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委婉地提意見:不粗魯?shù)恼f話藝術

  • 別輸在不會表達上
  • 李勁
  • 11303字
  • 2017-02-07 15:49:00

中國人做事不習慣直奔主題,因為那樣顯得粗魯、功利,目的性太強。如果面對的人不夠熟悉,太直接就顯得冒昧。因此,中國人說話比較委婉,很少直來直去,有著含蓄之美。

隱晦點撥,呵護他人的顏面

北宋的張詠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他官至禮部尚書。聽說寇準當上了宰相,他便感嘆:“寇準真是一個奇才啊!可惜在學問上存在某些不足。”原來他與寇準是至交,因此,對于寇準的劣勢,他自然很清楚。為了幫老朋友及時改掉這個缺點,張詠很想找個機會勸勸寇準多讀些書,畢竟身為宰相,其作為關系到天下的興衰,學問理應豐足才是。

恰巧,寇準到陜西巡視,剛剛卸任的張詠也從成都來到這里。他鄉(xiāng)遇故知,自然格外高興。寇準設宴款待張詠,二人開懷暢飲了一番。分別的時候,寇準問張詠:“張公,你能給我一些指點嗎?”

張詠對此早已有所考慮,正想勸他多讀一些書。但是話到嘴邊,又說不出口。今非昔比,如今的寇準已是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這種身份懸殊的情況下,又怎好直截了當?shù)卣f一個宰相沒有學問呢?

于是,張詠略微沉吟了一下,說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當時聽到張詠的這句話,寇準并沒有立即弄明白這話的意思,但是張詠不愿就此多說一句,說完這個,他就走了。

為了弄明白張詠此話的意思,回到相府,寇準立刻找出《漢書·霍光傳》,他從頭仔細地閱讀,當他讀到“光不學無術,謀于大理”時,突然明白了老友的意思,于是自言自語地說:“這大概就是張詠要對我說的話吧!”

當年霍光官至司馬、大將軍,地位相當于宋朝的宰相。他立有很多重大的功勞,但是因為學問不高,難免居功自傲,不明人情與事理。

霍光的這些特點與寇準有某些相似之處,張詠說《霍光傳》不可不讀,其實就是想要借此書告誡寇準多讀一些書,多了解一些人情事理,就能更好地輔政朝綱。寇準閱讀了《霍光傳》之后,便很快明白了張詠的用意,并從中受益匪淺。

寇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他為人剛毅正直且思維敏捷。張詠贊許他的奇才,但同時也指出了他的缺點——平時不大注重學習,知識面略窄,這種劣勢將極大地限制他才能的發(fā)揮。

因此,張詠說的那句話是勸寇準平時多讀些書以加深學問的意思,這句話既客觀又中肯,雖簡單卻很巧妙。反過來想一下,如果當時張詠的話說得太直,對于剛剛出任宰相的寇準來說,肯定面子上不好過,而且這話要是傳出去還會影響寇準的形象。

張詠了解寇準是個很聰明的人,簡單地給了一句“《霍光傳》不可不讀”的贈言讓其自悟,這話是何等婉轉曲折,原本是“不學無術”這個連常人都難以接受的批評,通過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讓人愉快地接受了。張詠的辭令智慧,可謂靈巧至極!

由此看來,巧妙地說話,可以化解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在外交場合中,話不一定要多,只要足夠深刻、巧妙,也能達到話少意深的目的。

在一次事故中,主管生產的副廠長老馬左手指受了傷,他被送往醫(yī)院治療。廠長老丁來病房看望時,談到車間里的小吳和小齊兩個年輕人技術水平較強,但紀律觀念較差,想讓他們下崗。

老馬當時沒有表態(tài),只是突然捧著手“哎喲哎喲”大叫。丁廠長忙問:“疼了吧?”老馬說:“可不是,實在太疼了,干脆把手鋸掉算了。”丁廠長一聽,忙說:“老馬,你是不是疼糊涂了,怎么手指受了傷就想把手給鋸掉呢?”

