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筑史》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第2版)
- 圣才考研網
- 4305字
- 2019-01-05 03:10:29
0.2 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一、填空題
1.在木結構建筑的設計和施工中,我國很早就實行了類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數制,宋代用“_____”,清代用“_____”作標準。
【答案】材分制;斗口制
2.我國近代建筑的主體結構,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_____、_____、_____。
【答案】磚木混合結構;磚石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鋼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
3.中國古代營居喜用木構,這與_____觀念不無關系,也是_____結構不發達的一個原因。
【答案】陰陽五行;磚石
4.中國古代營居喜用木構,這與_____觀念不無關系,也是_____結構不發達的一個原因。
【答案】陰陽五行;磚石
5.我國古代壇廟建筑的三種基本類型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祭祀自然神;祭祀祖先;先賢祠廟
二、單項選擇題
1.中國古代有工官制度,歷史上著名的工官有(?。?。
A.隋代的宇文愷,宋代的李誡,明代的計成
B.隋代的宇文愷,宋代的李誡,明代的蒯祥
C.宋代的李誡,明代的蒯祥,清代的雷發達
D.隋代的宇文愷,明代的計成,清代的雷發達
【答案】B
【解析】根據建工版《中國建筑史》緒論“工官制度”一節提到隋宇文愷、宋李誡、明蒯祥三人。
2.下列哪種民居采用了木構抬梁的住宅構筑類型?(?。?/p>
A.壯族干闌式住宅
B.新疆阿以旺
C.福建客家土樓
D.北京四合院
【答案】D
【解析】A項,壯族干闌采用穿斗式住宅構筑類型。B項,新疆阿以旺為生土做法。C項,福建土樓采用穿斗、版筑法土木混合建筑類型,土樓在建筑局部、單層祠堂等采用抬梁做法。D項,北京四合院采用的是木構抬梁的住宅構筑類型。
3.在江南私家園林中作為主體建筑與構圖中心的是(?。?/p>
A.亭子
B.廳堂
C.樓閣
D.游廊
【答案】B
【解析】江南私家園林建筑以廳堂為主,《園冶》因此有“凡園圃立基,定廳堂為主”之說。江南私家園林的廳堂主要有四面廳、鴛鴦廳、花籃廳等形式。
4.中國古代用于分隔建筑室內空間的固定木裝修隔斷稱為( )。
A.幕
B.屏
C.罩
D.帷
【答案】C
【解析】屏和罩均屬木裝修隔斷,而屏可活動,罩則是固定的。
5.我國古代宮殿建筑的發展過程大致分為四個階段,處于第三階段的是(?。?。
A.盛行高臺宮室
B.雄偉前殿與官苑相結合
C.縱向布置“三朝”
D.嚴格對稱的庭院組合
【答案】B
【解析】中國宮殿建筑四個階段發展順序依次是:“茅茨土階”的原始階段、盛行高臺宮室的階段、宏偉的前殿和宮苑相結合的階段以及縱向布置“三朝”的階段。
6.我國古代在建城選址上的首要原則是(?。?/p>
A.具備“天人合一”的理想景觀模式
B.具備交通優勢
C.具備良好的防衛性
D.具備方便的用水及防澇條件
【答案】D
【解析】古人在建城選址時,歷代都重視解決水源問題,因為城市用水對于一個幾十萬至100萬以上人口的都城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關于城市的排水問題,歷代實踐和記載也體現其建設的重要性。如清世襲承攬溝渠疏浚的董姓承包商“溝董”,即繪有北京內城溝渠圖。
三、簡答題
1.中國木構建筑在封建社會時期有幾次發展高潮?各是何朝代?
答:中國木構建筑在封建社會時期有四次發展高潮,分別是:
(1)漢代
漢代是木構架建筑體系的形成期。秦漢時期,木構架的結構技術已日趨完善,抬梁式和穿斗式作為兩種基本的結構方式都已基本成熟。斗拱的懸挑機能正在迅速發展,其形式也多樣化,表明斗拱正處于未定型的活躍探索期。屋頂也形式多樣,以懸山和廡殿的數量為最多。
(2)唐朝
唐朝的木構架建筑體系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木建筑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并已趨向定型化。當時的木架結構,特別是斗拱部分,構件形式和用料都已規格化。
(3)宋朝
北宋木構架建筑在唐、五代的基礎上有了不少新的發展。首先,房屋面闊一般從中央明間起向左右兩側逐漸減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觀。其次,柱身比例增高,開間成為長方形,而斗拱相對地減小,同時補間輔作增多。此外,這一時期還頒布了《營造法式》,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數制度。
(4)明清
經過元朝的簡化,明朝的木構架建筑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構架。斗拱的結構作用減小,成為了純裝飾構建,不再起結構作用。梁柱構架的整體性加強,構件卷殺簡化。明代宮殿、廟宇建筑的墻用磚砌,屋頂出檐減小,挑檐擱置于梁頭上。清朝建筑技藝在明朝基礎上仍有所創新發展,清朝官式建組在明代定型化的基礎上,用官方規范的形式固定下來。
2.寫出五個不同形式的建筑屋頂名稱。
答:(1)廡殿
廡殿是古代漢族建筑中的一種屋頂形式,是房屋建筑中等級最高的一種建筑形式。宋稱為“五脊殿”、“吳殿”;清時稱為“四阿殿”;姚承祖的《營造法原》稱為“四合舍”。因為它屋頂陡曲峻峭,屋檐寬深莊重,氣勢雄偉浩大,所以在封建社會里,廡殿建筑成為體現皇權、神權等統治階級的象征,一般多用作宮殿、壇廟、重要門樓等高級建筑上,而其他官府及庶民不許采用。實物以諸漢闕和山西五臺唐佛光寺大殿為早。
(2)歇山
歇山式屋頂是由兩坡頂加周圍廊形成的屋面式樣,其等級僅次于廡殿。它由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組成,所以宋朝九脊殿,清朝改稱歇山,又稱九脊頂。它多用于宮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園林建筑中,而常使用無正脊的卷棚歇山還傳入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稱為入母屋造。
(3)懸山
懸山是兩坡頂的一種,也是我國一般建筑中最常見的形式。懸山(又稱挑山)式建筑的屋面有前后兩坡,而且兩山屋面懸于山墻或山面屋架之外。懸山建筑稍間的檁木不是包砌在山墻之內,而是挑出山墻之外,挑出的部分稱為“天翔”,這是它與硬山的主要區別,充分顯示了漢族文化特色。
(4)硬山
硬山是古代漢族建筑中的一種形式,也是兩坡頂的一種,但屋面不懸出山墻之外。其山墻大多用磚石墻,并高出屋面,墻頭做出各種直線、折線或曲線形式,或另在山面做出搏風板、墀頭等。硬山墻在宋代已有,它的出現可能與磚的大量生產有關。明、清以來,它在我國南、北方的居住建筑中應用很廣。
(5)攢尖
攢尖是古代漢族建筑中屋頂的一種結構形式。宋代稱為撮尖,清代稱攢尖。攢尖多用于面積不太大的建筑屋頂,如塔、亭、閣等。其特點是屋面較陡,無正脊,而以數條垂脊交合于頂部,其上再覆以寶頂。依其平面有圓形攢尖、三角攢尖、四角攢尖、八角攢尖;也有單檐和重檐之分。
四、論述題
1.舉例論述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發展的四個階段。[山東建筑大學2014年研]
答:中國古代宮殿建筑的發展大致有四個階段:
(1)“茅茨土階”的原始階段
在瓦沒有發明以前,宗廟、宮室都用茅草蓋頂,夯土筑基。夏商兩代宮室仍處于“茅茨土階”階段。例如河南偃師二里頭夏代宮殿遺址、湖北黃陂盤龍城商代中期宮殿遺址、河南安陽殷墟商代晚期遺址。二里頭與殷墟中區沿軸線作庭院布置,是中國三千余年院落式宮室布局的先驅。

