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內科疾病(3)

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受感染的鼠類和豬將帶鉤體的尿排出污染稻田水和土壤,農民赤足下田,通過皮膚黏膜而被感染;漁民和礦工接觸疫水亦可能受染。

本病中醫診斷為“稻瘟病”。多因暑濕疫毒,蘊于肌腠脈絡,或內功臟腑,傷及營血所致。以驟起高熱,全身酸痛,黃疸,小腿肌肉尤為疼痛,目赤,肌膚發斑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土茯苓60克。

[主治]預防鉤體病。

[用法]煎水服,每日1劑,連服7日。

偏方二

[組成]鮮茅根250克。

[主治]鉤體病。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偏方三

[組成]千里光全草30~60克。

[主治]鉤體病。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四

[組成]土茯苓60克,甘草9克,生姜2片。

[主治]鉤體病。癥見小腿肌痛,皮下出血,身目發黃。

[用法]把土茯苓洗凈切片,加入甘草和姜片煎熬即可。每日1次,連服1周。

偏方五

[組成]雪梨2個,米醋適量。

[主治]鉤體病引起的黃疸。

[用法]先將雪梨洗凈,去掉果皮和核,切成薄片,浸泡在米醋內2小時以上取出。隨意食用,每日1劑。

【名醫指導】

1.夏、秋季節避免到疫水區活動如游泳等。

2.避免與老鼠、豬、牛、狗等牲畜的排泄物接觸。

3.注意個人衛生,體質虛弱、易感人群避免去人群多的場所。

4.患病期間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5.患者宜加強營養,適當增加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如精瘦肉、魚肉以及水果、蔬菜等,同時要多喝水。

6.忌吃上火性的食物以及溫熱、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花椒、荔枝等。

7.盡量戒煙酒。

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屬于病毒性出血熱中的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病毒所引起的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臨床主要以發熱、出血、休克和急性腎功能損害為特征。我國流行的有以黑線姬鼠為傳染源的野鼠型和以褐鼠為傳染源的家鼠型,兩者臨床癥狀相同,但前者重癥多。

本病中醫診斷為“疫斑熱”。多因接觸鼠類的動物,致使溫熱疫毒之邪入侵血脈,傷及心腎所致。以驟起壯熱,熱退病反加重,容易發斑出疹,小便先少后多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大黃、芒硝各100克。

[主治]流行性出血熱少尿或無尿期者。

[用法]加水煎,去渣,分4~6次服下,每日1劑。

偏方二

[組成]白及50~100克。

[主治]流行性出血熱,消化道出血。

[用法]加水煎,去渣,分3~4次口服。

偏方三

[組成]花生衣30克,大棗30枚。

[主治]流行性出血熱。

[用法]將大棗洗干凈,與花生衣一起加水煮30分鐘,煮成后,去渣。1次服完,每日1劑,5劑為1個療程。

偏方四

[組成]大西瓜1個,大蒜適量。

[主治]流行性出血熱。

[用法]將大西瓜切開蒂,挖去瓤子,裝滿大蒜瓣,仍將蒂蓋好,用紙把切口封固,埋于糠火中,煨透取出研成細末。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

偏方五

[組成]蓮子、山藥、白扁豆各500克。

[主治]流行性出血熱。

[用法]將3味藥洗干凈,曬干后,研成粉末,放在不透氣的容器中保存。每日2次,每次30~60克,加入適量白糖調服。

【名醫指導】

1.注意個人防護,夏秋季節盡量避免到疫水區活動,避免接觸鼠類動物和螨蟲。

2.注意飲食衛生,避免使用鼠類、蟑螂等接觸過的食物。

3.高熱期患者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優良蛋白質等營養豐富而易消化的全流質飲食或半流質飲食,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4.盡可能讓患者多飲水和吃水果,以利于毒素的排出及增加維生素的攝入,滿足身體需要。

5.宜吃低鹽飲食,若進鹽過多可加重組織水腫和腎臟負擔,導致病情惡化。

6.注意臥床休息,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感冒、感染、勞累等因素以免加重病情。

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

登革熱與登革出血熱都是由登革熱病毒經蚊媒傳播的急性傳染病。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中,通過伊蚊吸血傳播。病毒感染后除存在毒血癥外,還可引起肝、腎、心、腦退行性變,可有多個器官不同程度出血。登革出血熱,主要發生于再次感染登革熱病毒后,病變表現為全身血管損害引起的血管擴張、充血,導致出血和血漿外滲等。

本病中醫診斷為“疫疹”或“疫斑熱”。多因素體正氣不足,陽盛陰虧,復遭蚊蟲叮咬,疫癘毒邪襲人肌膚,先犯衛氣,或阻于膜原,繼則夾溫濁阻遏中焦,或進而內傳營血,傷營動血,或熱盛動風所致。以突然高熱(體溫>39℃)、劇烈頭痛、背痛、肌肉和關節疼痛、虛弱、疲乏無力甚至胃腸大出血、休克等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柿餅、藕節各30克,薺菜花15克,蜂蜜10克。

