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內科疾病(2)
- 名醫推薦家庭必備名方(珍藏本)
- 周德生 劉利娟
- 4924字
- 2017-01-17 11:50:35
3.葶藶大棗瀉肺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葶藶子10克,大棗15克,桃仁10克,紅花6克,熟地黃10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水煎服。咳痰較多者,加茯苓10克,半夏10克;大便秘結者,加大黃9克,芒硝10克。
4.納氣平喘湯加減:紅參10克,熟地黃15克,山茱萸15克,麥冬15克,補骨脂12克,枸杞子15克,核桃仁10克,五味子10克,牛膝12克,紫河車10克,冬蟲夏草6克,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水煎服。胸悶、喘氣較重者,加桔梗10克,葶藶子10克,陳皮10克。
5.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炮附子6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生姜6克,桂枝6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水煎服。心悸喘滿、倚息不得臥者,加沉香10克,葶藶子10克。
【名醫指導】
1.戒煙:吸煙可加重病情。避免接觸有害氣體和顆粒,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2.預防感染:從夏季開始進行耐寒鍛煉以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增強呼吸道免疫力,減少呼吸道感染,氣候轉冷亦要堅持。注意隨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防止感冒。
3.積極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減少慢性支氣管炎的發作,可有效預防本病。
4.加強營養,增加熱量攝入。每日膳食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如瘦肉、魚類)。有明顯二氧化碳潴留者,應減少糖分的攝入。多進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水,必要時給予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及氨基酸治療。
5.呼吸訓練:患者宜作深而緩的腹式呼吸,使呼吸阻力減低,潮氣量增大,經常練習,可使呼吸功能得到很好地改善。同時縮唇呼氣增加呼吸道外口段阻力,可防止呼吸道過早閉合。
6.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節可肌內注射核酪或卡介苗素等。
7.應在正規醫院醫師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亂用抗生素,以免產生耐藥或造成二重感染。
8.長期堅持家庭氧療,夜間持續低流量(1~3升/分鐘)吸氧,時間宜在12小時以上;亦可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確定吸氧時間和吸氧流量。定期監測肺功能,以及時發現病情變化。
9.注意室內空氣清新、流通;減少到公共場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慢性肺心病)是肺組織、胸廓或肺動脈血管的慢性病變導致肺循環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擴張,最終發展為右心功能代償不全及呼吸衰竭的一種心臟病。臨床上以反復的咳喘、咳痰、水腫、發紺等為主要特征。早期心肺功能尚能代償,晚期出現呼吸循環衰竭,并伴有多種并發癥。慢性肺心病的急性發作以冬春季為主,肺、心功能衰竭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本病80%~90%是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引起,并且急性呼吸道感染常誘發肺、心功能衰竭及難以逆轉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本病中醫學屬于“喘證”、“痰飲”、“心悸”、“水腫”、“肺脹”等范疇。現在國家標準定義為“肺心病”,系指因肺病日久痰氣阻滯,進而導致心脈瘀阻,以咳嗽氣喘、咳痰、心悸、水腫、唇舌紫暗為主要表現的肺病及心的疾病。中醫學認為本病的發生多因內傷之咳、哮、喘、飲等慢性肺部疾患,遷延失治,久病肺虛,肺失宣降。肺虛及脾,脾虛生濕生痰,痰濁潴留;肺虛及腎,腎不納氣,日久累及心;肺虛衛外不固,招致外邪六淫反復侵襲,使本病反復發作加劇。因此,肺心病的發生,病位首先在肺,進而侵及脾、腎、心等臟,致使病情復雜,變證蜂起,經久不愈。
