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友梅《資產評估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第3版)
- 圣才考研網
- 11885字
- 2019-01-05 03:17:30
2013年中央財經大學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考研真題及詳解
第一部分 經濟學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每題1分,共5分)
1.豬肉需求曲線向左移動的原因可能是( )。
A.豬肉價格上漲
B.雞蛋價格上漲
C.豬肉預期價格上漲
D.雞蛋預期價格上漲
【答案】D
【解析】需求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于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這里的其他因素變動是指消費者收入水平變動、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消費者偏好的變化和消費者對商品的價格預期的變動等。本題中,能夠引起豬肉需求曲線變動的選項包括雞蛋價格、豬肉預期價格和雞蛋預期價格。B項,若雞蛋價格上漲,那么消費者對豬肉的需求會上升,豬肉需求曲線向右移動。C項,若豬肉預期價格上漲,那么消費者會增加當期豬肉的消費,豬肉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D項,若雞蛋預期價格上漲,那么消費者會增加當期雞蛋的消費,減少當期豬肉的消費,豬肉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2.吉芬商品表現為( )。
A.需求收入彈性和需求價格彈性都是正值
B.需求收入彈性和需求價格彈性都是負值
C.需求收入彈性為負值,需求價格彈性為正值
D.需求收入彈性為正值,需求價格彈性為負值
【答案】C
【解析】吉芬商品是一種特殊的低檔商品,其需求曲線向右上方傾斜,需求量與價格同方向變動。
需求收入彈性公式:。當消費者收入上升,吉芬商品的需求下降,彈性小于0,為負值。
需求價格彈性公式:。當價格上升,吉芬商品需求上升,彈性大于0,為正值。
3.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不計入GDP的是( )。
A.消費者購買的新汽車
B.消費者購買的二手車
C.廠商購置新流水線的支出
D.政府對其雇員的工資支出
【答案】B
【解析】國民生產總值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B項,消費者購買的二手車并不是當年新生產出的最終產品,因此不計入GDP。
4.在生產的經濟區域內,等產量線( )。
A.凸向原點
B.負向傾斜
C.不能相交
D.上述都對
【答案】D
【解析】與無差異曲線相似,等產量曲線與坐標原點的距離的大小表示產量水平的高低:離原點越近的等產量曲線代表的產量水平越低;離原點越遠的等產量曲線代表的產量水平越高。同一平面坐標上的任意兩條等產量曲線不會相交。等產量曲線是凸向原點的。
5.在長期中,下列哪一項成本不存在( )。
A.平均成本
B.固定成本
C.機會成本
D.隱含成本
【答案】B
【解析】在長期內,廠商可以根據產量的要求調整全部的生產要素投入量,甚至進入或退出一個行業,因此,廠商所有的成本都是可變的,不存在不變的固定成本。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但不得超過2分)
1.如果某商品需求收入彈性為負值,該商品為( )。
A.正常品
B.低檔品
C.必需品
D.奢侈品
E.吉芬商品
【答案】BE
【解析】需求的收入彈性表示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對某種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對于消費者收入量變動的反應程度。當消費者收入上升,低檔品的需求下降,彈性小于0,因此其需求收入彈性為負值;吉芬商品是一種特殊的低檔商品,也屬于低檔商品,因此需求收入彈性為負值。
2.序數效用論對偏好的假設包括( )。
A.邊際效用遞減
B.完備性
C.傳遞性
D.非飽和性
E.邊際替代率遞減
【答案】BCD
【解析】序數效用論者提出了關于消費者偏好的三個基本的假定:①偏好的完全性,是指消費者總是可以比較和排列所給出的不同商品組合;②偏好的可傳遞性;③偏好的非飽和性,是指如果兩個商品組合的區別僅在于其中一種商品的數量不相同,那么,消費者總是偏好于含有這種商品數量較多的那個商品組合。
3.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發生的前提是( )。
A.生產技術水平不變
B.具有技術進步
C.具有兩種以上的可變要素的生產
D.只有不變要素的生產
E.具有一種可變要素的生產
【答案】AE
【解析】邊際報酬遞減規律的內容為: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在連續等量地把某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幾種數量不變的生產要素上去的過程中,當這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連續增加并超過這個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邊際報酬遞減規律是短期生產的一條基本規律。