老馬說:“你的話很有道理,有時候,我們看問題,往往因注重了一方面而忽視了另一方面。你看看,丁廠長,我這手指受了傷需要治療,那小吳和小齊這倆孩子……”

丁廠長一下子聽出老馬的“弦外之音”,忙說:“老馬,謝謝你開導我,小吳和小齊的事我知道該怎么處理了。”

老馬用手指受傷需要治療類比人有缺點需要改正,巧妙地把用人和治病結合起來,既沒直接反對丁廠長,又維護了團結,成功地解決了問題。

兩個人的意見發(fā)生了分歧,如果實話實說,直接反駁,就有可能傷了和氣,影響團結。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選擇委婉、巧妙的說法,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說話的智慧

當別人問你“有什么指教”的時候,不要直接發(fā)表看法,最好客氣一下,你可以說:“指教談不上,不過,有些話不太好說,說錯了,希望你不要介意。”這樣一句話,可以使你的表達顯得柔和而委婉。話說得太直白了,往往不是好事,有時會傷及他人的尊嚴,或者導致爭論與沖突。若能夠采取一種委婉的方式,隱晦地點撥一下,溝通的效果會更好一些。

正話反說,讓人主動思考

某人牙痛,前去醫(yī)院拔牙。醫(yī)生技術嫻熟,很快就把牙拔掉了。病人雖然覺得醫(yī)生的醫(yī)術不錯,但又覺得這一會兒工夫就被醫(yī)生賺了30元,有點耿耿于懷,他一邊付錢,一邊揶揄地對醫(yī)生說:“你們牙醫(yī)真會賺錢,只用10秒鐘就賺了30元。”

醫(yī)生沒有直接反駁,只是笑道:“你要是愿意的話,另一顆牙,我可以慢慢地給你拔。”

病人一聽,笑道:“不,不,還是請快些給我拔吧!”

面對病人的挖苦,醫(yī)生處理得十分巧妙。他沒有正面頂撞,而是接著對方的話茬說下去,答應慢慢地拔另一顆牙。無疑,這種正話反說的方式,將了對方一軍,使自己處于主動地位。

有一位太太認為自己的丈夫太不像話,于是到處向朋友訴苦告狀,她覺得朋友一定會安慰她,并且?guī)椭齽裾f丈夫。

誰知有一位朋友聽了后,卻說:“你的丈夫怎么這么不像話,趁早離婚吧,免得將來受苦。”

這位太太聽朋友的話,反倒認為:“其實,我丈夫并沒有壞到這種地步。”就此打消了離婚的念頭。

有個孩子在學校挨了老師一頓批評,心中非常怨恨那位老師,于是跟爸爸大倒苦水,揚言一定要給老師點顏色看看!

爸爸聽了兒子的訴苦后,沒有斥責,也沒有教訓,而是平淡地說:“真的是這樣嗎?那你就去給他點顏色看看吧。不過,你打算怎么給他點顏色看看呢?”

“我,我……”孩子想了半天,沒有好主意,有些泄氣地說,“爸爸,那你說該怎么辦?”

爸爸笑道:“打他一頓?好像不行,那樣即使你達到了報復的目的,也會觸犯法律。搗亂?那你肯定又要挨批評,甚至還有可能被罰,不值得。”

“嗯,爸爸,你說得對。”孩子點頭。

“那你說老師批評你,是不是為了你好呢?好好想一想。”聽爸爸這么一說,孩子很快就放棄了報復老師的念頭。

若不同意對方的看法,直接反駁,很容易引起爭論,這個時候,可以采取先肯定再引導的方式,不妨附和對方的觀點,并伺機將對方引入死角,讓對方自行覺醒。

楚莊王得到一匹駿馬,心中高興得不得了。不想事與愿違,這匹馬整天錦衣玉食,患上了“富貴病”,沒過幾天,便一命嗚呼了。楚莊王十分沮喪。為了表達對這匹馬的喜愛,他決定為馬發(fā)喪,以大夫之禮下葬。

沒想到此舉遭到朝臣的反對,許多忠直之士以死相諫,但楚莊王主意已定,任誰也改變不了他的想法。

正當群臣搖頭嘆息之際,突然門外傳來號啕大哭的聲音。楚莊王驚問是誰,左右告之是侍臣優(yōu)孟。楚莊王立即傳令優(yōu)孟進見,問道:“愛卿,因何事大哭?”

優(yōu)孟擦著眼淚,哭訴道:“堂堂楚邦大國,有何事辦不到?有何物得不到?大王將愛馬以大夫之禮下葬,不但不過分,還嫌輕視。我請大王以國君之禮葬之,這樣諸侯們也會知道大王你重馬而輕人,這不是很明智的舉動嗎?”

