一個老者垂淚道:“萬三老爺,我老沈氏能有這么大一個祠堂,能安放列祖列宗的靈位,大伙兒逢年過節,有個拜祭燒香的地方,這都多虧了你呀!”

沈萬三也有些感懷,道:“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沈萬三能有這個機會,為我們族人盡一點綿薄之力,也算我這輩子做了點事!”說著,他大為感慨,忽然覺得,自己當初決定修建祠堂是多么重要的決定,因為一下子就買來了人心。

儀式結束之后,沈萬三帶著族人來到了后院,這里是準備用來做本鄉蒙童啟蒙讀書的地方,墻上貼著一面大大的至圣先師孔夫子的石刻拓片側身像,大廳正中供奉著孔圣人的牌位,下面排放著三牲供品。

沈萬三看著眾人,道:“日后這里就是族里孩童上學讀書的地方……”隨即又稍稍提高聲音,大聲道:“……私塾里的一應花費都由我一力承擔。各位族兄,只管把兒子送來讀書就好,桌椅板凳也不用拿,明天我就派人去買,還有筆墨紙硯等等,也由我來出。當然了,咱不能就讓沈姓族人一姓來,外姓的想來我也不攔著,和本族本姓的一樣待遇,該怎么樣,就怎么樣!”

“好!”人群里,忽然有一個響亮的聲音,沈萬三拿眼看去,不禁一呆,居然是崔元和李榮庭。他們是自己花重金請來,給三個兒子教授學問的,只是這兩位生性孤傲,平時把他這個東家不怎么放在眼里。在他們看來沈萬三就是一個土財主,唯一不同的是他更精明一些,但是,兩個人還是不怎么瞧得起滿身銅臭的商人,為了糊口才答應了這份差事。

“東主,你今兒可真是讓我倆大開眼界了呀!”剛剛叫那一聲“好”的就是李榮庭。他快步走過來,和崔元一起對沈萬三深深一揖,崔元感慨地道:“往日我和李兄,就覺得東主是一個劣豪,說一句話不大恭敬的話,是沒怎么把您放在眼里??墒?,今日東主做的這件事讓我們慚愧不已……”

李榮庭打斷崔元,大聲說:“東主修祠堂,是好事,祖宗要敬,可是,一家一姓的興衰不能總靠著上輩人,靠的還是十幾歲的蒙童!東主把那銀子用在了讓孩童開蒙讀書上,這真是功德無量的大好事,更難能可貴的是,外姓人也能受惠……我李某人空有濟世的抱負,年過半百了卻還是一事無成,沒有為百姓做一點事,萬萬不及東主……”說著,他滿臉的慚愧。

崔元又道:“東主,我和李兄決議在此承當執教,為貧苦的百姓做點事,也算沒有白讀圣賢書。家里的三位少爺,我和李兄輪流教,絕不誤了小少爺的學課?!崩顦s庭也求沈萬三讓他們在這里給遠近居民百姓的孩子教書。

“行啊,我看不如讓我那老大老二也來這里讀書,兩位先生有空了呢,再在家里教教他們。他倆也是老沈家的人,和大家一樣,憑什么別人的孩子能來這里上私塾,他倆就不行?讓他們來,事情就這么定了!”沈萬三道,簡簡單單的幾句話透著無比的親切,沖淡了沈萬三做這些事情是為了炫耀富貴的想法。大家都覺得他是真心真意想為家鄉父老做點事情,一下子,他的形象變得高大起來。

回到家里,褚嫣然聽說要把兒子送到外面去讀書,一百個不放心,怎么能把自家的孩子放到外面和那幫野孩子廝混?翠茹也覺得不好,但是,她更有心計,想勸阻沈萬三,但是又不想自己出面,就挑唆褚嫣然去找沈佑,讓老太爺出面。

“我和咱爹想的一樣,榮兒旺兒都不能去外頭讀書,就在家里讀,不說那幫野孩子把他倆帶壞了,就說打起來鬧起來,磕著碰著的可怎么好?”褚嫣然對沈萬三道。沈佑也道:“說的是,咱家花銀子請來的先生,教別人家的孩子就不錯了,為什么還牽帶著自家的孩子去受苦?”

沈萬三默默聽著,等大家都不說話了,他才道:“從小就應該讓他們學點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無論多大的學問,不懂得和人相處都沒用。我就是讓他們去混去鬧,在家里囚著早晚成少爺羔子,我不想咱們家也出一個劉軾……”說到這里,他看了眼一旁的沈貴,沉聲道:“讓你家的也去吧,這對他們有好處?!?

沈萬三在老家躲了一年多,大部分時間,他在督建自己在周莊的豪宅,這座宅邸不同于一般的莊園,采取了分散式的結構,分作三部分,從周莊的東面一直排列到周莊的西面(《周莊鎮志》載,“萬三住宅在焉西北半里許,即東莊地及銀子浜,倉庫、園亭與住宅相互聯絡……”),貫穿整個周莊,也可以算作是三座大宅,每座宅邸有大小房屋七十余間,成為昆山最大的府?。ń裉熘芮f的“敬業堂”即大名鼎鼎的“沈廳”,是沈萬三后世子孫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修造,規模宏大,為江南盛景。沈萬三所建宅邸僅存的一點遺跡毀于“文革”,后為當地政府重建)。

這個工程一年時間遠遠不能完工,沈萬三正好想躲在老家,避開波詭云譎的時局,他看得出,張士誠早晚還得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是,該來的事情還是來了,不過,不是張士誠反了,而是另外一個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坻区| 哈密市| 深州市| 汕头市| 新蔡县| 蛟河市| 三原县| 西乌珠穆沁旗| 龙岩市| 无极县| 隆安县| 都江堰市| 隆昌县| 千阳县| 凉山| 汝南县| 朝阳区| 景洪市| 霍山县| 漯河市| 西吉县| 扎兰屯市| 黔西县| 邳州市| 嘉定区| 庐江县| 星子县| 商都县| 通河县| 蓝田县| 临澧县| 高青县| 石楼县| 收藏| 永宁县| 灌阳县| 南召县| 灌阳县| 巴彦县| 普兰县| 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