4.企業購買可變生產要素所引起的費用是( )。
A.隱性成本
B.顯性成本
C.會計成本
D.經濟成本
E.固定成本
【答案】BC
【解析】企業生產的顯性成本是指廠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購買或租用他人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實際支出。與會計成本對應,經濟成本特指機會成本,即生產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因此,企業購買可變生產要素所引起的費用屬于顯性成本、會計成本,BC兩項正確。
5.作為經濟財富的一種測定,GNP的基本缺點是( )。
A.它測定的是一國的消費而非生產
B.它不能測定私人產出總量
C.它所用的社會成本太多
D.它不能測定與存貨增加相聯系的生產
E.不能準確反映經濟全貌
【答案】BE
【解析】國民生產總值,即GNP,是指一國或一地區的國民所擁有的全部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它測定的是一國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價值,是一個國民概念。GNP的缺點有:①不能反映社會成本;②不能反應經濟增長方式付出的代價;③不能反映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④不能反映人們的生活質量;⑤不能反映社會收入和財富分配狀況。A項,GNP測定的是一國的生產而非消費;C項,GNP不能反映社會成本;D項,存貨投資是包含在GNP中的,當存貨中的物品以后被使用或出售時,存貨的減少需從GNP中扣除。
三、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5分)
1.市場均衡
答:在微觀經濟分析中,市場均衡可以分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單個市場或部分市場的供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和均衡狀態進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個經濟社會中的所有市場的供求與價格之間的關系和均衡狀態進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種商品的供求和價格都是相互影響的,一個市場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場都達到均衡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2.經濟成本
答:西方經濟學家認為,經濟學是要研究一個經濟社會如何對稀缺的經濟資源進行合理配置的問題。從經濟資源的稀缺性這一前提出發,當一個社會或一個企業用一定的經濟資源生產一定數量的一種或者幾種產品時,這些經濟資源就不能同時被使用在其他的生產用途方面。這就是說,這個社會或這個企業所獲得的一定數量的產品收入,是以放棄用同樣的經濟資源來生產其他產品時所能獲得的收入作為代價的。一般地,生產一單位的某種商品的機會成本是指生產者所放棄的使用相同的生產要素在其他生產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3.生產函數
答:生產函數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情況下,生產中所使用的各種生產要素的數量與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之間的關系。在經濟學的分析中,為了簡化分析,通常假定生產中只使用勞動和資本這兩種生產要素,生產函數寫為:
Q=f (L, K)
4.總效用
答:基數效用論者將效用區分為總效用(Total Utility)和邊際效用(Marginal Utility),它們的英文簡寫分別為TU和MU。總效用是指消費者在一定時間內從一定數量的商品的消費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總和。假定消費者對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為Q,則總效用函數為:TU=f(Q)。
5.無差異曲線
答:無差異曲線是用來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或者說,它是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
無差異曲線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1)在同一坐標平面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之間,可以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離原點距離遠的無差異曲線比離原點距離近的無差異曲線效用大。
(2)在同一坐標平面圖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不會相交。
(3)無差異曲線是凸向原點的,且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是遞減的。
四、問答題(各10分,共20分)
1.經濟學家常說“商品的短缺和過剩現象都不會長期存在”,為什么?