群臣聽到優(yōu)孟的這番話,頓時嘩然。楚莊王卻沉默不語。良久,他低著頭慢慢說道:“寡人以大夫之禮下葬這匹馬,確實太過分,但是話既已出,如今又能怎么辦?”

優(yōu)孟一聽,馬上接話道:“我請大王將死馬交給廚師,用大鍋烹飪,放上姜、棗、椒等作料。馬肉讓群臣飽餐一頓,馬骨頭以六畜之常禮下葬。這樣,世人就不會笑話大王了。”

楚莊王得到了一個臺階下,群臣吃了一頓馬肉,事情便就此了結。

優(yōu)孟因侍奉楚莊王多年,熟知楚莊王的性情,知道面對此時的楚莊王,忠言直諫、強言硬諫都是行不通的。因此,他在獲悉群臣勸諫失敗之后,采取一種“正話反說”的策略,先順著楚莊王之意說下去,自然地流露出揶揄、諷刺之意。

正話反說是荒謬的“放大鏡”。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有些話不能說出來。為了避免尷尬,不妨從其反面說起。須知真理再向前一步就可能變成謬誤,反面的話稍加引申,就可能走到反面的反面。

說話的智慧

當你不同意別人的看法,想要反駁對方的時候,最好先想清楚,若是直接反駁,會不會有麻煩。也許先贊同對方的觀點,附和一下對方,再采取正話反說的方式,就能讓對方主動思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這樣豈不比帶有強迫性的直接說服更妙?

側面提醒,不觸霉頭提建議

張云是個很活潑的女孩,點子多,做事有股沖勁,很得上司器重,大家都覺得她的前途必定一片光明。也許是腦子靈活的緣故,張云特別喜歡發(fā)表看法,對于別人的工作,她總要評論一番,似乎不這么做,就不過癮。這個習慣讓許多同事很不滿。

有一次,張云所在的銷售部開會,但是,到了會議室才發(fā)現(xiàn),別的部門還沒有開完會,于是大家就在門外等候。

張云忍不住了,竟然一個人跑了進去,并且對那個部門的工作發(fā)表了一通自己的見解,告訴大家應該怎樣做,這番指手畫腳自然引起了其他部門同事的反感。

后來,這樣的事情還發(fā)生過好幾回。直到有一次,她竟自作主張簽了一份需要領導簽字的合同。當領導問起那份合同的事情時,張云說:“我覺得沒什么問題,所以就簽了。”領導很生氣,便把她解雇了。

會動腦子,能提建議,這當然很好,事實上,每個開明的領導都會喜歡這樣的下屬。但是提建議,要注意自己的職位,若是到處評論他人的工作,甚至擅作主張,越俎代庖,就有問題了。

就好像足球比賽,每個隊員的站位、跑位都不能出錯,工作也一樣,講究整體間的相互配合。每個人都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可以發(fā)表你的看法,但不能跨越自己的權限,進入別人的工作范圍。尤其要注意的是,你不能替上級做決定。哪怕是你的上級不如你,都必須遵循下級服從上級的原則,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也是最基本的規(guī)則。

因此,在工作場合,我們要學會尊重他人,注意自己的定位,不能越位。有什么好的建議想要表達,可以采取一些比較委婉的方式。

相傳漢武帝年間,雍州有個小吏叫曹遲,因為頭腦精明、為人忠誠,深得上司的欣賞,于是被升任為雍州一個縣的縣尉,輔佐縣令處理政務。

他剛到此縣時就聽到百姓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他便喬裝打扮成過路客商,深入百姓,調查民情。

原來,百姓們正在議論原來的縣尉,說上一任縣尉只做了短短的半年,是因為做事刻板,不知道轉彎,經(jīng)常頂撞縣令,而被縣令革了職。

再仔細一打聽,他才知道這個縣令很不得人心,雖然為官清廉,但是才能有限,施政不靈活。百姓們有口難言,只好在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曹遲上任的第一天,發(fā)現(xiàn)縣令斷案存在問題。如果直接指明縣令的錯處,很容易引起爭論。那樣的話,自己可能就會與前任縣尉一樣,因為不配合工作,而被革職。這樣一來,自己的宏圖之愿就無法實現(xiàn)了。如果一切都順著縣令,這又不符合自己為官做人的原則。