1.痰熱郁肺方加減:炙麻黃10克,苦杏仁12克,生石膏(先煎)30克,甘草6克,魚腥草20克,陳皮10克,茯苓15克,瓜蔞10克,當歸10克,川芎6克。水煎服。口干舌燥者,加天花粉10克,知母10克。
2.調營飲加減:莪術5克,川芎10克,當歸10克,延胡索6克,赤芍6克,瞿麥15克,大黃5克,檳榔5克,陳皮10克,大腹皮15克,葶藶子10克,赤茯苓10克,桑白皮10克,細辛3克,肉桂5克,炙甘草3克,生姜3克,大棗5枚,白芷10克。水煎服。大便不暢者,加枳實6克,厚樸10克。
3.滌痰祛瘀湯加減:紅參10克,熟附子10克,青皮10克,檳榔10克,陳皮10克,大黃10克,水蛭10克,青礞石15克,葶藶子15克,禹余糧15克,蔓荊子15克,黃芪20克,生姜6克。水煎服。瘀血明顯、唇甲發紺者,加紅花10克,桃仁10克;肝風內動、抽搐者,加鉤藤10克,全蝎6克。
4.平喘固本湯合皺肺丸加減:黨參15克,五味子6克,冬蟲夏草3克,核桃仁10克,沉香10克,磁石6克,紫蘇子10克,款冬花10克,制半夏10克,橘紅10克,五靈脂6克,柏子仁10克。水煎服。口干低熱者,加麥冬10克,玉竹10克,知母10克;面色蒼白、冷汗淋漓者,急予參附湯送服蛤殼粉。
5.溫腎扶陽湯加減:黨參15克,黃芪20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術15克,制附子(先煎)10克,生姜10克,山藥2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胸悶者,加瓜蔞9克;尿少、浮腫甚者,加葶藶子18克,澤瀉9克。
【名醫指導】
1.積極治療胸肺基礎疾病,改善心肺功能。
2.積極防治呼吸道疾病,如積極防治感冒、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并積極防治重癥肺結核、支氣管哮喘等肺部疾病,阻止其發生和發展為肺氣腫、肺心病。
3.緩解期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如練太極拳、氣功和保健操,以增強體質,減少感冒的發生。急性期患者宜臥床休息,以免增加心臟負荷。
4.扶正固本:在緩解期應常服扶正固本的中藥,如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玉屏風散、六君子丸、金匱腎氣丸、七味都氣丸、金水寶、參蛤散等中成藥,或在辨證指導下用湯藥進行調理,以增強正氣,提高抗病能力。
5.呼吸鍛煉:主要為腹式呼吸,增加膈肌力量,改善肺臟通氣。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作腹式呼吸。吸氣時盡力挺腹,胸部不動;呼氣時腹部凹陷,按節律進行呼吸,吸與呼的時間按1:2或1:3進行。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呼氣時口唇縮攏作吹口哨樣。
6.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忌煙、酒及辛辣、生冷、肥甘、咸、甜之品,以免助濕生痰,加重病情。有水腫者,應低鹽或無鹽飲食。
7.改善環境和勞動衛生:在農村開展防煙、防塵工作;在工廠、礦山搞好通風和防塵措施,以減少支氣管炎和塵肺的發生。
8.冷水摩擦法鍛煉耐寒能力:先用手摩擦頭面及頸部,每日3次,每次約10分鐘;1周后將冷水浸過的毛巾按上述方法摩擦頭面及頸部;體質及耐寒能力較好者,摩擦四肢,甚至做全身冷水摩擦。鍛煉從夏季開始,冬季仍堅持,不能堅持者,改為溫水,避免使用熱水,次年春季恢復上述耐寒鍛煉。
9.發作期患者應臥床休息,呼吸困難時成半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并積極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勵患者咳嗽咳痰;對無力排痰者應改變體位,空手掌或是機械輔助拍背幫助排痰。應經常鼻導管持續低流量吸氧,必要時通過面罩或呼吸機吸氧,濃度24%~30%,流量1~2升/分鐘,濕化瓶溫度應保持在30℃左右。
10.飲食上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必要時記24小時出入量,避免心臟負荷過重。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呼吸道的一種慢性變態反應性炎癥性疾病。它是由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和T淋巴細胞等多種炎性細胞參與的呼吸道炎癥。這種炎癥使易感者對各種激發因子具有呼吸道高反應性和廣泛的、可逆性氣流阻塞。臨床上表現為反復發作性的喘息、呼氣性呼吸困難、胸悶或咳嗽等癥狀,常在夜間和(或)清晨發作、加劇,常常出現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多數病人可自行緩解或治療后緩解。目前,多數認為哮喘與變態反應、呼吸道炎癥、呼吸道反應性增高及神經等因素相互作用有關。