答:“商品的短缺和過剩現象都不會長期存在”這句話說明的是市場自動調節功能。
圖1是一組完全競爭市場的均衡綜合圖,下面利用該圖進行具體的分析。

圖1 完全競爭市場均衡的綜合圖
(1)需求曲線的推導
圖(a)、(b)中分別是甲、乙兩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d1和d2。圖(c)中的市場需求曲線D是由這兩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水平加總而得到的。市場需求曲線上的每一點表示在一定價格水平下能夠給市場上每一個消費者帶來最大效用的需求量。
(2)供給曲線的推導
圖(d)、(e)中分別是A、B兩個完全競爭廠商的成本曲線。由于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是由SMC曲線上等于和大于AVC曲線最低部分推導得出的,所以,可以把圖中的SMC1曲線和SMC2曲線分別看成是廠商A和B的短期供給曲線。單個廠商短期供給曲線上的每一點都表示在一定價格水平下可以給單個廠商帶來最大利潤的供給量。圖(c)中的行業短期供給曲線SS是由圖(d)、(e)中的兩個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即SMC1曲線和SMC2曲線水平加總而得到的。市場短期供給曲線SS上的每一點同樣表示在一定價格水平下可以給行業中每一個廠商都帶來最大利潤的供給量。
(3)均衡狀態的實現
在圖(c)中,市場需求曲線D和市場短期供給曲線SS相交于E點,E點是市場的一個短期均衡點,同時,E點又是市場的一個長期均衡點,相應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量分別為Pe和Qe。
由E點可知,市場的長期均衡價格和長期均衡數量分別為Pe和Qe。就Pe而言,它等于廠商的LAC曲線的最低點。這表明,在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點上,廠商的生產成本降到了最低的水平,它等于最低的長期平均成本,而且,市場的長期均衡價格也降到了這一最低的水平。再就Qe而言,它既等于市場上所有消費者的需求量之和,又等于市場上所有廠商的供給量之和。
所以,此時,市場剛好出清,既不存在供不應求,又不存在產品過剩。更重要的是,一方面,所有的廠商都以最低的成本提供產品,并且都獲得了最大的利潤(盡管利潤為零),另一方面,所有的消費者都以最低的價格購買產品,并各自都得到了最大的效用。
正因為如此,西方學者提出,完全競爭市場長期均衡狀態的形成及其特征表明,完全競爭的市場機制能夠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經濟資源。
所以,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會促使資源實現最有效的分配,維持“商品的短缺和過剩現象都不會長期存在”。
2.20世紀80年代后期,我國農業出現了“糧食增產而農民不增收”的現象,請用需求彈性理論解釋這一現象。
答:糧食是一種必需品,且缺乏彈性,即糧食的彈性ed<1。
(1)經濟原理
對于ed<1的缺乏彈性的商品,降低價格會使廠商的銷售收入減少。相反,提高價格會使廠商的銷售收入增加,即銷售收入與商品的價格成同方向變動。其原因在于:
ed<1時,廠商降價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價格的下降率。這意味著需求量增加所帶來的銷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價格下降所造成的銷售收入的減少量。所以,降價最終使銷售收入P·Q值減少。
(2)圖形解析
如圖2所示:

圖2 商品的需求曲線
圖2中需求曲線上a、b兩點之間的需求是缺乏彈性的,兩點之間價格變動率引起一個較小的需求量的變動率。價格分別為P1和P2時,銷售收入分別為矩形OP1aQ1的面積和矩形OP2bQ2的面積,且前者面積大于后者面積。這就是說,當廠商降價,即由a點運動到b點時,銷售收入是減少的;相反,當廠商提價,即由b點運動到a點時,銷售收入增加。
但是,由于糧食這種商品的特殊性,國家對于糧食的售價有著較為嚴格的監管,所以糧食價格無法自由地、無限制地根據收入最大化的條件調整,只能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內,導致糧食的銷售收入不會大幅增加,即“糧食增產而農民不增收”。
第二部分 資產評估學
五、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每題1分,共5分)
1.某企業進行股權轉讓,需要評估。該企業每股盈利2元,經調查分析,同行業可比企業平均市盈率為105,由此確定該企業每股價值為( )元。
A.52.5
B.210
C.2.1
D.420
【答案】B
【解析】市盈率,又稱價格盈余比率,它是指普通股市價與每股利潤的比率。故普通股市價=每股利潤×市盈率=2×105=210(元)。
2.總資本現金流量折現時,采用的折現率應為( )。
A.股權資本成本
B.債權資本成本
C.銀行貸款資本成本
D.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答案】D
【解析】如果沒有負債,權益資本成本和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間沒有差別。但是,當存在負債時,一般來說,WACC才是適當的折現率,因為它是作為對債權人和股權所有者全部現金流量折現的資本成本。
3.根據資產評估具體準則的分類,《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屬于( )。
A.專業性準則
B.程序性準則
C.指導性準則
D.指南性準則
【答案】A
【解析】專業性準則是針對不同資產類別的特點,分別對不同類資產評估業務中的評估師執業行為進行規范。專業性準則主要包括企業價值評估準則、無形資產評估準則、不動產評估準則、機器設備評估準則、珠寶首飾藝術品評估準則等12項。