為此,曹遲為難了。他想了好一會兒,忽然想到了一條妙計,他決定表面上稀里糊涂,順著縣令,但是暗地里則旁敲側擊地給縣令一些建議。

果然,沒過多久,縣令在他的輔佐下,改正了自己的錯誤。當?shù)氐娘L氣也為之一新,老百姓對官府的看法也好多了。

而縣令不僅對曹遲的態(tài)度很好,而且連性格脾氣都變得溫和起來。一年之后,曹遲得到縣令的舉薦,被調任到另一個縣擔任縣令之職。

曹遲的聰明之處在于,他吸取了前任縣尉的教訓,沒有越俎代庖,也沒有直接提建議,與縣令爭辯和理論。他采取旁敲側擊的方式,向縣令提出獨到而正確的見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記住,你是去做事情的,不是去爭論長短是非的。成大事者,不會在乎虛名,所以不會跟人爭辯,以獲得口頭上的勝利。要學會適當?shù)乇憩F(xiàn)自己,而不要過度。在某些場合,若你的光彩遮蔽了他人的亮點,便很容易讓對方陷入尷尬的處境。比如,你要去給人當伴郎或伴娘的時候,最好穿得普通一點。因為在婚禮上,新郎和新娘才是主角。要是伴郎和伴娘的光彩蓋過了新郎和新娘,那么新郎和新娘心里肯定不樂意。

工作場合也同樣如此,該你出風頭的時候,你盡管表現(xiàn),但不該你出場的時候,就不要肆意表現(xiàn)。如果你有好主意需要告訴對方,注意不要那么直接地提出,特別是向上司提建議的時候,應該盡量委婉一點,最好從側面去提醒對方,這樣會比較容易成功。真正聰明能干的人,絕不會越俎代庖,替上司做決定。

說話的智慧

要學會虛心地向對方請教,讓對方出主意可以這樣說:“您認為該怎么辦才好呢?”當對方說出他的看法時,你只需適當提示,讓他主動地思考下去,他就會得出和你一樣的結論,你可以這樣說:“您認為這樣做怎么樣?”采取商量的語氣,啟發(fā)對方,能夠讓對方放下戒備心理。這個時候,你的意見便很容易植入對方的腦海,從而讓對方接納你的意見。

謙虛一點,適當?shù)乇憩F(xiàn)自己

孟小姐是一位研究生,畢業(yè)之后,她到一家大型的咨詢公司工作,這讓同學們都非常羨慕。對此,孟小姐很得意。有朋友看出她的傲氣,便告誡她:“老同學啊,你太優(yōu)秀了,什么都好,就是太張揚了點。”

孟小姐不同意,當即反駁:“那不叫傲氣,那叫自信!”朋友苦笑道:“你說得對,可就怕別人誤會啊。”

孟小姐不以為然:“他們怎么想,我可管不著。”很快,她就把朋友的話拋到腦后。

與孟小姐坐對桌的,是個姓劉的中年女人,人們都叫她“劉姐”。也許是因為孟小姐是新人,劉姐總是找她的碴兒。有一次,劉姐還公然指責孟小姐:“辦公桌上不要擺上那么多飾物和明星照片,這樣容易影響工作。”

孟小姐聽了,想也沒想便回道:“劉姐,您不了解年輕人,現(xiàn)在的年輕人是能邊玩邊把工作做好的一代,而且工作累了看看這些時尚的東西,既養(yǎng)眼又舒心,對工作有好處。”

劉姐聽了沒再說什么,不過,臉色變得難看起來了。

幾天之后,孟小姐的賬目上出了點小差錯,劉姐立刻對孟小姐進行了指責。此后,二人的摩擦便多了起來。

因為學歷高、業(yè)績突出,孟小姐的獎金很高。同事便開玩笑地說:“小孟啊,你才工作不久,就做出這樣出色的成績,一定要請客啊!”

孟小姐得意地說:“這算什么啊,再過一些時候,我的業(yè)績肯定比現(xiàn)在更突出,到時候一定請你們去飯店大吃一頓!”

不久,孟小姐發(fā)現(xiàn)大家都突然變得不愛搭理自己,有時候大家談得熱火朝天,她很興奮地跑過去加入,可是大家很快便找理由散去。

正當孟小姐困惑之時,一年一度評先進的時候到了。她私下里盤算了一下,覺得憑業(yè)績,這個先進獎非自己莫屬。然而,最終她并沒有得到先進獎。孟小姐很不服氣,直接去找領導。

領導看到孟小姐進來,便一臉微笑。孟小姐正想要說話,領導卻笑瞇瞇地先開口了:“小孟啊,我正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你,因為工作需要,你暫時被借調到分公司去工作一年。你可要好好努力啊!”

