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名??佳姓骖}

2014年中央財經大學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考研真題及詳解

第一部分 經濟學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分)

1.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

A.個體經濟單位

B.市場

C.國民經濟

D.一般均衡

【答案】A

【解析】微觀經濟學以單個經濟單位(家庭、企業和單個產品市場)為考察對象,運用個量分析方法,研究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行為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如何決定,分析的是資源配置問題。


2.其它條件不變時,一種商品價格下降對其替代品的最直接影響是(?。?。

A.替代品的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B.替代品的需求曲線向左移動

C.替代品的供給曲線向右移動

D.替代品的供給曲線向左移動

【答案】B

【解析】若兩種商品之間存在著替代關系,則一種商品的價格與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間成同向的變動。當需求減少時,需求曲線向左平移。


3.其它條件不變,若某商品價格下降0.5%時,其需求量上升0.2%,則該商品的需求( )。

A.缺乏彈性

B.富有彈性

C.具有單位彈性

D.完全無彈性

【答案】A

【解析】需求的價格彈性:又稱需求彈性,指價格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即需求量變動對價格的變動反應程度。其計算公式為:

可以計算得出本題中商品需求彈性ed=0.4<1,則該商品需求缺乏彈性。


4.對于同種類的商品,某消費者偏好A商品甚于B商品的原因是(?。?。

A.商品A的價值最低

B.商品A供不應求

C.對該消費者而言,商品A的效用大于B

D.商品A有多種用途

【答案】C

【解析】由于消費者選擇行為的目標是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追求自身的最大效用,因此對于同種類的商品,消費者存在偏好程度的差別,反映了消費者對這些不同的商品組合的效用水平的評價不同。例如,給定A、B兩個商品組合,如果某消費者對A商品組合的偏好程度大于B商品組合,那也就是說,這個消費者認為A組合的效用水平大于B組合


5.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p>

A.價格決定理論

B.工資決定理論

C.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D.匯率決定理論

【答案】C

【解析】宏觀經濟學,是以整個國民經濟活動作為考察對象,運用總量分析方法,研究社會總體經濟問題以及相應的經濟變量如何決定,研究這些經濟變量的相互關系。這些變量中的關鍵變量是國民收入,因此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是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但不得超過2分。)

1.關于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正確的描述是( )。

A.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任何一點的效用相同

B.不同消費者的無差異曲線形狀一般不同

C.不同無差異曲線上的效用水平有可能相同

D.凸向原點

E.凹向原點

【答案】ABD

【解析】無差異曲線是用來表示消費者偏好相同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蛘哒f,它是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無差異曲線具有三個基本特征:①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數是連續的,因此在同一坐標平面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之間,可以有無數條無差異曲線;②在同一坐標平面圖上的任何兩條無差異曲線均不會相交;③無差異曲線是凸向原點的。


2.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有( )。

A.風險化解

B.風險偏好

C.風險回避

D.風險中立

E.風險厭惡

【答案】BCD

【解析】對于同一個具有不確定結果的事物,每個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度是不相同的,所以,他們各自的行為選擇也是不一樣的。西方經濟學家將消費者對待風險的態度分為三類:風險回避者、風險偏好者和風險中立者。那么,相應地,該消費者的風險態度為風險回避、風險偏好或風險中立。


3.凱恩斯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導致失業的原因,而有效需求的不足是三大基本心理規律起作用的結果,這三大心理規律是(?。?。

A.流動偏好規律

B.邊際收益遞減規律

C.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D.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

E.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

【答案】ACD

【解析】凱恩斯認為,壟斷資本主義時代之所以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主要是由于社會上對生產資料和消費品的“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則是由三條基本心理規律造成的,即: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資本邊際效益遞減規律、流動偏好規律。


4.根據通貨膨脹的原因,通貨膨脹的類型有(?。?/p>

A.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B.奔騰的通貨膨脹

C.結構性通貨膨脹

D.溫和的通貨膨脹

E.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答案】ACE

【解析】按通貨膨脹的成因劃分:①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②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③結構性通貨膨脹。


5.緊縮性的財政政策包括(?。?/p>

A.增加政府支出

B.減少政府支出

C.增加稅收

D.減少稅收

E.減少貨幣供給

【答案】BC

【解析】緊縮性財政政策是宏觀財政政策的類型之一,是指通過增加財政收入或減少財政支出以抑制社會總需求增長的政策。


三、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25分)