圖0-1 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宮殿遺址平面圖
(2)盛行高臺宮室的階段
陜西岐山鳳雛西周早期宮室遺址已經出現瓦,但數量不多,可能還只用于檐部和脊部,春秋戰國時,瓦開始廣泛用于宮殿,各諸侯國競相建造高臺宮室。例如春秋時晉故都新田(山西侯馬)、戰國時齊故都臨淄(山東臨淄)、趙故都邯鄲(河北邯鄲)、燕國下都(河北易縣)、秦都咸陽(陜西咸陽)等。高臺宮室的遺風延綿達2000多年之久。

圖0-2 陜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筑遺址平面圖
(3)宏偉的前殿和宮苑相結合的階段
秦統一中國后,在咸陽建造規??涨暗膶m殿,分布在關中平原。渭水之北有舊咸陽宮、新咸陽宮和仿照六國式樣的宮殿,渭水之南有信宮、興樂宮和后期建造的朝宮——阿房宮前殿,驪山有甘泉宮,還有許多離宮散布在渭南上林苑中。阿房宮所遺夯土基址東西約1km,南北約0.5km,后部殘高約8m。西漢初期僅有長樂、未央兩宮,文、景等又辟北宮,武帝大興土木建造桂宮、明光宮、建章宮。未央宮是漢帝的主要宮殿,現存前殿臺基殘高達14m左右。