孟小姐頓時呆住了,所謂“借調”,其實就是“下放”。最后,孟小姐沒有去分公司工作,而是選擇了辭職。

有個女大學生剛畢業(yè),進入一個廣播站工作,她的內心充滿了激情。當時,與她搭檔工作的是一個有三年播音經(jīng)歷的工作人員。

在一次播音前,女大學生進行播音練習。她讀了一遍講稿,感覺還不錯。為了讓自己有所提高,她就找到搭檔,希望得到他的指點。

“這個,看出你的認真了。”他看了看那篇講稿,篤定地繼續(xù)說,“我猜啊,這篇文章你看過不下三遍!”

“沒有,就一遍啊。”女大學生毫不猶疑地說,暗自高興。

然而,話一出口,她的搭檔的笑容凝滯了,有些尷尬地說:“是嗎?那行了,你已經(jīng)很出色了。”說完,他馬上把講稿還給了她。

不久,廣播站里的人都知道,新來的那個女大學生非常驕傲,目中無人。女大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成了眾矢之的。

做人謙虛,才受人歡迎;對人尊重,才得人尊重。無論何時何地,都有一個先來后到的問題,新人對老員工的尊重,老員工對新人的提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劉姐對孟小姐的指點,其實并不是對擺放東西有意見,而是表示一種態(tài)度:我是老員工,你要眼睛里面有我。然而,孟小姐不懂得這一點,直接頂撞劉姐,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

當同事說“業(yè)績突出要請客”時,孟小姐依然不知道謙虛做人,反而夸下海口,給人留下目中無人的印象,自然也就讓大家與她產生了距離感。如此一來,評先進的時候,大家自然不愿意選她。

那位女大學生也是如此,若能在得到表揚的時候,謙虛一些,這樣表達:“謝謝你的贊賞,這可是我第一次直播,我怕出問題,所以……”如此,別人不僅會覺得高興,也會覺得她做事認真負責。

做人要虛懷若谷,防止驕傲自滿。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的人,十之八九都不得人心。在生活中,我們應該約束自己,力戒盲目自滿,檢視自己的弱點和短處,把態(tài)度放得謙遜一些,而不能自視高明,常常擺架子。

說話的智慧

聰明是一件好事,但若時時處處去證明自己的聰明,就顯得不太聰明了。不要總說,你比別人更聰明,或許有少數(shù)幾個人會敬佩你,但大多數(shù)時候,你得到的不會是敬佩,而是討厭。

可以想象,若有個人對你說:“我比你聰明,你的智商不如我。”你的感受會好嗎?你肯定會覺得這個人太狂妄了,一點兒都不謙虛。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在適當?shù)臅r候表現(xiàn)你的聰明,而不要總是掛在嘴邊。

話太直白,你的朋友“傷不起”

面對陌生人,我們往往可以時時提醒自己要注意談吐禮儀,因此失禮的時候也不會很多。反倒是面對熟悉的人,我們往往會忽略這點。

丈夫下班回到家,就對妻子叫嚷:“喂,飯菜準備好了沒有?我快餓死了。”妻子剛做完家務,非常勞累。丈夫沒有絲毫關切之語,卻還用這種口氣對自己說話,妻子感到十分生氣,說:“我不是你的保姆,沒義務給你做飯。”

結果丈夫聽了,也窩了一肚子氣。到了晚上,兩個人躺在床上的時候,妻子感覺家里好像有小偷進來,她踢了丈夫一腳,說:“喂,好像有人進來了,你下樓去看看。”這時,丈夫沒好氣地答道:“我不是你的私人保鏢,沒義務給你巡邏。”

關系越親密,人們就越不喜歡客氣,講話比較直接,有時甚至很難聽。比如有些問候:“你還沒死啊?”“喂,要死的,你跟我出來一下!”