1.經濟利潤

答:企業的經濟利潤指企業的總收益和總成本之間的差額,也被稱為超額利潤。其中,企業的總成本是指企業的所有的顯成本和隱成本之和。正常利潤通常指廠商對自己所提供的企業家才能的報酬支付,從機會成本的角度看,正常利潤屬于成本,并且屬于隱成本。因此,經濟利潤中不包含正常利潤。又由于企業的經濟利潤等于總收益減去總成本,所以,當企業的經濟利潤為零時,企業仍然得到了全部的正常利潤。


2.弧彈性

答:彈性是用來表示因變量對自變量變化的反應的敏感程度,即當一個經濟變量發生1%的變動時,由它引起的另一個經濟變量變動的百分比。彈性一般可以用弧彈性和點彈性表示,其中弧彈性表示的是兩個變量點之間因變量的變動量相對于自變量的變動的百分比。

設兩個經濟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為Y=f(X),則弧彈性的一般公式可以表示為:

3.邊際技術替代率

答:邊際技術替代率是指在產量保持不變的前提條件下,增加一單位某種生產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種要素的數量。通常,由于生產過程中投入的生產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隨著一種生產要素數量的增加,該要素對另外一種要素的邊際技術替代率是遞減的。


4.投資

答:投資是指增加或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備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廠房、新設備、新商業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價值的增加(或減少)。投資是一定時期內增加到資本存量中的資本流量。


5.財政政策

答:財政政策是政府變動稅收和支出以便影響總需求進而影響就業和國民收入的政策。變動稅收是指改變稅率和稅率結構;變動政府支出指改變政府對商品與勞務的購買支出以及轉移支付。在經濟高漲、通貨膨脹時,政府可以采用增稅、減少政府支出等緊縮性財政措施以控制物價上漲。在經濟蕭條、通貨緊縮時,政府可以采用減稅、增加政府支出等寬松性財政措施以刺激總需求。


四、問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

1.利用圖說明和解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答:(1)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含義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2)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圖形分析

如圖1所示,MU曲線向右下方傾斜的,隨著商品數量的增加,商品的邊際效用MU,即消費者從單位消費增量中所得到的滿足,是逐漸減少的。隨著MU的遞減,商品的總效用仍在增加,當MU減少到0時,總效用達到最大。

圖1 某商品的邊際效用曲線

2.說明和解釋GDP的概念和核算范圍。

答:(1)概念

國內生產總值,即GDP,是指經濟社會(即一國或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物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

(2)核算范圍

根據國民生產總值的定義,其核算范圍主要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①GDP核算的是一國范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從而是一個地域概念,而與此相聯系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則是一個國民概念;

②GDP核算的是最終產品的價值,中間產品價值不計入GDP,否則會造成重復計算;

③GDP核算的是一定時期內所生產而不是所售賣掉的最終產品價值;

④GDP一般核算的僅指市場活動導致的價值。家務勞動、自給自足生產等非市場活動不計入GDP中;

⑤GDP是以市場價值的概念核算。各種最終產品的價值都是用貨幣加以衡量的,產品市場價值就是用這些最終產品的單位價格乘以產量獲得的。

第二部分 資產評估學


五、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分)

1.在以下事項中,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資產的生產成本

B.資產的預期效用

C.資產的歷史收益水平

D.資產的賬面價值

【答案】B

【解析】資產是指能夠在未來為其控制主體帶來經濟利益的、具有稀缺性的經濟資源,以現實為基礎反映未來,強調客觀存在。資產評估價值則是著眼于未來,取決于未來的預期效用,它的價值既不是由過去出售的價格決定,也不是創造它的成本確定的。


2.資產評估是判斷資產價值的經濟活動,評估結果應該是被評估資產的(?。?/p>

A.時期價值

B.時點價值

C.時區價值

D.階段價值

【答案】B

【解析】資產評估具有現實性。現實性是指以評估基準期為時間參照,按這一時點的資產實際狀況對資產進行評定估算。資產評估基準期是指確定資產評估價格的基準時間。由于各種資產都是處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的,資產的數量、結構、狀態和價格也就不可能固定不變。因此,資產評估只能評估某一時點的資產,不能準確反映評估基準期以外時期的資產狀況。