圖0-3 陜西咸陽秦國咸陽一號宮殿遺址
(4)縱向布置“三朝”的階段
商周以降,天子宮室都有處理政務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寢。前朝以正殿為中心組成若干院落。漢、晉、南北朝都在正殿兩側設東西廂或東西堂,備日常朝會及賜宴等用,三者橫列。隋文帝營建新都大興宮,追紹周禮制度,縱向布列“三朝”。唐高宗遷居大明宮,仍沿軸線布置含元、宣政、紫宸三殿為“三朝”。北宋元豐后汴京宮殿以大慶、垂拱、紫宸三殿為“三朝”,三殿前后不在同一軸線上。元大都宮殿中軸線前后建大明殿與延春閣兩組庭院應是蒙古習俗的反映。明初,朱元璋刻意復古。南京宮殿仿照“三朝”作三殿,在殿前作門五重。

圖0-4 清北京故宮三大殿平面圖
2.私家園林的基本設計原則與手法。
答:私家園林的基本設計原則與手法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分析:
(1)園林布局
①主題多樣。全園分為大小不同的若干景區,每區各有主題,形成多樣主題景觀。
②隔而不塞。各景區之間雖隔而不閉塞,彼此空間流通形成豐富的層次和幽深的境界。
③欲揚先抑。運用以小襯大、以暗襯明、以少襯多的手法達到豁然開朗的效果。
④曲折縈回。觀賞路線從曲折中求得意境深遠的效果。各園都采用沿周邊布置主游線的辦法,以發揮小園空間的最大觀賞效果。
⑤尺度得當。建筑體量化整為零,造型空透、輕盈,亭榭小巧,廳堂空靈,花木以單株欣賞為主,講求桿、枝、葉、花、果都有可觀。
⑥余意不盡。采用聯想手法,拓寬景域的想象與感受。
⑦遠借鄰借。借園外景物補園中不足,擴大空間與景域。
(2)水面處理
①水面處理有聚分之別,小園池水以聚為主,以分為輔。池的平面以不規則狀為佳,可與整體布局相協調。水面分隔多采用橋、廊、島。這些都是小園設計中擴大空間感的巧妙手法。
②小池則宜用淺岸。池岸可曲可直,宜于曲直相濟。橋宜架于池一側或一隅,使水面劃分有主有從。橋的高度更應與池面相稱,曲橋低欄是最適合的辦法。
(3)疊山置石
①可看、可游、可居。假山的高度和體量都和觀賞距離有關。假山上須設山徑供盤旋游覽。其中山洞、石室可設石桌、石凳供休息、對弈,是為“可居”。
②塑造丘壑。要用有限的基地和石料,塑造出一個峰巒起伏、洞壑開合、虛實相抱、意境豐富的整體需要有山水空間的構想與組合能力,也需要對假山結構的成熟思考。
③體塊、縫隙、紋理的處理。要參考真山的地質構造,用小料拼成較大的體塊,形成石壁、峰巒、洞穴等景象。參考國畫的皴法對疊石也是很有幫助的。
④用石得當。用石必先選石,好石料用于看面,丑石料用于背面或下面。
總而言之,造假山必須像真山,否則就是失敗。
(4)建筑營造
在我國古代園林中,建筑物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山池是園景的骨干,而欣賞山池風景的位置通常是在建筑物內;同時,建筑又與山、池、花木共同構成園景。所以,建筑物既可作為觀察對象,又可作為風景觀賞點。
(5)花木種植
私家園林一般種植花木以單株為主。園林中以老樹為難得,略有幾株,能使園林顯得蒼古深郁。
五、繪圖題
1.云南昆明一顆印住宅平面圖[山東建筑大學2014年研]
答:

圖0-5
2.北京四合院平面圖[山東建筑大學2014年研]
答:

圖0-6
- 費梅蘋《社會保障概論》(第4版)筆記和考研真題詳解
- 景躍進《政治學原理》(第3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全國名校美學理論考研真題及詳解(含北大、北師等)
- 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數學分析》(第4版)(下冊)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天津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213翻譯碩士日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葛洪義《法理學》(第2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視頻講解]
- 杭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830翻譯與寫作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354漢語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2020年微觀經濟學考研專題考題精編及詳解
- 聊城大學外國語學院616基礎英語(含語言學及英美文學基礎知識)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5版)配套題庫【名??佳姓骖}+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211翻譯碩士英語[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戴國強《商業銀行經營學》(第4版)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視頻講解)+課后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963英語語言學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張幼文《世界經濟學—原理與方法》筆記和習題詳解