4.新企業會計準則引入了( ),使得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有了制度基礎。
A.投資價值
B.清算價值
C.市場價值
D.公允價值
【答案】D
【解析】我國2006年新發布的會計準則引入了“公允價值”的計量屬性,為在我國開展以財務報告為目的的評估奠定了制度基礎。
5.我國第一個關于資產評估管理的行政法規是( )。
A.《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
B.《資產評估操作規范意見(試行)》
C.《資產評估報告內容與格式的暫行規定》
D.《資產評估機構審批管理辦法》
【答案】A
【解析】l991年11月,國務院發布《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標志著我國國有資產評估制度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動了我國資產評估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一系列行政法規確立了我國資產評估的基本方針和基本政策,為保證全國資產評估活動有序開展和逐步形成全國統一的資產評估行業體系奠定了初步的法律基礎。
六、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但不得超過2分)
1.資產評估準則體系包括( )。
A.資產評估基本準則
B.資產評估具體準則
C.資產評估指南
D.資產評估指導意見
E.資產評估法規和規章制度
【答案】ABCD
【解析】我國資產評估準則的框架體系:第一層次為資產評估基本準則,第二層次為資產評估具體準則,第三層次為資產評估指南,第四層次為資產評估指導意見。
2.企業收益預測的方法主要有( )。
A.綜合調整法
B.凈現值法
C.現代統計法
D.產品周期法
E.利潤分成法
【答案】ACD
【解析】B項,凈現值法是評價投資方案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是利用凈現金效益量的總現值與凈現金投資量算出凈現值,然后根據凈現值的大小來評價投資方案;E項,利潤分成法是評估無形資產收益的一種方法,利潤分成率的確定是以無形資產帶來的追加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比重為基礎的。
3.估算折現率時,其風險報酬率包括( )。
A.經營風險
B.財務風險
C.環境風險
D.行業風險
E.轉產風險
【答案】ABD
【解析】企業在其經營過程中總要面臨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行業風險的挑戰。將企業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行業風險對回報率的要求加以量化并累加,也可以得到企業的風險報酬率。用公式可表示為:
風險報酬率=經營風險報酬率+財務風險報酬率+行業風險報酬率
4.機器設備的實體性貶值估算的方法主要有( )。
A.使用年限法
B.市場比較法
C.可變現凈值法
D.觀察法
E.修復費用法
【答案】ADE
【解析】機器設備的實體性貶值是由于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機器設備的貶值。
實體性貶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率=重置成本×(1-成新率),設備的實體性貶值率或成新率的估測可以采用使用年限法、觀測分析法和修復費用法。
5.作為一類資產,無形資產的成本特性是( )。
A.不完整性
B.弱對應性
C.高風險性
D.虛擬性
E.共益性
【答案】ABD
【解析】無形資產的成本特性包括:①不完整性,即無形資產的創立具有特殊性,有大量的前期費用,如培訓、基礎開發或相關試驗等往往不計入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而是通過其他途徑進行補償;②弱對應性,即在大量的先行研究成果的積累之上,往往可能產生一系列的無形資產,然而,繼起的這些研究成果是否應該以及如何承擔先行研究的費用也很難明斷;③虛擬性(象征性),即一些無形資產的內涵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外在形式的含義,這種無形資產的成本只具有象征意義。
七、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10分)
1.資產基礎法
答:資產基礎法在我國也稱為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成本加和法,是指采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基于企業的資產價值的評估方法,確定企業、企業所有者權益或企業證券價值的一種常用評估方法。
資產基礎法是以資產負債表為導向的評估方法。企業資產負債表本來就是體現其(一定定義下的)現行價值。而資產基礎法將涉及未入賬的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和負債的確定和評估,同時也對已計入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和負債進行重估。
2.成本法
答:成本法是指在評估資產時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扣減其各項損耗價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
根據成本法的涵義,成本法的基本計算公式可以表述為:
被評估資產評估值=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被評估資產評估值=重置成本×成新率