[主治]登革熱發熱期。

[用法]柿餅、藕節切碎,與薺菜花同置于鍋內,加水適量同煮取汁去渣,加入蜂蜜。每日1劑,連服1周。

偏方二

[組成]黃瓜、番茄各250克。

[主治]登革熱發熱期。

[用法]黃瓜取瓢,去子,切碎,用紗布絞汁;番茄先用沸水燙,剝去皮,去子,用紗布絞汁;兩汁相合即成。代茶飲用,每日2次。

偏方三

[組成]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砂糖、桂花各適量。

[主治]登革出血熱少尿期。

[用法]將薏苡仁與粳米加水適量同煮成粥,加入砂糖和桂花即成。每日1劑,分2次服食,連服3~4日。

偏方四

[組成]西瓜皮75克,白茅根100克。

[主治]登革出血熱少尿期。

[用法]加水適量同煎煮即可。分3次飲湯。

偏方五

[組成]芡實、蓮子、山藥、白扁豆各10克,白糖25克。

[主治]登革出血熱多尿期。

[用法]諸味研成細粉,加入白糖,沖入適量水飲服。每日1劑,連服5日。

【名醫指導】

1.一般治療:發熱期臥床休息,以流質為主,供應充分液體。恢復期飲食逐漸增加,多用富于營養的飲食。

2.對癥治療:高熱時頭部置冰袋冷敷。

3.按傳染病一般護理常規護理。

4.注意昆蟲隔離,室內要有滅蚊和防蚊設施。

淋病

淋病是由淋病奈瑟菌引起的一種性傳播性疾病。本病主要由不潔和混亂的性行為直接傳播,也可由被淋病奈瑟球菌污染的衣著和浴具等間接傳染,引起泌尿生殖系統急性或慢性炎癥,產生大量膿性分泌物,故又稱“白濁”。感染后可以發生血行播散,產生嚴重的敗血癥和淋菌性腦膜炎、胸膜炎、心內膜炎等。產婦的淋病奈瑟菌性宮頸炎,可導致胎兒流產、新生兒淋病奈瑟菌性眼炎而致失明。男性感染后發生急性尿道炎,如不治療,1個月后癥狀可以消失,但可以反復引起急性發作,治療不徹底,可以蔓延至前列腺、輸精管和附睪,引起輸精管阻塞和不育。

本病中醫診斷為“花柳毒淋”。多因不潔性交,淫穢疫毒之邪侵及腎系、精室所致。以排尿困難,尿頻尿痛,陰莖端流出米泔樣濁物為主要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大蒜、淡豆豉各適量。

[主治]淋病。

[用法]將大蒜搗爛,合入淡豆豉做成丸,每丸約9克重即可。溫水送服,每次3~5丸,每日3次,連服3日可愈。

偏方二

[組成]薏苡仁15克,淡竹葉、滑石、連翹、通草、綠豆各3克。

[主治]濕熱淋證。

[用法]將諸藥加水500毫升煎取汁約300毫升,藥渣加水再煎取汁約200毫升,兩煎藥液混勻。每服200~300毫升,每日2次。

偏方三

[組成]蛤蜊肉250克,牛膝30克,車前子、王不留行各20克。

[主治]淋病,濕熱內蘊。癥見小便淋漓不盡,澀痛。

[用法]將蛤蜊肉清洗干凈,把牛膝、車前子、王不留行裝入紗布袋內,一同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煎熬半小時,然后取出藥袋即可。加入少許調味品,吃蛤蜊肉,喝湯,每次1碗,2次吃完,連服5~7日。

偏方四

[組成]綠豆100克,車前子50克。

[主治]淋病。癥見濕熱尿頻、尿急、尿痛。

[用法]綠豆用清水沖洗干凈,車前子用新紗布包好,浸泡20分鐘,將2味藥同入鍋內加水煎熬,待豆熟爛時取出藥袋。飲湯吃豆,分2~3次服完,每日1劑,連服3~5日。

偏方五

[組成]薏苡仁60克。

[主治]淋病,熱淋。癥見小便赤澀,滲痛瀝血。

[用法]把薏苡仁淘洗干凈,煮成粥。1劑1次服完,每日2劑。

【名醫指導】

1.規范性行為。

2.淋病患者宜食清淡食物,同時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

3.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生姜、大蔥、芥末、酒、濃茶等;少吃燥熱動火食物,如韭菜、榨菜、雪里蕻、香菜、羊肉等食物。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梅毒

梅毒是由蒼白密螺旋體蒼白亞種(俗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接觸傳染病。本病以性接觸傳播為主,但皮膚黏膜有細微損傷時亦可感染。蒼白密螺旋體蒼白亞種入侵后,先在局部繁殖,引起硬結,表面潰瘍,即硬下疳;進入血液和淋巴系統可播散到全身各器官和組織。早期梅毒主要侵犯皮膚和黏膜,晚期梅毒以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病變為嚴重。孕婦感染梅毒可引起流產、早產和死胎,還可產生胎傳梅毒。