3.當被評估資產是作為企業價值中的要素進行評估時,注冊資產評估師應考慮按照(?。┰瓌t進行評估。

A.貢獻

B.替代

C.供求

D.變化

【答案】A

【解析】貢獻原則是指單項資產或資產的某一構成部分的價值,取決于它對其他相關的資產或資產整體價值的貢獻,而不是孤立地根據其自身的價值來確定評估值;也可以根據當缺少它時,對相關資產或資產整體價值下降的影響程度來確定其評估值。


4.采用收益法評估資產時,各經濟參數的關系是(?。?/p>

A.資本化率越高,收益現值越低

B.資本化率越高,收益現值越高

C.資產未來收益期對收益現值沒有影響

D.資本化率和收益現值無關

【答案】A

【解析】收益法,是指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未來預期收益并折算成現值,借以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資產評估方法。在資產未來收益無限期的情況下,其基本公式為:資產評估值(收益現值)=年收益額/資本化率。因此,資產收益現值與資本化率成反比,與年收益額成正比。在資產未來收益有限期的情況下,資產的未來收益期影響收益現值。


5.2001年7月23日,財政部頒布的第一個資產評估準則是(?。?。

A.《資產評估準則——基本準則》

B.《資產評估準則——評估報告》

C.《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

D.《企業價值評估指導意見》

【答案】C

【解析】2001年,針對當時證券市場發生的多起關聯交易引發的有關無形資產評估的爭議,在研究無形資產評估實務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國外相關規范基礎上,財政部發布了《資產評估準則——無形資產》,這是我國正式發布的第一個關于資產評估的準則。


六、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但不得超過2分)

1.構成折現率的因素包括( )。

A.無風險報酬率

B.風險報酬率

C.機會成本

D.通貨膨脹率

E.經濟增加值

【答案】AB

【解析】折現率可被視為投資中對收益流要求的回報率,需考慮投資的機會成本和收益的不確定性或者說風險。無風險報酬率通常由政府債券的利率決定,風險報酬率則取決于特定資產的風險狀況。


2.估算成新率的方法有(?。?。

A.使用年限法

B.市場法

C.觀察法

D.重置核算法

E.修復費用法

【答案】ACE

【解析】成新率反映評估對象的現行價值與其全新狀態重置價值的比率,它是綜合考慮資產使用中各類損耗以后確定的。估算成新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使用年限法、觀察法和修復費用法。


3.下列準則中,屬于程序性準則的是(?。?。

A.《資產評估準則——機器設備》

B.《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

C.《資產評估準則——業務約定書》

D.《資產評估準則——工作底稿》

E.《專利資產評估指導意見》

【答案】BCD

【解析】我國資產評估的程序性準則包括:①《資產評估準則——評估報告》; ②《資產評估準則——評估程序》; ③《資產評估準則——業務約定書》; ④《資產評估準則——工作底稿》。A項是業務性具體準則,E項是評估指導意見。


4.資產評估時采用的物價指數,一般應是(?。?。

A.綜合物價指數

B.分類(或個別)物價指數

C.評估基準日物價指數

D.年平均物價指數

E.房地產物價指數

【答案】BC

【解析】價格指數法是以參照物成交價為基礎,考慮參照物的成交時間與評估對象的評估基準日之間的時間間隔對資產價值的影響,利用價格指數調整參照物成交價進而估算評估值的方法。其計算公式為:資產評估價值=參照物成交價格×(1+物價變動指數)。公式中,資產歷史成本要求真實、準確并符合社會平均的合理成本的要求;資產評估時物價指數指的是評估基準日(或能夠代表評估基準日)的物價指數,而且應是資產的類別或個別物價指數。


5.建筑物重置成本中的前期費用包括( )。

A.招投標費

B.工程設計費

C.土地出讓金

D.場地平整費

E.勘察費

【答案】ABDE

【解析】建筑物的前期費用一般包括:①規劃和可行性研究費;②工程設計費;③人防工程設計費;④“三通一平”費;⑤地上附屬物拆除費;⑥工程標的編制費;⑦工程招投標費;⑧合同預審費;⑨公證費;⑩鑒證費。建筑物的前期費用要根據具體評估對象及所在地的有關規定進行計算。


七、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10分)

1.功能性貶值

答:資產的功能性損耗是無形損耗的一種,是指由于技術進步導致被評估資產與目前廣泛使用的同類技術先進的資產相比,因功能陳舊而引起的貶值。功能性損耗可以體現在兩方面:①從運營成本方面看,在產出量相等的情況下,被估資產的運營成本要高于同類技術先進的資產;②從產出能力方面看.在運營成本相類似的情況下,被估資產的產出能力要低于技術先進的資產。