然而,因關系親密而不太講究說話方式,說話太直白,會直接導致與親人或朋友間的關系出現(xiàn)問題。

小文、小柳和小陳是從小到大一直非常要好的姐妹。為了延續(xù)彼此的情誼,她們都未遠嫁,在同一個城市生活,在同一個小區(qū)居住,經(jīng)常聚會聊天,過著開心的日子。三家人甚至還定了“娃娃親”——小文生了閨女,小柳和小陳生的都是兒子,于是小柳和小陳都爭著和小文做“親家”。

然而,就是這樣一段深厚的閨蜜之誼,在那年的夏天卻遭遇了挫折。

這一年的七月,小文的女兒得了手足口病。因為三個孩子總是一天到晚在一起玩,一聽說小文的女兒得了手足口病,小柳和小陳就開始擔心了,生怕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玩時被傳染。

那么,如何避免被傳染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隔離,也就是不和小文的孩子一起玩。如何做到呢?小柳和小陳都想了自己的辦法。

小柳的脾氣很直,再加上年齡最大,平時她都以大姐自居,一聽小文的女兒得了手足口病,她嚇得大驚失色,抓起電話就打給小文:“小文啊,聽說你家冰冰得手足口病了?那你可千萬別帶著她到處跑了,這半個月別來我家啦!”

其實,小文也是自覺的人,她準備把孩子放在家里進行隔離治療,原本就沒打算帶孩子出去。聽了小柳的一番話,她直接就把電話掛了,氣得晚飯都沒吃,她對老公說:“知人知面不知心,真沒想到她是這種人。”

小文說:“作為好姐妹,如果說我哪里不好,我都能接受,但我的孩子有點不適,她就阻止我們去她家,歧視我的孩子,這我沒辦法接受。”事后,雖然小柳對小文解釋說:“我不是那個意思。”但仍然驅散不掉小文心里的陰影,倆人的友情出現(xiàn)了裂痕……

與小柳相比,小陳卻是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人。聽說小文的女兒病了,作為一個母親,小陳當然也擔心自己的孩子在玩的時候會被傳染,但是她沒有直說,她醞釀好情緒,撥通了小文的電話,慢條斯理地講起來。

小陳說:“文啊,聽說咱寶貝閨女病了?情況怎么樣啊?”

小文說:“嗯,到醫(yī)院看了,情況算是穩(wěn)定下來了。”

小陳說:“那就好,又要打針又要吃藥的,孩子可真受罪。你也別太擔心啊,只有你強大了,才可以保護好寶寶啊!”

小文聽到這些話,心情好了許多,說:“謝謝,謝謝,只是孩子這些天也不方便出門了,醫(yī)生說要隔離治療。”

小陳說:“哎,我也愁,我家的寶貝得多難受啊,天天嚷嚷著找冰冰妹妹。我看著都心疼。可是沒辦法呢。我告訴他,等冰冰妹妹病好了,我?guī)麄円黄鹑ビ螛穲@。這才把兒子打發(fā)了。”

掛了小陳的電話,小文就感嘆:“陳姐姐做人,真的沒話說。”

許多人都認為只需要對陌生人、客人客套,而對那些關系親密的人則不需要太客氣。其實不是這樣的,不論什么關系,要想維持下去,前提與基礎是相互尊重。

小雨是一個很有禮貌的人,一次,一位朋友幫他做了點小事,他馬上說了聲“謝謝”。朋友很奇怪地問:“大家都這么熟悉了,還用得著這么客氣嗎?”

小雨說:“再熟悉你也沒義務對我好。你幫了我,我應該感激你。”

后來,朋友逢人就說小雨的好話。

朋友之間也離不開客套話,因為朋友也有情緒,也有好惡。雖然朋友之間因為了解會擔待多一些,但有些東西也冒犯不得。說話做事,要注意別傷了朋友的心。

說話的智慧

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關系,適度的客氣是維持友好關系的潤滑劑。到朋友的家里做客,朋友通常會很客氣地對你說:“咱們都是哥們,你就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千萬不要客氣。”若是你把這話當真,那么很可能惹人討厭。記住,進入朋友的房間和動朋友的東西之前,應獲得別人的許可。

委婉贊美,收獲好人緣

有位人際關系專家說:“人與人之間的親密與和諧,往往只需一份真誠和一句贊美。”如果你能夠給予別人適當?shù)馁澝溃愫苋菀撰@得別人的好感。當然,贊美也需要技巧,不能隨意而為。有的人不懂得贊美的技巧,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使贊美之詞淪為阿諛奉承,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讓人覺得你的贊美之詞太露骨、太肉麻,不僅無法讓人產生好感,反而會招致厭惡。

贊美講究適當、適度,但應該怎樣做呢?這很不好把握。實際上,當面的贊美往往因為度的把握不到位,而讓人誤認為是奉承和恭維,因此給人帶來不好的感受。那么,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人感受贊美的愉悅呢?