八、問答題(共10分)
簡述資產評估報告的作用。
答:(1)定義
資產評估報告,是資產評估機構根據委托評估資產的特點和要求,遵循評估原則,按照法定的程序,運用科學的方法對被評估資產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后,通過報告的形式提出的評估價值意見。
(2)作用
資產評估報告的作用表現在以下方面:
①它為被委托評估的資產提供價值意見
資產評估報告不代表任何當事人一方的利益,并且是一種專家評估的意見,具有公正性和科學性,因而成為被委托評估資產價值的參考依據。
②資產評估報告是反映和體現資產評估工作情況,明確委托方及有關方面責任的依據
資產評估報告用文字的形式,對受托進行資產評估的目的、范圍、依據、價值類型、程序、方法等過程和評定的結果進行闡述、說明和總結,體現了評估機構的工作成果。同時,資產評估報告也反映和體現受托的資產評估機構與執業人員的權利與義務,并以此來明確委托方、受托方有關方面的法律責任。因此,資產評估報告也是評估機構履行評估協議和向委托方或有關方面收取評估費用的依據。
③對資產評估報告進行審核,是管理部門完善資產評估管理的重要手段
資產評估報告是反映評估機構和注冊資產評估師職業道德、執業能力水平以及評估質量高低和機構內部管理機制完善程度的重要依據。有關管理部門通過審核資產評估報告,可以有效地對評估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對評估工作中出現的不足加以完善。
④資產評估報告是建立評估檔案,歸集評估檔案資料的重要信息來源
由于資產評估報告是對整個評估過程的工作總結,其內容包括了評估過程的各個具體環節和各有關資料的收集和記錄,因此,不僅評估報告的底稿是評估檔案歸集的主要內容,而且還包括撰寫資產評估報告過程采用到的各種數據、各個依據、工作底稿和資產評估報告制度中形成有關的文字記載都是資產評估檔案的重要信息來源。
九、計算分析題(共10分)
甲企業將一項專利使用權轉讓給乙公司,擬采用對利潤分成的方法,該專利系三年前從外部購入,賬面成本80萬元,三年間物價累計上升25%,該專利法律保護期十年,己過四年,尚可保護六年,經專業人員測算,該專利成本利潤率為400%,乙企業資產重置成本為4000萬元,成本利潤率為12.5%,通過對該專利的技術論證和發展趨勢分析,技術人員認為該專利尚可使用五年。另外,通過對市場供求狀況及有關會計資料分析得知,乙企業實際生產能力為年產某型號產品20萬臺,成本費用每臺約為400元,未來五年間產量與成本費用變動不大,該產品由于采用了專利技術,性能有較大幅度提高,未來第一、第二年每臺售價可達500元,在競爭的作用下,為維護市場占有率,第三、第四年售價將降為每臺450元,第五年降為每臺430元,折現率確定為10%。要求:根據上述資料,確定該專利評估值(不考慮流轉稅因素,所得稅率為25%)
解:(1)確定利潤分成率
①專利重置成本=80×(1+25%)=100(萬元)
②專利約當投資量=100×(1+400%)=500(萬元)
③乙企業資產約當投資量=4000×(1+12.5%)=4500(萬元)
④利潤分成率=專利約當投資量/(專利約當投資量+乙企業資產約當投資量)×100%=500/(4500+500)×100%=10%
(2)確定評估值
①每年利潤額
第l~2年利潤額=(500-400)×20=2000(萬元)
第3~4年利潤額=(450-400)×20=1000(萬元)
第5年利潤額=(430-400)×20=600(萬元)
②每年分成額
第l~2年分成額=2000×10%=200(萬元)
第3~4年分成額=l000×l0%=100(萬元)
第5年分成額=600×10%=60(萬元)
③評估值=200/(1+10%)1+200/(1+10%)2+100/(1+10%)3+100/(1+10%)4+60/(1+10%)5=200×0.9091+200×0.8264+100×0.7513+100×0.6830+60×0.6209=527.78(萬元)
所以,該專利的評估值為527.78萬元。
第三部分 財務管理
十、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錯選、不選均不得分。每題1分,共5分)
1.利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進行企業資本結構分析時,當預計銷售額高于無差別點時,采用( )籌資更為有利。
A.留存收益
B.權益資本
C.負債
D.內部積累
【答案】C
【解析】如圖3所示,是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分析示意圖:

圖3 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分析示意圖
從圖3中可以看出,當息稅前利潤大于無差別點時,長期債務的每股收益要大于普通股,所以選擇負債籌資更有利。
2.在進行投資項目決策時,現金流量是按照( )原則確定的。
A.權責發生制
B.收付實現制
C.收入與支出相配比
D.謹慎
【答案】B
【解析】利潤是按照權責發生制確定,而現金凈流量是根據收付實現制確定的,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采用現金流量有利于科學地考慮時間價值因素。
3.某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0%,權益凈利潤率為25%,其資產利潤率為( )。
A.15%
B.10%
C.2.4%
D.41%
【答案】B
【解析】由資產負債率=60%,所以權益乘數=1/(1-資產負債率)=2.5,又由權益凈利潤率=25%,所以資產利潤率=凈利潤/總資產=權益凈利率/權益乘數=25%/2.5=10%。
4.以下幾種籌資方式比較,資本成本最高的籌資方式是( )。
A.發行公司債券
B.發行普通股股票
C.長期借款
D.留存收益
【答案】B
【解析】普通股融資與債務融資相比,其資本成本比較高。這是因為:①普通股的風險高于債務資金,股東要求較高的報酬;②向股東支付的股利從稅后利潤中支付,不具有抵減所得稅的作用;③普通股的發行費用較高。