2.清算價格

答:清算價格是指在非公開市場上限制拍賣的價格。清算價格一般低于現行市場價格,這是由市場供求狀況決定的。其一,因經營失利而導致破產的企業,必然會急于將資產轉讓或拍賣;其二,這種交易活動只要取決于買方,占有主動權的買方必定極力壓低成交價格,以從中獲取利益。


八、問答題(共10分)

簡述制定中國資產評估準則的必要性。

答:制定中國資產評估準則的必要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資產評估準則,有利于實現資產評估行業的統一管理

制定統一的資產評估準則,是資產評估行業統一管理的基礎。盡管最近幾年來,各部門、協會制定了許多適合資產評估專業特點的評估方法和準則,但由于評估方法、評估準則不統一,引致執業不規范。因此,實現評估行業統一管理的基礎是制定統一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準則。

(2)制定資產評估準則,有利于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向行業自律管理轉變

從評估準則制定和形成來說,雖然在1991年國務院就頒布了指導中國資產評估業發展的《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但它只是政府法規,重在管理方面。近幾年先后頒布了一系列行業法規、規范,在具體的規范上具備針對性,從總體上來說,還不能從根本上規范資產評估業務行為。由于評估準則體系尚未形成,就難以規范業務活動和評估師的道德行為,形成不了行業自律體系,強化評估管理只能依靠行政管理的加強。因此,制定資產評估準則并形成評估準則體系,可以逐漸淡化政府行政管理,實現行業自律管理。

(3)制定資產評估準則,有利于資產評估行業執業水平的提高

衡量一個國家評估業務水平的標志之一是其準則體系形成情況。評估準則是資產評估業務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客觀需求,資產評估越發展,對評估準則的要求越強烈;同時,評估準則體系越完善,資產評估業務越規范。相比較而言,國外發達國家的資產評估準則制定較早,也比較完善,新興國家評估準則形成較晚,而且亟需完善。但無論怎樣,發達國家也好,新興市場國家也好,為了促進資產評估業發展,都把制定資產評估準則作為行業發展中的重要任務來完成。


九、計算分析題(共10分)

某公司籌集長期資本采用三種融資方式:

(1)舉借長期借款,年利率為8%;

(2)面值發行債券,票面利率為10%;

(3)發行普通股,資本成本為15%。

根據發行溢價等因素,確定的三種融資的比例為2∶3∶5。該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25%,籌資過程中的手續費等忽略不計。試采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方法估算折現率。

答: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企業不同融資成本的加權平均值,計算公式為:

企業投資資本要求的折現率=長期負債占投資資本的比重×長期負債成本+權益資本占投資資本的比重×權益資本成本成本(其中,負債成本是指扣除所得稅后的長期負債成本)。

因此,折現率=8%×20%×(1-25%)+10%×30%×(1-25%)+15%×50%=10.95%。

第三部分 財務管理

十、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5分)

1.以下幾種籌資方式比較,資本成本最高的籌資方式是(?。?。

A.發行公司債券

B.發行普通股股票

C.銀行長期借款

D.留存收益

【答案】B

【解析】普通股籌資資本成本較高。首先,從投資者角度來看,購買股票承擔的風險比購買債券高,投資者只有在股票的投資報酬高于債券的利息收入時,才愿意購買;其次,對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普通股的股息和紅利需從稅后利潤中支付,不像債券利息那樣作為費用從稅前支付,因而不具有抵稅的作用。此外,普通股的發行費用一般也高于其他證券。


2.比較而言,下列股利政策使公司在股利發放上具有較大靈活性的是(?。?。

A.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

B.剩余股利政策

C.固定股利政策

D.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答案】A

【解析】采取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在公司盈余較少或投資需要較多資金時,可維持設定的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東不會有股利跌落感;在盈余大幅度增長或投資所需資金較少時,公司則可適度增發股利。


3.某企業持有A、B、C、D四種股票組成的證券組合,該組合中他們所占的比例分別為40%,30%,20%, 10%, β系數分別為1.2、0.5、1.5、2,若股票市場的平均收益率為14%,無風險收益率為8%,則該證券組合必要報酬率為(?。?。