本病中醫學稱“哮病”,又稱“哮吼”、“哮喘”等。哮病多因感受外邪,或飲食情志等失調,誘動內伏于肺的痰飲,痰氣阻塞,使肺氣不得宣降,以突然出現呼吸喘促,喉間哮鳴有聲為主要表現的肺系發作性疾病。本病總屬正虛邪實,緩解期以正虛為主。邪實主要為痰濁內停,久病則可有瘀血的病機存在。正虛可表現為肺虛、脾虛、腎虛。
【必備名方】
1.二龍射干麻黃湯加減:地龍8克,穿山甲8克,射干6克,炙麻黃5克,生姜4克,細辛3克,紫菀8克,款冬花8克,五味子5克,半夏5克,大棗6克(藥量為12歲小兒用量,具體用藥根據年齡而斟酌加減)。水煎服。久咳伴周身乏力、自汗氣虛者,加炙黃芪10克;干咳無痰、口干陰虛者,去半夏,加麥冬8克,南沙參8克;伴胸悶者,加瓜蔞8克;伴食欲不振者,加炒麥芽8克,炒六神曲8克。
2.白果黃芩湯加減:白果10克,黃芩15克,桑白皮15克,麻黃10克,款冬花10克,半夏10克,紫蘇子10克,木香10克,厚樸10克,甘草5克。水煎服。兼外感咳甚者,加前胡10克,桔梗10克;伴喘急面紅、煩熱口干者,加知母10克,瓜蔞12克;痰涌量多、不得平臥者,加葶藶子15克。
3.瀉肺平喘湯加減:葶藶子10克,炙麻黃10克,苦杏仁10克,紫蘇子9克,白芥子6克,魚腥草15克,射干10克,厚樸10克,前胡10克,半夏6克。水煎服。逆氣上沖者,加旋覆花10克,款冬花10克;肺部聞及笛音者,加鵝管石30克,海浮石15克。
4.補肺散加減:人參30克,五味子15克,桑白皮60克,款冬花15克,蛤蚧1對。水煎服。怕冷畏風明顯者,加桂枝12克,白芍15克,生姜10克,大棗5枚;氣陰兩虛者,加黨參20克,麥冬12克,玉竹18克,北沙參15克。
5.金水六君煎加減:當歸6克,半夏6克,茯苓6克,熟地黃12克,陳皮4.5克,炙甘草3克,生姜4片。水煎服。陽虛明顯者,加補骨脂10克,淫羊藿10克,鹿角片3克;陰虛明顯者,加麥冬10克,當歸6克,龜甲膠6克;腎不納氣者,加核桃仁15克,五味子9克。
【名醫指導】
1.多飲水,以稀釋痰液使其易于咳出。飲食應以清淡流質食物為主,特別在哮喘發作期。
2.居住室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干燥。屋內擺設要盡量簡化,以減少積塵。室內勿鋪地毯,用吸塵器和濕布打掃室內,以免塵土飛揚。室內不要吸煙,不要養貓、狗、鳥等動物;不要養花,以免花粉誘發哮喘發作。床單、被褥、衣物要勤換勤洗,盡量把過敏原清洗除去。不用絲織品和毛皮作臥具。室內忌擺放皮毛做的玩具。
3.哮喘患者的內衣以純棉織品為宜,要求光滑、柔軟、平整。避免穿化學纖維或有深色染料衣服以及皮毛衣服。衣服不宜過緊,衣領應寬松。夏、秋季節,貼身衣褲不宜選擇有毛料的中長纖維。
4.避免生活和工作在污染較重的環境;呼吸系統有感染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5.嬰、幼兒應警惕異性蛋白;老年人應避免吃生痰食物,如雞蛋、花生、肥肉及油膩不易消化之物;若為熱性哮喘,不宜食用熱性食物,如羊肉、鵝肉、韭菜、生姜、肉桂、辣椒等;多吃偏涼的食物,如芹菜、生梨等。少吃脹氣或難消化的食物,如豆類、芋艿、山芋等,避免腹脹壓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難。注意避免食用麥類、蛋、牛奶、肉、番茄、巧克力、鮮海魚、蝦、蟹等可能引起哮喘的食物。
6.積極避免誘發哮喘的可控因素,如避免吸入過冷空氣、蒸餾水霧滴;避免誘發哮喘的類似的精神因素。
7.患者要保持心情舒暢,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不愉快。
8.耐寒鍛煉:用冷水洗手、洗臉和揉搓鼻部。身體狀況允許時,夏天還可用冷水擦身。耐寒鍛煉必須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宜勞逸結合。鍛煉過程中避免感冒。
9.堅決戒除煙、酒。
10.急性發作期,患者應正確使用支氣管擴張藥等應急藥物;并熟知藥物的正確用量、用法、不良反應。
支氣管擴張癥
支氣管擴張癥是常見的慢性支氣管化膿性疾病,大多繼發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尤其是兒童或青年時期患麻疹、百日咳合并支氣管肺炎,由于破壞支氣管管壁,形成支氣管管腔擴張和變形。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咳嗽,伴大量咳膿痰和反復咯血。主要的發病因素為支氣管肺組織的感染和支氣管阻塞,兩者相互影響,導致支氣管擴張的發生和發展。亦有先天性發育缺陷及遺傳因素引起者,但較為少見。
本病中醫學可歸屬于“咯血”、“咳血”等范疇。現在國家標準定義為“肺絡張”。由于感受六淫之邪,未經發越停留肺中,蘊發為熱,邪熱犯肺,蘊結不解,而引起支氣管擴張。正氣虛弱,肺虛衛外不固,或素有痰熱蘊肺,或嗜酒過度,恣食肥美,以致濕熱內盛等則是人體易受外邪導致本病的內在因素。內外之邪干及肺氣,肺失清肅則為咳嗽,損傷肺絡血溢脈外則為咯血。本病發病以邪實為主,但經久不愈,肺腎不足,成虛實夾雜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