你若直接針對一個人表示贊美,也許會讓人覺得虛假。相反,如果你從側面去贊美,也許就會好很多。

比如,你到某餐廳吃飯時,你若對廚師說:“你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廚師!”那么對方可能會覺得乏味。因為他知道還有很多比他更好的廚師,正所謂一山更比一山高。

因此,你可以換一種贊美的方式,如“很合我的口味,看來以后得常來啊。”這樣的肯定豈不是更讓人開心嗎?

還有一種委婉贊美的方式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背后贊美,或者通過第三者傳達你的贊美。

有一天,張經(jīng)理有些氣憤地對秘書林小姐說:“小林,咱們部門里的那個小王,我真是受不了她,請你轉告她,如果她不改改那壞脾氣,就趕緊走人吧。”秘書林小姐說:“好的,經(jīng)理!我會處理這件事的。”

后來,張經(jīng)理再次遇到小王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小王就好像變了一個人,變得既和氣又溫柔,和之前簡直判若兩人。張經(jīng)理感到很奇怪,這人的性格變化也未免太大了一點吧。于是他便找到秘書林小姐,問她怎么回事。

林小姐笑著說:“經(jīng)理,你得原諒我假傳‘圣旨’。我跟王小姐說‘有很多人稱贊你,尤其是張經(jīng)理,說你既溫柔又可愛,脾氣好,人緣也好’,她聽了很開心,這不,脾氣也改了。”

張經(jīng)理大贊秘書做得好,同時他也開始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事實上,以前他贊美過下屬,但顯然效果不是很好,沒想到這背后贊美比當面贊美的效果更好。

實際上,秘書林小姐利用了背后贊美的技巧。設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人在背后說了許多關于你的好話,你能不高興嗎?

這些好話,如果是在你的面前說給你聽的,或許適得其反,讓你感到很虛假,或者疑心對方是別有用心。而背后聽來,卻覺得分外真實,特別悅耳。

假如你離開了原來的公司,到新公司應聘的時候,新公司的老總對你說:“你原來公司的老總是我的同學,他跟我說過你,你是位很能干的人!”相信你會很高興,同時也會很感激原來的老板。

事實就是這樣的,既然一切如此明了,我們?yōu)槭裁床贿@樣去贊美別人呢?如果你這樣做,不僅能夠讓對方感到愉悅,還能夠贏得他人的好感。

當你直接贊美對方的時候,對方極可能以為那只是一些應酬話和恭維話,目的只在于安慰他。要是通過第三者來傳達,效果便會截然不同。此時,當事者必定認為那是認真的贊美,沒有半點虛假,從而真誠接受,還對你感激不盡。因此,多在背后贊美,是使人際關系融洽的好方法。背后贊美,為什么會有這樣神奇的效果呢?

首先,背后贊美體現(xiàn)出對他人的尊重和鼓勵。也許他本身并沒有你說的那么好,但是,對于你這種由衷的贊美,他總會有一些反應。

其次,背后贊美展現(xiàn)出你寬廣的胸襟和真誠的品格。背后贊美,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這樣做可見你的胸懷。胸懷狹隘的人連一句好話都不愿意給別人,而胸襟寬廣的人從不在背后說人壞話。

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背后說人好話的妙處。如果背后說人壞話,相比于當面說壞話,則會讓別人更加憤怒。也許人家原本對你的印象不錯,但你在背后說人家的壞話,傳到人家耳朵里,你想他的感受會是怎樣的呢?那是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因此,一定不要在背后議論他人的不是。

說話的智慧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不要在背后議論他人,尤其不要說他人的壞話。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背后說人壞話的風險比較大,傳到別人的耳中,壞話有可能更變味。而在他人背后說一些贊美的好話,則不怕傳不到對方耳朵里。對方一旦得知,會真誠感激你的贊美。你也會由此獲得好人緣。

多說好話,別讓人感到難堪

有位姑娘早晨上班時在電梯前遇見了同事阮姐,打過招呼之后,姑娘看了看阮姐的打扮,說道:“哎喲,阮姐,你今天的衣服搭配得很別扭啊!你這種衣服和發(fā)型不配啊!”