A.15.06%

B.16.09%

C.14.78%

D.17.09%

【答案】C

【解析】A、B、C、D四種股票的必要報酬率分別為:A=8%+(14%-8%)×1.2=15.2%; B=8%+(14%-8%)×0.5=11%; C=8%+(14%-8%)×1.5=17%; D=8%+(14%-8%)×2=20%。因此,該證券組合必要報酬率=15.2% ×40%+11%×30%+17%×20%+20%×10%=14.78%。


4.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標的優點在于(?。?。

A.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因素

B.考慮了風險價值因素

C.反映了實現利潤與投資資本之間的關系

D.能夠避免企業的短期行為

【答案】C

【解析】每股盈余(EPS)是指稅后凈利潤與投入股份數之比,是相對數指標,所以每股盈余最大化目標的優點在于它反映了實現利潤與投入資本的關系。


5.投資于國庫券時,可以不必考慮的風險是(?。?。

A.違約風險

B.利率風險

C.購買力風險

D.再投資風險

【答案】A

【解析】國庫券是指國家財政當局為彌補國庫收支不平衡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因國庫券的債務人是國家,其還款保證是國家財政收入,所以它幾乎不存在信用違約風險,是金融市場風險最小的信用工具。


十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每題備選答案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題意,錯選或多選均不得分;少選但選擇正確的,每個選項得0.5分,但不得超過2分)

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會引起企業總資產周轉率上升的經濟業務是( )。

A.用現金償還負債

B.借入一筆長期借款

C.用銀行存款購入設備一臺

D.投資者投入設備一臺

E.用銀行存款支付一年的電話費

【答案】AE

【解析】總資產周轉率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銷售收入同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AE兩項,資產總額減少,故資產周轉率上升;BD兩項,資產總額增加,故資產周轉率下降;C項屬于資產形式之間的轉換,故資產周轉率不變。


2.財務管理中杠桿原理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企業存在( )。

A.固定成本

B.債務利息

C.優先股股利

D.變動成本

E.普通股股利

【答案】ABC

【解析】經營杠桿是利用企業經營成本中固定成本的作用而影響息稅前利潤,財務杠桿是利用企業資本成本中債務資本固定利息費用和優先股股利的作用而影響稅后利潤或普通股每股收益。營業杠桿和財務杠桿兩者最終都將影響企業稅后利潤或普通股每股收益。故本題答案選ABC三項。


3.公司支付股票股利后產生的影響有(?。?。

A.每股市價上升

B.每股盈余增加

C.股東權益總額不變

D.股東權益各項目不變

E.資本結構不變

【答案】CE

【解析】發放股票股利后,若盈利總額不變,會由于普通股股數增加而引起每股盈余和每股市價下降,但又由于股東所持股份的比例不變,每位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總額仍保持不變,故AB兩項錯誤。股票股利是股份有限公司以股票的形式從公司凈利潤中分配給股東的股利,發放股票股利,不會對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產生影響,但會發生資金在各股東權益項目間的再分配,故CE兩項正確,D項不正確。


4.留存收益是公司實現的凈收益未分配股東而留存下來的,是股東權益的一部分,屬于股東對公司的追加投資,其資本成本的特點是( )。

A.是一種機會成本

B.不必考慮籌資費用

C.對公司而言成本為零

D.通常高于普通股的資本成本

E.等于普通股股東的最低收益率

【答案】ABE

【解析】C項,股東放棄一定的股利把收益留存在公司是期望得到與直接購買普通股的投資者一樣的收益。因此,公司使用留存收益的成本不能為零;D項,與普通股資本成本相比,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略低,因為一方面不需要發行費用,另一方面當公司的稅后收益作為股利分配時,股東不但需繳納股利所得稅,而且要承擔再投資風險。這樣股東實際再投資的數額比用留存收益直接投資的數額小,因此股東對留存收益要求的收益率比較低。


5.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表現在( )。

A.企業內部各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

B.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與企業內部各單位的財務關系

C.企業內部單位與職工之間的財務關系

D.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

E.企業與職工的財務關系

【答案】BDE

【解析】企業財務關系是指企業在組織財務活動過程中與各有關方面發生的經濟關系,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①企業與主權投資者和被投資者的財務關系;②企業與債權人和債務人的財務關系;③企業與國家稅務部門的財務關系;④企業內部的財務關系。其中,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企業財務管理部門與企業內部各單位的財務關系;②企業內部各單位之間的財務關系;③企業與職工的財務關系。


十二、名詞解釋(共5分)