5.企業的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業務量,稱為( )業務量。
A.盈虧臨界點
B.最佳資本結構
C.安全邊際
D.目標利潤
【答案】A
【解析】盈虧臨界點(又稱保本點),是指企業達到保本狀態的業務量或金額,即企業一定時期的總收入等于總成本、利潤為零時的業務量或金額;從本量利分析的角度來看,也就是指企業的邊際貢獻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業務量,或者說是使企業的利潤為零的那個業務量。
十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但不得超過2分)
1.下列各項屬于貨幣政策的是( )。
A.法定準備金率
B.再貼現率
C.國債
D.稅收
E.公開市場業務
【答案】ABE
【解析】貨幣政策是政府貨幣當局即中央銀行通過銀行體系變動貨幣供給量來調節總需求的政策。現階段,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利率政策、匯率政策、道義勸告和窗口指導等。C項,國債是貨幣政策實施的標的物,不是貨幣政策工具;D項,稅收屬于財政政策工具。
2.短期借款籌資的特點包括( )。
A.籌資速度快,便于取得
B.籌資彈性大
C.籌資成本高
D.籌資風險高
E.籌資成本低
【答案】ABDE
【解析】短期負債籌資所籌資金的可使用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年。短期負債籌資具有如下一些特征:①短期負債在較短時間內即可歸還,籌資速度快,容易取得;②短期負債的限制則相對寬松些,使籌資企業的資金使用較為靈活、富有彈性;③短期負債的利率低于長期負債,短期負債籌資的成本也就較低;④短期負債需在短期內償還,所以籌資風險高。此外,短期負債利率的波動比較大,一時高于長期負債的水平也是可能的。
3.發放股票股利和進行股票分割共同之處在于( )。
A.公司資產總額不變
B.每股收益下降
C.流動股票數增加
D.所有者權益內部結構不變
E.所有者權益總額不變
【答案】ABCE
【解析】對于公司來說,進行股票分割與發放股票股利都屬于股本擴張政策,二者都會使公司股票數量增加,每股收益下降,股票價格降低,并且都不會增加公司價值和股東財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越高
B.現金持有量越低,短缺成本越大
C.現金持有量越大,管理成本越大
D.現金持有量越大,收益越高
E.現金持有量越大,信用損失越大
【答案】AB
【解析】A項,現金作為企業的一項資金占用,是有代價的,這種代價就是它的機會成本,現金持有量越大,機會成本越高;B項,現金的短缺成本隨現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隨現金持有量的減少而上升;C項,管理成本是一項固定成本,與現金持有量之間無明顯比例關系;DE兩項,現金持有量與收益、信用損失沒有關系。
5.反映企業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
A.流動比率
B.速動比率
C.市盈率
D.流動資產周轉率
E.資產收益率
【答案】AB
【解析】AB兩項,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反映償債能力;C項,市盈率是衡量公司股價高低和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D項,流動資產周轉率是評價企業資產利用率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企業的營運能力;E項,資產收益率反映盈利能力。
十二、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10分)
1.資本結構
答: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價值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是企業一定時期籌資組合的結果。資本結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全部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企業一定時期的資本可分為債務資本和股權資本,也可分為短期資本和長期資本。一般而言,廣義的資本結構包括:債務資本與股權資本的結構、長期資本與短期資本的結構,以及債務資本的內部結構、長期資本的內部結構和股權資本的內部結構等。狹義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長期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尤其是指長期債務資本與(長期)股權資本之間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
2.權益乘數
答:股東權益比率的倒數稱為權益乘數,即資產總額是股東權益總額的多少倍。權益乘數反映了企業財務杠桿的大小。權益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占比重越小,財務杠桿越大。計算公式如下:
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十三、問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1.依據杜邦分析法,提高股東權益報酬率的方法有哪些?(10分)
答:杜邦分析法的核心為:
權益凈利率=總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
