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互聯網時代的新秩序:
場景重構商業、生活與消費的連接

“場景”的原初意義是電影和戲劇中的場面、情景,是指在特定時間空間內發生的行動過程,或者因人物關系構成的具體畫面。在電影和戲劇中,不同的場景搭建表達著不同的意義。而正是通過不同場景的銜接,完整的故事情節才得以呈現。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無時無刻不處在具體的場景中。正如有些哲人所感慨的:社會就是一個大舞臺,每個人都是其中的演員。只是在互聯網領域,場景這一古老的概念被重新定義,并在商業運營中展現出了驚人的價值。

在“互聯網+”時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總是處于碎片化的時空場景之中。基于游戲、社交、網購等互聯網行為的應用場景,成為移動互聯時代的常態。其中,那些能夠觸發用戶沉浸式體驗或者長時間停留的應用形態,如視頻、游戲、微信社交等,可以被理解為入口場景;而能夠借助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完成交易的網購形態,則可以被理解為支付場景。

移動時代,互聯網連接一切的本質越發凸顯,并不斷整合和重構人們日常生活的所有維度。萬物互聯的到來建構了基于人們碎片化場景的生活新形態,使人們越來越處于鄧肯·沃茨(Duncan J. Watts)所強調的“小小世界”(Small Worlds)中。這個“小小世界”基于碎片化的場景,將不同群體中的不同個體連接起來,滿足了個人和社群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費體驗,并以此展現了互聯網的連接價值,提供了個體的情感認同和歸屬。

這種場景連接表現在互聯網行為上,就是如上所述的應用場景和支付場景:通過百度地圖直接鏈接到Uber的訂單頁面,或者在美團、餓了么下單快速外賣,等等。

“互聯網+”時代,場景被重新定義,成為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商業能力,甚至是一種生存形態。場景的強大連接能力使其成為互聯網入口的重要方法論,也成為移動互聯時代商業競爭的主要場域。借助于萬物互聯的推動,場景革命正悄然而來。

那么,在“互聯網+”時代,又該如何理解被重新定義的場景呢(見圖1-1)?

圖1-1“互聯網+”時代場景的核心

1.場景是最真實的以人為中心的細節體驗

今天的商業競爭是以“人”為中心展開的,而移動互聯網時代,個體越來越處于不斷變換的碎片化時空場景之中。因此,企業只有充分利用大數據等各種先進技術和平臺,緊抓消費者的個人特質,基于不同的碎片化場景提供用戶需要的產品體驗,才能在風云變幻的互聯網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從這個意義上講,場景就是以人為中心的、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細節體驗。比如,上班開車遇堵時的喜馬拉雅電臺、周末晚飯后的一部美劇、當代MOMA庫布里克的書和電影、北京花家地社科院單向空間的貓和牛肉面、京都哲學之道的雨后櫻花飛舞,以及每周三羅輯實驗室的功夫熊按摩等,都是基于用戶不同的碎片化場景建構起來的新的生活體驗。

2.場景是一種連接方式

互聯網的本質是一種連接:百度連接人與信息,京東連接人與商品,美團連接人與本地生活服務。只是,這種連接要想創造出價值,就必須要適應不同的場景需求。例如,酒店互聯網化服務的典型場景是:360度全景看房、選房,客房掃碼購物、微信服務號點評、客房微服務等?;谶@些場景,通過APP或微信達成的連接,使酒店得以構建出以客戶為中心的人性化場景體驗。

因此,場景是一種連接方式:不論是二維碼掃描、APP應用、微信,或者其他方式的連接,都是基于具體的場景之中的,場景的特征決定了這些連接的方式和價值。

3.場景是價值交換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現形態

互聯網對社會生活的滲透是全方位的。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新的線上場景不斷涌現并擴張至線下,極大地重構了人們以往的行為方式和生活形態。“互聯網+”時代下,人、物、場的有效連接整合,讓場景本身成為一種新的價值交換方式和生活方式。