結果,阮姐因為那姑娘的這么一句話,好心情一下子就消失了,生了一天的悶氣。

有位老人在路上遇到鄰居,鄰居問他干什么去,他回答說去看音樂劇。那位鄰居聽了之后,說道:“嗨,這就是小市民趣味啊!有什么可看的呢?”

之后,老人走在路上,心里頭總不是滋味兒,不斷地碎碎念:“什么叫小市民趣味?什么叫小市民趣味!”到了劇院門口,他想了好一會兒,最終沒有買票,但心里始終有種不舒服的感覺。

假如你是那位阮姐,聽到那樣的話,心里會高興嗎?假如你是那位老人,聽到別人說你小市民趣味,心里會是什么感受呢?

對于好話、喜慶的話,誰都不會拒絕,而對于壞話、別扭話,沒有幾個人會有好臉色。難道說好話就這么難嗎?如果你不會說好話,那不妨多去商店里逛逛,好好地學一學。

百貨公司里化妝品專柜的店員永遠都不會說的兩個字是“老”和“丑”。每天,都會有一些中老年婦女來到專柜前,說自己皺紋又多了幾條,臉上的色斑又跑出來了,眼袋似乎越來越明顯了……她不是要找專柜店員承認她的老和丑,而是渴望別人給她一點希望,讓她重新?lián)碛凶孕拧?

這時候,那些業(yè)績驚人的專柜店員就會說:“您看起來就像我的姐姐,甚至更年輕呢!”“不會!您這個年紀,這點色斑算是很少的,我看過很多女演員,年紀輕輕的,色斑比您的多很多呢!”“您的皮膚保養(yǎng)得真好。看起來又白又嫩,只是水分稍微少了點,我們剛好推出一組保濕美白的乳液,挺適合您用,要不要試試看?”“我看看!這魚尾紋每個女人都有,您的一點也不深,而且我敢保證您的生活一定很幸福,幸福的女人常常笑,笑得多了才有魚尾紋,而且您笑起來眼睛特別有魅力,如果我是帥哥,一定要追您!來,這瓶除皺霜可以讓您的魚尾紋變得更淺,慢慢皮膚又會緊實了!”

老實說,這些專柜店員個個都比心理醫(yī)生還厲害啊!她們全部是攻心說話的高手。一個從事心理咨詢的醫(yī)生說:“對女人來說,最好的心理醫(yī)生是化妝品專柜店員,很多心理醫(yī)生在恢復病人自信的功力上,都比不上她們。”

好聽的話,人人愛聽;不好聽的話,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多說好話──贊美、鼓勵、安慰、增強他人信心的話,是一種順乎人心、使人身心愉悅的行為。

如果我們能常說好話,就能改善人際關系。如果每個人都善于說好話,則能促進社會和諧,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和沖突。就讓我們從日常生活開始,一起來多說好話。

少說不順耳的話,多說一些好聽的話。多贊美人家的好,多表揚人家的優(yōu)點,少說人家的不好,少提別人的缺點。通過你說出來的話,人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你內在的想法,還有你本身的修養(yǎng)。

女人喜歡聽人說她很美麗,男人喜歡聽人說他很強大。每一個人都希望聽好話,而不喜歡聽壞話。若你的話難聽,就別怪他人討厭你。即便那些壞話是諍言摯語,也不能讓人高興。愛聽好話是人的天性,會說好話的人才能人見人愛。

說話的智慧

多說一些悅耳好聽的話總是不錯的。如果你可以對大家說一些好聽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大家給你的鼓勵會越來越多,對你的信心也會越來越強。也許這對你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助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川县| 西安市| 德化县| 连平县| 房山区| 射阳县| 济源市| 南宁市| 巴里| 怀仁县| 长治市| 隆昌县| 陈巴尔虎旗| 安丘市| 邳州市| 屏东市| 习水县| 贡觉县| 永安市| 若羌县| 岳西县| 辽宁省| 格尔木市| 山东省| 桓仁| 赤壁市| 屯留县| 黄骅市| 长沙市| 澳门| 三原县| 扶绥县| 福海县| 滦南县| 林甸县| 三门峡市| 曲水县| 邯郸市| 肇庆市| 定边县|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