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誰,想要突破現狀先要考慮的是:“我想做什么事?”或是“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有了這種強烈的目的意識,你才會集中精力,并調動過去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在有意或無意中使你所關注的事情有所突破,獲得成功。
請從現在開始,你問一下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我以后究竟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站得高,看得遠,走得遠
一個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能走多遠,首先要看他站得夠不夠高,看得夠不夠遠。只有看得長遠,他才能對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情心里有底,才知道自己行進的方向,以及需要為此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戰國時期,有兩位有名的說客蘇秦和張儀。蘇秦出道較早,成功也來得順利,而張儀初出道時較為普通,郁郁不得志,前途未卜??吹教K秦已成大事,張儀便想投身其門下,找到一條晉升的捷徑。于是,他來到蘇秦的門下,期望求取晉見的機會。
一連幾天,蘇秦也沒有接見他。之后,蘇秦的屬下安排他住下來,好不容易才碰上這位發達了的老友??上ВK秦沒有熱情地款待他,吃飯的時候,不但沒有同坐,還安置他在最末的位子,吃著仆役們才吃的粗飯。接著蘇秦又用話語去羞辱他,說:“以閣下的才干,怎么會潦倒到如此地步呢?我實在沒有法子幫你,你還是靠自己的運氣吧。祝你好運?!?
遠道而來的張儀滿以為見到老朋友之后,一定會得到熱情的招待和幫助,沒想到反而招來無名的羞辱,于是憤怒地離開了蘇秦的住處,希望憑著自己的才能與蘇秦一爭高下。當張儀走了以后,蘇秦暗中派人沿途用金錢接濟他,支持他進行游說秦國的工作。蘇秦的門人們很奇怪,紛紛問蘇秦是怎么回事,蘇秦說:“張儀的才干在我之上,我怕他為了貪圖一時的眼前小利,過分安于現實而喪失了斗志。所以,我侮辱了他一番,以便激起他上進的心。”
張儀是幸運的,有他的好朋友在激勵他、幫助他。同時,這也給予了我們有益的啟示:不斷提醒自己、激勵自己,讓自己的目光始終盯著遠方,讓自己處于實現遠大目標的行動之中,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眼光長遠的人往往能走在時代的前沿,他能看見別人所不能看見的機遇,掌握事物發展的未來趨勢,因而能先行一步。在我們這個競爭日趨激烈、創業變得很艱難的時代里,眼光長遠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短視者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在透支、享受今天的同時,忘記或忽略了給明天播種,最后只能被明天拋棄。
這就像下棋一樣,技高者能看出五步、七步甚至十幾步棋,技能低者只能看出兩三步。高手顧大局,謀大勢,不以一子一地為重,以最終贏棋為目標;否則寸土必爭,結果在辛苦中屢犯錯誤,以失敗告終。所以,要養成始終目視前方的習慣,這才是人生成功的要點。
偉大的目標造就偉大的你
人生要有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個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個年度的目標,一個月份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越直接,他進步的越快,對社會也就會越有益。有了崇高的目標,再加上矢志不渝地努力,沒有什么不能成為現實。
如果將心理學家的結論用哲人的語言來表達,那就是,偉大的目標構成偉大的心靈,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動力,偉大的目標形成偉大的人物,成就偉大的人生。
20世紀初,有個年輕的美國人,他確立的人生目標是當美國總統。1910年,他就當選為紐約的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助理部長;1920年他出任了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1921年在他39歲時突染重病,他成了一個雙腿不能活動的殘廢人。但是這個人并沒有因此放棄當總統的夢想。
他制定了一個旁人看來十分笨拙的身體復元計劃——從練習爬行開始。為了激勵自己的意志,每次練爬的時候他都把家人、傭人叫到大廳來看。他說:“我不需要掩蓋自己的丑態?!彼m然用盡全力爬得汗如雨下,卻還趕不上剛會走的小兒子。他的妻子后來回憶說:“見他這樣就像有千把尖刀刺在我的心上,可是他從來不聽勸阻,堅持到底。”將近七年的堅持苦練終于使他從爬到能夠站立起來,雖然僅僅能夠站立一小時。1928年他競選紐約州州長成功,1933年3月4日就任了美國第32任總統,終于實現了他的夢想。并于1936年、1940年、1944年破例的三次連任,成為了一屆美國歷史上長達12年的偉大的美國總統。是他實行新政先將美國從經濟的大蕭條中解脫出來;之后又帶領美國向法西斯宣戰,同全世界一起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1945年4月12日,63歲的他因突發大面積腦溢血而去世于美國總統的現任上。這位美國總統是誰呢?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目標使他的生命力出現了超乎尋常的奇跡,他的成功就是追求目標的勝利!
其實,懷有遠大的理想,你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是什么樣的人。我們應該相信,只要有遠大的目標,有積極的心態,就有可能創造奇跡,也就有可能改變世界。
如果你還因為人生猶豫不決的選擇而苦惱,那么,基于使命的選擇就是你最正確的選擇。
及時調整人生航向
愛迪生說:“如果一個人擁有一種別人所需要的特長,那么無論他在哪里都不會被埋沒。”
目標是一種方向,需要恰當地選擇。假如你的一個目標發生了問題,應當更換另一個目標,這樣才能重新確定自己的奮斗方向!
1888年,美國銀行家莫爾當選為副總統。在他執政期間,聲譽卓著。當時,美國農業部的一位秘書威爾遜了解到副總統曾是一個小布匹商人。從一個小布匹商到副總統,為什么會發展得這么快?
他帶著這個問題拜訪了莫爾。莫爾說:“我做布匹生意有可能成功,但是后來我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自己應該向更大的空間發展。我想到了當時最重要的金融業。當時各行各業中最急需的就是銀行業。人們的生活起居、生意買賣,處處都需要金錢;天下又不知有多少人為了金錢,要翻山越嶺、吃盡苦頭。于是,我不顧別人反對,放棄布匹生意,改營銀行,最終成為金融巨頭?!?
如果你以相當的精力長期從事一種職業,但仍舊看不到一點進步、一點成功的希望,那么你就應該反思一下:從自己的興趣、目標、能力來說,自己究竟是否走錯了路?如果走錯了路,就應該及早掉頭,去尋找適合自己、更有希望的職業。
如果你所從事的事業一直沒有成功的希望,那就不必再浪費時間了,不要再無謂地消耗自己的力量,而應該再去尋找另一片沃土。
當然,在你重新確定目標、改變航向之前,一定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尤其不可三心二意,不可以既要抱著這個又想要那個。在美國西部,有一位著名的木材商人,他曾經做了40年的牧師,可是一直無法成為一個勝任而出色的牧師。他考慮再三后,對自己的優勢和弱點有了重新認識,于是立刻改變目標,開始經營商業。他從此一帆順風,最終成為一個全國有名的木材商人,富甲一方。
兩顆同樣的種子由于落在不同的地方,一顆長成蓬勃茂盛的參天大樹,一顆長得瘦枝細葉、異常矮小。可見,環境對事物、對人的影響力也不容輕視。
一個人由于找錯了職業以致不能充分發展自己的才干,這實在是件可惜的事情。但是,只要他能夠認識到這個問題,就算晚了一些,也仍然有東山再起的希望。只要找到正確的方向,就完全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
啟動事業生涯之旅
在事業生涯中,你可能會碰到許多岔路,為了不偏離自己的方向,就要預先做好規劃。事業是人生的重大課題,事業規劃是人生的必修課。今天規劃好自己的事業生涯,就是對你僅有一次的人生負責。一個好的事業生涯,就等于幸福人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