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空難者(13)
- 神秘島
- (法)儒勒·凡爾納
- 4968字
- 2017-03-13 10:43:47
燒磚過程持續了48個小時,結果相當好。現在必須使冒煙的磚窯冷卻下來。西魯士·史密斯領著納布和彭克羅夫,來到湖的北岸,將那兒遍地都是的石灰石、很普通的石子兒用枝條編成的筐運回來,就這么來來回回運了好多趟。石灰石加熱即可分解成濃度極高的生石灰,冷卻后急遽膨脹,純度與燒制白堊或大理石所產生的純度一樣純。與沙子摻在一起,一旦固化,石灰漿便不會再收縮,這種石灰石可做成絕佳的砂漿。
忙碌了這么多天后,4月9日,工程師手頭已有了大量燒好的石灰和幾千塊磚塊。
于是,他們快馬加鞭地砌起了磚窯,用來燒制日常所需的各種陶器。磚窯毫不費力就砌好了。五天后,窯里放入了大量煤塊,工程師在紅溪溪口的開闊地上找到了煤礦,第一縷濃煙從高達20英尺的煙囪里冒了出來。林間空地成了工廠,彭克羅夫竟然認為現代工業的所有產品都可以從這窯里出來。
他們首先燒制普通的陶器當碗碟。最先用到的就是地上的黏土,西魯士·史密斯在里面又添了點石灰和石英。其實,這種石灰漿就是名副其實的“煙斗土”,放入相應形狀的石模里,就可用來做陶罐、陶杯,還能做出盤碟、大甕和盛水的水桶等。高溫燒制一段時間后,“煙囪”的廚房里就多出了相當數量的器皿,形狀雖然笨拙,有許多缺陷,但就算添入最美的高嶺土來燒制,也不見得有它們這般珍貴。
還必須提一下,彭克羅夫很想了解燒陶器的黏土是否與“煙斗土”之名相配,便制作了幾管大號煙斗,燒好的煙斗還挺漂亮,可惜就是缺煙草!對彭克羅夫而言,這可是天大的損失。
“萬物都會有,煙草也不會少!”他一再信心百倍地重復著這句話。
工作一直持續到了4月15日。他們成了陶工,其他什么事都不干,只做陶器。西魯士·史密斯若想讓他們變身鍛工,他們就會成為鍛工。明天是星期日,而且還是復活節,大家都同意休息一天。這幾個美國人都很虔誠,謹守《圣經》的誡律,這樣的處境反而使他們更仰賴創造萬物的主。
4月15日晚,他們終于返回了“煙囪”。陶器都帶了回來,窯火因無新的用途而熄滅了。返程途中發生了一件好事,工程師發現了一種可以取代火絨的物質。他知道這種海綿狀、毛茸茸的物體是某種多孔菌。經過適當改造,極易引燃,若事先吸附了大量火藥,或溶解在硝酸鹽或氯化鉀溶液中,威力就更大。直到如今,很少有人能找到這種多孔菌,只能用羊肚菌取而代之。當天,工程師還發現了一種艾草屬的植物,是苦艾種下的一個大類,蜜蜂花、龍蒿、茵陳等同屬該種,工程師從中摘了幾塊松露,遞給水手看。
“彭克羅夫,看,”他說,“這下你該高興了吧。”
彭克羅夫專注地看著松露,上覆絲般長絨,葉片上也覆蓋著毛茸茸的絨毛。
“這是什么,西魯士先生?”彭克羅夫問,“謝天謝地!不會是煙草吧?”
“不對,”西魯士·史密斯說,“這是艾草,學者稱之為‘中國艾蒿’,對我們來說,它就是火絨。”
確實,艾蒿適當曬干后,就可成為引燃物,等工程師把它浸于氯化鉀后,就更易引燃。島上有好幾層氯化鉀土層,而氯化鉀正是硝石。
當晚,他們都聚到了中央的房間內,美美地享用著晚餐。納布準備了刺豚鼠肉湯和加了香料的水豚臀肉,他在肉里加了“大根蘭”根莖,這是一種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到了熱帶地區,它就成了喬木。這些根莖味道絕佳,極富營養,與英國零售的“波特蘭西谷米”大致相似,某種程度上可取代面包,而他們恰好又缺面包。
晚餐用畢,西魯士·史密斯和同伴就寢前去沙灘上呼吸新鮮空氣。此時已是晚上8點。夜色極美。5天前的滿月現在尚未升起,地平線處閃著銀光,這清亮的色彩表明月亮正在初升。在南半球的天頂上,拱極星星光閃耀,其中就有南十字星。幾天前,工程師就曾在富蘭克林山巔上向南十字星揮手致意。
西魯士·史密斯觀察了一番燦爛的星座,星座的頂部與底部各有兩顆同等輝煌的星星,左翼的星星亮度次之,右翼的星星亮度更弱。
“哈伯特,”他問小伙子,“今天是4月15日嗎?”
