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結婚的條件

結婚既是私事也是公事。于私而言,只要男女雙方你情我愿,就可以“夫妻”相稱;于公而言,結婚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才算是國家認可的婚姻,婚姻雙方才算結成合法的夫妻。結婚的法定條件又分為實質條件和形式條件,實質條件是結婚必須遵守的底線,形式條件即辦理結婚登記。唯有兩項條件同時兼備,才是法律意義上的婚姻。

結婚的實質條件


律師解讀

1.公民必須遵守法定的結婚條件。結婚是婚姻關系和夫妻身份確立的標志。結婚條件是國家從民族繁衍及社會利益出發,對公民結婚所做的必要限制。男女結婚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為國家法律所保護的婚姻,違反法律規定條件的結合,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比如長沙一對男同性戀申請登記結婚,婚姻登記處以二人的申請不符合《婚姻法》規定的結婚登記條件為由,拒絕辦理婚姻登記。于是兩人向法院起訴,但法院認為,我國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結婚的主體是指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的男女雙方,但二人均為男性,申請結婚登記顯然不符合相關規定。所以,駁回了他們的訴訟請求。

2.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其含義包括:(1)當事人自愿,而不是父母或者其他第三方的意愿;(2)男女雙方自愿,而不是一廂情愿;(3)雙方完全自愿,而不是勉強同意。在結婚問題上要分清親屬朋友的善意幫助和非法干涉之間的區別,父母雖然不能包辦強迫婚姻,但并不意味著父母和親友不能出于關愛向男女雙方提供參考性意見。

3.專家建議降低結婚法定年齡。法定婚齡的確定不是任意而為,一方面要考慮自然因素,即人的身體發育和智力成熟情況,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因素,即政治、經濟及人口發展情況。我國現行《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為:男性22周歲、女性20周歲。在新疆、西藏、寧夏、內蒙古等部分自治區以及一些地方的自治州、自治縣,少數民族公民的法定結婚年齡為:男性20周歲、女性18周歲。香港地區的最低法定婚齡為16歲(21歲以下需要父母同意),澳門地區的最低法定婚齡為16歲(18歲以下需要父母同意),臺灣地區的最低法定婚齡為男性18歲、女性16歲(20歲以下需要父母同意)。世界大部分國家或地區的最低法定婚齡在16至18歲之間,相比較而言,我國內地的法定婚齡確實要比其他國家或地區高。而且目前我國還面臨著結婚年齡越來越晚的情況,根據2015年國家衛計委的一組數據,目前我國的初婚年齡約為25歲。因此,有專家建議將法定結婚年齡降低到18周歲,可以提高生育率,減少“剩男剩女”、高齡產婦、未婚同居等現象的發生。也有人大代表在全國“兩會”上提出過類似議案,但未獲國家相關部門的響應。


法律規定

《婚姻法》

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于22周歲,女不得早于20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

血緣關系圖


律師解讀

1.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計算方法和范圍。根據最高法院和司法部1953年司行字317號文件的解釋,計算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時,首先是從自己和對方分別往上數到同源最近的直系血親,然后雙方再按一輩算一代的算法各自數到這個同源最近的直系血親,如果兩邊都為三代以內,則斷定雙方是三代之內旁系血親。如果其中一邊超出三代,則予否定。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范圍包括:(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同母的全血緣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半血緣的兄弟姐妹;(2)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上下輩旁系親屬,包括叔、伯、姑與侄兒、侄女,舅、姨與外甥、外甥女;(3)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平輩旁系親屬,包括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

2.擬制血親之間能否結婚?擬制血親是指本來沒有血緣關系,或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同的親屬,比如養父母與養子女,繼父母與繼子女。關于擬制血親間的通婚問題,《婚姻法》沒有予以明確的規定。從立法本意看,禁止近親結婚主要是為防止因生理遺傳的不健康因素而造成人口和民族發展的不良后果。一般來說,擬制血親之間無血緣關系,因而不存在因血親結婚而產生的障礙,是可以結婚的。然而,按照我國傳統習慣和倫理道德,輩分不同的擬制血親即養父母和子女之間、繼父母和子女之間不宜結婚。因為《婚姻法》規定他們之間適用父母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擬制直系血親之間等同于直系血親的地位,允許其結婚,有違社會倫理。至于同輩分的擬制血親,即擬制旁系血親之間,如養兄弟姐妹、繼兄弟姐妹之間,只要他們之間無近親的血緣關系,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的即可以結婚,但應先解除撫養關系。

3.直系姻親之間能否結婚?直系姻親是指岳母與女婿、公公與兒媳之間的關系。直系姻親之間結婚的問題,在我國《婚姻法》中沒有相應的規定。按照“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直系姻親之間結婚是屬于個人自由選擇,是一種合法的行為。但這種行為顯然與社會倫理道德及風俗習慣不符合,屬于“合法但不合道德”的行為,容易造成社會道德認識混亂,因此不宜結婚,應予以限制。