例如,在價值交換方面,以往商業價值和閱讀價值的交換是在具體的書店場景中完成的。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價值交換在微信場景中就可以隨時完成(在公眾號中實現閱讀價值,通過微信支付完成打賞動作)。

至于新的生活方式,則主要體現在智能終端,特別是智能家居的發展上。E家潔、小米的空氣凈化器、VR眼鏡、大疆的無人機、Google Play的新技能get,等等。這些都是“互聯網+”下不斷涌現的新連接方式和生活形態,也代表著一種新生活場景的崛起。

4.場景構成堪比新聞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和連接方式

移動互聯時代,任何場景都需要通過連接產生價值,任何連接也都是基于具體的時空場景。因此,互聯網對場景的重構包含五個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連接方式,如圖1-2所示。

圖1-2 場景的5個構成要素

例如,思科網真視頻會議,就包括了什么時間、多少人、電話連線接入、討論何種議題等內容,如此才能精確搭建一個會議場景。再比如,小明佩戴智能運動手環晚上7點去公園跑步,就是一個閉環動線,打造了一個跑步運動場景。

其實,從古至今,人們的任何行為都是在具體的場景中完成的,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生活和行為場景。從這個意義而言,互聯網對場景內涵的重構更多的是主張一種新的場景精神和場景化思維:即如何利用互聯網的連接本質,充分釋放出場景中個人的情感和價值訴求,進而激發個人的場景參與欲望,創造出商業價值。

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是,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普及深刻重構了社會主流的行為模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iPhone、小米、華為或者魅族,APP、朋友圈、小咖秀、美圖秀秀或iPad、Kindle等,這些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已經不再僅僅是一種商品,更是成為一種符號標簽,表征著一種全新的行為方式、生活態度,也成為消費社會中個體自我表達和自我建構的一種方式。

“互聯網+”時代,產品的器官化特質越發凸顯。不論是微信朋友圈、手機APP建構的應用場景,還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搭建的支付場景,都代表著人們對世界和社會的一種感知與理解方式。只不過與以往不同,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機制更多的是由碎片化的場景意義塑造的。

比如,今天我們用“季”而非“集”為計量單位等待劇集更新或者時裝發布會;用“屏”而非“頁”來計算APP的排列或檢索資訊;以“群”而非“人”來表達團隊和信任關系。這些變化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特質使然,表達了一種有別于傳統的行為和認知方式:“季”取代了“集”,更壓縮更簡練。“屏”取代了“頁”,更方便更智能?!叭骸比〈恕叭恕?,更聚合更連接。

“互聯網+”是一個更加以人為中心的時代,場景革命則讓人們更加自由,也帶來了新的價值創造和意義。不斷變換的碎片化場景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價值體驗和意義,而人們的體驗又決定著場景的價值創造能力:對于評價,我們更在意的是朋友圈點贊;對于商品的定價和付費,我們更關注的是與誰、在何種場景中被滿足。

從商業角度看,“流量為王”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競爭是圍繞消費者的體驗展開的場景化戰爭。場景的碎片化特征重塑了人們的人格,定義了不同的行為方式和生活認知。新的體驗,伴隨著新場景的創造;新的流行,伴隨著對新場景的洞察;新的生活方式,亦是一種新場景的流行。總之,未來的生活圖譜將由場景定義,未來的商業生態也由場景搭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平乡县| 黄大仙区| 余庆县| 山东省| 独山县| 枣强县| 琼结县| 灵川县| 吉木萨尔县| 安仁县| 望谟县| 乌什县| 鸡泽县| 宝清县| 定襄县| 河西区| 柳林县| 长治县| 巴青县| 张家界市| 修武县| 二连浩特市| 贵南县| 正安县| 宿松县| 江阴市| 襄汾县| 广州市| 延边| 枣阳市| 扶余县| 张北县| 桃源县| 秀山| 平乐县| 华坪县| 平定县| 手游| 岳池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