本病中醫稱“梅毒”,但不同時期又有不同名稱。初期稱“楊梅疳瘡”,中期稱“楊梅瘡”,晚期稱“楊梅結毒”,胎傳梅毒又稱“猴猻疳”。多因性亂而使淫穢疫毒之邪入侵,流竄皮肉筋骨、臟腑經絡,甚至侵犯腦系所致。以陰部糜爛,外發皮疹,筋骨疼痛,皮膚起核而潰爛,神情呆滯為常見臨床表現的疫病類疾病。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土茯苓50克,金銀花15克,甘草10克。

[主治]梅毒。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

偏方二

[組成]土茯苓30克,蒼耳子18克。

[主治]梅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偏方三

[組成]土茯苓1000克,金銀花120克,黃柏、甘草各60克,豬油250克。

[主治]梅毒。

[用法]土茯苓切片,與上藥慢火煎熬成膏。每日3次餐前服,1劑分10日服完。

偏方四

[組成]大棗250克,鵝不食草、葶藶子各9克。

[主治]梅毒。

[用法]后2味研末,加入大棗(去核)肉內,搗爛,做成藥丸。每日2次,每次9克。

偏方五

[組成]蒲公英40~60克(鮮品60~90克),粳米50~100克。

[主治]一期、二期梅毒。

[用法]先將蒲公英洗凈,切碎煎取藥汁去渣,入粳米同煮成稀粥。每日2~3次,溫熱服食,3~5日為1個療程。

【名醫指導】

1.規范性行為。

2.患者宜食用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6的食物以及含維生素B2、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菠菜、桂圓、薏苡仁。

3.梅毒不宜吃動物脂肪、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煙酒。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

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簡稱艾滋病)系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新的傳染性疾病。本病的特點是:①蔓延迅速,超過任何一種傳染病;②流行范圍廣,不受地區、種族、性別、年齡的限制,波及面超過任何一種傳染病,是一種全球性的瘟疫;③死亡率極高,預后險惡,約半數患者死于發病后1~2年內;④目前尚無理想的預防和治療藥物。傳播途徑主要為性行為,特別是男性同性戀者,母嬰傳播、靜脈藥癮和輸入感染性血液制品等亦可傳染。潛伏期為2~10年。

本病中醫認為多由房事不潔,或房室過度,導致腎精匱乏,氣血不足,疫毒之邪乘虛而入,伏于體內,化熱動血,致瘀致虛而成。

【必備偏方】

偏方一

[組成]冬蟲夏草5只(10~15克),甲魚1只(500克左右),鹽、味精各少許。

[主治]艾滋病陰血不足、肺腎兩虛者。

[用法]將甲魚剖腹去頭及內臟,洗凈待用,把冬蟲夏草納入甲魚腹中,置于湯鍋內,加水500毫升,加鹽及味精,隔水置入鍋中,用武火煮沸后,轉用文火燉至酥爛即成。藥食同吃。

偏方二

[組成]狗肉100克,黃芪、肉蓯蓉各15克,大棗30克,姜、蔥、味精、茴香各適量。

[主治]艾滋病氣血虛衰,腎陽不足者。

[用法]將肉蓯蓉浸入黃酒中24小時,去皮切片,黃芪切片,棗去核,肉蓯蓉、黃芪均裝入紗布袋中;將狗肉在沸水中焯一下漂凈,加藥袋、棗肉、姜、鹽、茴香、適量清水,用旺火煮沸后移至小火煮至酥爛,棄藥袋,加蔥、味精調味即可。吃肉喝湯。

偏方三

[組成]白術30克,豬肚1個,生姜少許,粳米100克。

[主治]艾滋病脾胃不足者。

[用法]洗凈豬肚,切成小塊,同白術、生姜煎煮,去渣取汁,用汁同粳米煮粥;豬肚可取出,適當調味后即成。佐餐,早、晚餐時溫食此粥。

偏方四

[組成]蓮子、百合各30克,瘦豬肉200克。

[主治]艾滋病肺腎陰虛者。

[用法]各味洗凈后加水適量燉熟,適當調味服用,隨意食用。

偏方五

[組成]鮮苦瓜100克,食鹽1克,香麻油適量。

[主治]艾滋病。癥見發熱腹瀉,神疲心煩,淋巴結腫大等。

[用法]將苦瓜去瓤及子,洗凈,切成片,置碗內,加入食鹽、香麻油拌勻即成。每日1劑。

【名醫指導】

1.規范性行為。

2.癥狀明顯者必須住院隔離治療。

3.被患者血清及其他體液所污染的物品,要徹底消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长乐市| 闻喜县| 江源县| 沭阳县| 九寨沟县| 响水县| 平湖市| 德安县| 米易县| 左贡县| 汾西县| 来安县| 合山市| 琼海市| 灵台县| 横山县| 萨迦县| 花莲市| 中江县| 菏泽市| 醴陵市| 东平县| 庆安县| 体育| 和硕县| 永善县| 宝应县| 文山县| 莲花县| 小金县| 青阳县| 兰考县| 邵武市| 盘锦市| 岳池县| 四平市| 平果县| 黄骅市| 驻马店市| 格尔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