=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總資產×總資產/股東權益
=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次數×權益乘數,
從以上公式的分解中可以得出:要提高權益凈利率,就要提高資產凈利率和權益乘數。
(1)提高資產凈利率
從資產凈利率指標的分解中可以看出,要提高企業資產的盈利能力,不僅要提高營業凈利率,而且要提高資產的營運能力。將資產凈利率分解為營業凈利率和總資產周轉率,有助于幫助企業制定財務策略。當企業不能提高資產周轉率時,就要想辦法提高營業凈利率。杜邦財務控制系統就是根據這種分解后的指標管理工作的。
①要提高營業凈利率,關鍵是要提高企業的銷售收入,降低成本、費用支出,通過稅收籌劃合理避稅。這為企業提供了日常管理的信息,要求其將成本費用的控制作為日常財務管理的重點;
②要提高總資產周轉率,就是要減少資產占用,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其他資產的占用,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流動資產方面主要是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
(2)要提高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提供的信息是企業應合理負債,充分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財務杠桿對提高權益凈利率有重要作用,但只有在資產息稅前利潤率大于債務利率時,才能通過財務杠桿提高企業的權益凈利率。
2.試分析長期債務融資的優點。(10分)
答:長期債務融資,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不含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以上的負債,包括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等。
(1)長期債務融資的主要優點
①債務籌資成本較低
與股票的股利相比,債務的利息允許在所得稅前支付,公司可享受節稅利益,同時債權人承擔的風險小于股權所有者,要求的報酬率低于股權所有者,故公司實際負擔的債務成本一般低于股票成本。
②不會分散公司的控制權
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為了追加資金而發行新股時,會增加新股東,進而分散企業的控制權。而債務融資不會。
(2)不同的債務融資的優點
①長期借款籌資優點
a.籌資速度快
發行各種證券籌集長期資金所需時間一般較長。做好證券發行的準備以及證券的發行都需要一定時間。而向金融機構借款與發行證券相比,一般借款所需時間較短,可以迅速地獲取資金。
b.借款彈性好
企業與金融機構可以直接接觸,可通過直接商談來確定借款的時間、數量、利息、償付方式等條件。在借款期間,如果企業情況發生了變化,也可與金融機構進行協商,修改借款合同。借款到期后,如有正當理由,還可延期歸還。
②債券籌資優點
a.籌資規模較大
債券屬于直接融資,發行對象分布廣泛,市場容量相對較大,且不受金融中介機構資產規模及風險管理的約束,可以籌集的資金數量也較多。
b.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特點
債券的期限可以比較長,且債券的投資者一般不能在債券到期之前向企業索取本金,因而債券籌資方式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特點。金融機構對較長期限借款的比例往往會有一定的限制。
c.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
由于債券是公開發行的,是否購買債券取決于市場上眾多投資者自己的判斷,并且投資者可以方便地交易并轉讓所持有的債券,有助于加速市場競爭,優化社會資金的資源配置效率。
附:10%復利系數表

- 云南大學世界史基礎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 華東師范大學外語學院812翻譯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風笑天《社會研究方法》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4版)
- 王寧《古代漢語》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財政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 武漢大學819宏微觀經濟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視頻講解】
- 2018年考研數學高分復習全書(數學三)習題講解
-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歷年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
- 江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羅紫初《出版學基礎》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英語水平全國統一考試歷年真題及詳解(2006~2012)
- 2019年GRE語文高分特訓500題【命題分析+答題攻略+強化訓練】
- 2016年翻譯碩士(MTI)211翻譯碩士英語詞匯語法高分特訓1200題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歷年真題詳解
-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