融資租賃

答:融資租賃,又稱長期租賃,是指出租人按照租賃協議或合同,購買承租人所需的設備,并將其出租給承租人長期使用的一種租賃方式。由于出租人支付出租資產的全部資金,因而形成了出租人對承租人提供百分之百的信貸,因此,融資租賃是籌集長期資金的重要方式,并具有融資和融物的雙重職能。


十三、問答題(第1題10分,第2題15分,共25分)

1.試說明在進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決策時采用現金流量而不采用利潤指標的原因。(10分)

答:從財務的角度來看,進行固定資產項目投資決策時,用現金流量而不用利潤指標,不但保證評價相對公正,而且,綜合考慮,這也在能力和權責范圍之內,客觀上避免不合理的因素。具體原因分析如下:

(1)現金流量可以確切地反映項目的經濟收益和成本。

在作固定資產項目投資決策分析時,決策者需估計項目的經濟價值,這種經濟價值是通過項目的經濟流出和經濟流入反映的,只有現金流量才能確切地表現出項目實施后將發生的現金交易,反映現金流入和流出的數額和時間。與此不同的是,財務會計計算利潤時遵守權責發生制,因此不能準確反映現金收支的時間和數額,也就不能確切反映項目的凈收益。

(2)現金流量可避免利潤計算中的含糊性和隨意性。

各期利潤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受到所采用的存貨估價、費用分攤和折舊計算方法的影響。而現金流量的分布不受這些人為因素的影響,可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

(3)在投資決策分析中,現金流量狀況比盈虧狀況更重要。

有利潤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夠多的現金用來進行其他項目的再投資。一個項目能否維持下去,不取決于一定期間是否有盈利,而取決于有沒有現金用于各種支付。現金一旦投出,不管是否消耗,都不能用于別的目的,只有將現金收回后,才能用來進行再投資。因此,在項目投資決策分析中更應注重現金流量的分析。


2.試說明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的優點和缺點。(15分)

答:(1)定義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企業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用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在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上,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

(2)優點

①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有利于選擇投資方案;

②反映了對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股東財富越多,企業市場價值就越大,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可促使企業資產保值或增值;

③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為;

④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3)缺點

①對于股票上市企業,雖可通過股票價格的變動揭示企業價值,但股票價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不一定能夠揭示企業的獲利能力;

②現代企業不少采用環形持股的方式,相互持股,而對股價最大化目標沒有足夠興趣;

③對于非股票上市企業,只有對企業進行專門的評估,才能真正確定其價值,但這種評估不易做到客觀和準確,導致確定企業價值困難。

綜上所述,企業價值最大化有利于體現企業管理的目標,更能揭示市場認可企業的價值,并且也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價值,因此,通常認為企業價值最大化是一個較為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

推薦閱讀
  1. 2020年中國史考研題庫【名??佳姓骖}+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2. 湖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721教育學基礎綜合歷年考研真題(回憶版)匯編
  3.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7小時高清視頻】
  4. 首都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理論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5.6小時高清視頻】
  5. 2020年同等學力申碩《經濟學學科綜合水平考試(西方經濟學部分)》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6. 全國名校資產評估碩士《436資產評估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
  7.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簡史》筆記和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新修訂本)
  8. 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830翻譯與寫作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9. 丁玉美《數字信號處理》(第3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10. 2020年廣播與電視考研題庫【經典教材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1. 厲以寧《西方經濟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曼昆《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分冊)》(第6版)復習全書【核心講義+模擬試題詳解】
  13. 上海海事大學外國語學院621綜合英語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14. 全國名校出版碩士《441出版專業基礎》[專業碩士]考研真題及詳解(含武大、中傳等)
  15. 曾憲義《中國法制史》(第2版)【教材精講+考研真題解析】講義與視頻課程【18小時高清視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敖汉旗| 洞口县| 梅河口市| 泸西县| 双江| 河间市| 密云县| 尼木县| 蒙山县| 宾阳县| 京山县| 盖州市| 延寿县| 涞水县| 西乌| 噶尔县| 准格尔旗| 卓资县| 克拉玛依市| 大厂| 泰顺县| 亳州市| 石嘴山市| 乐至县| 汨罗市| 襄汾县| 遂川县| 平泉县| 宣化县| 丽水市| 永康市| 卓资县| 新邵县| 德江县| 墨脱县| 开远市| 綦江县| 舟曲县| 满城县| 尚义县| 麦盖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