“是的,西魯士先生。”哈伯特說。
“好,如果我沒弄錯的話,每年有4天時間,真時會和平均時間相融合,明天就是其中的一天,也就是說,明天太陽會在鐘表上的正午時分經過經線,前后相差不到數秒鐘。如果天氣晴朗,我覺得應該能測量出島嶼的經度,誤差也就幾度而已。”
“沒有六分儀也行嗎?”吉迪翁·斯皮列特問。
“可以的,”工程師說,“夜色這么純凈,今天晚上就可以試試,可以計算南十字星,也就是地平線上方的南極星的高度來測算我們所在的緯度。說這是一座島嶼遠遠不夠,還要盡可能測算出離美洲大陸、大洋洲大陸、太平洋各群島的距離有多遠。”
“是啊,”記者說,“要是碰巧我們距有人煙的海岸只有100英里遠,那與其造房子,還不如造船好呢。”
“沒錯,”西魯士·史密斯說,“我想在今晚先測一測林肯島的緯度,明天正午,還要設法計算出經度。”
如果工程師有六分儀的話,就能通過折射極其精準地測算出物體的角度。今晚測出極星的高度,明天測出太陽經過經線的方位,他就可獲得島嶼的軸線。但既然缺少工具,就必須找其他東西取而代之。
西魯士·史密斯返回“煙囪”,就著爐火的光亮削了兩把小直尺,使之兩端相連,形成圓規,兩個規腳既可分開,也可靠近,連接處用當柴燒的刺槐上的堅硬木刺固定住。
做完工具后,工程師返回沙灘。必須先測定地平線,也就是海平線上方極星的高度,但由于爪角遮住了南部的地平線,所以就得去尋找更合適的觀察點。最好的觀測點顯然就是面向正南的海濱,但得穿越仁慈河,此時河水頗深,過河會很困難。
西魯士·史密斯決定到瞭望高地上觀測,同時將海拔高度也考慮了進去,明天他打算用幾何方式來計算這個高度。
他們全都登上了仁慈河陡峭的左岸,往高地走去,來到西北和東南走向的高地邊緣,也就是河邊崎嶇的巖石上。
這部分高地大約高出河右岸50英尺,經過兩道山坡后,高地便通往爪角的頂端,一直延伸至島嶼的南岸。那兒可以一覽無余,飽覽半圓形的地平線,從海角一直望向爬蟲岬角。南方的地平線在月光最初光線的映照下,與天空形成對照,可精確測量。
在觀測者的眼中,此時的南十字星是顛倒過來的,底座上是阿爾法星,與南極星靠得最近。
該星座與南極的距離同北極星與南極的距離并非一般遠。阿爾法星約在27度,西魯士·史密斯會在計算時將這個距離考慮進去。他還仔細觀測了阿爾法星如何經過極星下方的經線,這樣可以簡化操作流程。
西魯士·史密斯將一只木規腳指向海平線,另一只腳指向阿爾法星,像在制作羅盤分羅經瞄準器那般,兩個規腳分開的距離就能測算出阿爾法星與地平線相隔的角距。為使角度保持不變,他就用棘刺將儀器上的兩塊測量平板橫向插入第3塊平板上,這樣,分開的距離就能牢牢地保持不變了。
做完后,只需計算出所獲的角度即可。他又觀測了一番海平面,將地平線的下凹因素也考慮了進去,如此便能測量出高地的高度。通過該角度的值就能算出阿爾法星的高度,也能計算出地平線上方極星的高度,也就是說可以算出島嶼的緯度,因為地球某個端點的緯度總是與該點地平線上方的極星的高度相等。
這些計算得放到明天再做。晚上10點,所有人都沉沉睡去了。
CHAPITRE 14
測量花崗巖崖壁—運用相似三角形定理—島嶼的緯度—往北行進—生蠔灘—未來的計劃—太陽經過經線—林肯島的坐標
次日,即4月10日——復活節星期日——天光微露,殖民者們從“煙囪”里出來,洗凈內衣,整理衣服。工程師自從獲得皂化所需的原材料后,便想制作肥皂,無論是堿性肥皂還是鉀皂,無論是脂肪皂還是油脂皂,只要是肥皂,他都想制作。像更換衣服如此重要的問題等到地點時機合適,也能得到妥善解決。反正,現在的衣服還能穿上6個月,布料還算結實,不致因體力勞動強度過大而磨損。但是否真的如此,還得取決于島嶼和所居土地的狀況。如果時間允許,最好今天就解決這個問題。
太陽在澄澈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表明今天一天都是極好的天氣,如今已是秋高氣爽,正在對炎熱的日子作最后的告別。
現在還要對昨晚的觀測做進一步補充,測算出海平面上方瞭望高地的高度。
“您不用昨天用過的那種儀器來測量嗎?”哈伯特問工程師。
“不用,孩子,”他說,“用其他方法測量也能很精確。”
哈伯特喜歡學習新知識,就跟著工程師走去,工程師離開花崗巖巖壁腳下,一直往下走到沙灘旁。彭克羅夫、納布和記者也都在忙碌。西魯士·史密斯拿著根長達12英尺的筆直的桿子,盡可能精確地測量了一下它的長度,將之與自己的身高相比,發現差不多高。哈伯特則拿了一根西魯士·史密斯給他的垂線,其實也就是一根有彈性的纖維,并在這根纖維垂線的一端綁上了一塊石頭。
來到距沙灘旁20英尺、距花崗巖壁約500英尺的地方后,西魯士·史密斯便將桿子筆直插入沙地2英尺,小心翼翼地使之垂直,再用垂線使它與地平線垂直。
干完后,他便向后退去,留出必要的距離,用肉眼觀察,確定是否可以同時看見桿子的頂端和巖壁的壁頂。然后,他又小心地在這個地方插了根樁子。
他對著哈伯特問道:“你熟悉幾何學的第一定理嗎?”