法律規定

《婚姻法》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第二十六條第一款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七條第二款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律師解讀

1.生理有缺陷不能發生性行為的人能否結婚?我國在1950年婚姻法中曾規定,有生理缺陷不能發生性行為者禁止結婚。但在1980年修改婚姻法時將此規定取消,2001年修訂后的婚姻法也沒有此項禁止規定。其目的就在于讓現實生活中一些雖不能發生性行為卻自愿結合的男女能共同生活,因為夫妻間的性生活是夫妻生活中的重要內容,但卻不是唯一的內容,如果當事人雙方自愿結合,屬于個人私事,法律不應加以限制。所以,根據“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原則,生理有缺陷不能發生性行為的人是可以結婚的。

2.不能生育是否是法定判決離婚的事由?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認定準予或不準離婚是以“夫妻感情是否確已破裂”作為依據。對于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法院會從雙方婚姻基礎、婚后感情、離婚原因、夫妻關系的現狀和有無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綜合判斷,而不會單純以不能生育子女作為判決離婚的理由。所以,不能生育不是法院判決離婚的法定理由,但可以作為確認夫妻感情破裂的因素之一。

3.取消強制婚檢不等于不用婚檢。自從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記條例》正式實施,強制婚檢被自愿婚檢取而代之。但是取消強制婚檢以來,我們國家婚檢率直線下降,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很多人認為,由于婚后會進行孕檢、產檢,所以沒必要進行婚前產檢。其實不然,婚檢是對配偶尤其是自身的一種保護,否則婚后一旦出現問題,就會終身遺憾,因此有專家建議恢復強制婚檢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婚檢主要檢查的是性傳播疾病和遺傳疾病,并不能檢查出是否患有不孕不育疾病。


法律規定

《婚姻法》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

第十四條第二款 婚前醫學檢查證明應當列明是否發現下列疾病:

(一)在傳染期內的指定傳染?。?/p>

(二)在發病期內的有關精神病;

(三)不宜生育的嚴重遺傳性疾?。?/p>

(四)醫學上認為不宜結婚的其他疾病。

《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

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和審判實踐經驗,凡屬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一方堅決要求離婚,經調解無效,可依法判決準予離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結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發生性行為,且難以治愈的。

2.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后經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結婚的形式條件

結婚登記流程圖


律師解讀

1.結婚登記是我國法律規定的唯一有法律效力的結婚形式。結婚除必須符合法定的實質條件以外,還必須辦理結婚登記,履行法定的程序。結婚程序是婚姻成立的必經步驟,是婚姻取得社會承認的法定方式。只有履行了結婚登記,才有可能成立合法的夫妻關系,除此之外,以任何其他方式“結婚”都是法律所不認可的。如果當事人雙方只是按當地的風俗舉行了婚姻儀式,沒有及時領取結婚證的,不是法律上的合法夫妻,不受法律保護,一般按同居關系處理。因此,婚姻登記不是一種走形式、走過場、可有可無的例行公事,而是結婚當事人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應盡的義務。

2.婚姻登記的新要求。新的《婚姻登記工作規范》從2016年2月1日起開始實施。新規范中增加了一些新要求,比如當事人在填寫《申請結婚登記申明書》、《申請離婚登記申明書》、《結婚登記審查處理表》等材料時不僅要求簽字,同時增加了指紋認證。但目前一些地區的婚姻登記處尚沒有配置指紋識別等電子設備,指紋認證就是加按紅手印。此外,婚姻登記受理過程中,增加了當事人現場復述聲明書內容,婚姻登記員作為監誓人并在監誓人一欄簽名的程序等。


法律規定

《婚姻法》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婚姻登記條例》

第四條 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臺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婚姻登記工作規范》

第十五條 婚姻登記處應當備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婚姻登記條例》及其他有關文件,供婚姻當事人免費查閱。

第十六條 婚姻登記處在工作日應當對外辦公,辦公時間在辦公場所外公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丰城市| 思南县| 岳普湖县| 盐城市| 来凤县| 郁南县| 桦川县| 布尔津县| 铁力市| 黑水县| 奉贤区| 静海县| 阿拉尔市| 泾阳县| 灌南县| 通城县| 铁岭县| 图片| 康平县| 上犹县| 吉木乃县| 新宾| 门源| 区。| 浮梁县| 天镇县| 济南市| 平罗县| 太白县| 乐安县| 中宁县| 高安市| 那曲县| 安徽省| 麻栗坡县| 武义县| 两当县| 芒康县| 台北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