“稍微懂一點,西魯士先生。”哈伯特回答道,不想顯得太賣弄。
“那你是否還記得兩個相似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嗎?”
“記得,”哈伯特說,“它們的對應邊成正比。”
“那好,孩子,我剛剛就搭了兩個相似三角形,是兩個直角三角形:第一個較小,垂直的桿子,樁子和桿腳之間的距離就是邊,我的視線就是斜邊;第二個,需要測量垂直崖壁的高度、樁子和崖壁壁腳之間的距離、我的視線構成的斜邊的長度,這條斜邊比第一個三角形的斜邊更長。”
“啊!西魯士先生,我明白了!”哈伯特喊道,“由于樁子到桿子的距離和樁子到崖壁壁腳的距離成正比,所以,桿子的高度就和崖壁的高度成正比。”
“正是這樣,哈伯特,”工程師說,“我們測量最初的兩個距離時,已經知道桿子的高度,所以就能計算比例,這樣,我們就能給出崖壁的高度,不用直接測量了。”
他們測定了兩段水平距離,量具就是桿子,沙子上方露出的高度正好是10英尺。
樁子與桿子插入沙中的兩個點之間的距離就是第一段距離,長度為15英尺。
樁子與崖壁壁腳間的距離就是第二個距離,長度為500英尺。
測量完畢后,西魯士·史密斯和小伙子便返回了“煙囪”。
工程師取出一塊先前遠足時拿回的有點像頁巖的平整的石頭,用尖利的貝殼在上面輕易地刻寫出了數字。比例是這樣的:
15:500=10:x
500×10=5000
5000÷15=333.33
可以算出花崗巖巖壁高度為333英尺[14]。
西魯士·史密斯拿出昨天制作的工具,工具上的兩塊測量平板彼此分開,可以此算出阿爾法星到地平線的角距。他將圓周精確地分成360個等分,再加上阿爾法星與南極星之間相隔的27度,減去觀測時所在的高地與海平面之間的高度,角度就是90度。從90度中減去53度,就是從極地至赤道的距離,尚余37度。于是,西魯士·史密斯得出結論,認為林肯島就位于南緯37度,鑒于此種測量法尚不完善,扣去5度的誤差,應該就位于緯度35度和40度之間。
接下來還要測量經度,得出島嶼的坐標。工程師想在正午,也就是說要在太陽經過經線時測量經度。
他們決定星期天出去散散步,或去湖北岸與鯊魚灣之間的地方勘探一番,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一直行進到南頜角的北側。到時會在沙丘間用午餐,回去則要到晚上了。
早上8點半,他們沿著河岸邊走去。拯救島的另一側,大量鳥兒大搖大擺地閑庭信步,都是些潛水鳥,屬企鵝種,它們標志性的叫聲很難聽,猶如驢叫。彭克羅夫只從是否可食用的角度來看待它們,得知這種鳥兒略顯黑灰的肉口感很不錯后,便很高興。
他們還看見沙灘上爬行著許多大型兩棲動物,當屬海豹無疑,它們應該是將小島當作了避風港。從食用角度來看待這種動物并不可取,它們肉質油膩,相當難吃;西魯士·史密斯仔細觀察了它們一番,但并未亮明自己的看法,只是對同伴們說他們很快就會去小島上走一遭。
海岸上遍布著數不勝數的貝殼,其中一些應該會使軟體動物學的業余愛好者歡呼不已。其中有雉貝、酸漿貝、三角貝,不一而足。最有用的當數淺水中的生蠔群,那是納布在距“煙囪”約4英里的巖石縫中發現的。
“納布的這一天可真沒白過。”彭克羅夫一邊嚷嚷著,一邊觀察著灘上到處都是的生蠔。
“沒錯,”記者說,“據說每個生蠔每年可產卵5萬到6萬顆,我們再怎么吃也吃不完。”
“我倒是覺得生蠔沒多大營養價值。”哈伯特說。
“確實如此,”西魯士·史密斯說,“生蠔只含極少的含氮物質,如果只吃這個的話,每天應該吃不少于15打。”
“行啊!”彭克羅夫說,“就十幾打十幾打地吃,把沙灘上的生蠔吃完。是不是要采一些當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